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1|回复: 1

[教学素材] 中国的地理学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6 18: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3-14 10:17 编辑

王爱民 地理学思想史
关于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编第9章第7节第十10章第7节

第三篇 地理学的发展与地理学思想的演变
第九章 近代地理学思想第七节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
P172第七节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近代地理学发朝于16世纪至1840年鸦片战争(相当于欧洲孕育时期的地理学),形成于清末至20世纪上半叶,发展壮大于20世纪50~70年代。
一、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本节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转型期、形成期。
1)萌芽期(明末清初至1840年鸦片战争)。16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地理大发现所揭示的地理知识也随着西方传教士而东渐,出现了东西方地理学的接触、融合.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Mateo Rici1552-1610)来华传教,他应明朝岭西按察使王洋的要求将自己悬挂的西文世界地图译为中文,以后利氏多次在南昌、南京、北京等地绘制、增订世界地图,对西方地理学的东渐影响深远。尔后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日渐增多,如庞迪我、艾儒略、毕方济、南怀仁、熊三拔、蒋友仁等,他们均绘制地图,有的还就图立说,编辑成书。艾儒略编著的《职方外纪》和南怀仁撰写的《坤奥图说》两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当时世界各国的地理状况。这一时期出现了顾炎武、刘献廷、孙兰、顾祖禹等具有先进思想的地理学家,思想上接受西方地理知识,学风上反对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刘献廷提出革新中国传统地理学“究天地之故”的倡议,顾祖禹倡导“人地相关论”,孙兰提出侵蚀规律,标志着这一时期中国地理学欣欣向荣、积极进取的面貌。自雍正元年(1723)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清初活跃的思想被捉杀,代之而起的是校注、辑铁、整理古代地理著作和地方志的编撰,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地方志得到极大发展,出现了戴震等考据地理派修志理论和章学诚的史志派理论,编成了规模宏大的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
2)转型期(1840~1909年)。鸦片战争后。呈现出传统地理学、西方地理学引入、中西方地理初步结合发展的多元化格局。中国传统地理学仍在继续发展,出现了杨守敏、丁谦等传统地理学大家。他们无论是在地理沿革考证方面,还是古籍校勒、历史地图制作等各方面,其成就都达到了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的高峰(赵荣和杨正秦,1998)。国外地理译著编辑进人到一个新时期。林则徐组织编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的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定名为《四洲志》,这是一部当时最新版本的世界历史地理百科全书,介绍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五大洲主要国家的历史地理,还扼要介绍了沙俄侵略扩张史。林则徐遭贬官后,把已收集到的大量外国资料交给魏源,魏源经数载努力终于编成“以事实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百卷本《海国图志》。记叙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科学、技术,并明确提出“以夷攻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福建巡抚徐继命撰著《漂衰志路》。将世界各洲各国的疆土、沿革、物产、习尚都作了简明记述。上述世界地理著作的问世.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中心和夷夏观念,促使中国传统地理学开始向近代地理学过渡,
3)形成期(1909~1949)。20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地理学实现了从古代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的跨越。其标志为:中国地理学会的创立(1909)和地理学有关杂志的出刊,创建于1910年的《地学杂志》前后存在28年,计181期。刊载文章1600多篇,众多著名学者在其上发表论文;大学地学的设置和新式中小学地理课程的开设。到20世纪初,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近代地理学教育制度。在高等教育部门,不仅设置了中外地理专业,科目的设置亦相当完备;近代地理学家群体出现(张相文、张其昀、竺可桢、黄国璋、吴尚时、蒋丙然、章鸿钊、丁文江、翁文源、李仪祉、李庆远、胡焕庸等);近代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初步形成,科学研究方法逐步得到应用。

二、我国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动因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1)中国传统地理学长期积累基础和内部驱动。自秦汉以来,尽管中国历代王朝经历了统与分、治与乱、兴与衰的周期性循环,然而华夏文化与知识的承传一直延锦不断。地理知识的长期积累使得清代的地理学发展水平达到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高峰(赵荣和杨正泰.1998)。事实上,即使在明中清初,中国地理学的整体水平不落后于甚至仍高于欧洲。然而,正是在康熙盛世时中国与西方的发展差距迅速拉大,导致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全面落后。尽管也曾出现徐霞客、顾炎武、刘献廷、孙兰等重实证考察、重因果探究的地理学家,但终因缺乏全球地理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缺乏近现代工业技术基础及科学观测实验的仪器设备,缺乏近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地质学、气象学的全面支撑,中国古代地理学在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知识框架下难于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
2)西方近代地理学的建立和它的先进性。经过16~18三个世纪的孕育期,到19世纪中叶,经洪堡和李特尔的开创性工作,近代地理学得以建立,至20世纪20~30年代,西方近代地理学已趋于成熟。近代地理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古代地理学的记载、描述、直觉性或逻辑化推断的探究传统,形成了重观察观测实验、重因果分析、重理论构建和解释的特质。作为一种较之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更具科学意义上的先进性,有力地冲击了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
3)在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背景下,地理学成为中国“救国启民”的先行科学。近代是中国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时期,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和落后挨打的现实,使中国人陷入撕心裂肺的疼痛之中,在这一背景下,激起了先进的中国人通过地理学和世界地理了解世界的强烈愿望,地理学以其为“新邦建设之动力”而受到社会的重视.1934年《地理学报》第1期,《本学会发起旨趣书》中强调:“内政、外交、民生、国防,凡所举措,无不赖有地理研究为其根底。”
