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1|回复: 2

[读书推荐] 自然(英)诺埃尔·卡斯特利(Noel Castree)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31 20: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3-1-31 20:35 编辑


作者: [英]诺埃尔·卡斯特利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Nature
译者: 相欣奕
出版年: 2019
页数: 364
定价: 89
丛书: 人文地理学译丛

ISBN: 9787303245147





自然 (英)诺埃尔·卡斯特利(Noel Castree) 周尚意 主编 相欣奕 译
目錄
第一章  奇怪的自然
一、关于自然的七个故事二、自然的知识
三、自然与地理
四、未选择的道路
五、自然已死!自然永存!
六、小结
七、练习
八、延伸阅读
第二章地理学的"自然"
一、引言
二、开端
三、20世纪早期的发展
四、战后的纷争
五、本体论的区分与人文地理学的去自然化
六、被压抑的得以复归?
七、小结:地理学的"自然"
八、练习
九、延伸阅读
第三章  去自然化:讓自然「回歸」
  一、引言
  二、先例
  三、自然表達
  四、重塑自然
  五、為何聲稱自然是一種社會建構
  六、小結
  七、練習
  八、延伸閱讀
第四章  兩個自然?:地理學的分與合
  一、引言
  二、環境現實:目標和依據
  三、科學知識的社會建構
  四、生產真實的環境知識
  五、理解生物物理事實:若干重要爭辯
  六、一個分裂的學科
  七、練習
  八、延伸閱讀
第五章  自然之後
  一、引言
  二、既非自然,又非社會
  三、從關係的角度思考
  四、自然之後的道德
  五、后自然思想的動機是什麼
  六、結論
  七、練習
  八、延伸閱讀
第六章  結論:地理學的本質
課程作業和考試問答題
註釋
參考文獻

作者索引
主題索引
譯後記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对地理学者所研究的自然提供了精辟的介绍,首次尝试把地理学者所研究 自然的诸多方面,及其所采用的不同研究 方法包罗于同一个分析框架之中。对学生 读者而言,本书旨在引导他们思考自然并 非其看上去的那样。对地理教师和研究者 而言,本书融汇了迄今为止地理学三个主 要部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环境 地理学)的观点和态度,对地理学科中为 人熟知却又*难以把握的对象之一提供了崭新的见解。

媒体评论

人文地理学为何?由于当代中学地理教育的普及,中国人普遍知道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但是许多人并不了解,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并不长,它是在 19世纪近代地理学出现之后,方出现的一个学科领域或学科分支。人文地理学主要分析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空间特征、空间过程及其规律性。例如,分析某个地方可以发展何种农业类型,哪里的村庄可以变为大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要划多大,一些国家为何要建立联盟等。世界上不只是地理学家关注空间和区域问题。例如,著名历史学家 I.沃勒斯坦在其巨著《现代世界体系》中,就提到了不同时期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著名社会学家 A.吉登斯也强调空间和地理这两个概念的重要性。

早期,一批中国学者将西方人文地理学引入中国。在国家图书馆藏书目录中能查到的*早的、汉语的人文地理学著作是张其昀先生编写的《人生地理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在 1926 年出版;*早的汉译人文地理学著作大概是法国 Jean Brunhes的《人生地理学》。Jean Brunhes*早有多种译法,如白吕纳、布留诺、白菱汉,今天中国学者多采用*种译法。白吕纳是法国维达尔学派的核心人物。《人生地理学》由世界书局在 1933年出版,译者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地理系的谌亚达先生。

