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星期前,听说上海华师大二附中本部有老师来学校交流,其中就有地理组的老师,得知是唐晓鹏老师来,心里有些高兴。说起唐老师,我们是去年在上海认识的,那是一个偶然和幸运的一个机会,我们地理组得以去南京参加“2016年长江中下游六省会城市地理教研年会”,因为瞿校的支持,所以多安排了一天在上海华二本部的听课行程。在上海行程一共听4节课,其中有一节就是唐老师授课。当时唐老师上《地震》一节,课堂幽默,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课堂用动画模拟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自救?学生纷纷争相上台演示。那堂课课堂气氛很好,效果也很明显。
那么这次唐老师来,会上什么课题呢?因为上课示范课的班级是我带的班级,所以下午我们组长给我发一份唐老师上课要用的导学案,我看题目是《从莺歌海盐场说起---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的主线》,我心里有些期待,期待这一份即将到来的“大餐”。唐老师的课抓住地理学的核心,充分挖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贴近学生学生,以学生常见的案例出发,向我们阐释了怎样教生活中的地理;课堂以“盐”为关键词画思维导图,步步引导学生去打开思维,发散思维。学生脑动、笔动、嘴动,课堂很有思维含量,积极性很高。听完课后觉得受益匪浅,给我很大的启发。一堂课的好与差,首要看备课,只有备好教材、备好学生才能顺利实施,很明显,唐老师的课做到了备学生,了解学情,从理科班的思维出发,从乐东莺歌海的生活实例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后来我想,自己也要上一节这样精彩的课。因课程进度安排,正值期末复习,最后打算从市场上常见的水果为出发点,给学生复习一节《农业区位分析方法与路径》,以猕猴桃为例,探究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在课上我带了几个猕猴桃,一是当教学实物用具,二是在课后奖励给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这堂课,首先从猕猴桃为出发点,引出猕猴桃的品牌---新西兰巨无霸,同时结合2015年四川省高考卷新西兰奇异果栽培一题为案例,首先是让学生对新西兰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意在给学生一个相对清晰的区域认知,这也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然后让每一位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关于农业区位的主干知识点,通过回忆、查找,自己建构知识体系,最后运用所画的知识体系去分析问题。这堂课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思考和探究,训练答题思维方式,问题层层递进,课堂效果很好!这是让我想不到的,特别是在分析风向时,有一个学生竟让通过观察洋流的流向去推测风向时,因为很多人想不到这一点,它需要跟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要联系到必修一的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才能做答,而学生却能找到这另外一点突破口,非常了不起!这样的课堂生成让我感惊喜,仿佛看到了地理的苗子。
第二天去上课的时候,学生对我说:“老师,今天我们还是像上节课那样复习吧!很好!”。我心里暗喜,看来上节课的反馈不错。那么,怎样的课才会被学生称好?不言而喻,就像孟校长所说的那样,一堂好课需要必须要“见自己,见教材,见教法,见学生”;只有明确你想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想培养怎么样的学生,进而制定合理的逻辑主线和合理的教学设计,我想这样的课才会被学生所接受吧!所以,作为年轻教师,要想上出一堂学生称好的课,必须在课前充分备课,敢于在课堂上去尝试各种方法,不断发现,不断改进,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课堂。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2:11 , Processed in 0.0639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