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0-1-14 10:26 编辑
第六章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
P134随着地球表层的进化,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在经历了双圈层相互作用阶段、三圈层相互作用阶段和四圈层相互作用阶段之后,实现了目前的整体作用。整体作用是对双圈层相互作用、三圈层相互作用和四圈层相互作用的继承,同时,新的圈层的不断加入,也改造着原有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一节双圈层相互作用阶段
大气圈与岩石圈是地球表层最初的组成成分。目前,两者的质量和体积仍占地球表层的绝大部分。大气与岩石性质迥异,相互作用十分强烈。
一、岩石风化过程与气候
(一)气候对岩石风化的影响(二)岩石风化对气候的反作用
二、岩石圈变动与气候
P135岩石圈在不停地运动中。海底在扩张,大陆在漂移,山地在隆起,海沟在加深。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或区域的气候。
(一)海陆分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后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是连在一起的,构成一个庞大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周围的大洋称为泛大洋。从中生代开始,这个泛大陆逐渐分裂、漂移,一直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出现的,太平洋是泛大洋残余。
海陆分布位置的巨大变化,必然导致世界或区域气候的变化。由于大陆与大洋的分布状况与现在完全不同,决定了洋流的分布、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格局也与现在完全不同。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泛大陆与泛大洋之间巨大的热力差,导致了超级季风环流的盛行。地质记录也证实,当时季节变差比较大,季风比较强。几乎整个世界当时都盛行季风气候。
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中国西部地区在晚新生代向北迁移了6-10个纬度,使我国西北地区脱离副热带而进入温带。
(二)地形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陆地上地面起伏不平,对太阳辐射、空气密度、湿度和降水等都有影响。不同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不同,高大山脉和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尤其明显。
1对辐射状况的影响
2,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3,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地形既能促进降水的形成,又能影响降水的分布,一山之隔,山前山后往往干湿悬殊,使局地气候产生显著差异。
(1)促进降水的形成
地形对降水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暖湿不稳定气流在移行过程中,遇到山系的机械阻障时,引起气流抬升,加强对流,容易生成云雨。地形促进降水形成的主要机制是:山脉对气流的机械阻障,强迫抬升,加强对流,促进凝云致雨;山地阻挡气团和低值系统的移动,使之缓行或停滞,延长降水时间,增大降水强度;当气流进入山谷时,由于喇叭口效应,引起气流辐合上升,促进对流发展形成云雨;山区地形复杂,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容易产生局部热力对流,促进对流雨或热雷雨的形成;山地崎岖不平,因摩擦作用产生湍流上升,也会促进降水。
(2)影响降水的分布
地形对降水分布影响作用大致分两个方面:一方面高大地形影响四周大范围降水分布。例如,青藏高原对亚洲降水分布影响范围广阔。另一方面,地形本身各部分降水分布差异悬殊。
第一,高原内部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减。因为海拔增加,大气水分含量相对减少。所以在辽阔的高原内部,降水量一般较少。例如,青藏高原内部,年降水量仅70-80mm。
第二,山地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但有一个最大降水量高度,超过此高度,山地降水不再随高度递增。最大降水高度因气候干湿而异。湿润气候区,最大降水高度低,降水量也大;干燥气候区,最大降水高度大,降水量少。例如,喜马拉雅山最大降水高度为1000-1500mm,阿尔卑斯山为2000mm,中亚地区为3000mm。在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山脉,最大降水高度也不同。
第三,迎风坡多雨,为“雨坡”,背风坡少雨,为“雨影”。例如,我国台湾山脉,东、北、南三面都迎海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都在2000mm以上,其中台北的火烧寮年降水量多达8408mm。青藏高原南坡迎西南季风,降水量也十分丰沛。恒河下游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年降水量普遍在3000mm以上。世界最多雨的印度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2700mm,最大年降水量达26461,2mm。
第四,山地多夜雨。山地多夜雨主要是指凹洼的河谷或盆地,以夜雨为主。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密度大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汇聚后被迫抬升,如果盆地中原来空气比较潮湿,则抬升到一定高度后即能成云并致雨。另外,河谷或盆地中,形成云之后,由于云顶的辐射冷却,下沉的冷气又增强了河谷内的上升气流,因而地形性的夜雨较多。如我国四川盆地著名的巴山夜雨。拉萨、日喀则、西昌等地,夜雨也较多,但凸出的地形仍以日雨为主,且多对流雨。
(3)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影响
大范围的地形起伏变化,也会对区域甚至全球气候带来深刻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与美国西北高原的形成,对亚洲、北美和世界的气候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①高原隆升导致北半球晚新生代气候变冷。
随之高原的隆升,一月中纬地区对流层上部行星风系的波动(弯曲)加强,使得高纬地区的冷空气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向中纬度地区,导致中纬度地区温度的降低;地面积雪越来越多,地面反射率增高,使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地面温度的降低;高原与周围地区的高差增大,地面的侵蚀作用加强。由于地面风化产物源源不断地被侵蚀搬运,使暴露于大气中的、参与风化的物质增多,使参与风化作用的CO2增多,从而使得大气中CO2的浓度降低,使世界气候变冷。
②高原隆升,加强季风环流,使气候的季节差异增大。
隆起的地面,其显热与潜热的作用加强,夏季高原往往成为一个热源,冬季则往往成为一个冷源,从而加强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季风环流。季风环流的加强,使气候的季节差异更加明显,冬季更加寒冷、干燥,夏季更加温暖、湿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行星风系控制下的纬度地带性规律。
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从行星风系控制下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来推测,应该与非洲北部一样是炎热干燥的荒漠地带,可是由于季风环流的影响,这一地区却出现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森林气候景观,并且成了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③高原的隆升导致北半球中纬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