20世纪前半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心在欧洲大陆,德国和法国是重要的学术基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英美。西方人文地理学在质疑和自我反思中不断前行,发展出丰富的学术概念和彼此补充的学术流派。不过,自 20世纪 50年代初到 20世纪 70年代末,中国大陆的人文地理学发展只有“经济地理学一花独放”。这是因为有些学者意识到,世界上没有客观的人文地理学知识和理论,而西方人文地理学大多是为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服务的,因此不必学习之。中国大陆当时的意识形态也没有为人文地理学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许多留学归来的人文地理学者不是转行,就是缄默。感谢改革开放,它给了人文地理学新的发展机遇。李旭旦先生 1978年率先倡导复兴人文地理学,使其在中国大陆获得了为社会主义中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机会。多年后人们发现,李旭旦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默默关注着国外人文地理学的进展。 1976年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开山之篇《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在美国发表后,李旭旦先生就积极学习并把它翻译了出来。 2005年,南京师范大学的汤茂林教授整理、补译了李旭旦先生的译稿,并加以发表。

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经验—实证主义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等,同属于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观点是:尽管人们为了不同的目的,各持立场,但是人文地理学研究者可以把握的是,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共同本性。

启动“人文地理学译丛”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中国大陆地理学发展的重要贡献。国内目前尚未有相似的译丛,只有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包含一些人文地理学译作。其中一些译作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14年的春天,北师大出版社的胡廷兰编辑找到我,商议启动这套译丛。她为了节省我的时间,约好在我上课的教八楼门口见面。教八楼前有北师大校园中*精巧的花园。那天早上,她从东边步入花园,青春的身影映在逆光中,格外美丽。一年后,她因病去世。我对她生病的事情竟毫不知情,以致没能与她*后告别。后来,出版社的谭徐锋先生、宋旭景女士、尹卫霞女士先后接替此译丛的工作。本套丛书的译者多为我的同仁、学生,他们认真的工作态度,令我敬佩。

译丛*早的名字是“人文主义地理学译丛”,仅仅囊括人文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著作。当初,我联系了国际上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代表人物段义孚( Yi-Fu Tuan)、布蒂默( Anne Buttimer)、莱( David Ley)、赛明思(Marwyn S. Samuels)、雷尔夫(Edward C. Relph)、西蒙(David Seamon)等,这些学者都推荐了自己的代表作。后来,为了能持续出版,译丛更名为“人文地理学译丛”。本译丛包括的著作观点纷呈,读者可以细细品读,从中感受人文地理学观点的碰撞。人文地理学正是在这样的学术碰撞中,不断发展着。

周尚意

2019年深秋

作者简介  · · · · · ·
诺埃尔•卡斯特里(Noel Castree),英国地理学家,曼彻斯特大学环境与发展学院教授。他一直寻求并探索一种用马克思主义观理解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方法。其在人文地理学界的重要贡献是:突破了自然-社会二元论,提出并发展了批判地理学中的著名概念“社会的自然”。主要著作还有《工作空间:全球资本主义与劳动力地理学》)《自然意像》(Making sense of nature ,2014)。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1-31 20: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认识自然 如何对待自然
2022-07-作者:相欣奕(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讲师)
  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自出现以来就持续塑造着人们对于自然的广泛理解。如今,气候变化的后果以更为激烈的方式呈现,野火、飓风、暴雨、洪水、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凡此种种,或见诸报端,或呈现眼前,对我们形成了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们经常思考或讨论的话题。



  1.突破关于自然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一家石油公司在泰晤士河口挖掘了数千吨淤泥,堆积在肯维岛,试图为码头扩建工程奠基。但工程并未实施,场地因此荒废。孩子们喜欢来这里玩耍和点火,自行车爱好者也频频到访开辟新骑行路径。肥沃的土壤萌生草木,因持续受到人类干扰,树木无法扎根,但野草、野花和灌木蓬勃生长,促成多种动物与昆虫物种栖息繁衍。100公顷的场地成为1300多个物种的栖息地,不乏熊蜂、翡翠豆娘等濒危物种。



  谁曾料到,一座废弃的石油码头竟然成为西欧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点之一?自然就这样在最出人意料的地点显现了。如果没有泰晤士河挖泥船、没有石油公司的拟建工程、没有孩童的玩耍和自行车骑手到来,这个场地就不会如此这般。淤泥、废弃建筑和设施、游玩的孩童和自行车轮轧出的路径,为一种独特而多样的野生生物组合创造了机会。1000多个物种以多种方式彼此依存,多年来也一直在为人类提供接触、游玩与享受的机会。而英国政府的两难境地是:重新开发肯维岛从而为人满为患的伦敦城提供扩张之地?抑或保护此地独特的生态系统?