4)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大量国外地理论著的出版发行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系统化的构建起了重要作用。在墨海书馆、广智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译著中,地学类书籍占了相当大比重。据邹振环(2000)考证,18981911年,平均每年地学类译著达12本之多,这一趋势一直持到抗战前期。这一时期的地理译著主要是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的地理学者的地理著作,尤其是日本(包括日本人翻译的西方地理著作)译著占了相当比重,以留日学生为主的译者群体作出了贡献。在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下,西方地理学的一些代表性著作先后翻译或节译出版,并发表了一批介绍西方地理恩想和派别的文章。国外近代地理思想、理论方法的引入加速了我国从古代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的转变。
5)地理学的跨国交流,近代以来,外国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中国进行了探险和考察,这些考察或多或少带有殖民掠夺性质,有些更是赤裸裸的抢劫,如对我国教煌等地文物的破坏。一些近代地理学的大师和著名学者,如沙俄时期的谢苗诺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等在华考察,撰写了许多有关中国的高水平著作,对传播新地理学和提升“中国地理”的研究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在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中,最有影响的是瑞央的斯文赫定Sven积极作用。在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中,最有影响的是瑞央的斯文赫定(SvenAnders Hedin1865-1952)和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Percy M.Roxby1880-1947)。斯文赫定曾在柏林大学留学,聆听过李希霍芬有关中国和亚洲的地理课程,深受其影响,致力于中国和亚洲的探险考察达半个世纪,八次到中国西北等地进行考察,撰写了许多著作,如《中亚考察报告》、《西藏南部》、《西藏西部》、《冈底斯山》、《戈壁沙漠横渡记》、《浪迹无定的湖泊》、《丝绸之路》、《中亚战迹》、《中瑞科学考察报告》、《我的探险生涯》,提出不少重要的地理思想。罗士培1912年由于获得一笔研究基金,有机会到中国旅行,发表了许多论述中国的文章,编著名为《中国手册》的巨著,是继李希霍芬的《中国》五卷巨著之后的又一部有关中国的权威地理著作。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外国学者受聘来华担任我国一些高等学校的教授,培养了一批我国的地理学的学者,如1920年来华的葛利普(Amadeus William Grabau1870-1946)在华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和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学研究室主任达26年,著有《中国地质史》专著,他的许多学生后来成为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1925年,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设置地质学系并聘请德国地理学家克勒脱纳(Wilhelm Credner)教授任教,1929年由他创办地理系,1931年又聘请德国地理学家卡莎(Wolfgang Panze;)任教三年,他们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地理学家,如林超、吕逸卿、黄秉维、周廷儒、周立三、叶汇、楼同茂、罗开富、梁溥等1949~1952年担任国际地理学会会长的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G.B.Gressey)曾于1923~1929年受聘担任沪江大学教授,他在中国进行了广泛的野外考察,著有《亚洲之地与人》、《中国之地理基础》等著作。奥地利籍德国学者费思孟(Hermaun Von Wissmann)于20世纪30年代初由国际联盟特聘来华,担任中央大学教授,讲授地貌学和区域地理,我国许多杰出地理学家,如任美锷、李旭旦、李海晨、严德一、王德基、王维屏、鲍觉民等均接受过他的教育(刘盛佳,1990,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也向国外派出留学生,先后有章鸿钊、丁文江、翁文源、李四光、竺可祯等到日本和欧美学习地质学和地理学。
三、我国近代地理学的成就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社会处在新旧交替之中。在我国前辈们执著不懈的努力下,中国近代地理学得以创立,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①小学、中学、大学地理教育体系的建立。我国在1921~1929年分别在当时的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设置地理系、科,培养出第一批地理专门人才。②中国地理学者开展了中国区域地理的初步考察。③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得到初步建立。结合西方地理学著作,一批学者撰写出了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著作,如王成组的《地理学》(1934)、蔡源明的《经济地理学概论》(1934)、傅角今编的《地理学通论》(1934)、王庸的《经济地理学原理》(19261931)、张资平的《人文地理学》(1924)、丝可核的《新地学》(1933)等。④这一时期,一大批学者在国内做出了开拓性工作,如张相文等对中国区域地理的研究,竺可祯对气象气候的研究,王庸和王成组等对中国地理学史的研究,顾顿刚、史念海、侯仁之等对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胡焕庸的人口地理研究等。四、我国近代地理学思想特质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传统地理学于20世纪上半叶实现了其嫩变过程。然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内忧外患、战乱动荡、社会急剧变革时期,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尚欠坚实,地理学研究水平较西方落后,总体上处于借鉴国外理论来研究国内地理问题的时期。
   我国近代地理学思想的特质有四点。1)中国近代地理学是中国传统地理学与西方近代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西方科学技术、实验设备和科学地理学的体系、理论、方法引入,对我国传统地理学的转型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反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纯舶来品”的观点。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不同,地理学的国家民族文化特性和历史特性决定了传统地理学对近代地理学发展所起的基础支撑作用,中国传统地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持续地参与到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与构建之中。中国近代地理学是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影响、渗透的产物,是一个不断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认清这一点,对研究中国地理学的近代化甚至是现代化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现代地理学要取得重大进展,显然不能一味地尾追西方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后后现代”思潮,而是需要在全球性视野下,把握现代科学,并在承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创新性推进现代地理学。2)区域地理学研究在中国近代地理学中居核心地位,并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世界她理研究的兴起,一改中国古代地理重心向来指向“域内”的传统;二是在19世纪初西北边骚地理研究的基础上,19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边强危机出现,对边疆和周围邻国的地理研究全面展开,龚自珍、魏源、徐松、张穆、何秋涛、丁谦、王国维、周立三、程潞等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西北地区及西北边疆地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三是乡土地理学的兴盛,浙江、安徽、江苏、湖南、广东等乡土地理教材相续发行,郭双林(2000)认为乡土地理学及乡土地理教育的兴起正是对晚清社会文化面对西方冲击下民族自尊与自信双重失落的回应。3)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的思想主流,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教育部的“理学院地理系课程标准草案”对于所列有关课程都明确规定要以讲授人地关系为中心。张其的在其所编的《新地学》和《本国地理》中主张:“新地学之目的,专在研究人地关系”,“应以人地学之原理活用于实际”,这一思满导致自然和人文研究的结合。在不少自然地理论著中,涉及相当多的人地关系内容。竺可桢在从事气象气侯工作的同时,特别注意人地关系的研究,写了不少气候区划与人生和农业关系的论著。这一时期有影响的人地关系论文以人口、土地利用和自然环境对人生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居多。这与我国近代地理学思想和地理学注重人地统一的传统有密切关系,有人做过统计:在民国时期,关于自然地理的文献统计总共有135部,而人文地理文献统计则有235部(杨文衡,1994)。
