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张绿溪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2113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高三地理二轮教学视导听课总结与反思(2015.3.25)

已有 483 次阅读2015-3-27 14:59 |个人分类:教学心得|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教学

高三地理二轮教学视导听课总结(2015.3.25

325市教研员任老师对我们学校高三地理教学进行了视导,共听两位王老师的课,课题是“第一讲大气受热状况和大气运动”、“第二讲气候”座谈会一节。地理组全员参加。现把听评课基本情况总结一下,以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这两节课优点是课堂设计,课件与学案辅助教学。课前让学生把重点图画在黑板上备用,课上先展示近几年山东和全国卷对本专题考点统计引出核心考点作为本节探究内容,然后通过“真题感悟”看高考题考什么?如何考?学生训练后引导学生对考点进行梳理,再进行对点训练;注重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注重了方法的指导和规律的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个人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

1.没必要把精力用在各种变形图上。可以先展示各种气候资料图,熟悉基本图的基础上再做变式图,让学生明确,无论什么形式的图表资料,分析气候都从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分析。山东卷关于气候的图比较朴实,没有太变形的图;

2.关于气候成因分析,宏观上把握太阳辐射对气温与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微观上再从下垫面分析即可,树立大思路观,不要每一道小题都规律总结;

3.版图把“气候分布模式图”换成“全球气候分布图”让区域更好定位。

4.学案太复杂。可以简化些,所选题注意归类合并,基础知识不等于课本,“图”反映什么概念?什么规律?进而解决问题。

5.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总结不到位,应注意每部分的深化,建立简单清晰的思维模式;6.题目的处理较混乱,没有类比,没有注重题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7.课堂结束前应有10分钟的限时训练以检查学习效果。

8.知识结构可以学生课前预习时自主构建,教师可以拍下比较典型的展示分享。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6 14:01 , Processed in 0.07785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