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8|回复: 0

[其他资源] 三国演义中十大地理错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5 10: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演义中十大地理错误
  • A+
所属分类:名著地图

[size=1.5]

三国演义》虽只是一部演义小说,但它却凝聚了许多深遂的兵法韬略和精妙的战争奇谋,曾被众多名家当作汲取战争谋略的军事典籍反复研读,是一部几乎可与 《孙子兵法》相媲美的韬略教程。但很可惜的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落后,罗公在创作 《三国演义》时并没有直观详细的地理资料相辅助,出现了许多难以规避的地理硬伤,使得如此精彩纷呈的战争史诗只可意会于脑海,却不可精制于笔端,不可不谓 《三国演义》的一大憾事。《三国演义》中千奇百怪的地理错误虽与情节无有大伤,但却对兵法研究造成困难和障碍,同时也十分不利于读者直观地理解书中奇谋妙策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真实实战效果,故而研究三国地理错误是一件十分紧要且十分迫切的任务。这次,小编力求通过对三国地理错误的深度剖析解读,使读者能够真切地了解三国地图的本貌,并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三国计谋的精妙。

TOP10 周瑜西进攻川

周瑜欲用“假途灭虢”之计,借取西川而奇袭荆州,没想到被智高一筹的诸葛亮识破,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但荆州未能取得反被孔明羞辱于荆州城下。怒气难平的周瑜决定挥师西进,直取西川,以辉煌的战果来塞孔明嘲讽之口。结果周瑜“行至巴丘”,又遭遇“刘封、关平二人领军截住水路”,进退维谷间的周瑜被孔明的书信一激,新仇就恨引得周瑜毒气攻心,一代将星就此殒落,徒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绝衰和“气狭量窄”“不能容人”的尴尬辱名。

这段描写虽言简意赅,但却让先前剑拔弩张的情节稍适舒缓,既做到了情节的张弛有度,同时又保证了与周瑜病故巴丘的史实相一致,罗公在此处用心不可谓不苦。只可惜,罗公倾心于对史料的发挥创作,却忽略了对地理方位的考证。周瑜大军从荆州出发一路西行入川,经过“催军前行”的不断跋涉,结果不但未能前进半步,反而倒退到了荆州下游的巴丘,更不可思议地是一路向下游南退的周瑜水军竟然还遭到了刘封、关平二人在上游的阻截。简直是大违常规,不可思议,难怪周瑜会暴怒而亡呢?

很显然罗公在这里错误地将巴丘视为是荆州西面的城市,方才会出现周瑜大军行至巴丘,遭遇上流刘封、关平二人堵截的怪异事件发生。
著名指数:6.0

TOP9 泰山的位置

曹操初成霸业,便遭遇了满门被屠的厄运。盛怒下的曹操大开杀戒,立下“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军令,一时间徐州境内血流成河,尸骨遍野。好在吕布趁机夺取了曹操的老窝兖州,阴差阳错地解了徐州百姓之难。曹操火速从徐州回兵进攻兖州,陈宫向吕布献计:“此(兖州)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险,可伏精兵万人在彼。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陈宫之谋虽然精妙,但却犯下了严重的地理错误,五岳之首的泰山并不在兖州正南一百八十里处,而是在兖州的东北方向,于泰山道伏兵根本无法阻击曹操由徐州撤下的军队。陈宫此谋完全是南辕北辙的反向阻敌,非但御敌不能,反而徒耗兵力,让人可发一笑。

然而更可笑的是心急如焚、昼夜兼程的曹操,居然放着一马平川的捷径不走,反而率军兜了个大圈子,枉走了数百里路从泰山险道折返回了兖州。

看来,真正地理盲不是精于计谋的陈宫,也不是枭雄一世的曹操,而是罗公本人。倘若在别处犯地理错误也就罢了,在鼎鼎大名的泰山和疑似罗公故乡的山东地界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真得要怀疑罗公是东原人(山东东平)的说法了。
著名指数:6.5

TOP8 曹操逃离洛阳

演义中的曹操颇有当年汪精卫“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情与英锐。面对董卓的专横,汉朝群臣只能无计痛哭,唯有曹操“抚掌大笑”,单枪匹马深入龙潭虎穴刺杀不可一世的董卓。刺杀失败之后,曹操急中生智骗过董卓,纵马扬鞭直扑老家谯郡,准备假诏集诸侯,再谋讨逆之计。

曹操的出逃之路并不顺利,东出洛阳才到中牟便被陈宫所擒。假若曹操就此被诛,一代奸雄便将戏剧性地以“汉之忠烈”而盖棺定论。幸好陈宫感念曹操忠义,决意弃官与曹操同赴谯郡,执意将曹操推向了“乱世奸雄”的深渊。两人由中牟来到成皋,在这里发生了鼎鼎大名的冤杀吕伯奢事件,曹操由此发出了永铸史册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豪言壮语 。

