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63|回复: 13

[读书推荐] 一起来读 地理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3 09: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 19:06 编辑















20本汉译地理名著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30/16/8456313_563563403.s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09: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8-11-25 10:44 编辑

《地理研究》两篇最近的文章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所形成的四大学派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环境学派
(1)代表人物是德国拉采尔。拉氏的《人类地理学》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分布和迁徙的作用;
(2)拉采尔的学生、美国森普尔女士在20世纪初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作用;
(3)另一个美国地理学者亨廷顿《文明与气候》《人文地理学》,详述了气候决定论。



人地相关学派
(1)法国维达尔·白兰士,维达尔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和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2)白吕纳 白吕纳的观点更为明确,说“环境虽足以影响人类之活动,人类亦有操纵与征服环境之能力” ,代表作《人地学原理》
(3)美国巴罗斯,他认为地理学应该人文化,形成人类生态学。他同时也是地理学用生态方法参与实际工作的开创者。



区域学派
(1)地理学区域学派的首倡者是德国的赫特纳, 20世纪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纳提出了地理学的核心应是区域研究,赫特纳的代表作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2)继承者是美国哈特向,他认为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特征,部门地理学是起点、区域地理学是终结。根据赫氏观点,哈特向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末和50年代写了《地理学的性质》和《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两本专著。

景观学派德国的施吕特尔、美国的索尔施吕特尔:地理学者应着眼于地理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重于这一景观的整体,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变为人文景观的过程。
索尔: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11: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8-8-23 11:19 编辑

一部地理学经典之作,带你领略四季的变换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650631/

地理学与生活(美)阿瑟·格蒂斯微盘
http://vdisk.weibo.com/s/BH_5mRvkQUJru
百度云
https://pan.baidu.com/s/1afqrwLSnxoeqvnyOvihGfg



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对地理这个科目很感兴趣,不过随着后来高中分科选了理科以后,就很少看地理学有关的书籍了。一方面,地理跟从事的工作毫无关系,精力也不够;另一方面,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契机唤起我曾经对地理学的兴趣。但是,当我看到《地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契机出现了。

《地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是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杰出学者奖获得者阿瑟·格蒂斯领衔编著的经典之作,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

在绪论部分,作者阐述了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地理学的若干核心概念,如位置、方向、距离、自然属性、文化属性、空间分布等,让读者对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在地球科学传统篇,《地理学与生活》对自然地理学地貌、天气、气候以及自然资源地理进行了详细地讲解。讲地貌这一部分,就是概述主要的地貌形成过程,并对由这些过程所形成的地貌类型进行描绘,而不过分拘泥于科学论证和技术名词。讲天气和气候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了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温度、降水和气压,介绍它们的区域规律和世界气候类型的组合。对天气和气候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于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的连贯性理解。在自然资源地理部分,本书首先探讨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能源,以及非燃料矿产资源,它们是多元化工业经济和服务性经济的基础。后又讨论支持整个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土地资源,并且评论资源管理的策略,以求达到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

在文化——环境传统篇,《地理学与生活》对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空间相互作用以及政治地理学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人口地理学,从人口数目、组成、分布和增长趋势以及他们对所占据的土地资源施加的压力讲述。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的组分和亚系统,文化变化的途径,定义一种文化和使各地文化发生变化的关键变量,通过这些方面介绍文化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主题是人类空间行为的规律性,并说明人们对地球表面使用的方式。政治地理学探讨了操控着那些文化因素的背景。政治制度和过程强烈地影响着许多文化要素的形态和分布。

在区位传统篇,《地理学与生活》对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认真地讲解。在经济地理学上,本书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经济活动的区位方面,试图回答为什么这些经济活动如此分布的问题。在城市地理学上,本书从把城市看作空间中按照一定模式分布的点和景观实体两方面审视城市地区本身并加以分析。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部分,探究了一些基本的地理学原理在世界范围和区域中的表现,对人类在地球表面及其环境中留下的烙印进行批判。

在区域分析传统篇,《地理学与生活》重点对区域概念进行了阐述。这部分内容由一系列特定的区域短文组成,从部门地理学的角度展示区域分析系统。这些都是地理学家所追求的最终区域化目标的例子,寻求对手头资料空间表述的理解。

《地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之所以经典,能够出到第11版,受到无数读者的喜欢,我觉得就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制作精致,全彩插图、语言简洁凝练、纸质摸起来很有质感;二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作者旨在编写一本涵盖地理学家所研究各种专题的课本,使这本书能够令人信服并能满足很多地理系开设本学科总论性入门课程的需要。因此,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职场人,《地理学与生活》这本书都应该是购书清单上的首选。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10: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 [美]理查德·哈特向 著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 [美]R. 哈特向 著
地理学中的解释 [英]大卫·哈维 著
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德]阿尔夫雷德·赫特纳 著
人文地理学问题 [法]阿·德芒戎 著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 [英]R. J. 约翰斯顿 著
发现乡土景观 〔美〕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 著
古代的地理学 [苏联]波德纳尔斯基 著
明日的田园城市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 著
历史的地理枢纽 [英]哈·麦金德 著
工业区位论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 著
理论地理学 [美]威廉·邦奇 著
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德]阿·魏根纳 著
地理学思想史 [ 美] 普·詹姆斯 杰 ? 马丁 著
气候与生命 [苏联]л.C. 贝尔格 著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德]沃尔特·克里斯塔勒 著
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 [美]威廉·阿朗索 著
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 [美]布赖恩·贝利 著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 [英]R. J. 约翰斯顿 著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8-11-26 15: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geonet 发表于 2018-11-25 10:31
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 [美]理查德·哈特向 著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 [美]R. 哈特向 著
地理学 ...

很赞,谢谢贾老师(*^__^*) 嘻嘻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21: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 18:20 编辑

地理学的四大传统
汤茂林译
https://wenku.baidu.com/view/81c47c8371fe910ef12df8ab.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33e ... f9aef8941e4813.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894a09b6168884868662d626.html
地理学的十四大原理
梁进社(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已有的地理学原理可以概括成十四大要义。其中的“区位选择与放弃、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这两条是关于区位选择的基本要义,关于地球表面差异性的要点包括:“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形成地表特性的一种基本自然过程;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地方的创造和发展建构了地球表层上差异化的关于人的世界;人口迁移、产品贸易与地表上的差异性互为因果。”关于人地关系的原理包括:“人的个体或群体对空间上利益的竞争是人地关系的第一要义;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不能为人的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空间临界点”是地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性原理。“地球表面不同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个人之间观念的差异.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是人们在对地球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分歧或对立的基本因素”是关涉地球表面开发保护政策的要义。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计划开设“地理学导论”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大学一年级学生如何理解和学习地理学,包括选课,本文的作者参与了其中。学院计划用20个学时向学生讲授的内容有:绪论,包括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应用和职业领域等;地球表层自然系统,主要是自然地理学的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包括人口的内禀增长、资源环境压力、人口统计转变、能源与人口增长、地理与发展;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组织,为经典的人文地理学内容;对地观测和地理信息系统,为地图、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内容;应用地理学,包括一个自然地理案例研究,一个人文地理案例研究,一个关于地图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案例研究;本院课程设置、研究特色和选课指导。本文作者在参阅了国内外相关教科书后发现,它们的绪论部分主要讲授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一些基本概念和表达方法,其他部分则是按研究客体讲授1-1。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是,是否存在一些基本的要义引导地理学家思考、提出和分析地理学的问题,这些要义重复地出现在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如果有,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之为“原理”,即:“规律的规律”。
这个问题的思考必然涉及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按照传统的主流观点,本文作者理解为人类所居住的地球|-11,即地球表面。但地球表面也为一些其他的学科所涉及,比如土壤学、地质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在地球表面所作的观察,其提供的经验性资料,在人类的一切学术工作中都用得上[1]
。”因此必须将地球表面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联系起来。本文作者在学习主流观点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的基本问题理解为地球表面的差异性、人们的区位选择,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1。按照这个思路结合对文献的学习和研究以及作者的现有知识,本文归纳出十四个地理学的基本原理。
本文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梳理地理学的基本原理,这也许是本文贡献的根源,所以文中的例证都十分简单和一般,不仅有利于交流,同时不影响对问题的论证。如果这十四个要点基本上表达了当代地理学家的主要分析视角,这将有利于从事地理学教学和研究的人从整体上把握这门学问:理解地理学各分支作为树木的价值,也理解地理学各个分支构成地理学这片森林的有机整体之所在。在自然地理学家和人文地理学家之间进一步营造共同的学术语言方面,在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区域研究方面,本文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尽管本文讨论的问题出自于地理学的教学,然而,它的读者对象也许已超出这个范围。基于以上考虑.作者抱着尝试的态度,不揣冒昧,撰写了此文,敬请同行不吝指正。
1区位选择原理
11原理1区位选择与放弃
地理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论题是:何事发生在何地,以及为什么?即地理学的“3个W”(What地,以及为什么?即地理学的“3个W”(What where wh)。地理学家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包括自然和人文现象。“人们面临区位选择”是对地理学“3个W”中关于人的活动那部分进行分析的起点。因为对某一区位的选定是以放弃在其他区位的利益为代价的,所以,地理学家在对这个问题分析时,必须设置分析的背景,即人们面临在哪些区位之间进行选择。
设想要建设一座水库,如果坝址已定,比如三峡大坝,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坝高是多少,不同的坝高的淹没范围,淹没地区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状况,移民数量和职业结构等;不同坝高的社会利益,包括发电、防洪和航运。这些都是水库建设选择的背景。




原理1:区位选择与放弃

原理2: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

原理3: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

原理4: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

原理5: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原理6: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形成地表特性的一种基本自然过程

原理7: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原理8:地方的创造和发展建构了地球表层上差异化的关于人的世界

原理9:人口迁移、产品贸易与地表上的差异性互为因果

原理10:人的个体或群体对空间上利益的竞争是人地关系的第一要义

原理11: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不能为人的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

