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2|回复: 0

[教育技能] 不能把接受教育看成是一种投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1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9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报道《沪上高校校长开学讲话勉励新生——进入大学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篇报道中说:“在复旦大学,解答了‘大学是什么’之后,校长杨玉良接着问:为什么要上大学?他引用了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在上世纪20年代说过的话: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

杨玉良的这段话引来一些非议,昨天《中国青年报》刊登署名文章《“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没有错》,《贵州都市报》也刊登署名文章:《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有错吗?》

这两篇文章有一些观点值得商讨,其一,杨玉良说了:“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就是“公德与私德分裂的,当然不只在一所高校。嘴上冠冕堂皇,桌下男盗女娼”吗?

其二:“在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总额比重很大的今天,砸锅卖铁上大学,凭什么不能期望获得一些基本的物质回报?”那么接受教育究竟是不是一种投资?   其三: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学而优则仕”?

不久之前,退休的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一场名为理想大学的专题研讨会上表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而杨玉良的这段讲话的基本出发点和钱理群是一样的,是针对今天的教育现状提出的,如果认为钱理群和杨玉良的这些话是说教师“公德与私德的分离”,那么写这些评论的人对教育本质是无知的,对今天教育的现状更是无知的。说无知是客气话,因为这个命题不是大学生辩论会,正反两个方面都可以辩得赢。针对今天的教育现状,社会现状,钱理群和杨玉良的话是忠告,是具有正能量的。而这两篇面批评基本都是表现了负能量,有害而无一。

我不得不说的话,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投资,作为投资就应当有回报,那么这种教育观点彻头彻尾的体现了后科举时代中国教育的弊端,也是为什么18年了中国教育走不出“应试教育”?原因就是科举的余毒影响之深到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育不是培养“人上人”,也不是培养“人下人”,而是培养公民,如果大家都去做“人上人”,谁做“人下人”?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受到科举制度影响,读书是为升官发财做准备的,如果不能升官发财,读书又有什么用?“知识改变命运”表面似乎冠冕堂皇,核心问题依然读书就是为了有一个好职位,有一个高收入,便可以永远不再做劳苦的工作。“起跑线”之说深刻反映教育成为一种残酷的竞争,也流露出教育之不公平。从社会习惯势力角度来认识,这是“应试教育”的原生动力。

美国的教育学者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因此,教育的本质,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并不是投资与回报的关系。而是培养人,树人,是培养公民。

“砸锅卖铁上大学”反映的是教育不公,西部和农村学生上升的通道受阻都是反映教育的不公,如果站在我是“砸锅卖铁上大学”就一定要“升官发财”,助推的是“应试教育”,也必定会走向反面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统治中国的儒生,“学而优”并非就“优”,更需要的是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能力的形成就要从实践开始,要从实际的“做”开始。

今天的教育的实际情况是中小学生忙应试,大学生忙就业,如果在大学不忙就业,出来学业成绩再好也有可能就不了业。原本学习、实践要贯穿整个人生,却在学生时代就发生断裂,十多年下来学到有用的知识并不多。

杨玉良的这段话说得非常好,这是针对今天教育现状提出的,这是主流,这是具有正能量的,那些反面意见,批评的意见都是助推负能量的,会把今天的教育搞得更糟糕。

多说一句,中国教育到今天这个地步,媒体也是有责任的,媒体对“应试教育”的态度也存在两层皮,一面不断出现连篇累牍的批判文章和报道,炮轰“应试教育”;另一面却成了“应试教育”的吹鼓手。媒体的这样的作用极坏,一个“状元”就把整个教育价值的去向扭曲得面目全非,媒体获得的是经济上的好处,于是媒体就成了推动“应试教育”另一只手。

我以为媒体应该有识别能力,《“为升官发财上大学”没有错》这样的文章只会把问题搞得更乱,只会打压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1:00 , Processed in 0.0569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