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昼夜交替课后感
2012年9月18日晚自习上课
昨天累的快虚脱了,下午两节课因为周一市教研的听课补上落下的课,晚自习要讲昼夜交替,一天上了四节课。早饭后找了Z同学谈话,下午课外活动又和六个课代表交代班级作业上存在的问题。身体疲惫至极,喉咙有点受不了,今天的学生谈话暂停。
累是累点,不过晚自习讲课效果就是不错。我的原则是晚自习不讲课,听了陈卫东教研员的评课后,我知道当班主任有巧法,教课也有巧法。在授课的时间中努力践行之,不知道开封市25中的课堂模式是什么,去年到25中交流观摩我正好有事没去成,但听过评课之后我就知道这个模式比我们现在的授课形式好。好东西就要坚持。其实我一直也很迷茫,进行过一轮授课之后感觉还是没多少进步,没有一种自信满满的感觉。昼夜交替一课是我高三复习课为之实践的第一课,希望我能坚持下去,必定有更大的收获。
尉氏学校的老师尝试昼夜交替晚上讲,是为了地球运动演示的效果更好,灯一拉,电灯照射地球仪就非常直观的观察昼夜的产生。我也打破了晚自习不讲课的原则,把昼夜交替一节放到晚自习讲,要不是教研员听课耽误上课的时间,白天可以上自习做题,晚自习上课,没什么差别。只是顺序调了一下而已。我又把收集到的地球运动几个动画演示在晚自习播放,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演示效果也非常好。判断晨昏线是一个重点,在讲过用侧视图判断晨昏线后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把侧视图转化为两个俯视图,好多学生眼高手低。有的切点位置没找好,有的是和赤道关系没认清,有的极昼极夜没搞清楚,甚至不少同学把回归线和极圈画成实线。北半球俯视图画对的不少,南半球俯视图画对的不多。学生的问题暴露的越多,修正的问题也会越多,学生收获才会越大。
第一次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画侧视图时晨昏线画成立体的,可是在讲判读日出日落时间时却把地方时画错了,可以再画一个光照图以用判断地方时。设置问题过多,只有自己知道,没有明确示之。有课件可通过课件展示,没课件可用学案代替。以后想办法纠正。问题不明确,学生的思考就没有针对性。日出日落时间的处理有点仓促,剩下五分钟就想拿下一个难点,不容易。时间不够就勇敢的删除,放到下一节当难点突破。突破难点就从最简单的例子下手,给学生铺好台阶,才会更好的理解。日出日落时间的处理就以赤道为例,选择两个点去理解日出时间的定义。
要坚定新模式的未来,要坚信新模式的前景。把问题提出来,会有更多新问题的生成,才会教学相长。老师重复三遍,不如学生动脑一遍。学生动脑三遍,不如学生动手一遍。但要尝试动手的过程带来点快乐。
张卫建2012年9月19日打印于高三办公室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9 10:09 , Processed in 0.0636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