  下定义,就是在行使权力。说出自然是什么、自然如何运转,以及应该或不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待自然,正是一种权力。这是让自己的知识主张被特定社会中大多数人郑重对待的权力。拥有这种权力的人,能够对数十亿人的生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并对人类周围如此纷繁复杂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现象施加深刻影响。可“自然”一词如此之复杂,叠加了无数层含义,谁又能真的说清呢。



  伦敦肯维岛的案例,印证了英国地理学家尼尔·史密斯关于“自然”的以下论述——“自然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天然的,又是人为的;既是纯净的,又是杂糅的。自然包括秩序与无序、崇高与世俗、受挫与胜利。自然既是总体,又是部分;既是母体,又是客体;既是生物,又是机器。”



  史密斯用了一堆反义词来描述“自然”这个词,这无非说明了,为“自然”下定义是难度极高的任务。放弃下定义的努力,更容易达成一个共识:自然无边界。它无所不在,包罗万物;人不在自然之对立面,而在自然之内。或许可以突破关于自然的种种定义,挑战人们惯有的思维。



  “人与自然”总被挂在嘴边,可这种说法无形中把人和自然置于对立之中。跳出此时此地,特别是现代大都市的拘囿,向远方看,向从前看,“土生土长”就是对人属于自然最朴素的认同。如果乘飞机越过高原,会看到雪山连绵无际,河流从高山之间开辟通路,偶有村镇聚落在河谷,需要细看才能辨识。即便没有俯瞰的视野,田间躬身劳作的农人,靠山而居的山民,都不怀疑自己就是生长于斯的一部分。把自身置于自然之内而非自然之对立面,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出发点,也是决定如何对待自然的出发点。



  2.“没有人的自然”



  自然无法“自明”,必须有人为它“代言”。而关于自然的一切表述,都不可避免涉及“讲述”——表达者会按照自己认为最适宜的方式对自然加以描述、建构或渲染。



  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经济上很大程度依赖木材出口,但这里也是绿色和平组织萌生之地。该省克里阔特湾分布着年深日久的温带雨林,因砍伐而日渐缩减。20世纪90年代,环保主义者就政府为林业公司颁发伐木执照提出强烈反对。环保主义者和伐木游说者各执一词,对克里阔特湾的树木加以“讲述”。林业公司推出一本标题为《砍伐之外》的出版物,把克里阔特的林木描述为加拿大的宝贵资源,而自己则是富有责任感的资源管理者,代表加拿大人民管理这片树林,为民众创造工作岗位,谨慎经营,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砍伐树木。环保主义者则推出了名为《克里阔特:与自然同在》的出版物,包括许多照片,把克里阔特塑造为“崇高、复杂又迷人的景象,其中充满了强大的力量及错综复杂甚至微妙的关系”,强调该地区的价值不仅在于林木的稀有性,更在于未受破坏的特征。两相对比已经非常有趣。但更有趣的是,把双方关于同一片树林的意图和动机搁置一旁,伐木游说者和环保主义者其实对非人类世界采用了相同的话语方式——无论是作为宝贵的木材资源,还是珍稀的原始荒野呈现,都把克里阔特的真实特征归为“没有人类存在的”自然性,擦除了本土居民的存在。这样的“殖民话语”可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之前,英国在此地殖民,把原住民迁离原本属于他们的森林和山脉。



  由此可见,不同的人对自然加以呈现,不但会因意图和动机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话语,更可能把“自然”的标签当成另辟蹊径的政治。这些关于自然的主张都在竞争着受众,塑造受众对自然的认识,并进而引导人们对自然的行动。