原理12:空间临界点

原理13:地球表面不同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

原理14:个人之间观念的差异,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是人们在对地球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分歧或对立的基本因素

1 区位选择原理

1.1 原理1:区位选择与放弃

地理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论题是:何事发生在何地,以及为什么?即地理学的“3个W”(what, where, why)。地理学家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包括自然和人文现象。“人们面临区位选择”是对地理学“3个W”中关于人的活动那部分进行分析的起点。因为对某一区位的选定是以放弃在其他区位的利益为代价的,所以,地理学家在对这个问题分析时,必须设置分析的背景,即人们面临在哪些区位之间进行选择。

设想要建设一座水库,如果坝址已定,比如三峡大坝,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坝高是多少,不同的坝高的淹没范围,淹没地区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状况,移民数量和职业结构等;不同坝高的社会利益,包括发电、防洪和航运。这些都是水库建设选择的背景。

地理学家为了使他们的分析具有一般性,情景设计常常是抽象的、概括性的,尤其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中。比如,冯·杜能[12]为了分析市场和与市场的远近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设定各种农业产品的生产是在与市场中心的不同距离上进行选择。在韦伯[13]的工业区位论中,厂址首先是在燃料地、原料地与市场地之间选择,然后是在运输成本最小和劳动成本最低之间选择,最后是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低与厂商集聚导致成本的降低之间进行选择,以反映生产要素的分布和工厂区位选择本身对工厂区位配置的影响。在克里斯塔勒[14]的中心地方论中,商品是在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体系中的选择,以反映企业的必要生存空间对产品生产位置的作用。以地理学家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学派[15]则强调经济体是在有差异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空间中进行选择,即强调所谓的经济体在社会文化中的“嵌入”。因此,区位选择的背景、或区位选择的情景设计,或者说,思考人们面临什么场面的区位选择,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原理,本文将它概括为“人们面临区位选择,或区位的选择与放弃”。

1.2 原理2: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

区位选择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地点,重要的是选择与这个地点相关的在其他地点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素。比如,个人住房地点的选择,与住房类别、户型相关,也与住房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治安有关,与住房与工作地点、服务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等的距离相关。港口选址,既要看备选地点的通航条件、停泊条件和筑港条件,也要考察它的经济腹地条件,同时还有他与其它港口,比如枢纽港和普通港的关系,以求得最佳方案。在经济特区的选择上,中国就比较成功,比如深圳、珠海和厦门的选择,就充分地利用了这三个城市分别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比邻,且在社会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在前面的例子中,坝高的增加可能导致淹没面积的扩展和移民数量的增多,但可能会增加防洪、发电和航运效益,社会应该选择最佳的方案,以求得最大净利益。

韦伯[13]的工业区位分析充分地体现了“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这个思想。首先是工业区位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地。然后是尽可能地接近运输最佳点和劳动成本最低点。最后是工业集聚到一个因集聚而导致成本降低和因移出运输与劳动最佳点引发成本增加的最佳平衡点。工业区位多种成本要素的综合分析,其要义是将工业分成若干个环节,把每一个环节配置到最有利的位置,这也成为当代跨国公司的主要战略之一。

2 地表差异性原理

2.1 原理3: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

地理空间如果对个体或群体没有差异性,就不存在所谓的“区位选择”问题。差异性的度量显然是要从对人的意义上看,但在地理空间中,尺度和规模[4]既影响对差异性的度量也影响对它的解释,进而言之,地理学的尺度和规模原理十分考究地理变量的选择。

尺度和规模原理的基本要点是,不同尺度和规模的地理现象,它的作用机制和对它的解释具有显著的差别。比如,小范围的下垫面的植被覆盖变化对大气环流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对城市气候来讲也许就不可忽视。可是,对城市气候变化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小尺度的下垫面所发生的变化,而且要考虑整个气候空间模式的变化对城市气候是否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在人的世界中,如果是在国际进行选择,就必须在全球的尺度来分析,如果是在一国城市之间选择,则应该在国家的尺度上看,可是如果是在城市内部进行选择,就可以大大地缩小范围。然而,范围的缩小并不意味着简单,因为考虑的角度有所差别。比如,在国家间选择,主要是考虑政治、文化、发展机会和收入;在一国的城市之间,关心的主要是收入和发展机会,而在城市内部,也许对地点与服务设施和就业的距离、房价上的因素的权衡就十分重要。

尺度和规模原理还涉及地图的使用,对城市气候和城市土地利用而言,地理学家应使用较大比例尺地图,可是对于城市体系和气候区划研究而言,较小比例尺的地图也许足矣。

2.2 原理4: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

地表差异性产生的自然基础之一是地表的热力差异,它在地球表层的作用无处不在。

大气环流、水循环和生物循环是地球表面上直接与太阳能相关的几个联系十分紧密的自然过程[5,6,16~18]。首先,太阳能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被地表吸收后其温度升高。地表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一部分射向太空。由于海陆间的比热有别,海洋的大于陆地的,因而海陆之间的温度不同,其上空大气膨胀的高度也不等,造成大气上部的压力不同而产生流动,进而下部的压力也不同,这样就发生了海陆之间的大气环流。海陆之间对水分蒸发和吸收的差异以及降水导致了海洋从空中向陆地输送水分。生物通过阳光、水分和其它营养元素而生长,并进行着生物循环。这些过程中各个环节物质的量变和质变,以及热力学的环境效应十分重要,比如温室气体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海岸带和江河湖泊的水生物化学效应等。去掉太阳能这一项,以上这些均不存在,它们是地球表面对太阳能做出反应的第一个综合体。热力差异不仅是大气环流、水循环形成的动力之一,也是形成地表多样性景观的主导因素。

热力差异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地理尺度,并出现在不同的地理现象中。在全球尺度上,比如海陆之间热力差异引致的大气环流和水循环;中等尺度上,高山和山前平原之间的热力差异引发的昼夜之间的风向变化;在较小尺度上的山风和谷风;中国北方山区阴坡和阳坡的热力差异产生了因蒸发差异导致的水分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植物组合和长势。地球上从赤道向两极,从山底到高山顶,由于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土壤、植被类型的分带和分层现象,在地理学中被分别称作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而在海陆之间由于热力差异导致的降水的差异进而形成的土壤、植被类型变化称为经向地带性[19]。

2.3 原理5: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来自地表以外的一些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主要是:地壳运动、日地月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壳运动既是地貌的内营力基础,又是形成地表复杂多样景观的重要地质因素[5,6,16~18]。尽管地理学不研究地壳是如何运动的,但却关注地壳运动的地理环境效应。比如印度洋板块推动青藏高原隆起,对于地理学家而言,我们虽然不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机制,而把它看成是既定的事实,但关心它隆起而引发的地理环境变化,比如对中国地貌、气候、水文的意义。

像地壳运动一样,可以类比的是日地月系统的地理环境效应。比如:日地月相对位置引发的潮汐,是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关注的重要的环境现象;地转偏向力在河流地貌、海洋流、大气环流中的作用等,对于相同运动方向的物体在地球的南北半球却有着不同的效应,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流(交通运输)。换言之,地壳运动、日地月系统的环境效应也是分析地表差异性的重要出发点。

一个很好的案例是关于香港的发展。地转偏向力是河流摆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注入珠江的诸水系也不例外。这些水系汇入珠江后,也会摆动,由于曲流的惯性作用在伶仃水道西侧形成堆积区,东侧则相反,甚至成为侵蚀区。潮汐引发的沉积在珠江口东岸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总体来讲相对较小[20],因而维持了在那里的良好港湾条件。所以,当轮船的吨位越来越大时,澳门的港口条件逐渐失去优势,香港的通航和贸易条件越来越好,为其后来发展为国际商贸和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原理6: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形成地表特性的一种基本自然过程

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基本的地表过程[5,6,16~18],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地表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基础,土壤侵蚀则是土地生产力损失的直接因素,而搬运和堆积却是河口地貌、冲积平原、洪积扇等形成的基本因素。所以,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外营力因素。进一步讲,地貌会在不同尺度上对气候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水和生物的分布。因此,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上的解释力是十分重要的。

值得关注的是,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渗透在各种地理环境问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季风气候,在中国北方春季,风蚀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的破坏不可轻视,可是在南方山区,水蚀却是最重要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仅造成了当地土壤价值的流失,而且在注入黄河后,在河道的堆积形成了中下游河床的加高,在中国称之为“地上河”和“悬河”。可是,在黄河入海口大量的泥沙堆积为填海造地又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2.5 原理7: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即影响两地发生作用的其他因素不变,地理空间的任何两地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距离的衰减作用既表现在自然地理过程中,也表现在人文地理学诸领域。在自然地理学中,距离往往通过物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产生相互作用的降低。在人文地理学中,距离往往通过交通成本、或中间干预机会起作用,削弱两地的交流,因而距离衰减成为地理学的一条定律[4,19]。

由于距离衰减作用,对任何均质的空间,只要某一物质或事物先占据了某一位置,空间就被异化了。对这一物体或事物越接近,受它的影响就越大。

在经济地理学中,距离衰减作用被分解为:经济体对距离和对其他方面投入的替代性,经济要素对距离的敏感性的差异性。将这个原理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单中心模型[21]”。该模型提出城市的工业和居住竞标地租分别是单位土地工业和居住活动的所得减去其投入后的剩余,由于对交通和对其它投入的替代性,它们都随着与市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然而,单位土地上工业与居住活动关于交通成本的敏感性不同,前者小于后者,这样就造成了增加单位距离而引起的地租减少幅度的差异:工业活动的减少幅度较小,而居住的减少幅度较大。结果是,工业地租竞标曲线的倾斜度较小,居住地租竞标曲线的倾斜度较大。在接近中心,工业竞标地租较小,而在较远的地方,居住竞标地租较小。土地市场会对上述情况做出反应,将土地租给付出最多报酬的活动。最终,居住活动占据中心附近,工业活动在居住活动周边。

