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一粒沙子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7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结合历史知识解答地理试题

已有 490 次阅读2007-3-15 19:10 |个人分类:教学体会

  《区域地理》(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 编著 第1版)第84页第12题: 
12、下列地区中,民族复杂、国家数目最多的是( )
A、巴尔干半岛  B、亚平宁半岛 C、中南半岛 D、索马里半岛
  昨晚在做这道时,凭直觉选出了答案A,但如何将选这个答案的理由告诉学生呢?翻阅了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第二册也没有找到相关的叙述。(以下提到的教材都是人教版的)于是想到了问历史老师。结果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课文中找到这么一句话:(巴尔干半岛)这里民族关系复杂。(第121页)并通过历史老师知道巴尔干半岛有“火药桶”之称。并且在《世界近代现代史》有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课文中也有关于半岛被割分的描述。这给了我一个思路,即通过历史知识来讲解这道题目。毕竟,如果通过所谓的地理途径来讲解分析这道题,无非是打开地图册来查找各个半岛有多少个国家。而且也无法确定该地是否民族关系复杂。
  后来又联想到了今年全国文综1里面的第36题的第(5)题,得知道明王朝于1644年灭亡才能做出此道题。于是翻阅了记忆中一些有关历史的地理试题。
  如全国文综1第39题的第1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6分)
这道题如果能联系到《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中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如哪些通商口岸,如该教材第15页: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就能够很轻松的将这道题做出来。而且在该教材中也有两幅有关通商口岸的图片:
此外,2003年全国文综第40题,
40.(24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为由一再推迟。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这道题如果能够联系到《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50页关于《开罗宣言》的知识也能帮助我们找到做题时的重点: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办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
“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丘吉尔推迟渡海作战的时间大致在11月到第二年的6月之间,而6月为北半球夏季,既然在夏季登陆,那么不利于登陆的就可以推测出大致是在冬季,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做题时从冬夏季气压强弱不同着手分析。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好地理的同时,能够看看历史教材,掌握一些历史知识还是有利于我们的教学。而且从地理的角度去看待一些历史史实发生的地点、时间时,很能够找到其中地理、历史的结合点。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文综,而不是拼盘式。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ygldy 2007-3-26 08:10
考试大纲明确写道,“地缘、事实、意识”三个词语。任何人类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是基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历史背景。就某个事件来说,都是有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是“历史”。地理学科以研究地理事物的演变“历史”为内容之一,不仅仅在描述和分析现状,也要研究分析其历史的发展。这在地理课本上是经常地得到反映。以历史的视角看待事物的发展,一切是那么的“自然”。 地理中关于“历史”的考查,不在于记忆“大事年表”,而是强调事件的历史关联和先后逻辑关系,“时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刻度,而是个“积极的要素”、事实的表征。 沙子先生大作中提到的沙尘暴的题目,对于我来说不是知道1644年,而是知道“明朝灭亡”那一年!在这样的“事实”发生在怎样的地理背景下?多灾多难的中国啊。。。。

QUOTE: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谢谢严光老师的指点。 令我受益匪浅。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8 19:07 , Processed in 0.0755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