4)环境论思想颇为盛行。在晚清引入的西方近代地理学说中,环境论的观点最为集中,早期地理学者和社会学学者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其论著不同程度地带有环境论观点,如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中国地理大势》、《地理与文明之关系》,均表现出很强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p208
第十章 现代地理学思想:主要国家地理学的发展
第七节中国地理学的成长与发展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地理学实现了从古代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的嫁变过程。然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使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先天不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地理学呈现出一种近代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并合发展的格局:一方面,近代地理学得到系统的构建和全方位的发展,这一过程持续到80年代,以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全面振兴和发展为表征;另一方面,现代地理学也在逐步发展,其进程在80年代跨过拐点后呈加速发展趋势,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一、中国地理学的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地理学
   20世纪50年代从教育战略布局角度对高校院系进行了调整,中国高等地理教育迅速壮大。195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而后四川、云南、广东,河南等相继成立省级地理研究所,形成了高校与科研所地理研究并存的格局。195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和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组建了综合考察队伍和区划队伍,为全国范围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和自然区划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原苏联模式与我国传统地理学特点相结合,我国现代地理学特别注重典型区域研究和地理学的应用实践。自然地理方面,通过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带环境变迁、黄淮海农业开发、长江流域生态治理等研究项目,总结了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包括垂直自然带、T字型理论、涵洞水文计算模型、积温公式、作物估产模式等在内的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模式和计算模型(葛全胜等,2003)。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学术思想。经济地理方面,重视生产力布局、自然条件和技术效果分析。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以地域生产综合体为研究核心。在土地利用、农业资源评价和农业区划、农业地理学方面成绩显著。经济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工业地理学等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地理学开展了大量的史料收集、考证和野外调查,把古代沿革地理改造成更新、更科学的历史地理。冰川冻土等观测实验站的建立、大规模的区域综合考察和专题研究、自然区划和农业综合区划、沙漠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为区域开发、国防服务、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地理学工作者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区城地理、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我国现代地理学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现代地理学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融入全球体系中。中国地理学与国际地理学全方位接轨,地理研究进入快速、健康的发展阶段。在李旭旦、吴传钧、李春芬、周立三、王成组、王恩涌、张文至等学者的大力呼吁和倡导下,人文地理学和人地关系研究走向复兴的道路。
   受20世纪60年代计量革命的影响,80~90年代,地理学计量运动在我国达到高潮,各种定量分析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地理学研究之中,地理学研究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转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发展。地理学的数量化和模型化推进了理论建设.随着遥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网络等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和开发,已建立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遥测技术体系,为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各种地理信息开创了新的局面(葛全胜等,2003)。现代化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分析技术的引入及其分析水平与精度的提高使地理学的发展不断从宏观推论走向微观验证。同时,定位观测手段也从无到有、从点到面。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全面推动了一些重要科学问题研究的深入,大大提高了我国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水平(冯仁国,2000),全球环境变化与地区响应成为地理学的前沿。通过黄土、冰芯、湖芯、树轮及历史文献等的深入研究,在古地理气候与环境变化领域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
地理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分支学科快速发展。中国众多的人口和3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的资源、经济、环境、人口、社会等矛盾十分突出。包括地理学、地质学、环境学、生态学、大气科学以及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在内的多种学科,大量介人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环境变化与治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地理学研究的主体与科学问题不断受到其他学科的关注与渗透,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重视和应用。地理学在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同时,不断衍生出许多分支学科,形成以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为支柱的学科体系。
专栏10.7中国的后现代地理学?