在自然地理中,距冷高压越远,空气运动的能耗总量越多,冷高压对当地气候的作用越小。同样的情形是:花粉的传播、地震的破坏作用、污染物的扩散、沙尘暴的扩展等,都因为在这些地理现象中,事物从发生的源地向四周运动时消耗了能量。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洪积扇的形成。当水流与夹杂在其中的其它固体物质一起从山前的出口向外涌出时,随着距离的增加,总体上看水流的冲力在减少,大的颗粒首先留下,然后是较小的,最后是黏土。这样在洪积扇的边缘就形成了隔水层,能够拦截来自于山区的地下径流,可供动植物的生长之需。

2.6 原理8:地方的创造和发展建构了地球表层上差异化的关于人的世界

渗透在地理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论点是,地表的差异性不仅来源于自然界,人类活动会对地球表面的差异性做出反应,可以自生差异性,或加强或减轻源于自然界的差异。

当今最有影响的就是全球化和区域化。海洋为世界范围的贸易提供了交通的自然基础[22],可是只有在大轮船时代它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而且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是它的价值得以发挥的现实条件。比如大西洋沿岸的贸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顺应了上个世纪发展的需要,那时它们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区域大部分被边缘化了。可是当今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却预示了这个区域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显然中国极其重要。你也许注意到了,美国可以左右开弓,位置多么显赫。

关于社会经济系统自身能够产生重要的差异性,众所周知的就是工业革命的出现和传播[1]。它发生在岛国英吉利,使大英帝国成为资本主义的火车头。其他国家工业化的渠道有二:一是模仿,二是与英国进行贸易。可是这两者都与距英国的远近密切相关,因为模仿和贸易都需要付出交通代价,前者涉及人员交流成本,后者涉及产品运输成本。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文化的亲和力,它也与在空间上对英国的接近性有关。事实上,工业革命正是这样,从英国首先传到邻近的西欧,然后向中欧和北美扩散,岛国日本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这是当今世界基本格局的原始因素。社会因素引发的,在地理因素的帮助下,近现代世界上最大的区域发展差异性被创造出来了。

人类自生差异性的基本事实就是关于“地方”的创造和发展所导致地方之间的差异。所以地理学家用“地方”这个术语作为分析地表关于人的世界差异性的载体[1,3,4,23,24],它是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一个特定的地域或位置。任何一个“地方”在地球表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具有地理位置和大小,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地理位置通常用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的相对距离与方向来表示,尺度的选择十分重要。自然环境是对人有重要价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如气候、土地、水资源和矿产。文化通常包含:人们的生计特征,如从事农林牧渔,还是工商文教科研行政;人们的对地方的认同方面,比如语言、价值观、建筑风格、服饰和风俗等;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组织形式诸等方面的内容。一个地方可以由多个地方来组合,以反映更大尺度上地球表面作为人的住所的意义。

“区域”是地理学家分析地表差异性的另一个术语,它具有位置、范围和边界以及等级。区域可以是地方的细分,也可以是地方的组合。当它是地方的一部分时,通常表达地方的一个或几个(比如成因、功能和景观诸等方面的)属性在这个范围的一致性以及与其他部分的区别性。可是当区域由多个地方组成时,它通常表示这些地方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具有的一致性以及与其他地方的区别性。地理学家正是这样以相互关联着的,不同尺度的地方和区域来表达和分析地球表面关于人的世界的空间组织。

2.7 原理9:人口迁移、产品贸易与地表上的差异性互为因果

迁移和产品贸易(地域分工)是人类对空间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反应,也是塑造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它具有深刻的原因和过程。

迁移发生的基本因素是推力和拉力,起因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1,3]。应该说推力和拉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但我们往往可以依据各方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区分迁移是由推力还由有拉力所主导。比如:伊拉克难民逃往他国,可以说是伊拉克战争这个推力主导的;美国政府放宽移民限制而引发迁移的增加就是拉力主导的。迁移还可以分为强迫的和自愿的:当年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就是强迫的,而英国殖民者到美洲却是自愿的。

迁移同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关于迁移的解释有:空间互动,人力资本,预期收入假设,两部门理论,家庭决策理论,信息与网络理论,迁移找寻理论,不完全信息、动态和多次迁移理论等,但迁入区与迁出区之间的差异性是其基础。

产品贸易也是区域差异的结果。两地贸易的基本条件是它们之间关于某种商品的价格差不小于它们之间的运输代价。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价格差?是它们之间的相对成本差。如果一地的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相对较多,同时某种产品对这种要素的需求也较密集,那么该地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就比较低,它的价格也较低,反之亦然。这是地区资源相对丰裕程度产生的贸易基础[25]。可是地区之间的生产技术也会有差异,显然对于任何一种产品而言,只要两地的生产技术有差别,在生产要素相同分布条件下,技术先进的必然生产成本低。生产技术先进性差异的地理基础是什么?一为地区的创新力,二是技术的空间扩散。当代对创新的研究发现,如果企业集聚,它们的创新会在相互之间得到比较好的借鉴、吸收和模仿。如果你怕自己的技术被别人利用,你选择离开集聚区,但你会落后,因此,产业发生了集聚,地理因素再一次对生产和贸易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新经济地理学家看来,地区竞争力或地区生产成本的降低是它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结果,因此,从社会网络结构研究地区的生产、贸易和竞争力也十分重要。

3 空间竞争和相互依存

3.1 原理10:人的个体或群体对空间上利益的竞争是人地关系的第一要义

有机体个体或群体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对空间的竞争。空间竞争反映关于空间利益的争夺,如对某地石油资源、土地、消费市场的占据。空间竞争渗透于地理空间的各个角落,是地理景观形成的一个基本机制。在自然地理中动植物对生存空间的竞争,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杂草对人工草的排挤,另一个是“占山为王”的老虎对自己领地的捍卫。像拉采尔那样的地理学家[11,26],认为国家是一个有机体,也会像生物那样对生存空间进行竞争。在人文地理中,古代部落首领的领地,古今宗主国和附属国的依存,现代国家间的结盟都体现了对空间的竞争,而企业的区位竞争在当今世界则比比皆是。

重要的是,空间竞争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进行区位选择的主要方式和过程,因而就成了理解和解释社会文化景观形成,尤其是经济景观形成的基本原理。当今,大多数经济要素的配置经由市场竞争来进行[21,27],所以,对空间市场竞争的分析和理解十分关键。

空间市场的明显特征是它具有空间维度,加入这个特性,它既影响个体的竞争策略,同时影响其区位选择。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个体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把它看成是给定的,能做的是使成本最小化。这样一来,选择成本最小的区位,以及在已定区位上的产出优化是最佳的策略。杜能、韦伯的古典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如果厂商能够通过区位选择影响市场份额或市场价格,战略区位问题也许会出现。比如,在霍泰林的线型空间市场竞争中,占据中央区位将会获得大份额的市场。如果企业不在中央区位布局,市场对它将是不利的,这导致经济可能会在那里集中。

出现在中心地方论中的是关于空间的垄断竞争型市场分析。由于交通距离的存在,每一个厂商在它的市场区内享有垄断权,但同时面临来自周边厂商的竞争,因此,各个厂商的市场力是有限的,在市场区范围尽可能大和空间弥合性的原则下,蜂巢状的空间市场结构出现了。由于不同类别企业的门槛范围的差别,最终形成了有等级的蜂巢状的空间市场体系。然而,在当代关于同类商业的空间集聚式模式研究中,消费者为节约挑选引起的交通成本的购物行为是导致商家集聚的基本因素。如果一些同类商家集聚起来,分散布局的将失去吸引力,因为消费者为了挑选的便利将不去孤立布局的商家那里。

关于商品的垄断竞争模型为当代产业集聚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在那里,新贸易理论被延伸到了经济地理学中,如同俄林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研究一样。在垄断竞争模型中,如果企业集聚起来,将会分享大的劳动力市场的优势,降低劳动成本;企业的技术革新会因为相互的接近而外溢,使每一个企业均受益。另外半成品的供应也显得方便,节约了运输成本。这些都是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好处,称为外部经济。这样一来,企业会因地方的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降低成本,外地的要素会因集聚区的高效率而向此地集中,但此时分散力也在增强,比如地价和交通成本等。

3.2 原理11: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不能为人的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

空间竞争反映了人的个体、群体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但所有的个体或群体占据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都不能为这些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它们要按照支配它们运动的法则行事。其结果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竞争环境对人类活动起作用。镶嵌、依附、互动和相互依存是人地关系的另一类表现。人类塑造的景观是他周围环境的一部分,二者存在紧密的关系。比如,北京城镶嵌在华北平原的西山和军都山脚下,是按照人们的需要而建设的。在这里,镶嵌意味着将北京城与它周围的土地拼在一起,以符合人的意志。可是,我们知道大气和降水以及其他一些地理因素在北京城内和城外之间仍旧按照它们的法则进行活动,使北京城仍然处在环境因素的包围之中。先有这块土地,后有北京城,后者是一个人工制品,依附于前者,但对前者具有显著的影响。如果没有西山和军都山给养的水资源,没有它们作为屏障拦截来自西北方向的寒流,也许就没有北京城,正是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一方人,培育了这座历史名城。但北京城与它的周围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互动。它限制了工业在其上风上水方的发展,却给其下风下水的地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例证,反映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最基本关系。

在自然地理中,先有岩石圈,其次是大气和水圈,然后是生物和土壤。这个先后顺序表现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依附关系。可是,良好的土壤是动植物生长的基础,继而言之,是生物圈处于良好状态的基础。生物圈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碳库,通过对大气中碳的调整而调整气候。所以,现存的地球表层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的相互依存体系。人类的竞争会在不同尺度上触动自然界中的一些要素,其后果是必然要引发这个相互依存的体系的响应,也许消化,也许放大人对地球的触动。所以,地理学家从互动的角度的分析十分重要。

