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八月初的上海,正受副高控制,在室外走一走,真正体会到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感觉。8月2日中午,午餐后参加研讨会的老师们去参观七宝中学的地理场馆。在餐厅门口、楼口都有大学生志愿者迎候,给老师们指路。辛苦了志愿者!
第一站,天文馆。它在艺术楼顶楼,分两层。第一层是展厅和工作室。
这位帅哥是七宝中学的地理老师。他拿着手机给大家介绍,安装了APP后,学生也可以控制天文台的设备,观察天体图像,甚至直接观测天体。
右下为一台便携式天文望远镜
通过这个楼梯上观测平台。
到了观测平台,因在顶楼晒的透透的。比在工作室更热。后来打开天窗,有点风才好受一点。
自动寻星电控系统。电控数据库存储了20多万颗天体的实时位置。
白天看不到星,观测什么呢?
输入数据
天窗打开,自动寻星。
中午,太阳接近上中天。
你猜对了吗?
是太阳黑子。
第二站,来到了科技楼。
一楼楼道内就摆放着部分标本。
古生物博物馆
部分岩石标本,上面有瓶化学试剂,我估计是盐酸。岩石标本展柜是开放的,学生可以触摸标本。
左侧台面上摆着一排显微镜。学生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矿物晶体。
七宝中学学生地图俱乐部在科技楼二楼。柳英华老师和部分中学生志愿者在室内向老师们讲解,并回答参会老师的问题。
房顶上的上海市区图
合作单位测绘院赠送的上海老地图复制品。
工作室内的电脑和书籍
绘图仪
大名鼎鼎的上海世博会手绘地图(手绘后经电脑清绘)(七宝中学向参会老师赠送了一份)
历年研究型课程优秀论文集(七宝中学向参会老师赠送了一份2014年优秀论文集)
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时区钟
移动气象站及数字星球
气象观测站数字终端
8月2日下午,柳英华老师作了《基于地理实践和项目研究的学生地理创新素养培养的探索》的精彩发言,发言中也列举了七宝中学众多的地理实践活动,引发会场激烈的讨论。李万龙特级禁不往拿起话筒,说了很多。
七宝中学地理场馆建设使用和学生地理创新素养的培养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看到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七宝中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软硬件俱佳。传统的地理实践活动有天文观测、气象观测、地质活动,七宝中学均有相应的场馆和设备,为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七宝中学地理组老师扎扎实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走出了校门,走到了广阔的天地(正如李万龙特级所说的地理教学要“着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七宝中学地理实践和研究活动取得巨大成功,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真正地去调查研究,将地理学习与其他学校的学习整合到一块,很多学生的研究论文成果获奖,并被保送到著名高校。我想有很多原因,七宝中学先进的办学理念,领导的重视,二十多年的积淀,地处经济与文化中心,学校资金雄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如与天文台、测绘院等)等……但我觉得最重要还是人的因素。七宝中学老师应该跟大家一样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样面临高考升学压力,他们为什么做的那么好?(我看到一些地理教室仪器上蒙着灰,仪器标本锁着,学生无法使用。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学生都有学分,但看材料全是编的)
我想对于广大同行(特别是自己)来说转变观念,克服困难,不等不靠,发挥自身优势,适当借助外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让地理教学真正着地,让学生真正喜爱地理。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2-23 21:32 , Processed in 0.0692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