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静乃明几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939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局地热力环流应用的几个例子丢给学生也不错——论讲清原理的重要性

热度 2已有 669 次阅读2016-2-21 15:18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热力环流

        在知乎上有人问,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有网友抖了个机灵,说,“理科生:为什么?  文科生:为什么!” 我觉得这个表达非常有意思,好像确实也是这样的。那么高中地理到底是算文科呢是算理科呢?很多人认为是文科,我一向将它划入理科,我愿意说他是“承担起了社科情怀的理科”。之前与一个医生朋友聊天,他说义愤填膺也是生气的一种,因为都会引起冲动;我说不是,因为生气更倾向与自己的利害直接相关,而义愤填膺更多是出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一个看似没有什么讨论价值的东 西,但是却反映出不同的思维:他们学医的,讲对症下药,看的是表现,我们学地理的,讲的是形成原理,讲的是原因。这大约可以算是地理为理科的一个佐证。同时也说明了,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是受着思维习惯的深刻影响的。
        前面说的都是废话,其实我是想表达:上地理课呢,原理应该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无论是在备课时还是在上课时。现在很多考试考的是应用,是迁移,我很赞同这样的考法。但是有些同仁却为了能够适应这样的考试而在课上过度强调了实际应用,需知道,应用的前提永远是坚实的理论基础,故而,那种过分强调“实例应用”而忽视“原因”、“原理”的做法,私认为是本末倒置的。现在以局地热力环流形成及其应用为例子,稍加阐释。
        我们的课本是湘教版,上面关于原理的表述是这样的:

        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很多人都这样讲,但是你进一步追问“什么是气压?”,说句实在话,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回答出来(我无意说老师们学艺不精,这里有很多非常有资质的老老师,我也不敢大不敬,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所谓气压,是某地垂直向上到大气上界空气柱的总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既如此,当只发生垂直运动的时候(如第一段描述),A地近地面的空气柱质量变也不变?B/C地近地面的空气柱质量变也不变?更清晰的表达可以参见人教版关于气压带和风带一部分的论述。
        这个知识点我是禁止学生预习的,也不准他们事先翻书,避免先入为主。要求上课的时候只能听我讲,笔记全都整理在稿纸上,形成过程表述为下图,序号表示发生顺序。

        也就是说,AB近地面的高压低压是在其高空气流发生水平流动之后才发生的,因为只有这样,空气柱的质量才发生改变。       
        我给学生上这课的时候,光是气压就讲了十分钟,然后二十分钟讲这个热力环流,只讲原理,翻来覆去一直到学生消除一切模糊印象,能够清晰地描述每个细节为止。有些老师认为我这样安排难度太大了,会给学生太多无谓的压力,我呢,也尊重这样的看法,但是我仍旧坚持原理的重要性,当然也会在表达方面多做润色,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相比陈国祥老师那样的大咖上这课的拓展,我觉得这已经是非常低的要求了。
        事实证明愿意花时间讲原理是很有成效的。我的课堂上没有人会混淆高空和近地面的高低压,也不会有人问那个十分常见的问题:为什么A地高空是高压,近地面是低压,气流仍是从下到上流动?(我记得这个问题 我高中那会子也问过我的老师,哈哈哈);并且关于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这三个很重要的应用,我只讲了一个,学生掌握了原理,再交给他们分析的方法,他们自然是手到擒来的。以至于上课让他们画了两个图,再讲城市风的时候他们已经嫌我人老话多了【我老吗?】
        我再问问,我老吗?一群小兔崽子!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和敬清寂 2016-2-22 00:34
A  B  上空的 高低气压 是 空气 垂直运动的结果  A B 近地面的 高低气压 是 高空气流 水平运动的结果  有时候真的没有想这么细!
回复 地理杀手 2016-2-22 11:53
膨胀是向四面八方的,不仅仅是垂直向上
回复 静乃明几 2016-2-22 13:05
地理杀手: 膨胀是向四面八方的,不仅仅是垂直向上
是四面八方没错啦,但是我们常说冷热不均引起对流,不就是一种挑出主要方向的模型简化的方法么。
回复 静乃明几 2016-2-22 13:07
和敬清寂: A  B  上空的 高低气压 是 空气 垂直运动的结果  A B 近地面的 高低气压 是 高空气流 水平运动的结果  有时候真的没有想这么细!
人教版的书比较好用,能帮咱很快地理清思路 ,细致的地方是需要大家一起讨论的,今后请多多指教。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3 01:37 , Processed in 0.0668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