4 原理12:空间临界点

地理空间中许多临界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地理分析中的基本思考方法。比如海岸带、雪线、城乡交错带、农牧交错带、市场区边界、吸引范围边界、势力圈边界(势力均衡点)等。雪线意味着雪与水的气温边界在那里,雪线的变动暗示着温度的空间变动;城乡交错带兆示城乡影响力在那里的均衡,地租与地用在那里势均力敌;农牧交错带意味着对粮食和畜产品的需求与土地适宜性在那里的较量达到了平衡,在这个交错带一旁的农区,土地对粮食的适宜性占据了优势,而在相反的一侧,则是对畜牧业的适宜性居于上风;在市场区、吸引范围和势力圈的边界上,消费者(或被吸引者)对相邻中心的光顾(依附)概率趋于0.5(处于中立),这是市场(或核心区)之间竞争的结果,而边界之外的区域则分别倚重于其中一方。海岸带是当今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表面上看它是大陆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但其背后隐藏着大气、水、生物和人类等几大圈层的相互影响,是在一定时期内这几大圈层之间互动的一种均衡状态在海陆交接处的表现。

在临界点,突变现象比较常见,其中许多具有重要意义,是地理分析中的基本切入点之一。比如在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个综合体中,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地表和大气的温度已基本趋于稳定。现在人类将藏于地球内部的大量化石燃料用作能源,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原先存在于这个综合体中的碳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多为地球升温创造了机会,因为它吸收了更多的来自于地表的长波辐射。大气温度的升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效应:一方面可能增加降雨,另一方面必然增加蒸发。如果后者的效应大于前者的,那么,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将面临更加严重的缺水威胁,可能超越某一个临界值而发生灾变。

5 人类活动的外部性及其协调性

5.1 原理13:地球表面不同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

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存在这样的情形,个人或群体的活动对他人或群体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对于正面的影响,受益者没有给予回报,而对于负面的影响,受害者却没有得到补偿,这种情形称作外部性[15]。外部性是产生环境问题的基础原因。比如:在个体上,乘坐小汽车的人,因为汽车的尾气危害了他人而没有付出代价,它会只顾个人的利益而不实施减污措施。当然,其他人会仿效。可是,如果收取合理的污染费,一方面可能会有尾气处理器安装在汽车上,另一方面可能减少汽车数量,或减少行车里程。在区域尺度上,山区的村民在治理水土流失上的劳动如果得不到切实的回报,也许下一步的开荒行动会紧跟其后。在全球尺度上,发达国家在早先的工业化进程中污染了环境,可是并没有付出代价,如果现在反而要求发展中国家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同时对援助承诺不兑现,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也将难以得到全面治理。所以,地球表面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基本出发点。

人类活动还有很多正的外部性。比如在城市里人们的集聚导致了新思想的良好传播,加快了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的生产。

5.2 原理14:个人之间观念的差异,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是人们在对地球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分歧或对立的基本因素

由于个人观念的差异,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使得人们在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一些分歧或对立[15]。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必须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寻找利益平衡点,使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得到发展,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处在良性演变之中。

问题的关键点是各个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别,它是导致区域之间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理念差异的基础性原因。另外,区域间人们收入来源的差异,具体地讲是产业结构的差异产生了利益上的差异。比如中国发达地区对土地作为二、三产业的需求要远高于落后地区,从而将保护耕地的责任推给了后者。但落后地区也需要发展,生产粮食在自给以外,对于生产更多商品粮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也不高。一些发达国家将自己的废弃物运往发展中国家进行处理,就是借用了发展阶段有别对环境保护需求不同这个“缺口”。

6 结论和讨论

可以从地理学的研究中精炼出十四大原理。其中原理1和原理2是关于区位选择的基本要义,即存在众多可以选择的区位,对任何一个的选定都是以放弃在其他区位上的利益为代价的,而且在每一个区位的利益不仅仅表现在该地点上,还包括与其相关的在其他地点的好处,区位选择的法则是应选取可获最大利益的区位。这些旨在说明人们如何做区位选择。原理3~原理9是关于地球表面差异性的要点,包括自然力、社会作用力和分析的尺度等方面。地表差异性与区位选择存在着相互作用。原理10和原理11是关于人地关系分析的基本观点。人地关系既是人与人之间对空间相关利益的竞争,同时又在不同的尺度上表现出人的活动与其环境的镶嵌和互动,对环境的依附以及一些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地理因素通过影响人们的竞争环境对人类活动起作用。原理12是关于地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地理分析的各个层面。原理13和原理14是关于地球表面开发保护政策的出发要点,协调发生在不同尺度上人们利益的不一致性是其核心。

  本文是将原理按照“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一般因果律”来理解的。所以本文重视这些原理在经典的和现代地理研究中的普遍意义,而不仅仅是在当前或某些时段。关于空间、区位、地方和区域这些术语,本文强调它们在地理分析上的意义但不是如何被定义。地理学家以空间、区位、地方和区域为框架将地球表面作为人类的家乡来解剖,并从形成它们的因素在地表的作用力的变化,即“生理学研究”,来分析地球表面作为人类的家乡的演变。原理13和原理14是关于人类之家的“病因学”基础的人文部分。

  地理学的研究问题会与其他学科的有一些交叉,比如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本文概括的原理13和原理14就是良好的例证,但地理学的独到视角是从不同地理尺度上进行的系统分析,这是地理学家所要坚持的共识。

致谢:方修琦教授提出许多修改意见,作者谨表感谢,但文中的错误完全由作者负责。参考文献:
1deBlijlHJ Muphy A B EII Foubeg IIuman(Gecgraphy Pedplk Pce and Clue!M.New Yok Jhn W iePedplk Pce and Clue!M.New Yok Jhn W ieSns he Eghh Editon 2007
2deBljIJPOMulke GgahY Rams Rgkns amd Cnceps(M.Nw Yornk khn W ikg,Sns Ine Elcenth Edit/p 20043FelmannJD GetisA Getis]lHuman gecgmphy(M.Bs MGEW-IHil 2003
4 Getis A GetisJ Felnann J)htrduction o geogahy 1M.Bos9uMdGrav-Ili]l 2008
5 SuthlerA Il SurcthkrA N Plhyscal Gcogrph(M.Nw Yoik JohnWilg,Sns he Third Elitn 2005
6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1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林超试论地理学的性质1J.地理科学1(2197-104
9黄秉维,国际地理学研究方向lJ.地理科学19811(1):2一10
10杨吾扬,理论地理学的科学问题[1.地理科学19899(2:105-112
11]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19-490
12约翰·冯杜能著1吴衡康等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阿尔弗雷德·韦伯1著.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朱立新校.工业区位论1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沃尔特克里斯塔勒著|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4.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5|英]G1克拉克,美|MP费尔德曼·[加拿大14S格特勒主编,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6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4.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7A斯特拉勒AII斯特拉勒.现代自然地理学1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18伍光和编著,自然地理学(第三版)1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9胡兆量,陈宗兴张乐育,地理环境概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0陈耀泰.珠江口沉积分区1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343。109-114
21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2 GallP JL.Sachs J Gecgephy and econn ic growhtRl.Washngon)C TheWorl Bnk 199
23 Norm w.Ihmin Gcogrphy M,Oxog Oxprd[Un iversiy Press 2007
24R约翰斯顿|著1.唐晓峰·李平,叶冰等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9
25伯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6罗伯特·迪金森,近代地理学创建人1M1.商务印书馆1984
27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13: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付成双评《帝国之河》︱对西部灌溉梦想的当头棒喝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付成双

2019-01-09 09:48  来源:澎湃新闻


《帝国之河 : 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美]唐纳德·沃斯特著,侯深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480页,76.00元

美国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化发展的“样板”,而西部开发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是整个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著名西部史学家弗雷德里克·特纳曾用“边疆假说”来解释美国的发展,按照他的说法,“直到现在为止,一部美国史就是对大西部的拓殖史”,而“一个自由土地区域的存在及其不断的收缩,以及美国居民向西的拓殖,就可以说明美国的发展”。特纳的边疆假说不仅奠定了美国西部史学的基础,被认为是美国史学独立的标志。

但边疆假说在经历了一代人的繁荣以后,就受到学者的批判:不仅美国的民主来源于美国森林的假说被认为是错误的,安全阀理论也被证明是夸大其词,并且忽视妇女、少数族裔在西部发展中的作用。此外,美国向西部的扩张是在文明战胜野蛮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北美白人成功的传奇史诗是以北美印第安人的苦难为代价的。

除了这些传统的诘责之外,从环境史的角度来看,特纳的边疆假说还渗透着浓郁的种族优越论和征服自然的价值取向。对特纳以及他的同代人来说,“唯一鲜明的主题就是以桀骜不驯的自然为一方和以个人主义的边疆人为另一方之间的虚幻的斗争”。因此,美国西部开发除创造了进步史观所称颂的骄人成就以外,也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灾难。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美国西部开发史,就是一部疯狂破坏西部环境的历史。许多学者已经从“衰败论”的角度研究了上述进程,也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作品,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最初的多数环境史作品都或多或少具有一些“衰败论”的色彩。唐纳德·沃斯特教授的《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无疑也是一部对美国西部历史、尤其是灌溉史展开批判的环境史专著。


