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罗兵传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338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教学反思(七) ——如何上好一节课(内容来自网络)

已有 418 次阅读2017-6-19 09:30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成都市, 教学反思, 多媒体, 如何, 网络

一节好课有许多要素,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演绎。对于教师而言,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上出一节好课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上出一堂好课呢?上出好课的秘诀又是什么?

好课要满足哪些条件?

1、“双主互动、多维联系”】

成都市某所小学,通过“智慧Hi课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高度互动,向社会展示了精彩的电子课堂教学,整堂课在师生的亲密互动中完成,收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课堂教学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多媒体等辅助资源互动联系,从而使教与学达到高度和谐,实现课堂活动的快乐、高效、优质。

适应现实,教师除了要关注知识目标的学习与生成,还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考试能力方面下功夫。为学生的未来生存发展提供帮助

 

2、要做到四个改变】

从传统课堂到新课堂,应该出现以下改变:

 

1.改变教师观念

教师的思想决定课堂教学方式,因此,改变教师思想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2.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充分自学,合作学习需要通过小组内部的充分交流来实现,探究学习的重点是知识学习和应用练习。

 

3.改变教学工具。

课堂教学应以“三案”(学案、题案、师案)为抓手,让学生有法可依、有题可练。学案指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方案,重在目标解读、方法指导、习惯培养;师案指的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方案,重在教学过程的预设和生成;题案指的是学生知识达标的训练方案,重在知识点训练、问题设计目的说明、解题思路指导。

4.改变学习内容。

知识学习要立足于教材,将知识学实、学准;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课本知识,将课内知识与拓展知识有机衔接;学生要落实知识学习点、线、面、体的整体联系,构建知识树和知识体系;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方法、思想方法的总结提炼。

 

3、要建构体验模式】

学习即体验,没有体验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为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教师可以构建体验式“6411”课堂教学模式。“6411”指的是“六步”“四查”“一为本”“一中心”。

 

六步: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检测、拓展;四查:课堂教学的四次学情调查;一为本: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一中心:以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为中心。

 

4、要彰显不同风格】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鉴于此,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自主探索新授课、阅读课、作文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的流程和模式,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5、要有精彩的导学】

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如同拉开的大幕,要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景色;犹如乐章的序曲,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震撼。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告知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给学生一些指导性学习建议;告知学生对学习时间的要求;简单解读学案要点,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解决学案中的问题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到课堂的魅力所在。

 

6、要有安静独立的自学】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应该独立学习教材及相关文本资料,要以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对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标注,为互学讨论环节打好基础。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激发和提高,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学生高效独立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某校大力开展“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自己要学会,而且还可以在课堂上跟其他同学讲出一个知识点或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继而老师再做讲解和指导,使得学生学习和分享两不误。

 

7、要有互动】

互动指的是学生的相互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动的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互动重在检测自学效果,重在解决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具体来说,就是学生之间进行学习帮扶,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既是解决自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互动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座中学利用“同频互动课堂”,两个学校的学生积极互动、踊跃参与,回答问题时相互竞争、相互补充,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度过了愉快的四十五分钟。虽然一个在县城,一个在农村,但同频互动课堂让他们实现了教学的零距离沟通。

 

8、要有形式多样的展示】

展示是呈现自学、互学成果的环节,分为小组展示和班级展示。展示环节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应有创造性地设计各种展示活动,打造活跃、愉悦的课堂气氛。

 

点评。教师要对展示的学生进行评价,点评的学生也要有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时要注意归纳要点、总结规律,还要指导学生的点评方法,比如抓疑问、抓规律、抓本质等。

 

辩论。学生点评后,如果出现不同观点,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之间会反复问答,从而进行思维碰撞,不断加深理解、纠正错误。

 

精讲。教师进行讲授、讲解、提炼、归纳。精讲可以在学生展示的同时进行,也可以在学生全部展示完成之后进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结合课堂实际把握随机生成,让生成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9、要有精炼准确的检测】

检测环节是为检验学习目标、验收学习效果而设计的,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课堂检测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组内结对互查,也可以是小组长检查或抽查部分学生,还可以是小组之间相互检查。检测环节的问题设计,可以是题案中预设的课内练习题、达标检测题,也可以是临时生成的问题。在检测时间的安排上,可以集中检测,也可以穿插在教学环节之间进行。

 

10、要有知识的拓展】

拓展环节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延伸。

教师与学生要先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通过课堂小结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究竟要落实哪些重要问题、核心问题以及应该掌握哪些学习方法。课堂小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归纳要点。此外,教师还要布置课外阅读,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进行延伸阅读、拓展知识。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 23:14 , Processed in 0.0763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