故事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险象环生,氛围营造也可说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是 《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段落。然而,细放之地图,曹操的逃行之路又显得漏洞百出,难圆其说。谯郡在中牟西南,曹操与陈宫本应快马加鞭抢在董卓追兵之前逃回老家。

然而,此时不知是曹操昏了头,还是陈宫慌了神,两个 《三国演义》中最为聪明绝顶的智勇之人,居然南辕北辙地逃向了洛阳方向的成皋。如此的一番折行,不但令曹操、陈宫空费了许多时日,也让二人数度置于生死边缘,是很明显的一处因为地理方位错误而引发的冤枉之行。
著名指数:7.0

TOP7 刘备南征取四郡

赤壁鏖战之后,“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的刘备终于取得了荆州、南郡、襄阳三地作为龙兴的根据之地。这时的刘备踌躇满志,急欲一展平生的鸿鹄之志,白眉马良恰在此时向刘备进谏了南下取四郡的良谋,令刘备龙心大悦。“良曰:‘荆襄四面受敌之地,恐不可久守;可令公子刘琦于此养病,招谕旧人以守之,就表奏公子为荆州刺史,以安民心。然后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积收钱粮,以为根本。此久远之计也。’玄德大喜,遂问:‘四郡当先取何郡?’良曰:‘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次取武陵。然后湘江之东取桂阳;长沙为后。’”马良献策之后,刘备与诸葛亮具体制定了南征的方案,势如破竹地横扫了荆州以南的四郡:孔明妙计取零陵,赵云孤胆得桂阳,张飞暴喝夺武陵,关羽骁勇得长沙。

整个南征过程经罗公生花妙笔的勾勒,故事跌宕起伏如九曲的黄河,情节扣人心弦似铿锵的战鼓,场场精彩不雷同,处处玄妙有文章,无论何时读来,都有拍案大呼过瘾之感。然而如此精彩纷呈的一部南征史诗,倘若对照地图细研,却又稚嫩的毫无可取之处,甚至可以说刘备的南征之策存在先天的致命缺陷,在实战之中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荆州以南,依次为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合理的征伐路线应该是从荆州南下首取离得最近的武陵郡,然后锋转东南攻取长沙郡,再以武陵、长沙为依托和后盾,南下攻取桂阳郡,最后向西攻取零陵郡,如此的设计既符合正确的地理方位,也不违背正常的军事常识。然而,刘备、诸葛亮大军居然“突破”了武陵、长沙的重重防守,毫无阻碍地“空降”到了地处最南端的零陵,由南向北地实施了所谓的南征。这完全是深入敌后的的大规模空降作战模式,却非常不可思议地被神奇军师诸葛亮在近二千多年前就提前实践了。

真不知道刘备大军是如何突破重围奇迹地来到零陵城前的,也不知道一生谨小慎微的诸葛军师是否担心过粮道置之敌后的严重危险?奇迹就这样在罗公笔下产生,并穿越千年迷雾成为了现代战争最为现成的教科书。看来,罗公如此匪夷所思的谋篇布局并非为当时而考虑,完全是立足千年的时间尺度来设计的。
著名指数:7.0

TOP6 袁术七路攻吕布

单看“袁公路大起七军”之名,毋须细读其文,便可知袁术当时声势之壮。袁术不仅声威浩大,他七路攻取吕布的布置也是十分精妙:第一路大将张勋居中从大路径取徐州;第二路上将桥蕤居左取小沛;第三路上将陈纪居右取沂都;第四路副将雷薄居左取琅琊;第五路副将陈兰居右取碣石;第六路降将韩暹居左取下邳;第七路降将杨奉居右取浚山。袁术的三路大军直取吕布的核心要塞下邳、小沛、徐州三地,另外四路分取吕布其它据点,七路直下令吕布四处受敌,首尾难顾,一战可灭吕布。

袁术的部署看似精妙无双,无懈可击,但若放置地图却只是一个根本无法实施的美丽神话。下邳、小沛、徐州三地构成了吕布的战略防线,袁术要想同时袭击处于吕布腹地的琅琊、沂都、浚山,必须首先要突破下邳、小沛、徐州防线,或者假道其他诸侯,否则根本无法实施。