唐纳德·沃斯特


西部传统的开发模式及其后果

美国西部开发就是美国社会不断适应西部环境的过程。而且“西部”也是一个变动的概念,它最先从殖民地时期的瀑布线以上的区域逐渐向西,到建国时期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区,内战以后则变成了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的代称,而落基山以西的地区则被称为远西部或者大西部。也正是因为这一特征,特纳的西部拓殖史论断才左右逢源,常被人提起。当然,由于东西之间跨度太大,地理形态迥异,再加上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因此,不同时期的西部开发不可一概而论。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老西部,属于湿润地区,为森林所覆盖,年降水量在四十英寸以上,在这里进行农业开发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清除森林,根本不必考虑用水问题。而在森林以西的高草地带,生长着没人的高草,虽然土壤肥沃,但地下盘根错节的草根平均每英亩达到四吨之多。东部传统的老式木犁难以割开草皮,只有等到淬火钢犁发明以后,大草原开发才得到保障。而西经98度以西到落基山之间的大平原地区是美国内战后西部开发的主要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主要植被是低矮的草原,像东部那样的耕作方式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的用水需求。西部灌溉理论的先驱鲍威尔认为西部的最大特征是干旱,他指出:“越往西年降水量基本是越少,直到达到一个地区,气候干旱,以至于农业没有灌溉就无法成功。”研究草原环境问题的学者艾森伯格也指出:“大草原的标志性特征不是平坦,而是干旱。”因此,解决水的问题成为这一大片地区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美国内战以后,旱作农业技术的发明解决了困扰草原开发的瓶颈难题,草原地区才迎来了十九世纪后期开发的高潮。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二十年没有变动的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的西部边界迅速向西扩展,到1880年,前者人口达到八十五万,后者四十五万。1889年4月22日,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最后一块领地俄克拉荷马对移民开放,两百万英亩的土地在几小时内被疯狂的移民抢占完毕。在十九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里,美国人定居和开垦的土地超过了过去所有土地的总和。

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这种以单一产品开发、不计资源代价的粗犷经济模式不仅没有结束,相反,还在一战期间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再度出现繁荣。第一次大战促进了西部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张,堪萨斯、科罗拉多、内布拉斯加、得克萨斯和俄克拉荷马在大战期间共增加小麦面积一千三百五十万英亩,其中有一千一百万英亩是毁掉草皮新种上的。仅在堪萨斯的芬尼县,小麦的面积就从1914年的七万六千英亩增加到1919年的十二万两千英亩。

虽然美国开发西部草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种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西部的生态本身就比较脆弱,降水少,春夏蒸发量大,而且土壤构成独特,容易因干旱和耕作而变成粉末。整个西部开发的基础就是所谓的旱作农业法,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相对丰沛的降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支持了小麦经济的繁荣,旱作农业模式创造了奇迹。然而,三十年代的沙尘暴却敲响了这种发展模式的丧钟。三十年代的沙尘暴堪称是美国西部历史上最大的生态灾难。1930年9月14日,沙尘暴袭击了得克萨斯的大斯普林菲尔德。这是三十年代的首次沙尘暴,此后,沙暴光顾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强度越来越大,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在堪萨斯西部、科罗拉多东南部、新墨西哥的东北部、俄克拉荷马和得克萨斯的勺柄地带长五百英里、宽三百英里的范围内,一千万英亩的土地成为受灾最严重的沙窝(Dust Bowl)地区。整个沙暴肆虐的地区,平均每英亩有四百零八吨表土被吹走。沙暴还造成大批人口流向他乡,受灾最重的莫顿县,人口下降百分之四十七。最后的边疆俄克拉何马州,在三十年代的最后五年,平均每月有六千人逃往加利福尼亚。唐纳德·沃斯特教授的《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草原》(中文版为侯文蕙译,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即是研究这一历史的经典著作,也可以说是“衰败论”的代表作。该书初版于1979年,甫一问世,即好评如潮,第二年便获得美国历史学的最高奖——班克罗夫特奖。它把环境史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极大地扩展了环境史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草原》

灌溉业边疆

其实,除了被西部奉为神话的旱作农业法以外,人类自古以来对付干旱的另一个有效手段就是灌溉。灌溉的历史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农业文明的早期,如埃及文明、两河流域、黄河文明等,中国大禹治水的故事所透露的正是人类社会治水的早期尝试。北美西部山区的印第安人在白人到来前也曾经有过灌溉农业的实践。白人在北美大陆较早进行大规模灌溉尝试的是被驱赶到西部的摩门教徒,他们利用山上的溪流,在犹他盆地开辟了大片的灌溉农田。

美国内战以后,面对干旱的大平原,美国社会除了鼓励植树造林、进行增雨实验、推广旱作农业外,也试图利用《宅地法》鼓励西部灌溉业的发展。1877年,联邦政府通过的《荒地法》规定:凡是灌溉土地的移民,就可以在荒漠地区以每英亩一美元二十五美分的价格购买土地;申请者只要在三年内灌溉土地,先交付每英亩二十五美分的定金,完成后再交付其余条件。但是这个法律没有明确说明怎样才算灌溉了土地,反而为土地投机分子提供了机会:他们在地面上犁出一条沟,再用盆泼上一盆水,就声称已经修建了水渠,并灌溉了土地。研究美国土地政策的谢波德教授对此批判道:在怀俄明,“有许多所谓的沟渠不过是几道犁沟而已。而且,这些沟渠不符合和水的特性相关的地形,往往在沟渠开始的地方无水可引,可是沟渠末端的水却又没有土地可以浇灌”。根据该法令共登记了九百多万英亩的土地,大部分为牧场主所窃取。

著名的科学家和西部探险家约翰·韦斯利·鲍威尔是西部灌溉理论的推动者,他根据自己多次去西部探查的经历,于1878年写成了《关于干旱地区的土地报告》,即著名的鲍威尔报告。在这个报告中,鲍威尔考虑到西部干旱缺水这一情况,反对当时政府所推行的矩形土地分配方案,主张按照水流的流域情况分配土地,并发展灌溉农业。鲍威尔指出:“总体上讲,土地远远超过水流的灌溉能力,如果没有水,土地将没有什么价值。而如果用水权掌握在大灌溉公司手中,而土地在各个独立的小农手里,那么将会使农场主依附于资本公司,而用水权的垄断最终也将会导致人民负担令人难以容忍的加重。”鲍威尔认为:对现有的土地分配和使用制度的改革和生产者之间的合作是必要的。不幸的是,美国政府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美国联邦政府为了支持西部发展灌溉事业,又先后通过了1894年《灌溉法》(即《凯里法》)和1902年的《纽兰兹法》(即著名的《垦殖法》)。前者规定,为了发展灌溉和鼓励定居,联邦政府给予某些州政府每州不超过一百万英亩的土地;后者则规定,联邦政策从出售土地所得收入中拨付专款,用于发展灌溉事业。不过,从总体上看,在美国西部开发的盛期,由于旱作农业得宠,乐观的“雨随犁至”假说盛行,在三十年代的大危机和沙尘暴以前,灌溉业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凯里法》和《纽兰兹法》的通过刺激了西部灌溉业的发展。虽然到1890年美国人口调查局就声称边疆已经消失,即习惯上所称的西部开发时代已经过去,但实际上,直到三十年代沙尘暴爆发以前,以旱作农业技术为主的大草原开发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刺激依然如火如荼,而灌溉业甚至在大危机以后继续在西部展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灌溉业边疆是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才是美国西部历史上真正的“最后的边疆”。

在西部山区发展灌溉业需要拦河筑坝,或者修建庞大的水利工程,才能把地表径流或者地下水资源引到规定的地区,这需要更大的资本投入和更高的科技含量,对自然环境的改变也更大,因而更是研究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一个绝佳案例。不过长期以来,相比于西部史的其他课题,学术界对美国西部灌溉业和引水工程的研究并不多,而从环境史角度进行探讨的成果就更少了。因此,沃斯特教授的《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一书真正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胡佛水坝

解构西部神话

《帝国之河》初版于1985年,后又多次再版,是沃斯特众多西部作品中的一部。该书初版后就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短短两年时间就有数十篇书评面世。虽然有的评阅人意见较为尖锐,但大部分评阅者对《帝国之河》给予了较为中肯的评价。《帝国之河》依然延续《尘暴》所秉持的“衰败论”的基调,无情地批判了西部灌溉业发展模式以及它所代表的美国西部开发理念。

在《帝国之河》中,沃斯特的研究思路是非常明晰的,以“治水社会”的理论为出发点,通过梳理灌溉业在美国西部兴起的过程,一步一步发掘资本主义的“治水社会”在西部逐步展开、直到今天这种庞然大物的发展悖论:人类不可能在征服自然实现财富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民主和自由,即征服自然的社会后果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统治。在这一点上,他的论证是与魏特夫的理论相契合的。不过,沃斯特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还要从环境史的角度探讨征服自然的环境后果。《帝国之河》无疑延续了沃斯特在其他作品中所流露的“衰败论”的倾向,因而他对西部“水利社会”的批判也极为犀利。从这一意义上说,沃斯特可以说是美国西部神话的破除者。如果说《尘暴》是破除“旱作农业”的神话的话,那《帝国之河》则构成它的姊妹篇,是对灌溉神话的当头棒喝。

美国人的西部观念主要由两大神话组成:一是帝国神话,一是花园神话。支撑欧洲殖民者向海外探险的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寻找通往东方的道路。无数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们为此向北美西北和东北海域探险,试图寻找与南半球的麦哲伦海峡并列的北方水道。后来他们又试图通过陆地上的大河探寻通往太平洋的道路。美国的西部开发从一定意义上就是上述扩张梦想的延续。支持美国人向西部扩张的一个信念是“只有依靠开发、发展和定居西部的土地才能履行天命”,此即美国扩张的使命观。而这种使命观的具体体现就是著名的“天定命运”假说。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一观念成为许多政治家用来支持美国大陆扩张的理论武器。如著名的政治家托马斯·本顿在1849年的一次演讲中明确地提出:“穿过我们国家的中心的通向印度的美国之路,将会使我们读到过的沿途的奇迹复苏,并使它们黯然失色。从太平洋到密西西比的西部荒野之地将在它的接触之下开始呈现生机。”另一位扩张主义的吹鼓手威廉·吉尔平还根据“等温线”理论,认为美国在向西部的扩张中,会以密西西比盆地为中心建立一个新的人类帝国。美国人在追梦的过程中将殖民扩张的边疆一直推进到了太平洋,建立起了一个横跨两洋的殖民帝国。