如果说,后现代问题是西方现代化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的科学技术、文化精神、社会危机的话。那么,中国的后现代问题别是多种矛盾交织的结果:一是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使其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普遍性问题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不断繁殖、析生;二是西方文化和现代化对中国承传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代化科学文化、商业消费文化与中国人文文化的深层次的矛盾;三是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非平衡、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缺失与文化中空、文化创新不足。中国的后现代问题呈现出前现代和现代和后现代并存的一种混杂格局。这就构成了中国后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涵和独特性所在

二、中国地理学60年来的主要成就
  有相当多的论著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地理学的成就进行总结:《地理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地理学发展与创新》(陆大道,1999)、《中国地理学90年回忆录》(吴传钧和施雅风,1999)、《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集》(《黄乘维文集》编辑组,2003)、《中国历史地理五十年》(华林甫,2005)、《地理学思想史》(刘盛佳,2000)等
1)区域综合考察。从1956年开始,先后开展了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西北高山冰雪资源、西北沙漠、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华南热带生物资源等多个区域的大规模地理考察,出版了20多部区域综合考察报告。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中国地理学家开展了旨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然区划研究,包括全国范围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等多要素专门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汇集考察和区划成果,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理图集》(1965),标志着中国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环境有了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揭示出自然地域分异的特点和地带性规律,成为各部门研究和应用的重要依据,
2)农业综合考察和农业区划工作。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使农业能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1953年农业部首次组织了农业、林业、水利、地理等专家制定了简明农业区划的初步方案。周立三等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出版了《甘青农牧交错地区农业区划的初步研究》。1978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了以周立三、黄乘维、陶鼎来为首的专家小组,编写完成了《中国农业区划》、《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纲要)》和《中国农业机械区划》。1980~1985年,依托地方院校和研究所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综合区域工作,出版了一系列丛书,成为这一时期自然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成果。我国的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工作推进了农业地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中国农业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等成果均具有世界意义(郑度和陈述彰,2001)。
3)全国土地类型、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调查研究.20世纪80年代伊始,中国地理学在前期全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和自然区划工作的基础上重整旗鼓,开展了全园范围的1100万土地类型、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图的编制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赵松乔主持全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的编制研究,综合考察委员会石玉林主持了全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编制研究,地理所吴传钩主持全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编制研究,这三项土地系列图的编制研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土地利用研究已与全球环境变化相联系,开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4)竺可核开创了气候生产潜力与气候变化研究。1964年竺可桢撰写的《论我国气候的若干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开创了联系农业生产,综合分析光、热、水等自然因子的先河,成为我国气候生产潜力、农业生产潜力以及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1973年竺可模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奠定了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基本框架。他依据物候观测和文献资料建立的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曲线被称为“竺可桢线”,作为标准曲线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或与之相对比。这一研究成果对于认识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环境变化、文明进化、生物演化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备受国际地学界推崇。5)中国历史地图集和北京城市历史地图集出版。在中国地理学界,历史与地理的结合堪称一个重要特色。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国疆域变化、自然和人文环境变化、城市变迁等都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谭其襄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8册)和侯仁之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先后出版。这两部历史地图集反映了中国地理学在历史地理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也是对国际疆域沿革地理和城市历史地理的重大贡献。
6)开展全国范围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整治规划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地理研究从较为狭窄的土地资源转向更加广泛的国土资源,研究任务也从前期认识性的考察调查进入到以开发利用为目的的评价规划。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下,中国地理学家参与了国土资源评价和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先后完成全国性国土资源评价与国土规划报告以及省、市、县3级国土资源评价和国土规划报告,并在国土资源评价和国土规划的理论、方法上也取得了一大批理论成果,推动了区域地理学的发展。
7)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环境、西北干早地区环境变迁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进展。青藏高原是全球上最年轻、最高大的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黄土高原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纪黄土,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特殊地理区。施雅风等开拓了中国现代冰川学,朱震达开创了中国沙漠研究;以孙鸿烈、李吉均院士为代表的中国青藏高原研究者通过多年对青藏高原地质、地貌、冰川、古生物化石等的深入调查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方式及其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刘东生、安芷生、李吉均院土为代表的中国黄土高原学者通过多年来对黄土高原的深入研究,建立了黄土高原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一地貌变化一气候变化的时间序列;以朱显漠院士为代表的水土保持专家揭示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气候、地形、植被、土壤、人类活动的关系;冰川、冻土、沙漠、湖泊、湿地等专门自然地理的时空演变与过程研究的成就突出。这些重要成果是我国对国际地理学的重大贡献,也代表了国际地理学在这些领域的最高水平。8)开展全球环境变化一地球系统科学一可持续发展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端、温室效应、酸雨污染、物种灭绝、表土侵蚀、土地荒漠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地球表层的可居住性和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研究计划,如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MAB)、国际地圈与生物圈研究计划(IGB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lHDP)等,全球性的地学研究计划把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叶笃正、黄秉维、陈述彰等积极倡导中国地理学参与全球环境变化、地球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并在相应领域开展了具有奠基意义的预测研究。