  16世纪欧洲风景画算是更为通俗的例证。景观作为特定的“认识方式”,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同步。城市新贵商人和实业家在郊外购房置地,并请人画下自己的产业。农民和佣工被排除在画外,他们的劳作不为人所见,这反映了一种分化的社会关系,而且也让城市的精英享受看上去和谐有序的乡村环境。时至今日,当提到“景观”一词,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大地、河流、树木、田野、天空、牲畜。但是,没有人!景观曾经是阶层特有的“观看之道”,其影响延绵至今,可见自然的视觉建构与话语建构同样重要。



  3.人类与自然的知识



  自然本身与关于自然的知识之间并不能画等号。从历史上看,自然之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关于自然之“真理”,今时今日看起来常常是荒谬的。比如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大行其道的新马尔萨斯主义,提出有限的自然资源基础会对地球上可以生存的人口数量产生限制。在此思想引导之下,《人口大爆炸》《增长的极限》等书籍纷纷呼吁通过“预防性抑制”(如通过增加避孕措施来限制人口)来规避饥馑致死的情况发生。当然,人类学和地理学家大卫·哈维对其进行了批驳,指称“人口过剩论”关于自然的假设是不够严谨的。因为无论是“维持生活的最低水平”,还是“自然资源”的界定,都无法脱离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源稀缺也并非自然原因导致,而是社会进程带来的结果。基于此,哈维认为,新马尔萨斯主义之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西方流行,正是因为它迎合了西方精英的利益,所以才被断言是客观真实的。



  人们持续以多种方式去理解自然,但不同的方式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实际上,在每一个时代,人们都在努力获取关于自然的“恰当”理解。众多组织、机构和行业都是关于自然知识的生产者。他们持续不断产出知识,包括何为自然的知识,也包括如何恰当使用、控制或改变自然的知识。地理学作为自然知识生产者之一,堪称卓尔不群。首先,地理学针对“自然”一词涵盖的现象开展了广泛研究。与诸如化学等专门化的学科相比较,地理学研究一切,从世界人口迁移与分布,到基于冰芯和石笋提取信息以确定远古时期气候变化。其次,地理学的三大分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地理学,为理解自然提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兼而有之的视角,难以找出任何一个其他学科能与之相比。



  当然,需要明确:除了地理学之外,其他学科也在产出自然知识;除了学术界之外,还有诸多非学术组织产出自然知识;自然知识生产者之间存在着竞争;不可简单判定学术界关于自然的理解就是真实而客观的。基于这一立场,有必要对地理学的三大分支学科——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环境地理如何研究自然加以对照,从地理学的发轫溯源,以“自然”这一地理学最主要研究对象为主干,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就能清晰呈现。英国人文地理学家诺埃尔·卡斯特利教授撰写的《自然》一书中,将此概括为以下三点:地理学者对自然所涵盖的现象开展了范围异常宽广的研究;地理学者共同为自然提供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视角;地理学三大分支学科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关注自然中完全不同的方面,彼此存在明显差异和相互忽视。一言以蔽之,自然地理向外探索“非人类”自然,人文地理由外而内挖掘“人类”自然,环境地理则探求人与非人自然之关联。三者时有交汇,却更多分离;偶有唱和,更不乏冲撞。



  一方面,诺埃尔·卡斯特利巧妙地带领读者向远方看、向从前看、以俯瞰的视野来看,从而把人类自身置于自然之内而非自然之对立面。另一方面,《自然》一书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环境地理学者开展自然研究的不同方式进行解释,但却无意做出孰优孰劣之判断。卡斯特利对所有学者产出的关于自然的知识一视同仁——都是“关于知识的主张”而非“真理”,它们相互争夺,努力得到学生、其他学者以及学界之外各种支持者的关注。自然自在,人对于自然加以讨论和开展行动的方式一直在变。《自然》一书提醒读者,通过不同的方式会得到关于自然的不同知识主张,进而引导对所谓“自然”之事物采取不同的行动。