花园神话是与西部处女地的假说连在一起的。该神话的内容是:通过美国边疆开发者的辛勤努力,西部荒野会变成繁荣的城镇和人间天堂。西部边疆对各类白人殖民者来说,意味着机会和梦想,无论是独立农场主、牧场主、采矿业者,还是各种农业乌托邦的实验者,都从西部看到了发财致富和走向成功的机会。因此,西部花园神话所代表的是一种乐观、不断进取、相信机会总在前面的心态和观念。在花园神话中,关于西部的悲观观念是没有多少市场的,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曾短暂流行的“美洲大沙漠”观念,很快就被较为乐观的“雨随犁至”(rain follows the plough)所取代。提出上述观点的C. D. 威尔伯甚至放出狂言:“人是进取性的,因而,除了人类允许或忽视外,实际上不存在任何沙漠。”吉尔平早在内战前也曾经乐观地预测:“大平原不是沙漠,恰恰相反,它是正在崛起于北美大陆的未来帝国的中心。”旱作农业的倡导者H. W. 坎贝尔则在1909年信心十足地宣称:“我相信一个事实,即现在正在形成自己特色的这个地区注定会是世界上最后的和最好的谷物的花园。”


纪录片《美国的故事》第三集“西进运动”剧照

帝国神话和花园神话构成美国西部开发的精神动力,推动着美国人到西部去,寻找“最好的、最后的”边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沙尘暴无疑已经宣布旱作农业的失败和大草原开发时代的结束,而灌溉业则在四十年代后,接过美国人西部开发的接力棒,以技术统御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新形式,继续推动美国人去征服西部。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大西部的灌溉业边疆无疑是上述帝国神话和花园神话的最后一个章节。然而,无论哪一种边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即在帝国神话和花园神话的指引下,通过征服自然和征服印第安人而实现的、白人的成功对大自然来说意味着美国现代化的生态悲剧,对北美印第安人来说则意味着生态灾难。在美国建国后向西部开发的大潮中,原本在十七、十八世纪已经崭露头角的种族主义、机械主义自然观、文明观、使命观等各种文化偏见在十九世纪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结果形成了美国发展史上最大的生态灾难和人道主义危机,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而印第安人也成为美国征服自然的生态牺牲品。

深深的生态忧思

沃斯特在《帝国之河》中对美国灌溉业发展的批判并不仅仅是悲观主义的哀叹,而是浓厚的现实关怀。在他批判灌溉业边疆、坦言河流帝国面临崩塌的危险的背后,所体现的是对西部发展神话的摒弃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是深层的生态智慧和对地球生命系统的深切关怀。在沃斯特看来,西部未来的出路肯定不是开历史倒车、退回到农业时代。西部要想维持长久的繁荣,就必须寻求一种与自然的新关系。而对西部灌溉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以不破坏自然秩序完整性的方式去用水。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点,沃斯特虽然无法给出具体的方案,但他认为,美国人需要借鉴印第安人的传统生态智慧,实现从统御自然到适应自然的转变,学会像河流那样思考。从沃斯特这些思想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已经超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观,接受了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观的一些内容。其实美国社会从二战以来就已经部分地接受了生态中心主义的一些观点,如1964年通过的《荒野法》开始对原本被认为没有价值的荒野进行保护。而美国社会最新的一些保护举措,如“让河流尽情地流淌”,拆除大坝等也值得关注。

我们可以从沃斯特教授的诸多作品中,发现他从最初研究西部环境史的重大事件如沙尘暴、灌溉业边疆、代表性人物,如鲍威尔、缪尔等环境智者,逐渐向着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向转变,他在《自然的经济体系》中盛赞大自然的生态智慧,而在最近出版的《收缩的地球》中则对当前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模式深表忧虑。《帝国之河》上启《尘暴》,下承《自然的经济体系》,构成沃斯特环境史研究链条的重要一环。我们真切地希望《帝国之河》不仅能够惊醒美国人的灌溉帝国之梦,它在我国的出版也能够推动我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在转变公众环境观念方面有所裨益,能让仍然醉心于大兴水利的各级政府有所觉悟,吸取美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不计环境代价的教训。如果能够在上述任何一个方面有些许进步,我相信,这都将令包括沃斯特教授在内的广大环境史学者深感欣慰!
责任编辑:于淑娟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4-16 06: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4-17 13:43 编辑



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 [Key Concepts in Geography]
斯蒂芬·P.赖斯,吉尔·瓦伦丁 著,[英] 萨拉·L.霍洛韦 等 编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56991
  • 版次:1
  • 商品编码:10053777
  •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 包装:平装
  • 外文名称:Key Concepts in Geography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08-07-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71
  •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2003初版,2009修订版)
  • 本书详细阐释了地理学思想和地理学思维至关重要的概念和术语:空间、时间、地方、尺度和景观
  • 全书共17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讲述地理学传统,共4章;第二部分详述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前面8章(第五章至第十二章)各以两章篇幅阐述空间、时间、地方和尺度4个基本概念,每个概念各由一位自然地理学家和一位人文地理学家撰写,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为社会结构(第十三章)和自然系统(第十四章),后3章标题均为“景观与环境”,在不同副标题下分别讲述生物物理过程与生物物理形态(第十五章)、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第十六章)和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第十七章)。
  • 每一章均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精确定义、各种不同见解概要、约5000字的实质性内容、实例和为进一步阅读所作的评注。
  • 17位作者中,除3位美国学者和1位加拿大学者外,其余均为英国学者。其中既有著作等身的资深教授,如罗恩·约翰斯顿(著作近500篇/部,被英国同行称为写作机器);也有一批地理学家新秀,如艾莉森·布伦特、芭芭拉·肯尼迪和尼克·斯佩丁等。从作者的构成和出版年份看,本书所表述的思想,基本反映了英美地理学界对这些概念的新见解。从字面上看,书中所述概念尽人皆知,但其中许多术语和内容是国内学界不甚熟悉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本书可作为高校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广大地理工作者研读。

作者简介

  艾利森·布伦特(Alison Blunt)是伦敦大学玛丽女皇学院地理系讲师。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家乡与身份地理学、帝国旅行与家庭生活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和后殖民时代地理学。她是《旅行、性别与帝国主义:玛丽·金斯利与西非》(Travel,Gender,and Imperialism:Mary Kinsley and West Africa,Guilford,1994)的作者,《持不同政见者地理学:激进思想与实践导论》(Dissident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Ideas and Practice,Prentice Hall,2000)的合著者[与简·威尔斯(Jane Wills)合著],《书写妇女与空间:殖民与后殖民时代地理学》(Writing Women and Space: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Geographies,Guilford,1994)[与吉利恩·罗斯(Gillian Rose)合编]和《后殖民时代地理学》(Postcolonial Geographies,Continuum,2002)的合作编者[与谢里尔·麦克恩(Cheryl Mc Ewan)合编]。她目前正在写作一本有关英裔印度妇女和印度、英国以及澳大利亚家庭空间政治的著作。
目录
作者简介
序言
致谢
第一篇 地理学的传统:源与流
第一章 地理学史
迈克·赫弗南
第二章 地理学与自然科学传统
基思·理查兹
第三章 地理学与社会科学传统
罗恩·约翰斯顿
第四章 地理学与人文科学传统
艾利森·布伦特
第二篇 基本概念
第五章 空间: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材料
奈杰尔·思里夫特
第六章 空间:自然地理学为空间腾出地盘
马丁·肯特
第七章 时间:环境系统的变化与稳定性
约翰·B.索恩斯
第八章 时间:从霸权的变化到日常生活
彼得·J.泰勒
第九章 地方:相互依存世界中的联系与界限
诺埃尔·卡斯特里
第十章 地方:可持续自然环境的管理
肯·格雷戈里
第十一章 尺度:自然地理学中的尺度放大与缩小
蒂姆·伯特
第十二章 尺度:本土性与全球性
安德鲁·赫罗德
第十三章 社会结构:对社会、身份、权力和对抗的思考
辛迪·卡茨
第十四章 自然系统:环境系统与循环
芭芭拉·A.肯尼迪
第十五章 景观与环境:生物物理过程、生物物理形态
尼克·斯佩丁
第十六章 景观与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
伊恩·G.西蒙斯
第十七章 景观与环境: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
卡伦·M.莫林
主题词对照表
译者后记

