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haoxxooo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6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等盐度线 等水压线 等温差线 等太阳高度线图 等

已有 734 次阅读2010-3-9 21:08 |个人分类:地理杂志|

 

1.全球盐度分布规律:由副高向南北两侧递减。红海最高,波罗的海最低

分析思路:

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不同纬度比较)——降水量 > 蒸发量,盐度低。

2)有无地表径流补给(同纬度比较)——有地表径流盐度低。

3)有无寒暖流经过(同纬度大洋东西部比较)——暖流盐度高,寒流盐度低。

2.根据盐度高低变化判断季节

  思路:气候类型——雨季分布——河流汛期枯水期——入海口盐度变化

  气候类型——气温高低——海水结冰融冰——盐度变化

3.根据盐度判断船只深浅:盐度越高,海水浮力越大,则船只吃水越浅

4.根据盐度判断密度流:表层由盐度低流向盐度高

不同纬度地区盐度比较主要分析气候中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同纬度不同海区主要分析洋流流经状况,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较低;近海岸盐度还要分析陆地淡水注入的稀释作用;高纬度海区还要分析结冰与融冰的影响,结冰使盐度升高,融冰使盐度降低。

 

承压水由于存在隔水层顶板而承受静水压力。当钻孔穿透隔水层顶板时才能见到承压水,此时水面的高程称初见水位。此后地下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将顺着钻孔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静止下来,此静止水面高出含水层顶板底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承压水头。而静水面的高程就是含水层在该点的承压水位。

1、判断承压水的流向

垂直等水压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2、计算承压水的埋藏深度

地表等高线与含水层顶板等高线之差

3、计算承压水头的大小

等水压线与含水层顶板等高线之差

4、判断自流井和承压井

某地若等水压线大于地表等高线,则为自流井

某地若等水压线小于地表等高线,则为承压井

等太阳高度线图

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
.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
.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3
.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即晨昏线。

4
.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等温差线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b)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c)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d)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e)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图3给出了不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情况。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b)海陆  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c)距海远近  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此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3)、等值线分析

a)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b)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等潜水位线

1、判断地势的高低

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

2、判断潜水的流向

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3、判断河流的流向

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递减方向一致。

4、判断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潜水流速越慢。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

某地的潜水埋藏深度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值(或范围)减去等潜水位线值(或范围)。

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

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河流补给潜水)                                  (潜水补给河流)

方法2

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

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则河流补给潜水

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则潜水补给河流

6、合理布置取水井和排水沟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

当等潜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潜水汇流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潜水位线由密变疏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由密变疏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04:44 , Processed in 0.0709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