三、中国地理学的综合性思想
   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综合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1957年提出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指出在自然地理研究中要体现综合的思想,钱学森提出地理科学的观念,把地理学视为一个系统,使综合的思想推广到了整个地理学,此外黄采维提出地球系统科学,吴传钧提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其核心都是“综合”的思想,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这一思想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核心和特色所在。
1)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对自然地理环境,即作为人类居住场所的地球表层的整体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结构、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变。综合研究有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一是现代过程的研究;一是历史过程的研究。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地表热量、水分的分布、转化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的研究;化学元素在地理环境中的迁移过程的研究;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研究。景观学和土地学从类型结构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综合研究。而自然区划则从区域角度进行综合研究,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在古地理学、综合自然区划、景观学和土地科学、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区域自然地理以及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2)地球表层学和地理科学。钱学森曾就地球表层学和地理科学多次发表论文和讲话.他认为地球表层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基础,并由此提出了地球表层学和地球表层巨系统的概念。1987年,在“第二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上,钱学森作了《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的讲话,认为“‘地理科学’就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地球表层”,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二次学部委员会大会上的《关于地学的发展问题》的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合,或叫交叉。”他后来又提出地理科学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也就是地理系统,其研究方法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他由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建设引出地理系统的概念,引出社会主义的地理建设,提出了地理建设的概念,包括交通运输、信息通信、能源发展、供气供水、环境保护、绿化建设、城镇体系建设、气象预报、防灾抗灾、矿业开发、农业资源及林业资源开发、保护等。
3)地球陆地系统科学。黄乘维始终坚持地理学的综合发展方向,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他便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偶导开展物理地理、化学地理和生物地理群落三大方向的研究。百余年来讨论的焦点是5个圈层相互关系究竟如何研究,黄乘维提出的物理地理(热量水分平衡)、化学地理(化学元素迁移和转化过程)和生物地理群落(生态环境的维系和保护)是地球表层学基础性的核心内容,而综合自然地理则将三大系统融会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宏观单元是自然区,微观单元是土地类型,综合自然区划便是对三大系统的结构、运行、控制因地域不同而形成差异的揭示。他的这一思想与1984年国际科联决定的综合研究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过程的方向可说是不谋而合。黄乘维多次阐明了“分科愈细,综合愈重要。地球表层学体现的便是综合,地球表层的综合研究有重要意义。但必须明确,多学科研究不是综合研究,只有跨学科研究,融会贯通,才能算是综合研究”。他指出地球表层的6个研究领域是:①地理学传统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居住场所的地表或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②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象全在地球表层;③自然资源研究主要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和保存,对象亦全在地球表层;④环境研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消除和避免环境污染,广义的就包括一切与人类生活有关的环境,这与地理学传统定义相同;⑥国土整治研究……其对象仍然在地球表层之中;⑥地圈、气圈相互作用研究……其内容是研究地表对大气的影响和大气变化对地表的影响。这就使地球表层学的理论体系渐趋明朗。黄秉维指出研究工作仍得顾到区域差异,“认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但全球环境与区域环境应该结合起来,环境也应该与发展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失去其作为行动依据的作用”,他又指出:“地球系统科学侧重说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几十年至几千年的变化,将全部现象区分为物理气候系统和地球化学循环两个方面。”
4)人地关系地城系统研究.1991年,吴传钩发表了《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一文,认为地理学在人地关系研究中主要担当地域系统研究的任务。他说:“涉及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的学科,不限于地理学,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唯有地理学。亦即说,从地理学入手来研究人地关系,明确以地域为基础。”吴传钓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方面的建树包含有地理学完整的科学方法论;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有空间、时间、自然、人文四组变量,故从属性来说,兼有自然和社会两种科学;从形态来说,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从实质来说,是内部组合和功能机制转换的动态过程;从研究的目的来说,是通过结合调整和机制优化使人地关系更加协调、和谐,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循着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四、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与问题审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地理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解煌的成就,一方面,吸收消化了西方近200年的发展成就,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在地理研究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找到了中国地理学自己的“生态位”和“生长点”,在一些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显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正在开创一些具有深远国际影响的研究课题和项目。

(一)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这一时期地理学发展的特点是:①依靠国家力量,进行大规模、多类型的区域综合考察,对中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要素结构特征有了全面的认识与把据;②地理研究、地理教育的组织运作深受苏联模式影响;③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远盛于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性强于理论性;④总体上看,这一阶段我国地理学处于近代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并合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地理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严重偏差:①把政治与学术混为一体,将地理学的阶级性推向极端化,人文地理学及其理论作为资产阶级思想遭到批判。②教育和学术上照搬苏联模式,欧美等学术流派的思想受到严格限制;对统一地理学和人文地理进行了否定,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研究留下了近30年的时间断层。③地理学中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相分割,加剧了地理学者自然-人文统一知识体系的割裂,造成了严重的“玻脚”现象;自然环境只是作为研究经济事象的条件而不是作为同一实体范畴的内在构成,进而阻碍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深度;纯自然地理研究导致对“人类已成为改变地球表层变化重要的持久营力”这一现实的忽视,削弱了地理学的应用目的。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持点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理研究与地理教育进入历史上空前繁荣时期.