英文2009版目录Contents
Notes on contributors vii
Preface xiii
Acknowledgements xvii
GEOGRAPHICAL TRADITIONS: EMERGENCE AND DIVERGENCE 1
1 Histories of Geography / Mike Heffernan 3
2 Geography and the Physical Sciences Tradition / Keith Richards 21
3 Geography and the Social Science Tradition / Ron Johnston 46
4 Geography and the Humanities Tradition / Alison Blunt 66
KEY CONCEPTS 83
5 Space: the Fundamental Stuff of Geography / Nigel Thrift 85
6 Space: Making Room for Space in Physical Geography / Martin Kent 97
7 Time: Change and St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Systems / John B. Thornes 119
8 Time: From Hegemonic Change to Everyday Life / Peter J. Taylor 140
9 Place: Connections and Boundarie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 Noel Castree 153
10 Place: The Management of Sustainable Physical Environments / Ken Gregory 173
11 Scale: Resolutio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in Physical Geography / Tim Burt 199
12 Scale: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Andrew Herod 217
13 Social Systems: Thinking about Society, Identity,Power and Resistance / Cindi Katz 236
14 Environmental Systems: Philosophy and Applications in Physical Geography / Stephan Harrison 251
15 Landscape: The Physical Layer / Murray Gray 265
16 Landscape: Re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World / Karen M. Morin 286
17 Nature: A Contested Concept / Franklin Ginn and David Demeritt 300
18 Nature: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 Roy Haines-Young 312
19 Globalization: Interconnected Worlds / James R. Faulconbridge and Jonathan V. Beaverstock 331
20 Globalization: Science, (Physic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 Nicholas J. Clifford 344
21 Development: Critical Approaches in Human Geography / Katie D. Willis 365
22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 and Physical Geography / Robert Inkpen 378
23 Risk: Mastering Time and Space / Shaun French 392
24 Risk: Geophysical Processes in Natural Hazards /Graham A. Tobin and Burrell E. Montz 405
CONCLUSION: PRACTISING GEOGRAPHY 425
25 Relevance: Human Geography, Public Policy and Public Geographies / David Bell 427
26 Relevance: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Geographical Knowledge / Michael Church 438
Index 458
谷歌翻译
地理学传统:源与流1
     1地理学史/ 迈克·赫弗南 3
     2地理和自然科学传统/ 基思·理查兹 21
     3地理与社会科学传统/ 罗恩·约翰斯顿 46
     4地理和人文传统/ 艾利森·布伦特 66
关键概念83
     5空间:地理学的基本材料/奈杰尔·思里夫特 85
     6空间:自然地理为空间腾出地盘/ 马丁·肯特 97
     7时间:环境系统的变化和稳定 / 约翰·B.索恩斯 119
     8时间:从霸权变化到日常生活/ 彼得·J.泰勒 140
     9地点:相互依存世界中的联系和边界/ 诺埃尔·卡斯特里 153
     10地点:可持续自然环境管理  / 肯·格雷戈里 173
     11尺度:自然地理学中的归纳、分析和综合/ 蒂姆·伯特 199
     12尺度:地方和全球 /安德鲁希律217
     13社会制度:对社会、身份、权力和反抗的思考/辛迪·卡茨     236
     14环境系统:自然地理学的哲学和应用 /斯蒂芬·哈里森     251
     15景观:物理层 /默里格雷265(Geonet:原书 第十五章 景观与环境:生物物理过程、生物物理形态 /尼克·斯佩丁
第十六章 景观与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 /伊恩·G.西蒙斯)
     16景观:代表和诠释世界 / 卡伦·M.莫林    286(Geonet:原来17景观与环境: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
(Geonet:以下是2009修订版新加
     17自然:一个有争议的概念/ 富兰克林·Ginn和戴维·Demeritt 300
     18自然:环境视角/ Roy Haines-Young 312
     19全球化:互联世界/ James R. Faulconbridge和Jonathan V. Beaverstock     331
     20全球化:科学,(自然)地理和环境 /尼古拉斯J.克利福德     344
     21发展:人文地理的关键方法 /凯蒂D.威利斯     365
     22发展:可持续性和自然地理 / Robert Inkpen     378
     23风险:掌握时间和空间 / Shaun French 392
     24风险:自然灾害中的地球物理过程 /Graham A. Tobin和Burrell E. Montz     405
   结论:实践地理425
     25相关性:人文地理、公共政策和公共地理/ David Bell 427
     26相关性:自然地理学的应用 /Michael Church 438
     索引458


前言/序言
给地理学的核心下定义比我们预料的困难得多。社会学家有社会,生物学家有生物,经济学家有经济,而物理学家有物质和能量。然而地理学的核心为何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对公众而言,答案常常是地图,或许是对其他地方风物的百科知识,从世界最长的河流到远方国家首都的名称之类。虽然在智力竞赛中此类知识对你很有用,在“谁想当百万富翁?”之类的节目中可能帮你赚一笔可观的钱,但是不大可能提供相关知识帮你回答大学考试的问题。大学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远远超出地图、事实和数字,虽然这些知识当然也是必需的。
第一章 地理学史
  迈克·赫弗南(Mike Heffernan)
  本章内容界定
学界并没有一部统一的“地理学”史,只有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不同版本,彼此差异很大,而且往往是百家争鸣。因为地理学本身就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从现代早期(early-modern)的航海,到18世纪启蒙运动的地理探险,再到19世纪晚期的“新”地理学,直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区域地理学。本文所述的种种——就像所有其他地理学史一样——只不过反映了作者的偏好。
  一、导论
“地理学”一词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一个十分古老、格外复杂、争议很大的知识领域。今天并没有一个单一的、一元化的地理学科,也很难辨明它的过去。因此,并没有一部统一的“地理学”史,只有一些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往往大相径庭的版本。自然地理学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工作方法与人文地理学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而这种粗略地用二元论划分的、双方所持的观点也有着各自的历史轨迹(见Glacken,1967;Chorley et al.,1964;Bec-kinsale and Chorley,1991;Livingstone,1992)。
迄今为止,地理学史都是以一种狭隘的、非批判性的方式编写的,而且通常被用以证明当前各种地理学支持者的活动和观点都是合理的。本专业的过去表现为一种知识上的空白,被外部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势力所封锁。然而,近年来地理学史呈现为一种自以为是的、自私的和技术性的形式。许多学者(有些就职于地理系,有些在历史系或科学史系)借鉴科学史的技艺、方法和思想,揭示了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的各种地理学。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历史研究的实体,研究大学、学会和中小学以及在更广的文化与政治舞台上地理学的发展。这种研究侧重于欧洲和北美,并把知识脉络延伸到地图学史(后者见Harley,2001)。要概括这种研究并非易事,下文仅是一种粗略的、从16世纪到20世纪中叶按年代顺序排列的简明地理学史概要。


精彩书摘
  特殊的坡度形式(山坡刻面)和一定的土壤与植被(生态系统)类型相联系,而这种联系又反过来决定了土地利用活动,形成生境/生态系统类型图的一种形式。近来沃伦(Warren,2001)提倡在研究谷坡过程时重新评价这些思想,为保育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如今航空摄影、遥感、GIS和数字化地形模型是这类评价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过地形类型或山坡刻面之间界限的勾绘问题仍然是研究的重点(Townshend,1981;Bar.rotlghandFrank,1996;BarroughandMc—Donell,1998)。(五)区域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空间分析的另一个潜在领域是“区域自然地理学”。虽然这样的想法在过去30年来由于“过程革命”和自然地理学子学科的分崩离析而处于后座地位,但是无疑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理论上这样的空间区域综合可能在各种尺度上进行,从生物群区尺度开始,向下陆续经过更详细的区域尺度,然后到达局地尺度(图6.2)。生物群区尺度自然综合的例子依然存在,最突出的是古迪(Goudie,2001)的工作,他对自然地理作了一个全球性展望,但随后在文章第二部分,如他所描述的那样,研究了“全世界主要地带”的自然地理。不过,在区域与局地尺度上此类研究尚付阙如。
  四、展望未来:自然地理学中作为“空间复苏”指示体的生物地理学
  就自然地理学中空间概念的复苏与受重视程度而言,出路何在?目前以空间作为一个关键观念重新出现的领域是生物地理学,也出现在其生物学和生态学子学科中。极其有趣的是,过去10年来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日益注意空间的重要性,研究“空间斑块”环境中物种种群(speciepoplJlation)的新子学科“元种群生态学”(metapopulationecology)成为这方面的前沿。
  下面引述汉斯基(Hanski,1999:261)著作结论中的话表明了这个新重点:
  生态学家总是考虑相互作用实体的聚集状态,例如种群中的个体,但是通常并不明确地涉及空间。空间生态学(spatialecology)的新颖之处在于主张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空间位置对出生率、死亡率、竞争和捕食的动态可能产生同样重要的后果。空间生态学是近年来生态学和种群生物学方面最显而易见的进展之一;有些人把它视为20世纪末出现的一个新范例。无论是否如此,确实从来未曾像今天这样,在众多生物现象中把空间看得如此重要。
  元种群生态学已经从自然地理学空间理论即最初由麦克阿瑟和威尔逊(MacArtharandwilson,1963,1967)提出的岛屿生物地理学]中成长起来,并且是现在正在取代自然地理学空间理论的几个例子之一。



当代地理学要义17自然:一个有争议的概念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8791-1-1.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7-3 07: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源真好,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下载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3 08:12 编辑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07/105045427.shtm
序吴传钧http://wenku.baidu.com/view/921257aab0717fd5360cdcfd.html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框架整理
https://www.docin.com/p-1417126034.html英文原版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322/38376134.shtm

http://wenku.baidu.com/view/8b3cb38e0242a8956bece48c.html

重新发现地理学

http://wenku.baidu.com/view/8b3cb38e0242a8956bece48c.html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
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 编/ 学苑出版社 / 2002-12 / 平装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7-11 14: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geonet 发表于 2018-8-23 11:16
一部地理学经典之作,带你领略四季的变换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650631/

谢谢推荐,正在阅读中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20-2-3 16: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用心,谢谢了,可以下载看看,扩展知识面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16: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就要读经典。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11-8 1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是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关于地理学方法论的重要著作。该书初版由美国芝加哥兰麦克纳利公司于1959年出版。

本书是作者在其《地理学的性质》一书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成果。《地理学的性质》偏重于提出问题,本书偏重于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与结论。

内容简介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总结了地理学思想史和地理学方法的新思想,阐述地理学的逻辑概念,全书共分12章,论述了10个问题,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一、地理学是关于“地区差异的科学”

假如地球上任何地区的因素组合——气候、地貌、土壤、人口、作物、农庄、城市等等的特定情况—一几乎和其它地区相同,地理学将只限于决定这些不同因素的相互关联性,所产生的综合体将在世界重复出现而并无差异。

然而,在人类发展的很早阶段,就发现这个世界上,地方与地方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人类对视野以外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本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的普遍好奇心是所有地理学的基础。地球上所有地区相互差异的事实,又导致了对不同地区呈现相似情况的特殊兴趣。进一步检查之后,会发现它们永不会真正相似。然而不同地区相似之处并不比差异之处次要一些。

相似”并不是“差异”的对立面,而只是忽视次要的差异,将主要的差异予以强调的概括。有些学者为了避免误解,时常说“差异性和相似性”,而没有认识到这种提法是重复的;亦很有可能,“差异性”这个名词的重复应用,易于强调对“对立性”的寻求。所以“变异性”这个名词似较为妥当。

在任何一种科学中,对现象的研究肯定包括其关联性在内。天文学、经济学、地质学或动物学的学者为他们自己的科学下定义时,并没有提到“关联性”或“定律”,显然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可以简单地说,地理学的目的是提供对地球表面上变异特性正确的、有规则的和合理的描述及解释。

二、“地球表面意味着什么?”

