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7|回复: 0

[e团队集体备课] 2012年初中地理第十周集体备课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6 07: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溧阳地理E团队集体备课记录
  
年    级
  
七年级
科    目
地理
时    间
4月10日
  
备课内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参加人员
  
贺丹君、朱立群、赵建兰、姚花、王洁、符晓赟、甘秋华、潘岚、司马琴、茱莉红、朱文彬、虞燕、卢云娟、史倩、王琴芳
主持人
蒋梅仙
  
教学目标
  
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的概况、特征
  
2、认识“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的主要特征及对这些国家带来的危害
  
3、通过图表资料认识、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
  
4、通过读图分析,掌握热带草原地区常见的灾害及产生的原因
  
5、通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的主要特征及对这些国家带来的危害
  
2、通过图表资料认识、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及练习设计
  
  
1、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难民图:
  
读图思考:从图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经济落后、粮食紧缺等)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地感受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粮食问题的严重性。)
  
2、四人一组讨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粮食紧缺的原因及对策?(分工合作,代表笔录、准备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
  
3、代表发言:
  
A、经济落后的原因: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教师:a、你能说说什么是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吗?(联系图表:图8.31本区一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
  
      b、简要分析非洲各国产生上述经济特点的原因。非洲各国靠上述贸易发展经济,有什么弊端?
  
教师小结,学生简要笔录。
  
B、粮食紧缺的原因:人口多、环境恶劣等
  
教师:a、活动:说说人口、环境、粮食的恶性循环关系?(填表后解说)
  
      b、说说环境恶化的程度及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联系非洲的气候类型及72页活动题1、2)
  
      c、如何改善这种恶劣关系呢?(设计良性循环图)
  
设计意图: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培养正确的人文观。)
  
C、活动:虽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还比较落后,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正在努力摆脱贫困。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认为下面有关促进非洲发展的建议有道理吗?为什么?把下面若干条建议的代号,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形的小方块中,并说说你的理由。
  
j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l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m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n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o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精彩集体
  
研讨摘要
  
  
  
  
姚花----实验(375243978) 8:10:49
  
蒋老师的课件制作很精致,不管是幻灯片的背景色彩、字体颜色、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搭配,让人看得很舒服;第一张幻灯片展示了本节课的一种探究目的:小班制的模式探究,想法很新颖的;先让学生自学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基础知识,选择了填空和单选方式;关于当地的经济和环境选择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因人而异地选择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灵活有效;另外发现老师深挖教材,设计不同话题,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王洁—光初(452036014) 8:18:42
  
《非洲》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前后衔接连贯,条理清晰,在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并且在最后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符晓赟—二中(408090310) 8:23:34
  
蒋老师对知识点的难易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基础的知识采用自学的方法,一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来又能让学生从中锻炼学习一个地区。特别是最后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献计献策”的环节也很好,让学生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
  
甘秋华-二中(343736491)  8:40:17
  
"我国也是一种自然灾害多发区,如水灾、雪灾、地震、泥石流等等。当这些灾难席卷而来,我们将如何进行自救?请选择一种灾难写一篇小文章。字数在400字左右。"由非洲的自然灾害引申到我们周围的自然灾害,让学生思考面对灾难时应该如何处理,加强  了学生情感的培养。这节课重点突出非洲的经济特征和原因,而对非洲文化和自然环境通过自学的形式加以落实,充分体现了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学校积极性,并且重难点突出,结构紧凑
  潘岚-实验(190533865) 8:42:15
  
刚看完蒋老师的课件觉得很不错,从全新的视角也就是情感体验出发引出非洲的人口环境和粮食的关系。在课件中引用的一些素材也都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第一部分关于非洲的概况自学部分设计的也很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想如果在展示非洲的地形和海陆位置答案的时候在边上再配上非洲的地形图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贺丹君(83891283) 8:51:35
  
初中地理的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所以我想老师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特别要从趣字入手。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时事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事导入知识的落实固然重要,但方法的形成却是重中之  重,在自然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提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但我个人觉得强调得还不够,比如上次在光华听课的过程中,老师们也不难发现学生在这方面仍然很欠缺,还需要建构一定的思维模式。
  朱立群-燕山(892988212) 8:54:46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中国同属发展中地区,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对比介绍。如自然灾害、单一商品经济两方面在课堂上可适当拓宽。
  
赵建兰—燕中(1296567561) 9:27:27
  
介绍一下中国援建非洲的坦赞铁路,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为“自由之路”、 “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国与非洲甚至中国与整个第三世界“兄弟情谊”的丰碑。付出总有回报,当年是非洲的难兄难弟们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虞燕-燕中(544080392) 10:12:31
  
为什么非洲当地动物擅长奔跑,既然学生感兴趣,可以先让学生列举一些典型的长跑动物,教师也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享受视觉体验。然后再自然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的学习,动物的奔跑特性与当地气候密不可分
  卢云娟(燕中(497898166) 10:15:48
  
作为一个地理教学新手,在这里只有虚心向大家学习的份。认真看了各位同行的发言,受到了极大的启发。把蒋老师的课件看了三遍,对照课本的知识排列,发现蒋老师的知识梳理整合能力很强,课件以实现情感目标为契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实现知识目标的达成。
  史倩-燕山(258592080) 16:48:59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中,看到关于学生学情的分析,这项是非常实用但我很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用到,这点我要反思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毕竟内容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有些班级的学生学习氛围好且之前的基础牢固,就可以适当自学,并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拓展他们不知道的知识;而有些班级的学生连基本的地理思维框架都没有构建起来,即没有“地理的头脑”,不会用其思考问题,关键就在帮助他们构建框架。在之后的“小组探究我快乐”里面既加强了一部分思维活跃学生的参与度,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更能调动那些不够活跃分子的参与积极性,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课件中献计献策环节,既回顾了本节课之前的内容(因为要根据学过的内容,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朱莉红----光初(415500757)  18:48:13
  
对于非洲的自然环境,教师以学生自学,进而进行知识展示的形式展开,既避免了自然环境每个方面的学习介绍所带来的枯燥乏味,又使学生对非洲的自然环境的主要情况有了了解,进行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觉得蒋老师课件中有一亮点,是我们平时上课中可能会忽略掉的(一般只讲地震和地质灾害),随着世界气候异常变化,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来预防将来有可能遇到的突然灾难。蒋老师在此节课中,就对学生进行热带风暴的防灾减灾教学。
  朱文彬--光初(985696304)  21:25:05
  
蒋老师的课件中在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时先展示了前一课欧洲西部经济发达的原因,既巩固了旧知,又与下面要展示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为什么落后的原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日期:2012-4-11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3 12:31 , Processed in 0.0873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