其总体特点是:①学术上一改封闭,单一的格局,多样化的学术思想刺激着地理学多元化的发展;②人文地理学得到振兴,并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对学生而言,自然地理学转向“冷门”;③中国地理学与国际地理学已逐渐接轨,在环境变化、城市地理、历史地理等研究领域已切入前沿;④地理学的综合性、整体性和人地相关性得到关注和强调;⑤地理学的高新技术化特征日益增强,除遥感、GIS等技术外,诸如长期定位观测,黄土、冰芯、湖芯、树木年轮、洞穴沉积等的定量测试和定年,坡面、流域、风洞、冰川冻土实验模拟,物质能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实验家测试等现代实验手段在地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中国地理学又呈现出诸多新的问题。蔡运龙等(2004)等指出.当前中国地理学界存在基础研究薄弱、学科整合不足、学术走向迷茫、竞争能力堪忧、全球视野欠缺、地理教育错位等问题。以下问题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构成重大影响。①理论研究仍然薄弱,尤其是原创性思想较为欠缺,本土化理论创新不足。中国地理学要创新发展,必须把握国际学术动态与前沿,然而,近30多年来,中国地理学也存在一种“潜景观”:热衷于国外理论观点的引用与实证,并形成多级承传之势,而居低层者或后来者沿着这一路径全力向高阶升级。这一状况对缩短国际差距客观上起到积极作用,但长期形成一种“定势”与“稳态”又削弱了艰苦持续的创新精神。正像日本地理学家荒井良雄所说“已经对水远追逐西方地理学的研究感到了疲倦与厌烦”。这一现象及其所造成的问题应引起中国地理学的关注。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其昀就宣称:“中国地理学自有优美之国风与其独擅之才力”,这实应成为国人的基本风范。②地理学对现代科学的成果关注不够,表现出零敲碎打,地理学研究在指向当前紧迫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同时,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却出现了削弱的趋势。对地理学整体发展方向的关注趋于淡薄,在一定程度上隔膜于整个科学发展的大趋势、隔膜于其他学科发展的前沿、隔膜于科学哲学。③在市场经济环境和特定的社会境况下,时下的学术浮躁之风也影响到地理学。不同尺度的野外调查研究和长期连续的定位台站观测、社会经济调查和原始数据的分析研究是地理学发展的基础之.但除了少数研究所以外,对第一手科学数据的获取重视不够。在GIS和数量方法的应用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实地观测却削弱了。④地理学内部发展不平衡。区域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等分支学科长期处于衰落状态,行为地理学、医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等未能形成体系。⑤教师与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日趋专窄化、技能化、应用化,冲击了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削弱了我国地理学未来的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地理学本来应该在学科交又以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上作出独特贡献,但中国地理学中自然研究和人文研究的交叉和融合显得不足,高水平的综合性成果仍然乏善可陈。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发展倾向,一是越来越专窄,一是越来越泛浅;前者有走入死胡同的危险,后者则可能在不着边际中“消散”。⑤学术走向迷茫。近年来为应对社会需求,为争研究经费,大学院系纷纷改名,也改变了学术方向。中国地理学在派生出环境、资源、城市、旅游、房地产等应用方向的同时,主流学术方向却被削弱,人地关系等地理学核心论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被淡化。地理学研究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敏锐地揭示隐患、对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在地理学的繁荣表象下潜伏着危机。中国现代地理学取得了无可置疑的巨大成就,但思想的活跃性、原创性、多元性仍显不足。中国的地理学拥有良好的历史基础、深厚的文化蕴藏、典型独特而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伴随中国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的崛起,中国必将由地理大国走向地理学术研究的强国。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15: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3-14 15:27 编辑

张素娟:地理学科本质与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透视

张素娟(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数理学院北京)
摘要:对地理学科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关系到社会对地理学科地位和学科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也关系到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处理。本文从学科角度透视,剖析地理课堂教学,认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对学科本质问题的理解有偏差或者不深有一定关系。地理学科本质的认识是解决一切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根本。
关键词:地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eNll一5340/N(2008)04一0028一051
*收稿日期:2008一09一23**作者简介:张素娟(1965一),女,河北省滦南县人,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数理学院副教授。
1.对地理学科本质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按照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1992《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其中的“解释地区特征”,表明了地理科学研究的单位是空间中的地域,“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表明了地理科学既关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发展变化,更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地理环境。因此,地理学也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l]在西方,一向认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人类家乡的地球。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李特尔,明确指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地球的全部,而是“为人类居住地的地表”。不难看出,地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地球表面,离不开人类环境,离不开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它具有以下特征:是一个由五个圈层构成的宏大的综合体;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是不断变化的。这样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地理学独特的研究视角,概括起来有三方面:
(l)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地域)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即动态观察世界的思想方法;
(2)从空间来观察世界,认识区域特征、人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即从空间表述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和从空间分布上观察认识世界的空间观念;
(3)从相互作用来观察世界,认识人类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即综合的思想方法。显然,地理科学以空间、区域、综合、宏观、全球的角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学科思想方法和本质特性。
1.1地理学科地域(空间)以及动态的研究视角决定了地理学科对空间和过程研究的自然科学理性
地理不是“地名+物产”地理一定要讲“理”,“理”是原理、规律。“理”体现在“物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和规律)、“事理”(人类活动包括工农业、商业旅游业等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规律)和“人理”人类(活动的伦理道德和人地协调的人类行为道德规范)学习地理不仅要懂“物理”还要明“事理”“人理”。
地球上任何地理事物都占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占据一定的空间,地理学科独有的学科特征就是“空间差异”,体现为区域性。正像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所说的那样“地理学是地区差异的研究”。以地域为单元来探讨地域之间关系,综合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协调与空间结构的地域变化规律及其差异特征,便成为地理科学有别于其他科学的最大特征,也是决定地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主要依据。[2]可见,体现区域性的地理学反映在地理教学内容上,就是要关注和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地域联系,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原理。
