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wen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51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数学新课标》之忧[ZT]

已有 937 次阅读2005-4-12 15:04 |个人分类:随便聊聊

这篇的观点我也非常赞成。

 

《数学新课标》之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其核心内容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然而,我国数学教学课程改革实施后,却引起一片不同的声音。
    ●专家指出,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存在着严重问题,很可能影响到我国一代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育。新的标准中,数学的推理证明被淡化,甚至连“平面几何”都被取消,变成了“空间与图形”,取而代之的是“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的内容;不鼓励学生问“为什么”,不讲证明,数学课就失去了“灵魂”。
  
    百余位委员、代表的呼声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提交提案,建议教育部门立即修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数学新课标》)。“这个《数学新课标》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课程体系完全另起炉灶,在教学实践中已引起混乱”,小组讨论时,姜委员曾多次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提案得到了科技、科协两个界别委员的大力支持,短短几天时间里,这份提案上的委员签名达到了一页半之多,有60多人。
    几乎与此同时,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声。四川大学副校长刘应明等代表通过调查了解到,我国数学教学课程改革后,《数学新课标》存在着严重问题,很可能影响到我国一代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育。刘应明、李乐民等45位人大代表联名向大会发出紧急呼吁:停止在全国统一推行新课标初中数学教材,请求教育部允许各省市自选数学教材。刘应明、李乐民代表的呼吁得到了来自四川、重庆、北京、安徽、山东、山西、宁夏等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代表的支持。
    据业内人士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其核心内容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当年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的中小学开始实验。到2004秋季,基础教育新课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实验扩大到全国2576个县(市、区),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按教育部计划,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2004年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据他所知,《数学新课标》原定从2001年开始,分步到位,滚动发展,2010年全面展开,但事实是《数学新课标》2004年9月就已在全国仓促实施。三年时间对于初中来讲,仅仅完成了一个周期,刚到应该总结的时候,可是这样一个尚存争议的新课本却已出现在全国的小学初中学生面前。究其原因,姜委员认为,与行政部门的政绩攀比和出版社的利益竞争有很大关系。
  
    初中教师的困惑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张英伯于2003年底出任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在听到数学家们对《数学新课标》的批评后,她开始找一些中学数学教师了解具体情况。“一调查,我吓了一跳。没有想到问题这么严重。”由于种种原因不敢在公开场合表达反对意见的老师们私下告诉张英伯,新教材好像比以往的教材更联系实际了,但由于其内容不连贯,删减不得当,老师们却“没法教了”。还有一些特级教师说,因为对教材不适应,他们现在正在成为教改的阻力。
    一位有着近20年教龄的北京市某重点中学的数学老师谷丹认为,新教材的主要问题是打乱了老师对数学本身的认识。老师无所适从之后,学生更是乱了套。她以自己目前正在教的数学第七册为例:在讲角的时候,前面没有任何铺垫,就告诉学生怎么用直尺、圆规做出一个给定角,至于为什么,“以后再说”;还有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用事先给的平面图展开图,粘成一个几何体,然后数这个几何体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等。“我不知道它到底想要我们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这个课?”这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感到困惑。
    北京之外的老师们是否也有着同样的境遇呢?
    2005年1月,张英伯教授与同事王昆杨教授去甘肃省天水市师范学院授课,并与当地的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座谈。老师们普遍认为“新教材不好用”,“我是从去年开始教初一实验教材的,教了一学期,很困难。新教材不成体系,好像是一截一截的,无法衔接。”“农村没有多媒体教学的条件,而新教材有些课离开多媒体就没办法上。初一几何课让切割正方体,我试着用土豆切,切了两节课,最后还是一塌糊涂。”……
    专家将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三条:一是想减轻学生负担,再者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就是尽可能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可是事实上,《数学新课标》不但没能为学生减负,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初中老师们表示,为了应付考试,有时是他们主动,有时是应家长们的要求,在教新教材的同时,给学生补充旧教材的知识,学生要掌握的比以往还多。一位老师将此情景称为,“穿新鞋,走老路”。
  