  4.分裂的地理学



  经历了缓慢而曲折的历程,地理学在19世纪末成为一门大学学科。彼时彼刻,地理学是一门整体性学科,其早期倡导者并未发现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之间的显著差异。正如英国近代著名的非洲探险家利文斯顿所言,“地理学具有独立的学科身份,正是在于这个学科有能够把世界和生活中那些完全不相干的要素组合成一个连贯整体的能力。”对于早期地理学者而言,“自然”堪称双刃剑。一方面,“自然”这一主题被用来确定学科视角的独特性,地理学在学界的标新立异之处在于,强调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特定的人类自然特征和社会形态之间的特定关系。另一方面,这种全面性和综合性的视角,无疑成为地理学的最大弱点——研究议题无比宏大,地理学者又如何能够通晓一切,并理解万事万物如何在因果关系层面相互作用?



  地理学发展至今,正如我们所知,已发展成为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环境地理三大分支的一门庞大学科。自然地理学着眼于研究过去和现在的“真实环境”,把人的要素排除在外,是一门“实地研究学科”;人文地理学则把绝对的焦点放在人类世界上;环境地理学居于其中,把关于自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结合。大多数专业地理学者都为自己加上自然地理学者或人文地理学者的标签。研究重点不同,所采用的范式也不同。地理学不再是曾经的“整体性学科”,而成为“分裂的学科”。三大类地理研究群体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对自然截然不同的方面开展研究,他们相互无视,对彼此的研究所知甚少。当然,地理学绝非个例。大部分其他学科也都是由若干学术群体组成的,他们彼此之间同样所知甚少。



  今时今日,地理学者亟待对以下方面做出思考:



  其一:如何认识自己开展的研究和产出的有关自然的知识?



  这个问题又可以分解为:是否一直相信自己产出的知识是客观而准确的?有没有过分强调自己产出知识的客观性和可信性?是出于何种目的去这样强调的?是否赞同自己产出知识只是有待与其他知识相互竞争的“关于知识的主张”?



  其二:作为一个“分裂的学科”,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存在巨大差异和相互漠视。对地理研究者而言,如何破除彼此的漠视,扩展各自所研究的“自然”之范围,并打破固有的研究范式?对地理教育者而言,如何帮助学生消除隔阂,突破研究范围和思维模式的边界?



  其三:从学科发展历程来看,地理学因缺乏自信以至于略显谦卑,本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却屡屡错失机会。比如,20世纪初地理学未能抓住“人类影响”这一主题,本来可以为研究“人-环境关系”提供一种相对于进化论或环境决定论而言更优的方式,却任凭机会流失。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凸显,地理学又一次迎来可让“人类影响”研究成为学科主流的良机。然而事与愿违。一方面地理学者未能对局部及全球环境问题充分重视开展分析;另一方面,从道德上看,地理学忽略了大规模环境运动中展现出的“亲自然”(生态中心主义)态度而把重点放在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资源管理”之上。



  其四:地理教学和研究的影响力被低估了。地理学对于塑造有关自然的广泛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术界中绝非“跑龙套”的角色。今时今日,地理学如何迎合时代需求并取得发展与进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当下,地理学如何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



  所有的知识,都是有关知识的主张,它们相互竞争,要获取受众的心。地理学者仅仅是努力去对“自然是什么”以及“人们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待自然一词所指代的事物”加以界定的群体之一。人们内化了的关于自然的知识,正是让社会对自然的理解得以形成和塑造的广泛过程的一部分。对自然的知识生产作出贡献的地理学人尤其需要“思辨”的态度,不应把从各种渠道获取的关于自然的知识一概奉为真理,而应以“观点”视之。



  不管在任何社会,都会有特定的知识生产者有能力宣告他们的知识是“格外真实的”。教育让学生相信教师是值得信赖的专家,而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毫无异议地吸收某些知识而非其他。教师是知识的“守门人”,他们使用这种对知识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加以判断的权力,去肯定某些知识主张,去否定其他主张。《自然》一书希望为学生读者提供工具,让他们知晓关于自然的知识是经过建构的,不是无可辩驳的。书中提醒地理专业学生:“请把地理学视为若干生产知识的领域之一,它在尽力劝服你相信它关于自然的主张是合理的。关于自然的知识与自然本身并不等同。地理学者所生产的,是关于自然的理解;是知识,而非事实”。