以吕布勇冠天下的威猛和其它诸侯作壁上观的旁视,袁术攻取琅琊、沂都、浚山的布置纯属纸上谈兵。而攻取碣石的一路更是滑天下之大稽的搞笑之举,碣石因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而闻名天下,坐落于河北秦皇岛一带,远离徐州一线,且不在吕布控制之下。袁术派陈兰远袭碣石,不但与战局无关,还很有可能引发其它诸侯的介入,只能是徒劳无益的画蛇添足之举。

袁术之才虽比不得曹操、孔明,但也不致低能至斯,唯一的解释就是著书者罗贯中认为琅琊、沂都、碣石、浚山四个地点就是徐州左右,处在被袁术大军的直接打击之下,因此才会出现这样匪夷所思的局面。
著名指数:7.5

TOP5 董卓逃往长安

董卓兵败虎牢关,只得弃洛阳而投长安。洛阳通往长安,直接西行即可,然而董卓竟然背道而驰,逃向了长安的反方向荥阳,并在此上演了阻击曹操的好戏。董卓逃得潇洒,曹操追得豪迈,一切看似完美无缺,实则问题丛丛。为了迷惑敌人,做出反方向逃离的假象固然可以,但若一口气跑出数百里未免就假戏做得太真了。

特别重要的是,董卓东逃到荥阳时,洛阳、虎牢关、汜水关都已丢失,再向西逃往长安已不可能。此时,根本不需要曹操出兵追击,董卓便会在十八路诸侯以逸待劳的围追堵截下全军覆灭。一生纵横天下、又有李儒辅佐的董卓断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乱局,唯一的解释就是罗公在此处错误地认为荥阳处于洛阳和长安之间,因此才地理大挪移地安排了曹操荥阳战徐荣的闹剧。
著名指数:8.0

TOP4 扑朔迷离的“荆州城”

荆州城,因为“借荆州”、“三气周瑜”、“截江夺阿斗”、“白衣渡江”、“败走麦城”等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而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三国名城。但荆州城究竟是何地,它与南郡、江陵是何关系,罗公在此又犯下了如何的地理错误,相信即使是熟读三国多遍的读者也未必尽知。荆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最初只有七郡,刘表任荆州牧时增设章陵郡、襄阳郡两郡,由此而形成“荆州九郡”(实际地盘并未改变)。所谓的“荆州九郡”是指: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章陵郡、襄阳郡。荆州只是州名,而非具体城市名称,因此三国中的“荆州城”是指州治所在地。

演义中的荆州经历了刘表独占、曹刘吴三分、曹吴分治、一统归晋四个时期,州治所在地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即虽同是“荆州城”之名,但却未必特指一地。刘备所借“荆州”即南郡,治所在江陵;关羽镇守的荆州,仍以江陵为驻所。在刘备集团控制下,江陵既是荆州治所,又是南郡治所,也就是说在刘备治下的荆州:荆州城=南郡城=江陵城。很可惜,对“荆州”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罗公却也“大意失荆州”,错把荆州城、南郡城、江陵城视作不同的城池,由此闹出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情节。

比如在三气周瑜时,周瑜正在江陵城下与守城的赵云对峙,罗公为突出孔明的神机莫测,安排了“关某从江陵杀来,张飞从姊归杀来,黄忠从公安杀来,魏延从彝陵小路杀来”的惊心动魄场面,直惊得周瑜“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并由此一命呜呼。

罗公的谋篇布局精妙无双,只可惜因为错将“荆州城”与“江陵城”当作两地而闹出了“关某从江陵杀来”的纰漏,出现了周瑜与赵云对峙江陵城,而关羽又从江陵城杀出包围周瑜的匪夷所思场面。
著名指数:8.5

TOP3 六出祁山中的地理错误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军事生涯中的最大手笔,也是孔明兑现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诺言的最忠诚实践,虽功败垂成,未捷身死,但诸葛亮的“智、忠、勇、义”都在六番征伐中尽显无遗,使其成为千古忠臣和万世智绝的典范。不过,诸葛亮虽以“智绝”闻名天下,但却对地理知识钻研不够,他不但不知道军事要塞街亭的方位,说“陈仓正北是街亭”( 街亭在陈仓的西北面),甚至搞不清战略要冲祁山与生死通道斜谷、箕谷的位置,说“祁山乃长安之首也……前临渭滨,后靠斜谷”(祁山与斜谷直线距离近四百里地),于是两眼地理一抹黑的情况下做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战略部署。

一出祁山时,蜀军占领渭水三郡后,已是“兵临渭水之西”,完全可以沿渭水东取郿城,长安可破矣!可诸葛亮却又绕道回汉中再北上经过深山狭谷千里迢迢出斜谷去攻郿城。此举不但劳师费力,而且贻误战机,将大好的进攻路线和战场优势白白浪费,直接导致了一出祁山的失败!三出祁山时,蜀军奇袭陈仓得手,又得散关要塞,直接拿到了扣开长安的金钥匙。