现代地理学揭示空间分布规律,把空间和过程研究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地理学脱离过程、满足于静态研究的方式。例如,对位置的研究从传统对位置的描述,到现在的区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地表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的空间关系,并以此来为人类活动有关的地面设施提出适当的安排;传统地理学只注重揭示分布现状和地域差异,现代地理学强调对分布规律与分布模式的研究,为生产布局服务;传统地理学所研究的人地关系注重自然对人的影响,现代地理学也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产生的影响。总之,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由过去重描述、解释、强调区域个性、把注意力局限于形态一致的区域,向注重区内各部分存在着功能上的联系的功能区域方向发展,并且面向实践和预测未来,向分析、预测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演化规律的方向发展。人类要预测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任务对地理学来说任重道远,但却是学科生命力的核心体现。
地理学的自然科学理性还体现在对所研究的各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描述上。在科学研究领域,只有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定量描述,才能准确反映其实质性特征。现代地理学已经从定性走向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从很早对经线和纬线及地理形状大小的测量,到现代对宇宙中天体运行状态的观测,从对微观领域岩石的成份分析,到对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宏观分布的研究,都体现了运用数理手段的定量化发展。这些定量化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如英国学者朗科恩(S,KRimcom)测定了各大陆的古地磁极,提出了地磁迁移的轨迹,为板块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更是离不开现代数理科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激光测绘,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和现代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使得地理科学家们可以处理海量空间信息,大大提高了研究地球空间规律的质量和速度。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地理研究中的很多重要数据都可以实现与环境变化同步更新,地理空间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地理信息数据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地理研究中的很多工作将得以在虚拟现实中进行,一个全新的“数字地球”的时代已经开始出现。
1.2地理学综合的视角决定地理学科注重要素联系和人地关系的哲学理性
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球表层,是由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组合在一起、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就决定了地理科学必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三大科学体系交叉汇合的产物,因此在当前的大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地理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地球表层全部要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研究,即人地相关性的研究,是地理学所特有的。
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正是哲学中所描述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地理学的这些哲学特性已经影响到了地理学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如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从而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符合哲学中的普遍联系的原理。同样,人类正是认识到了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才总结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是地理学相当独特的理论方向。地理学科注重要素联系和人地关系的哲学理性,使地理学科具有帮助人们形成地理观念的教育价值。地理科学哲学研究是理论地理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1.3地理学相互作用的视角决定地理学科的人文理性
现代地理学“人文化”趋势非常明显,“人”(人类和人类社会)作为其研究的中心。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研究内容—人口、资源、环境与国土整治问题的研究,以及应用地理学的发展,使地理知识与技能成为解决经济、社会、环境等实际问题(如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容量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现代地理学从本质上讲,主要还是一门哲理思辩性的具有人文学特征的科学。通过地理学习,学生将从全球观点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现实世界,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与合作、关心与交往。地理教育对国际教育有重大贡献,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全人类和在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从学科教育角度来审视,环境道德教育的绝大部分任务就落在了地理课程上。
现代地理学体现了自然理性与哲学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结合。现代地理课程改革已经突显了这样的特征。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模块1,学习天气系统,不是让学生重点记忆什么是气旋、反气旋以及其特点是什么,而是引导学生自觉建立起气旋反气旋与台风、暴雨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地表形态,不是为了认识喀斯特地貌的钟乳石有什么特征,而是要认识地貌的发育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认识到喀斯特地貌的经济、美学价值,并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高中地理必修模块3,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我国社会、国情的历史、现状和复杂性,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作为一个中国人、地球人的使命感、责任感,确立自己远大而又与自己和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地理学科的自然、人文理性与哲学理性结合的体现。
2对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学科性透视
从学科角度透视,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和学的诸多问题,如地理思维价值不明显、地理味道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活动形式化、假探究等,都与对学科本质问题的理解有偏差或者不深有一定关系。
2.1没有抓住“空间”区域性特点不明显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突出区位、突出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突出区域研究,是体现“空间”、让学生学会从空间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法的重要内容。很多“地理味道”不强的课堂教学都表现为没有抓住“空间”,学科区域性的自然理性不明显。
区位是反映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的一个概念,包括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一个地理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具有相对性、唯一性、综合性和价值性的特点。如果忽视分析区域地理位置的思维方法,不会从地理位置特点出发认识区域地理位置,而简单记忆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就会造成学科性的缺失,同时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地理学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格局,对学生进行空间觉察能力和空间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例如在中国行政区的学习当中,有些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或动手拼图、或通过游戏填图、或多种形式训练一味让学生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而惟独没有突出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空间位置关系等内容,让学生产生对中国行政区的空间意识,这就是没有抓住“空间”,没有体现地理学科本质的表现。
区域概念是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核心”。中学地理教学要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研究,建立区域差异的观念,学会概括区域特征,分析和认识区域联系。从大洲到国家、地区,到街道社区,从宇宙到全球,到区域,分析地理问题都要抓住空间的尺度,注意不同尺度下地理问题和地理规律的差异和联系。
2.2没有阐明“联系”综合性不突出
中学地理教学中,一些教师面对多种版本教材,丰富的地理信息和资料,不知道筛选哪些、用哪些,不会用地理视角分析纷繁的地理事象,要么堆砌事实资料,满足于“地名+物产”的地方志式的事实描述,要么舍本逐末,丢掉反映地理学科特性的内容。这些问题缘于没有抓住地理学科的“联系”,30张素娟地:理学科本质与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透视有体现综合性的人文理性和哲学理性。