  想要探索那些有关自然的知识,必须随时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它们的倡导者加以规范化的?他们试图达成何种类型的现实?为什么他们采用这种方式描述自然?只有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才能对以下问题找到合理答案:自然到底是什么?自然如何运转?如何管理自然?在当下以及未来应当如何与自然相处?未来如何开展关于自然的研究和生产关于自然的知识?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4日 1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1-31 20: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学的人文突破——“人文地理学译丛”读后
尧育飞《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1月11日   10 版)

    “人文地理学译丛”(含《地理学与人文精神》《自然》《移动性》三册),周尚意主编,[爱尔兰]安·布蒂默、[英]诺埃尔·卡斯特利、[英]彼得·阿迪等著,左迪、孔翔、李亚婷、相欣奕、戴特奇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2020年3月第一版,68.00~96.00元/册



  以人类活动的空间特征、空间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地理学,是19世纪近代地理学兴起的分支学科。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文地理学译作已陆续引进中国,但在此后一段时期内,人文地理学持续受压抑。而此期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产生诸多丰硕成果。近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周尚意教授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译丛”,引介这批西方人文地理学代表性著作,对国内地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译丛秉持人文主义立场,认为“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共同本性”。这种学术基点,在“去全球化”风起云涌的时代尤显可贵。兹将先行出版的《地理学与人文精神》《自然》《移动性》三书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20世纪80年代,地理学在西方走到十字路口,学科性的反思和历史回归应时而生。1978-1988年间的国际对话项目(International Dia⁃logue Project),为地理学前沿学者提供了对话、交流及回顾历史的机会,爱尔兰地理学者安· 布蒂默(Anne Buttimer)将项目的部分成果写入《地理学与人文精神》一书。

  全书分为《菲尼克斯、浮士德与那喀索斯》及《西方地理学的四种世界观》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全书的两套解释框架:一个解释框架为意义、隐喻、环境等三个主题,作者认为“意义指的是职业技能、天赋和工作偏好;隐喻指向认知模式或基本的世界观,是研究模型与范式的根基;环境不仅包含那些被认为与形成个体的意义和隐喻倾向相关的环境状况,而且包括那些地理学试图通过本学科特有的思想与实践来阐明的、长期存在的公众利益话题”。这一框架有助于分析地理学家的职业经历,还能发现学术实践与社会背景的互动进程。另一个解释框架为菲尼克斯、浮士德和那喀索斯。作者借西方经典中的三个词汇,诠释知识与社会三个历史性的发展阶段:突然迸发、结构化和制度化、反思与新变。作者认为西方思想和生活的不同阶段,都是这三个阶段符号化的循环。以这两套解释框架为基础,作者全面借鉴哲学家斯蒂芬·佩珀(Stephen C.Pepper)的“世界假设”和根隐喻理论,明确提出西方地理学世界观的四种范式:形式主义(formism)、机械主义(mechanism)、有机体主义(organicism)和语境主义(contextualism)。在每一种世界观之下,作者都对地理学史进行一番扫描,并指出其在当代的困境和新发展。这便是全书第二部分的内容。

  该书以极清晰的框架,勾勒出西方地理研究的历史。基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应当基于人文主义对地理学作历史视角的分析。而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精神是“在生活或思想的完整性需要被认定的时代和地方发出对人性的呼唤(解放的呼唤)”。这种人文主义的精神有利于应对地理学“碎片化”的危机,整合地理学的知识遗产,重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联系。

  诺埃尔·卡斯特利(Noel Cas⁃tree)《自然》一书则从地理学本质出发,对“自然”进行精辟介绍。他对“自然”一词作了系统的概念史梳理。并将这一概念还原到历史语境中,探寻不同知识群体对“自然”的理解。书中并不寻求“自然”的终极定义,而是客观呈现关于自然的各类思想,反映“自然”这一概念的时空冒险和历史变迁。