可是这时诸葛亮居然又置曾经志在必得的陈仓要塞于不顾,率大军出陈仓斜谷逆着长安方向返回了祁山,更不顾夺取长安的战略主旨,派出大军去攻打远离长安的武都、阴平,完全背离了出祁山的核心战略目标。

更不可思议的是,蜀军一出陈仓斜谷居然就取了建威,要知道建威远离陈仓一线而在祁山南面,从陈仓东出斜谷怎么能到了陈仓西边的建威呢?四出祁山时,诸葛军师命“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出箕谷;马岱、王平、张翼、马忠出斜谷,俱会于祁山。”出箕谷、斜谷,两军只可会于陈仓、郿城,而决不可能会师于远隔数百里外的祁山。
著名指数:9.0

TOP2 过五关斩六将

关公不为曹操高官厚禄所诱,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历尽千辛万苦,始终不改忠义本色,虽隔千年时空,每每读来犹令人感奋不已。

关羽的忠心毋庸置疑,但关羽的地理常识却不敢恭维。许都北上至滑州一马平川,又无险关要塞阻隔,关羽若走此径,不但可以避免过五关斩六将的一路凶险,而且可以极大缩短路程,早日与兄长刘备相逢。可是,见兄心切的关羽居然选择了出许都沿西北方向经东岭关、洛阳关,再折向东北方向经汜水关、荥阳关至滑州的路线。

如此的路线设计,不但枉走了许多道路,空耗了诸多时日,也让甘、糜二夫人数度置于生死存亡、贞洁难保的边缘。幸好关羽勇武过人且吉人天相,否则甘、糜二夫人焉能活到与刘备重逢的那一天?

看来关公在秉烛夜读 《春秋》之余,也应该拿本三国地图好好地研究一番。自己枉走道路事小,日后延误军机那可就后果不堪设想了。
著名指数:9.5

TOP1 赤壁之战中的地理错误

赤壁之战是 《三国演义》中的头等大戏,也是决定三国命运的生死之战,是曹抑、吴存、蜀兴的关键节点,可谓 《三国演义》近千场大小战役中的战役之王。

然而,在这样一个事关三国全局、并深远影响后世的关键战役处理上,罗公仍旧在地理方位上犯下了许多致使的错误。长江流域有多处名为“赤壁”之所,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所在地——蒲圻赤壁,以及因为苏东坡那篇“大江东去”而闻名天下的“赤壁赋”所咏地——黄岗赤壁。

如果罗公选“蒲圻赤壁”或“黄岗赤壁”之一作为战场背景,对于三国这本演义小说来讲都无可厚非。可惜,罗公选择了杂合二者的手法,或者说在罗公心中两处赤壁本无不同,使得读者在细究赤壁之战的地理场景时出现了许多不解和迷惑之处。从“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周瑜在中央下寨,岸上依西山结营”这些描写来看,显然罗公将赤壁之战的主战场安排在了黄州赤壁一带,可是从“瑜又差人西山放火炮,南屏山举号旗”、特别是曹操“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诗句来看,又有着很多蒲圻赤壁的元素在里面。南屏山、乌林都在蒲圻赤壁附近,蒲圻与黄州绝非一箭之遥的距离,绝不可能出现“西山放火炮,南屏山举号旗”的互动场面。由此足可以知,罗公在赤壁之战的地理描写上采用了杂糅两个赤壁战场的笔法。

赤壁之战的水战场地问题丛生,它的陆战地理更是不堪入目。曹操赤壁败退之后,欲逃往南郡的曹仁处暂避锋芒。可是曹操一行却莫名其妙地逃到了“乌林之西,宜都之北。”乌林之西并无问题,可是宜都之北就出现了严重的方位错误。宜都在南郡的正西偏南一点点,曹操怎么可能过家门而不入,跑到南郡西北面呢?更奇的是埋伏于葫芦口的张飞,葫芦口位于南郡后方,属于曹仁防线的腹地,张飞怎么可能大摇大摆地深入曹操控制区设伏呢?

而华容道的出现更是不可思议,曹操明明已经处在自己的大后方了,居然再次过家门而不入,奔向了南郡东面的华容道自取其辱。这么多怪异之处的出现,只能说明罗公在艺术创作的时候,对于宜都、葫芦口、华容道与南郡的相对位置并不清楚,由东向西错误地设计了乌林——宜都——夷陵道——葫芦口——华容道——南郡的逃跑路线。
著名指数:10

作者:姚看江湖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20:25 , Processed in 0.0625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