    改革不能丢掉“灵魂”
    我国于1950年开始制订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在实施《数学新课标》前,大纲共出了13个版本。从1956年起,大纲反复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经过全国中学教师的教材编者的努力,这已形成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一种优势。而且大纲的演变也一直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
    姜伯驹委员认为,本次数学课改革完全否定了我国数十年来中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历史证明这种大幅度的跳跃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数学新课标》中,数学的推理证明被淡化,甚至连“平面几何”都被取消,变成了“空间与图形”,取而代之的是“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的内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的基本定理也不要求证明,有的教材改成所谓说理,让学生用剪刀将三个角进行拼接实验。姜委员动情地说,不鼓励学生问“为什么”,不讲证明,数学课就失去了“灵魂”。
    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世时,曾有人就这次课程改革的构想向陈先生请教。当被告知新的课程标准中,几何推理证明要削弱甚至是取消时,陈省身先生说,几何推理的部分不能取消,因为整个数学就是建立在推理上的。但是,陈先生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尊重。
    此外,姜伯驹委员认为《数学新课标》已经全面否定过去的教学体系,每个学段(三年为一学段,共三个学段)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大板块,知识的讲授跳跃杂乱,过低地估计了学生的理解力,学生若问“为什么”,就必须要等待“螺旋上升”的下一个循环。
    谷丹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她说,教数学,在教“是什么”和“为什么”中,更多的是教给学生“为什么”,然后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解答这个“为什么”,而不仅仅教给学生“是什么”,可是在新教材更注重的却是“是什么”。这位老师表示,她决定抛开课本,按照自己的思路给学生讲课。
  
    《数学新课标》研制过程多疑问
    《数学新课标》研制组的人员构成一直颇有争议。持否定态度的人指出,从标准研制的人员组成结构来看,不够科学合理。研制组没有数学家的参与,没有很好地征求数学家的意见,因此难以形成对数学本质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缺少富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实质性的参与,因而许多看似好的“理念”严重脱离教育实际。
    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研究和参与讨论的学者、教师覆盖面广,参与新课标制订、实施情况讨论的专家学者不仅有研究数学科学的,也有研究教育科学的;有从事理论研究的,也有基础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还有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既有经济发达地区来的,也有边远地区来的。
    2000年8月,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曾经召开过一个座谈会,对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会上一些院士、资深教授和美籍华人数学家对新课标提出尖锐的批评。作为参与讨论的专家,姜伯驹委员在座谈会上就曾提出过一些意见,但是未被采纳。
    一些初中老师反映,“只要翻一翻课本就能发现,编者缺少教学经验,或者是在初中教学的经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数学会理事长马志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课程标准的研制,教师的实践经验绝对不容忽视,因为教育改革的主体是老师,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
    张英伯教授说,数学课标准制订应是一个“由上至下”的学术行为,纵观以往教学大纲,也一直是这样在实施的。上世纪90年代末最后一次数学大纲编写,就是先广泛征求各地意见,然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辽宁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研究室分别拿出草稿,再由国家教委召集会议,大家共同商议、讨论,整合成初稿。而《数学新课标》的研制过程是“由下至上”的,与以前大纲编写正好相反。
  
