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wen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51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贴一个教改的教学设计:

已有 544 次阅读2005-10-31 22:31 |个人分类:FreeGIS研究

大家给点意见.


<<板块构造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板块构造运动》(新课程标准 适合于各版本新教材之必修一相应章节)
课型:新课;教学改革实验课
课时:本节授课时间为一课时
时间:2005年10月

教材分析
板块构造学说是现代最为重要的地质理论之一,也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现象,培养正确的环境观念非常重要。同时是后继相关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教学在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是必修内容,在不同的教材版本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章节。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2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分析世界海陆分布、海沟、岛弧、主要山脉、火山地震带的成因和分布规。
3 通过对地壳运动学说的创立和发展的了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通过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地理事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 通过学生自己操作相关GIS软件,提高学生的GIS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5 通过学生自己操作相关GIS软件,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和理解板块构造学说。
2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3 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能力。

教学难点:
1 如何有效地将GIS技术和地理教学整合。
2 现场对学生的自己创建的假说及其他成果的评价。

学生分析
我校长期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从初中开始学生受到比较完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高一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能熟练地浏览、使用互联网络。本课需要使用的GIS软件虽然学生并不熟悉,但经过简单的培养,学生就能够上手,不会影响倒课堂教学。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板块构造学说如果按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兴趣不高,我们需要有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理念
板块构造学说传统的教授方法是先介绍学说的历史渊源,然后介绍学说的主要内容,再然后介绍学说与火山地震等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做得不错,但在知识的发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则做得很不够,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得到体现,没有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GIS软件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必然对这种教学方法缺乏兴趣和热情。

本教学设计致力于采用革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这一重要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
1 大力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
本课采用事先制作好的课件,通过文本、图象和动画演示三个学说的主要内容,树立学生的发展观和运动观。通过动态演示,可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变漫长过程为瞬间展现,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 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重新发现大陆漂移等学说。
本课的一个改革之处就是并不直接将三大学说内容灌输给学说,而是通过投影显示、软件呈现和网络查找等方式将学说的基本背景、基本现象等实际研究的情景展现给学生,由学生再次创建自己的学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能激发学习热情。
这样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高的教学难度,难在教师要在控制课堂情绪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之间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创建成果的评价也较难把握。

3 大量采用GIS软件。
本课例大量使用新的地理教学手段GIS软件。GIS软件一方面是作为教学辅助用具,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的实际操作用具。使用GIS软件的好处一方面是利用GIS软件本身的放大缩小、图层选择合并等功能,便于教学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在地理教学中采用GIS软件是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和尝试,主要将面临地理教学GIS数据的缺乏和数据与教学整合等方面的困难,教师要自己解决。

5 大量地采用互联网络技术。
本课例由于基于情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自我提出地理假说并检验求证,具有高度的个性展现,因此更需要互联网的支持。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GIS软件(本课例采用开源GIS软件QGIS);相关的电子地图数据(自制);互联网络(要求电脑能上网);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启发提问;情景教学;动手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1 (讲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组成地壳的物质一直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下,地球的表面形态和内部结构在不停地改造和演变。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地球的表面形态和内部结构在不停地改造和演变?地壳演变的规律时什么呢?如何解释地球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呢?
这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探索的内容。

2 (多媒体电脑投影)显示课题“板块构造运动”。

二 讲授新课
1 大陆漂移学说学说的历史和发展
(讲授、创设情景)
老师介绍大陆漂移学说,是板块构造学说的起源,是板块构造学说的起源。
老师介绍大陆漂移学说的产生背景。
利用GIS软件投影显示地球七大洲的轮廓,着重显示大陆中分离的而能较好吻合的局部,如非洲和南美洲。

(提问、学生讨论)
显然,这两个大洲可以很好地拼接在一起,那么,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呢?你可以大胆地创设一种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老师对学生创设的假说进行评价分析。

(讲授、投影显示)
老师归纳、介绍大陆漂移学说的历史、证据、内容和发展。
学生观看地球大陆轮廓演化示意动画,加深大陆漂移的印象。

2 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老师讲授)
大陆漂移学说之后的地质理论是如何向海底扩张学说发展过渡的。
海底扩张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发展背景。

