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点:良乡三中
内容:课标再学习 宁惠兰老师
感想:
今天宁惠兰教研员为我们讲解了地理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形成再认识。课程标准是对地理课程实施的整体目标要求,教材每一节前对应课标形成具体目标要求。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像读图得出地理位置之类的试题不需要记忆,能够从图中获取即可。对于课标,应当印记在脑海中,便于教学中把握课标对该内容的要求及认清该内容在课标中的地位。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在写日常教案时,不用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开描述,注重把握地理学的核心素养。
宁老师讲解完课程标准,我们对北京四中赵鹏飞老师的《世界降水量的差异》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进行学习和研讨。这节课获得了北京市的奖项,给我的启发很大。首先,利用内蒙古地区东中西三地植被景观不同请学生说出原因,引出降水量的差异。然后展示世界范围的降水差异图,请学生用红白两色的笔标出降水多降水少的地区,学生根据颜色差异,能顺利完成,开始我觉得标记后图像会太乱,但是反而更加清晰了。之后根据图像找规律,学生能够总结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差异,提示重要纬线,学生找到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通过教师提示是存在突兀变化的吗?学生得出空间分布的第二个特征即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紧接着出示图片,即非洲热带草原上不同月份植被呈现不同景观的图像,及校园内喷灌技术使用频率随机月份发生变化,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现象引出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匀。对动物产生怎样影响呢?观看大象迁徙的视频短片感受季节分配不均。呈现英国绅士戴着黑色雨伞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得出为什么绅士出门必带雨伞?引出英国降水分布均匀,人们出行必备雨具,逐渐衍生成一种文化,在世界其他英属殖民地,虽然降水不像欧洲西部一样季节分布那么均匀,但是人们出行依然手持“文明棍“形成一种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板书出降水的时间变化即季节分配均匀和季节分配不均匀两种现象.充分结合生活实际.
讲解完现象,紧接着对原因进行探讨,该部分在总结降水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时就做了铺垫,在这里点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综合本节课内容对世界降水的分布差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植被景观、动物习性、生活习惯及传统民居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人类只有掌握自然规律、才能更好生存和发展。本节课更大的收获是以此为模板学习地理教学规律性知识时进行借鉴。
现象入手---总结规律---形成模式----分析另一实际问题----检验规律---对生活的影响----升华地理情感.
特别注意:一图多用,要素的转换图不变.
注重与实际景观及生活联系
下午我们针对一些教学设计片段进行讨论,自我检讨查漏补缺.如在台湾一节教学中注重体现课表中的爱国教育、渗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思想;强调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即海上重要门户及渠道;强调台湾的地缘、血缘、政缘关系。地理的教学离不开情景素材,任何知识都要以情景素材为依托进行教学,导入忌繁琐;设问严谨;分组合作学习忌要素割裂;探究性学习非一探到底,也不是根据课本找答案就是探究;在讲区域地理中的世界地理时,注重讲解第一个典型国家或地区时注重方法的渗透;地理实验把握科学性。
定位置找差异说发展.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3 06:16 , Processed in 0.0688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