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tzzmchy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40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走向海洋

已有 271 次阅读2017-6-17 10:59 |个人分类:文明史话|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中国大陆, 新中国成立, 地中海, 中华文明, 大西洋

此前,我与大家从地理的视角分享了中华文明的交替与演变,无论是游牧文明,还是农耕文明,都是在陆地上形成的。那么,中国有海洋文明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有着长达1.8万千米的海岸线。但与地中海、黑海、大西洋沿岸的海洋文明相比,却又很不发达。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从戚继光说起。

大家知道,戚继光是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在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印象中,戚继光所斩杀的倭寇就是日本海盗。然而,如果以严谨的历史态度来进行思考,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里边疑点重重。

首先,明朝是帆船时代,千里之外大海彼岸的日本流寇,怎么会面对惊涛骇浪、多变的风向、复杂的洋流,航行十多天到中国沿海来劫掠生活用品?况且他们要面对百姓的反抗、军队的猎杀。

  我们知道鉴真和尚六渡日本,五次失败,其中有一次还被季风吹到了海南岛;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的第一艘万吨巨轮首航日本就触礁沉没。既然航海如此困难,那些倭寇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内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到中国大陆,仅仅是为了劫掠一些生活用品,这可能吗?

其次,从明朝官方史料看,那时的倭寇其实与日本人没有多大关系。《嘉靖实录》里明确记载倭寇中之三,中国海盗居之七。也就是说,所谓的倭寇其实绝大多数是中国强盗。众多明朝史料都证明倭寇其实就是招募了部分日本流寇的中国海盗,其头目均为中国人。但他们真的是海盗吗?

自明朝起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海上自由贸易,甚至连渔民出海打鱼都在被禁之列。禁海政策使他们失去了生机,于是,只能由海商变为海寇。因此,戚继光所斩杀的“倭寇”其实大部分是中国的海商、是渔民,是中国沿海那些被海禁政策逼得走投无路而被迫起义的老百姓

到了清朝,海禁更加严酷,清朝不仅禁海,还要求海迁,沿海居民从海岸线一律后退15-25公里,沿内迁15公里处开挖沟壕,临沟筑起高高的城墙。在界线外沿海一带形成无人区,以隔离可能面临的海外威胁。这是历史上最愚昧无知的、最大规模的 “野蛮拆迁”。自秦汉开始,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修建在草原与田园之间的长城,清朝时竟然修筑到了内陆和海洋之间。千万块砖头筑起的铁桶般城池,将广阔大陆和茫茫大海隔开,从海洋延伸过来的航路从这里被堵死,从大陆伸展过来的道路在这里走到了尽头。萌芽状态的海洋文明失去了呼吸的空间。这些高墙在守护农耕文明时,也为中国古代海洋大国之梦画上了一个巨大的休止符。农耕文明的劣根性、保守、懦弱一览无余。

除了海禁政策,抑制海洋文明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运河。大运河追求的是风平浪静,这是一条没有波澜、没有险滩的河,是一条不需要冒险搏斗的河,这是一条消解英雄气概的河。祁连焉支山下的隋炀帝万国来朝、意气风发,而大运河上的隋炀帝醉生梦死、荒淫无道。客观上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但同时也阻挡了中国人奔向大海的步伐,阻碍了中国人海洋意识的萌生和发展。如果你有兴趣打开中国地图的话,你会看到在大运河沿岸中小城市灿若星汉,而大运河以东黄海沿岸的城市寥若星。

中国文化并不缺乏海洋文明,但在明清两朝残酷海禁的打击下,终于使野性、坚韧、强悍的中国民间海洋力量彻底失败。中国与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只有倔强的海水徒然地拍打着岁月的海岸,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然而,谁都不曾想到中国重拾海洋文明的希望,竟然落在了一个来自内陆地区的人身上,而且是一个老人。1979年,这位老人来到中国的南海边,轻轻地画了一个圈,后来,这个圈不断纵横扩大,从此,中国又一次走向海洋,走向复兴。我们已经再次听到大海熟悉的声音亲切的召唤着我们,只要面朝大海,必将春暖花开。

                                             2017.1.2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7 19:16 , Processed in 0.0773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