    美国的数学教育不是模范
   据专家介绍,我国以往的数学教学大纲是以原苏联的教学大纲为蓝本,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是学习了美国的数学标准。可是陈省身先生认为,美国的数学教育不值得学习。他说:“大家讲教育问题,很自然的一个模范是美国。我要说明的是美国的数学教育程度是很低的,中国的数学教育已经比美国强,不要把我们的优势丢了。”
    去年12月7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一项对29个工业国家15岁学生调查的结果,美国学生成绩排名第24位,只在葡萄牙、墨西哥和其他三个国家前。这次以“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简称PISA)命名的考试重点是数学。在全世界参加考试的学生有25万名之多,美国有262所学校5456位学生参与考试。调查结果让很多美国家长乃至教育者感到担忧。第二天,《华尔街日报》以“经济定时炸弹:美国孩子数学居最差之列”为题目报道了此事。
    就在PISA成绩揭晓以前,美国政府发布了每四年一次的“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趋势调查”报告(简称TIMSS)。结果表明,美国学生从1995到2003年间科学与数学成绩有提升,但仍落后其他国家;小学相对表现不错,但在初高中有大幅度下降。
    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美国学生落后的原因,一是许多数学教师的资格及知识不足;二是没有及早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数学。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重视,美国教育部早在1997年10月发表的名为《数学等同于机会》的教育白皮书中,用大量数据说明了数学对把握机会的重要性,白皮书指出,“在今天的美国,掌握数学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那些很好地掌握了数学的学生在学术和职业上有更大的优势。”
    另外,美国数学教学开始紧盯亚洲,向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学习。5年前,马萨诸塞州的教育局长戴维·德里斯科尔提出采用新加坡数学教材的想法,期望能提高美国儿童数学成绩。目前,全美已有200所左右的学校采用其方法。而调查表明,许多接受新加坡教材的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的确优于其他学生。
    不能愈改革水平愈低从2000年至今,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意见,希望《数学新课标》的问题得到纠正和解决。2005年2月23日,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京津地区的数学界知名人士、中学教师、出版社的有关专家应邀就新课标及按新课标编写的教材的实施情况进行讨论。
    与会的专家认为,以往的数学教材定义、定理、推论味太浓,学生的负担太重,是应该改革。比如通过讲述背景、过程、应用、历史、文化等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但是决不能认为减掉内容就是减负。
    据姜伯驹委员介绍,在美国,全美中小学数学教师协会于2000年全面修订了其数学课程标准,但是课程标准是参考性的,各个州数学课程都不一致,一些州制订并推行了高于全美标准的数学课程方案。在英国,政府去年决定大幅提升中学数学老师(不含其他科的老师)的待遇以解决高水平师资短缺问题。而我国的《数学新课标》与此前许多年实行的几个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总的水准大为降低。姜委员说,这个方向是错误的。
  
    修订《数学新课标》刻不容缓
    数学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说数学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说数学可以训练出其他学科中所需要的清晰思维的智力。姜伯驹委员说,按照目前的《数学新课标》,很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育。
    中小学数学教育担负着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的启蒙使命,在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中,这个使命尤其重要。为此,姜伯驹委员建议:采取紧急措施,从2005秋季起,停止推行《数学新课标》。鉴于按该标准编写的课本已经在全国发行,首先应允许各省市自己选择数学教材,包括非新标准教材。特别是重点中学和西部地区等使用新教材确有困难的学校。另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小组应当改组,吸收对数学科学有深入理解的数学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参加,尽快修订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必须妥善部署试验。推广的步伐必须与教师培训的步伐相适应。实施过程必须请学术机构组织中学教师和数学家进行相对独立的调研与评估。
    对于姜伯驹委员的建议,马志明委员进行了补充说明,数学家一定要参与课程标准的制订,虽然数学家没有教育经验,但是他们对于数学的本质,对于数学的美,数学的力量有更高的认识,老师要把数学教好,就一定要认识到这些,并把它们灌输给学生。
   姜伯驹委员说,“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为了培养数学家,而是为了整个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的效果是滞后的,如果接着使用《数学新课标》,等到十年以后,长大成人的这一代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到时候就悔之晚矣了。”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yatch00 2005-4-13 20:00
对于地理的新课标也有类似的感受吗?
回复 jova 2005-4-17 19:50
有理有理。我才纳闷,没有想象的数学会是什么样?现在的教材中很多都是教人做,没有教人想。简直就是培养古代的工匠,知道怎么把木头弄直、能搭房子就好。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111 2005-4-20 10:08
http://www.admintang.com/get.asp?get=china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nijun 2006-8-22 09:08

读完之后,感同身受,我个人从2003年开始教第一轮新教材(北师大版,05年开始教苏科版)至今,感觉新教材确实难教,问题很多,内容的螺旋上升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有些重要的知识点的删除不得利于学生在高中以后的学习,很难想象,经历过新教材的学习的学生,几年之后如何去学习高中数学乃至大学数学。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nijun 2006-8-22 09:16

但新教材中也有值得可取之处,比如新教材更加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只不过,按照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这种对于思想方法的重视在教学中较难实施,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隐藏在相应的数学知识之中的,而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已不完整,螺旋上升,学生对于相应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也只能零星点点。

回复 opensea 2006-8-22 12:46

地理听说有新课标我没有看到,现行的我觉得很好。比以前小本本要好的多。只是对教者本身要求高了,不仅仅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留意其它信息的新动态。

不足,就是做题时,总是出现“旧题”,这个是需要出题人看看教材。免得课上既有新授又要补充。很忙的:)

选二我很喜欢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8 06:06 , Processed in 0.0759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