欧亚大陆内部干旱气候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起有关,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高原与山地的形成,导致西风带的分叉,水汽运移不再经过这些地区。高大地形阻挡了来自附近海洋的水汽进入内陆地区。由于热力作用,使得这些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在高大地形的上游地区,风暴发生频率较低。
④高原隆升加强亚洲季风的强度,改变季风的风向,改变季风影响的范围。
据研究,在上新世冬季风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盛行风向为北西西,影响范围也主要局限在西北、华北与东北地区;而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冬季风的风向逐渐转变为北西、北北西,影响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华东、华中与华南地区。
(三)岩石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岩石圈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气环流,改变了气候的格局与性质。而改变了的大气圈,反过来又作用于岩石圈,对岩石圈施加影响。岩石圈与大气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四)岩石圈与大气圈间的能量交换
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在进行着热能、化学能、动能的交换。地面与大气之间通过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在进行着热量的交换。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也在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发生着某些化学反应。例如,风化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同时也使岩石中的某些元素释放出来,因此两圈之间存在着化学能的交换。通过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接触与摩擦作用,岩石圈的动能可以传递给大气圈,大气的动能也可以传递给岩石圈。例如,地球自转速度变化,通过地面摩擦动能从岩石圈传递给大气圈,从而导致大气运动速度的改变。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年,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减慢,在赤道附近的大气可以获得1m/s的向东相对速度。当然,大气运动的动能也可以通过地面摩擦传递给地球。例如,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变化,就是由于大气角动量的季节变化引起的。
三、地貌与气候
(一)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大陆与大洋是最大的地貌单元。由于大陆与大洋之间的热力差,产生了季风环流。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及盆地,不同的地貌单元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 在山区,由于山坡与山谷对温度日变化的响应速度不同,故产生了山谷风,白天,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当山体高度超过水汽凝结高度时,在山地的迎风坡往往产生比较多的降水,气候比较湿润,而气流翻过山顶后绝热下沉、增温,使背风坡炎热干燥。 (二)气候对地貌的影响与控制 地貌形成的外动力,主要受气候因素的控制。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外动力的性质、强度和组合情况皆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地貌类型组合。外动力组合随各气候带而有所不同。由于气候具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带性,因此地貌也相应地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垂直带性。 在寒冷气候区,降雪量大于消融量的情况下,发育成冰川。在外动力组合中,以冰川作用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冻融风化、块体运动、冰融水的作用等,这里以冰川地貌为主要特征。山地经冰川作用后,形成角峰、刃脊、冰斗、冰川谷等地貌。在降雪量较小,不足以补偿消融量的条件下,则不能形成冰川,而是发育为多年冻土与冻土地貌。多年冻土的分布大致与冰缘气候带相吻合。冰缘气候带的主导外动力是冻融作用,其次是流水与风的作用。冰缘地貌主要为冻土地貌,常出现阶状台地。 在温润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化学风化作用、块体运动也比较普遍。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常见岭脊突起、山坡下凹、和缓的山丘等。 在湿热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外动力,但化学风化也很强烈。发育有厚层的红色风化壳的湿润热带,在森林没有破坏的情况下,缓丘上几乎没有水土流失型的沟谷侵蚀,仅以片状流水、土壤蠕动和热带泥流(土溜)作用较强,山体以波状连绵起伏的凸形坡的缓丘地貌为主要特征。在平原或缓丘上,往往出现由抗蚀性较强的基岩组成的穹状或钟状岛山。 在干旱气候区,以风或间歇性洪流为主要外动力。主要形成风沙地貌和间歇性洪流地貌。此外,还形成山麓面,在山麓面上残留着孤立的岛状山。山地河流往往在山麓或盆地边缘发育的洪积扇或冲洪积扇隐没,地下水从洪积扇的前缘渗出,这里成为干旱区的绿洲。 地貌的垂直带性和气候的垂直带性有一定的相似,从其所处的水平地带开始向高处递变。例如,有些高山深谷区,下部气候温暖湿润,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和重力地貌,上部气候寒冷,主要发育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 总之,在干旱气候区,风沙地貌比较发育;在湿润气候区,流水地貌比较发育;在寒冷气候区,冰川、冰缘地貌比较发育;在石灰岩出露的温暖、湿润气候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得比较好。 四、沙尘暴与黄土堆积(一)沙尘暴 所谓沙尘暴,就是大风扬起的地面尘埃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m的恶劣天气现象。沙尘暴是大气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沙尘暴与黄土沉积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沙尘暴,历史文献曾经有许多次“降尘"的记录,甚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南地区都有这样的记录。这些降尘的记录地点的分布与我国黄土的分布范围一致。这从一个方面验证了黄土主要是风尘堆积的认识,表明了黄土沉积与沙尘暴之间的成因连系一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许多次沙尘暴作用的产物。历史时期降尘的频率分布表明,寒冷干燥时期,降尘频率较大,而温暖湿润时期降尘频率较小。黄土一古土壤序列的分析表明,黄土沉积速率最快的时期发生在干燥的冰期,而相对比较湿润的间冰期黄土沉积速率比较缓慢。末次间冰期洛川地区的风尘通量平均只有8,18g/cm2ka~',而末次冰期平均却达17,24g/cm2ka"1,约为末次间冰期的2,1倍。黄土的粒度分析也表明,干燥时期黄土颗粒粒度比较粗,而湿润时期黄土颗粒比较细。因此可以认为,在干燥时期,不仅沙尘暴的频率比较大,而且沙尘暴的强度也比较大,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而湿润时期,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