(投影显示、学生思考、提问)
利用电脑显示海底的年龄分布示意图,由学生尝试归纳小结海底岩石的年龄分布规律。

(老师讲授、投影显示)
老师讲解并投影显示海底岩石的年龄分布规律:
1 海底岩石年龄比较小,一般不超过2亿岁。
2 海底岩石年龄呈对称分布,越靠近海岭越年轻,海岭处岩石年龄为零。

(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讨论)
如果你是地质学家,你得到了如上的地质资料并小结以上的分布规律,你会提出怎样的假设和设想来解释这些现象?
为什么海岭处岩石年龄为零?为什么海底岩石年龄比较小,一般不超过2亿岁?为什么海底岩石年龄呈对称分布,越靠近海岭越年轻?

(老师讲授、投影显示)
老师归纳小结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老师说明海底扩张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新形式,也是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理论支柱。从而过渡到下一个教学内容:板块构造学说。

3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老师讲授、投影显示、GIS软件显示)
介绍板块构造学说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理论,1968年由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提出。
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构造带——海岭、岛弧等所割裂的若干板块。板块的概念系指全球岩石圈板块,厚约50-150千米,其下为软流层,属上地幔上部,厚约100-200千米。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构造学说深刻地解释了世界地震和火山分布、岩浆和造山运动,说明了全球性大陆漂移、洋壳起源等重大问题,以全球整体的研究观点,开拓了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广度。
投影显示板块构造学生的基本理论要点。

(提问、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演示QGIS软件的基本用法,主要是掌握gis软件中的不同图层的切换和图层放大缩小等功能。学生自己动手调出板块分布示意图,找出六大板块。结合GIS软件研究六大板块的分布与世界主要的大山大洋分布之间的关系。
然后看看自己的位置与板块之间的关系,我们位于哪个板块之上?是处于板块的边缘还是板块的内部? 我们这里是不是处于地震多的地区?(见下图)
老师对学生的操作加以指点,对上述问题学生的回答加以评判。

4 板块构造学说与各种地质现象及其他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继续动手操作GIS软件,将板块构造分布图层与地球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层合并显示。然后再将板块构造分布图层与全球的高山大洋分布图层合并显示,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析这些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解释为什么。

(老师讲授、投影演示)
老师对学生的解释加以评价,规律小结并投影显示板块构造运动的重要内容:
1 板块的内部比较平静,而板块的交界处则比较活跃,是火山地震集中的区域。
2 板块的运动形成了地球海陆分布的基本轮廓。板块的张裂运动一般会形成

(学生动手操作、课堂延伸)
学生自己在不同的地理图层之间切换,探索版块的分布与各气候要素、矿产资源、人口和城市等多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索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做出大胆的各种假设,并利用互联网来求证自己的设想。
老师注意评价学生的各种设想。
学生可能的设想很多,如版块构造的交界处常常是人口和城市密集的地方,而又是地震频繁的地方,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再比如石油的储量与板块的分布是否存在联系?老师一方面需要自己提高地理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判断、验证这些设想,另一方面注意不管学生提出怎样的设想,哪怕是明显错误的,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 课堂小结:
(讲授、投影显示)
我们这堂课主要学习了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运用这些理论解释了一些现象,特别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和自己提出假说,尝试了自己提出学说并进行检验和求证。同学要知道在地质学中,常常存在着假说---验证---再假说的科学研究模式,并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永远成立的真理,我们要想能够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就需要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素质。

四 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
投影显示课堂练习并布置作业。
课堂练习:选择和填空题。(略)
课后作业:使用GIS软件研究某种地理要素(如降水量、石油储量或人口密度等,火山地震除外)与板块分布之间的关系,利用网络对自己的学说进行检验和求证。

五 教学后记:
本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之处在于教师要实现准备好丰富的GIS数据,然后制作成通用的数据格式。另外,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情绪也是很重要的。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wen 2005-10-31 22:34
怎么上传的图没有显示?

以下为linju回复:

图片已经上传了呀,有没有插入日志中?还是想以相册来使用啊?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22:53 , Processed in 0.0721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