把地理学研究的范围限于地球外壳,这是颇为新近的事。自从李希霍芬所作的经典演说之后,地理工作者很少对地理学研究范围限于地壳外壳发生过疑问。作为一名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起初把“地球表面”这个术语看作岩石圈的外壳,它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其它现象只是附加的。其后,他把直接研究的对象扩大到实际地面的上、下层,而仍用“地球表面”这个术语。

赫脱纳在1903年说:“我们所关心的是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外壳,固体、液体、气体以及有机体等因子在其中相互关联。”赫脱纲用来阐述这个概念的术语(“地壳外层”或“地球外层”)并没有被接受以代替传统的“地球表面”。

同样,李戴尔在1833年著名的讲稿上用同一个术语,称地理学是“地球外壳的充满空间”的研究。他并进一步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开始于地球表面,其后随着每一个新观察工具的应用,就向下加深一些,向上提高一些。

正像康德和利曼所建议的,阐述地理学研究范围最简捷的提法是单纯“世界”一词,而不企求更明确的定义。作为一个更具有技术性意义的术语,“地球外壳”最接近事实。但是,“地球表面”这个术语在文献中已是根深蒂固,并且差强人意。把一个“外壳”当作一个“表面”,在语言学上是一个歪曲,但在数量上这个歪曲是微小的,因为学者所研究的地球外壳的厚度仅为其圆周的千分之一左右。

三,研究复杂现象的统一是地理学的特点吗?

地理工作者所研究的现象是极其多样化的。在人们所生活的世界。这种复杂性存在于统一性之中,它们因地区而异,并组成了世界的现实。把那个现实划分为若干独立的科学,可以提供对这些统一体的若干不同部分的解释。但它不能为地区的整个统一体提供综合描述或解释。整个现实在那里等待研究,地理学恰恰就是经常被召唤去研究那个现实的。

地球表面由巨大复杂的无机质、生物和社会现象所统一组成,并在重要的相互关联上各地变异。它是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所以。认识地球表面这个地理学目的。可能比任何其它科学远较复杂。

四、地理学上的“重要性需如何衡量?

在选择地区变异特性的比较重要组成要素时,应该采用什么衡量标准。

地理学与所有科学一样.以人类为中心。作为地理学研究主题的世界——甚至在那些无人之区——应该理解为人的世界。地理工作者不论分析地球表面上的什么要素,都不可避免地以它们对人类的重要性来衡量。

以人的志趣作为地理学的重要性之衡量标尺,当然并不是提供一个单一的独一的指标。任何自然或人文现象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其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它与同一地方的其他现象之相互关联性(或它与其他地方的现象的相互联系性)所引起的那些现象的地区差异性,以及整个的地区变异性(按人类的重要性来衡量)。这种相互关联性不一定是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引起自然植被差异的气候差异,比那些并不引起的自然植被差异的气候差异来,对人类而论更显得重要。研究地球,并不作为与人类有关的某物,因而不仅限于它与人类相关的方式,而是本身作为一个目的。但是对那个目的范围以及所包含现象的选择,取决于人们对那个目的的基本兴趣。

因此可以进一步修正说: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

五,必须区分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吗?

假使地理学的作用是在分析多种因素之间的所有相互关联性,而相互关联性之总和组成了任何地区的存在现实,那么,如果坚持区分人文因素和非人文因素,就会给研究工作的进展带来许多困难。

人们通常想像为“自然的”特征,实际上是由自然和人类共同形成的。同样,通常认为是人文起源的特征,可能发现是某一历史时期人文和自然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在人文地理中,人文要素经常被看作结果,而自然要素被看作成因的假设,于是产生了一种非同小可的实际恶果,使若干人文要素被看作是地区的成因而没有得到认识,虽则作为结果它们是得到了详尽的考虑。

在研究地区相互关联的多种要素时,注意力如果集中于区分自然和人文因素,学者们便易于忽视人文因素,特别是不可见的因素,而在特定情况下,它们可能倒是主要因素。

对组成地区整个特性的多种现象及其组成因子的相互关联方式和程度时,尽量进行探讨,就可望得到较好的了解。在描述和分析个别现象和因子时,可以自由地应用任何在实践上对研究它们相互关联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分类法,而不必管人文起源和自然起源的那个抽象区分。

六、地理学按部门领域的区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二元论

将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分别开来的想法显然是荒唐的。

人们在陆地、水体甚至天空中所观察到的,肯定是在不同程度上包括许多人文的和非人文因子在内的相互作用之结果。而大部分人文地理学者脱离了自然要素,从而丧失了科学的立足点。人是属于地球的。人类的每一项物质成就,无论是一间房屋,一个农庄还是一座城市,都代表自然和文化因素的综合。

地理学所分析研究的,是那些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产生变异的统一体。最有效的组织方式是将那些最常见的相互关联的现象集合在一起。重要的问题是。这个系统是否在最少重复的情况下逐步提供更大的统一性。

七、地理学中的时间

要想正确了解时间在地理学中的作用,关键是要认识到,地理学经常关注的并不是去研究现象的本身,也不是它们在地球上的各自变异,而是现象之间相互关联的地区变异,从而接近相互关联现象的整个统一体,后者又形成了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的变异特性。

在现有相互关联性及其变化速率的原始描述中。需要一定长短的时间。在研究一个地区这样一系列的地理情况时,可以增补一个地区特性的变化记录。对这种统一体变化的历史研究,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地区的特性(它由于某种过程而发生变化)上,就是地理学研究,而非历史学研究,因为历史研究的溉趣只在于过程的本身。

八、地理学是否可分为“系统的”和“区域的”地理学?

在任何地理学研究中,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交互地应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统一体的分片分析和地区的分段分析。地理研究并不分裂为两半,而是作一个递变的连续体,一端为最初级统一体的部门研究,另一端则为最完全统一体的区域研究。

两种探讨方法都应用区域方法,即把所研究的整个地区划分为分段,每一分段在性质上或在连贯一致的组织上(或两者都有)具有最大程度的同一性。无论当时用的是部门的还是区域的方法,人们可以最有效地利用区域的不同概念。

九、地理学试图建立科学法则还是描述个别事例?

在当前地理工作者的思想之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似乎是,地理学是否像其他科学能够发展“原理、法则和一般真理的知识”,从而进入科学之林,还是它的作用仅在于描述无限数的、独一的地区?

地理学是这样一门领域,它的主题包括了最具复杂性的现象,同时又比大部分其他领域更关心个别事例的研究——关于世界的无数地方以及世界本身的独一事例。由于这两个原因,地理学发展和应用科学法则的能力较差,然而它和每一个其他领域一样,尽可能地发展科学法则。

地理学既然同时需要一般研究和个别事例研究,那么,企图衡量两个研究类型的相对份量,其意义就不大了。人们可以强调发展一般研究的需要,将它作为更高深的一般研究和个别事例研究的必要手段,但这并不削减后者作为达到地理学最终目的(即对人们所生活的世界之知识和了解)之基本方法的重要性。

地理学试图;(1)在观测者尽可能独立的实验观测基础上,用最大正确性和肯定性来描述现象;(2)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用一般概念对现象加以分类;(3)合理思考这样取得的事实,并通过分析和综合的逻辑过程(包括尽可能建立和应用一般原理或一般关联性法则),达到对现象的特殊相互关联性之最大理解;(4)把这些发现排列成有次序的系统,从而将已知的直接引导至未知的边缘。

十、地理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

赫脱纳在1905年阐述他关于地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的假设时,并没有为地理学的性质和范围提出新的定义,他坚持十年前在《地理杂志》上发表的意见:“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差异性”或者“按照总体特性来研究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区。”鉴于极其多种多样的巨大数目的事实组成了地理学研究的资料,“许多人曾怀疑把它们组成一门科学的可能性和适宜性。”但是,“如果人们分别检查一下各门科学分支,可以发现许多分支的独一特性取决子所研究的资料,但并非所有的分支都如此,其中有些分支的同一性基于研究方法。地理学就属于后一类.正如历史学和历史地质学分别研究各时期人类发展和地球演变的性质一样,地理学也是从研究地区差异性着手的。”[1]



折叠
创作背景

哈特向1939年写出经典著作《地理学的性质》一书,明确提出地理学的对象是研究地域分异。为答辩该论著,他又花了近20年时间,于1959年出版了另一本著作《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系统阐述了他的论点。



折叠
作品目录
美国地理工作者协会声明
第六章 我们必须区分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吗
编者的话
第七章 地理学按部们领域地区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二元论
编审委员会序言
第八章 地理学中的时间问和发生
第一章 前言——需要和目的
第九章 地理学是否可分为“系统的”和“区域的”地理学
第二章 “地理学是地区差异的研究”意味着什么
第十章 地理学企图建立科学示则还是描述个别事例
第三章 “地理表面”意味着什么
第十一章 地理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
第四章 研究复杂现象的统一是地理学的特点吗
第十二章 后语
第五章 地理学上的“重要性”如何衡量



折叠作品思想

1959年出版的《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对10个地理学重要问题进行了精悍的论述,涉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地理学理论著作。该书认为地理学是研究地区差异的科学,没有必要区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它又比其它科学更着重于个别事例的阐述等。



折叠作品影响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被广泛视为权威性著作。该书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地理学思想的主要奠基人基本观点的权威论述,曾左右了一代人的地理学思想。[2]



折叠作者简介

哈特向,美国地理学家。192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4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1940年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1940年到威斯康星大学任副教授,1941年任教授,在威斯康星大学执教到1970年。他对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有重大贡献,继承了传统地理学的区域观点,总结了德国赫特纳及美国索尔的理论,成为区域地理学理论的继承者。20世纪20~30年代研究了农业区域、运输和城市的发展、气候与工业区位、美国的种族分布及有关政治地理问题。1926年发表的关于地理学中位置因素对制造业影响的论文,指出与原料来源、市场、劳动力有关的位置要比与地形、水系、土壤和气候有关的位置更为重要。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01:18 , Processed in 0.1065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