“人地关系”主线是地理学科哲学理性的核心体现,教学中要注意阐述人类活动(如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地域联系等)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区域自然与人文现象的互动关系,深入挖掘社会现象产生和存在的地理背景,而不是罗列地理现象与事实。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系统,教学中要注意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突出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不是“地理八股式”的罗列各要素。如介绍河流的水文特征应重点阐述地表水与气候、地形、植被的相互关系,学习用相互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记忆各河流的水文特征。
区域之间通过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建立空间上的联系,区域地理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区域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阐明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不能孤立的认识区域。.
2.3地理学工具和方法运用不充分学科能力欠缺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图片去表达空间概念以及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这说明地图和各种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表达地理空间分布信息的重要载体。“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能力是地理能力的核心,不仅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其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这是其他学科不能完全代替的,地理地图、图像、图表等是地理学的工具和学科特色所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课堂板书文字多,图表少;课堂讲述罗列多分析尤其对图像图表的分析少;考前复习背诵多变式少;对知识点记忆多对图像图表分析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少;学生听课时,消极等待正确结论多,依据图像图表进行分析少;分析问题时,凭空想象多,依据图像图表或绘图分析得出结论少。这是导致地理教学学科特色不明显、学科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地理图像图表作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应注重三个层次的转变:
一是从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到空间概念的建立。通过地理图像,不是把图像上呈现的地理知识如地名、物产以及各种地理事象进行解析和简单记忆,而重点在于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空间分布特征,建立空间概念。
二是从提取地理信息到地理规律的分析。从地理图像上不仅要提取地理信息,重要的一个层次是把提取地理信息的读图技能上升到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例如提取亚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各个地理信息,重要的是分析地形和河流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理位置对气候、经济发展的意义等。
三是地理信息的采集到地理图像的设计。这是地理学习能力的最高层次,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活动的转变。如学生根据一个区域的基本地理概况和特征,从区位、地形、气候、资源分布、人口分布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等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制订出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图和生产布局图。
2.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虚化地理观念教学落实不到位
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唯一的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学科。通过地理课的学习,学生首先是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懂得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依存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活跃的有能力的负责任的未来公民,这是对提高公民素质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科本质的理解,不能从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的具体教学中概括提升为地理观念,而造成“贴标签式”的教学目标设计,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同虚设。不能讲清“物理”和“事理”,也没通“人理”,学生既不能感受到学科的知识价值和思维魅力,也不能引起情感共鸣,学习兴趣下降、厌学、“地理无用论’,等一系列问题在所难免。
以上分析,我们已经明确,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注重位置、空间、关注区域和相互作用,以综合、发展、宏观、全球的角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是地理学科独特的地理视角和思想方法,是地理学科对人3l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类社会发展和科学认知的贡献,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地理、增强地理学科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有了对地理学科本质的深刻理解,教师面对繁杂的教学材料确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才不会偏离学科轨迹。例如,有关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的线索应该是: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分布特点是什么?(强调空间分布这里需要借助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分布图);这些资源为什么分布这里?(自然要素之间的作用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各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空间差异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什么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如果野生动物资源消失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损失?(人地协调、生态价值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重点探讨的是野生动物资源的空间分布、空间差异以及野生动物资源破坏的地域差异,综合地探讨如何通过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来进行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探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样的教学内容,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和活动课,也不同于研究生物本身特性的生物学科,而是突出空间和地域、综合、人地相关特点的学科本质特性,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野生动物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学科,这样的教学内容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研究视角和思想方法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地理观念和价值观的教育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
可见,地理学科本质问题是一切课堂教学问题的根本。地理课堂教学只有把握住了地理学科的本质,才能体现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独特学科价值。中学地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从地理学科本质特性出发,才不会偏离学科的轨迹,也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称职的地理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地理学的本质和基本特点,抓住反映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人地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才不会使教学内容缺乏自然科学理性而丢失学科思维价值;只有深刻理解学科的哲学理性和人文理性,教学内容才会从具体地理知识和事实概括提升到地理观念。地理课程改革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的改革,其中提倡的新课程理念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地理学科本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地理课程标准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景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20:05 , Processed in 0.0763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