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24 13: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8-24 13:31 编辑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665944.html
撒种的比喻 ----读《圣经》读出来的感觉之一
许锡良
自从学生送了我一本《圣经》后,我是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也就读到哪里。因为要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不知道《圣经》就不可能把握到西方文化的“神髓”。仅仅作文本阅读,也常常有种意外的震撼。我也经常把中国人的《圣经》------《论语》、《孟子》等随身携带着,以便利用出差的等车的几分种或者路途上读上几页。也经常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对照起来读。我常常是“走在路上,想在书里”。许多问题在我的大脑里飞逝而去,又汹涌而来,这样的思绪并不随着我的环境而改变。我是一个阅读不需要太高的环境要求的人,无论怎样嘈杂的环境,我总能够安心读上几页。
读《圣经》也是一种乐趣。开会、上课、或者其他的出差,行李里一定要有几本好书,读一页是一页,看一段是一段。零星的时间只能这样利用起来。
《圣经》里的哲理故事,很让人深思。在《圣经.马太福音》里有一个《撒种的比喻》的故事是这样描述的:
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飞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上的,土既不深,发苖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听的,就应当听。”
这个比喻的含义是多么丰富啊。我是否可以理解人的命运正如同被人撒下的种子,一个人出生在什么地方,什么家庭,什么时代里,这是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的。即使是种子不错,也还是要有相应的肥沃的土壤、适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一定的水才可能会有结果。人虽然不同于种子,但是其生长也是需要条件的。联想到现在成功人士在介绍自己的成功时常常把自己的个人奋斗能力有意无意地加以了夸大。甚至总结出“心态决定一切”这样极端的结论来。对于一个人来说,心态确实是重要的,有许多人与成功人士生活在同样的环境里,却走了不同的路。但是,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并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一个同样的环境。即使你们出生在同一个家庭里,在同一个学校里读书,在同一个单位里上班,也不能够说你所遇到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钱理群先生当年被发配到贵州安顺这样的贫困山区里,他所遇到的环境其实也与当地的一些人不同了。因为他早年的家庭环境对他的产生的影响显然已经是不同的了。他用什么眼光与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一切,其实是受了家庭的早期环境教育的结果的。人的开始启蒙的那一刻为什么特别重要?就是因为人像种子一样,落在什么土壤里决定了将来他将来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命运。当年未成人的香港华人首富李嘉诚第一次被奸商骗了,却因此得出要诚信经营的信念。这一定是家庭早年的父母教育成功埋下的善良种子。
心态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够决定一切。人说到底还是环境的产物。即使人的心态,也不是天然生就的。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他为什么却是那种心态呢?心态也还是离不开环境教育的因素。这使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一本报告文学《胡杨泪尽》里写到的钱宗仁先生,自小才华横溢,却因家庭出身不好,在“反右”与“文革”这样的艰难险恶的环境里仍然坚持自学,在贫困与人格的屈辱与痛苦中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终于因胡杨泪尽,而死在壮年。“志士偏无报国路,文章空有断肠诗,昆仑果有还生草,舍命为君采一枝!”式的悲剧,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人才的成长是需要环境的。就是天才也是需要环境的。我不反对目前社会上对年青人的励志教育,但是励志教育不能代替对人才成长环境的营造。
在美国因提出“纳什均衡”理论而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数学家纳什,在普林斯顿大学整整疯了十年,但是普林斯顿大学仍然坚信纳什是有天才的,仍然给他保留教职,给他以人道主义的关怀,也期望着有一天纳什会醒过来。他的妻子也一直精心耐心照料着他。终于感动了上帝,纳什在疯了十年之后醒过来了。他做出非常出色的贡献,并得到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当我几年前从美国的电影《美丽心灵》中看到这个故事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为纳什的美丽人生,也为他所遇到的美丽心灵而感动。也懂得了,为什么在中国那么多人在努力着,却总也得不到诺贝尔奖?西方的基督教的《圣经》里的耶稣为什么要把人的成长过程比喻为撒种子?也许其中全部的奥秘就在于:我们的种子总是被撒在了路旁被飞鸟飞来吃尽了,或者被撒在浅土的石头上,出苖很快,但是太阳一出来就因为没有根而枯死了。我们的社会与我们现在的教育浮躁之风不正是在这样撒播着种子吗?曾经何时,我们的教育总是在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热点,寻找着一个又一个政绩,高呼着一个又一个口号,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神童。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是一个尽头呢?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调节自己的心态,但是作为社会制度的设计者与决策者,难道就可以因此放弃对自己责任的追问和担当吗?我不为韩国的励志剧《大长今》所感动,因为大长今所做的一切,充其量只是要我们在艰难险恶的环境里学会把奴才做好做稳而已;我更欣赏的是美国的《美丽心灵》中表现出来的人情暧暧,以及宽容大度得无所不能容的社会环境。正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作为人的尊严,也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繁荣,一个民族的繁荣,一个国家的繁荣。
(2006-4-25,上午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