  作者以七个关于自然的故事开篇,意在表明自然是复杂的。其中一些问题如血缘关系、鱼类是否拥有权利等等也是近年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不过作者并未止步于现象的剖析,而是转向更为抽象的理论探讨。在作者看来,地理学者对自然的理解也随时间推移逐步专业化和多样化。但作者并不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地理学者对自然的知识会更加准确可信,对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者生产知识运用“科学”程序也表示怀疑。他呼吁人们重视关于自然的知识本身,而非关注于自然“事实”。这看起来有些绕口,但的确反映地理学界在20世纪后半期对自然知识的竞争态势。一种观点认为自然是一种社会建构,另一种观点则号召重新回归实在的自然。前一种观点更多地受人文主义地理学者拥护,而后一种观点则在自然地理学者和环境地理学者那里收获更多的支持。地理学科内部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层面的争辩表明,这一学科内部存在分裂的危机。但在作者看来,学科内部的分歧并非一个问题,地理学本身不是一门“守纪律的学科”,只要不全盘接受其中任一派的观点,学科内部的竞争就有助于认识自然。

  《自然》并不寻求知识的现成答案,而更多地希望引人思考:“自然是什么以及应当以何种方式对待自然”。在作者看来,地理学者不过是众多思考这一问题的群体中的一撮,人们不应该被地理学者禁锢。这种关于“知识的主张”无异于对地理学科的反叛,但这种批判精神和开放态度却正是地理学复兴所最需要的。

  在人文地理学提供的宽阔世界中,彼得·阿迪(Peter Adey)《移动性》一书应当是受众面最广的,也是极具趣味的。移动性是什么?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移动性是“一种动态的联系;它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一种定位”。无所不在的移动性是过去和现在世界运转的基础。日常生活有时以细微的方式移动,有时以很明显复方式移动。这就意味着,“移动性”和“空间”“城市”“自然”“家园”这些词语一样,是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移动性》仅仅讨论空间或地理学意义上的移动性,但其涵盖的内容依然大得令人惊讶。

  全书分共分六章,除去引言和结论两章外,其余四章分别讨论移动性的含义、移动性和政治、移动性的实践、移动性的中介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在作者看来,移动性是有意义的,无意义的移动只是运动。移动性常常具有隐喻功能。如游牧民族常常被视作移动性强的,对固定性的定居生活而言是一种威胁。现代社会的消费者的购物也是一种移动,是“持续的、快乐的、无目的的、来来回回的移动”。读到这里,人们不禁想要去反思我们自身的生活。移动性一方面可以被视作积极,是进步和财富的象征,如商场不断移动的顾客;同样也可被视作肮脏和倒退的象征,如不断迁徙的吉普赛人和全球流动的难民。由此看来,移动性并非价值中立,而是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在讨论移动性和政治的关联中,作者斩钉截铁的认为“移动就是政治”。一个人是否可以移动,取决于他的位置,有的人掌管移动性,有的人的移动性受他人支配。

  移动性并非抽象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步行、骑行、开车加油、快闪等等,都是移动性的实践。作者在论证中所举的监控和移动性的关系引人深思。由于移动性主宰全球,人们为了寻求日常移动的安全化,对流动性监控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从而导致监控全球化,其中也包括“数据行为监控”。从这个意义上说,《移动性》一书的意义远远溢出地理学范畴,而是对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有意义。在一个手机不可须臾离身的时代,我们享受着移动性的便利,却也日渐为移动性的负面影响所束缚。由此,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我们生活的世界,而《移动性》恰恰为这种反思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

  “人文地理学译丛”将陆续推出《家园》《城市》《景观》《尺度》《迁移》《人文主义地理学》《生活世界之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学与文学:论地方经验》等书籍,涵括的范围远远超出地理学。地理无处不在,人文无所不包,相信这套“人文地理学译丛”能有助于学界内外的人更好地与地理和世界建立联系,更多地参与到地理和世界的人文建构进程中。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00:55 , Processed in 0.0712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