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geonet

“互联网+”教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015上海市暑期中小幼校(园)长专题研修班明日开幕,议程全新出炉!2015-07-20 [url=]第一教育[/url]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聚焦教育——关注学校、教师、学生、课程的发展”2015上海市暑期中小幼校(园)长专题研修班明天上午即将在上海市市西中学举行。会议议程全新出炉!


议程7月21日-22日上海市市西中学
指导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
协办单位:上海教育杂志社、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会、上海市市西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7月21日上午

地点:上海市市西中学力行楼八楼报告厅


9:00—9:30 开幕式

主持人:尹后庆(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致辞


美国国家中学校长协会主席Michael Allison致辞


资助方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理事、主任,中美校长高峰论坛执委会副主任委员梁宇东致辞


由美国中小学校长协会(NASSP)中国事务办公室(CAC)首席官员Emily Hu介绍美方嘉宾


9:30—12:00 主旨演讲

主持人:胡卫(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主旨演讲一

主题: 21世纪核心技能素养与学校课程规划

演讲人:Michael Allison


Michael Allison,为全美中学校长协会(NASSP)主席;美国著名教育家;美国联邦教育政策智库成员之一,荣誉学校Hopewell校长。


主旨演讲二

主题:21世纪信息化时代下的脑科学、学习科学与教育

演讲人:Ted McCain


Ted McCain,国际咨询集团InfoSavvy21主管, 为Cystar Computer Systems总裁,为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等大型跨国公司提供教育咨询服务。


7月21日下午

活动形式:平行论坛

活动地点:上海市市西中学


论坛主题一:数字化时代学校的挑战与机遇


中方主持人:唐盛昌,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


美方主持人:Ted MaCain


中方嘉宾:


冯志刚,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


王洋,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校长。


任友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美方嘉宾:


Bill Ziegler,博士,荣获美国 “国家年度荣誉数字校长”称号,担任宾夕法尼亚州Pottsgrove高中荣誉学校校长,宾夕法尼亚州中小学校长协会主席。


James T. Richardson,荣获美国 2015“国家年度荣誉数字校长”称号,马里兰州Buck Lodge荣誉学校(初中)校长。


论坛主题二:学生综合评价与个性化发展


中方主持人:杨向东,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方主持人:Michael Allison,全美中学校长协会(NASSP)主席;美国著名教育家;美国联邦教育政策智库成员之一,荣誉学校Hopewell校长。


中方嘉宾:


张志敏,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


徐红,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


杨振锋,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


美方嘉宾:


Kevin Bennett,荣获美国2012“国家年度荣誉校长“称号、美国教育界具有创新型领导力的荣誉校长之一,The FAIR School荣誉学校校长及“西地铁教育联盟”战略发展总裁。


Mary Pat Cumming,The FAIR School副校长,全美活跃的教育实践领袖之一,具有20余年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及学校管理经验。


Michael Elston,荣获2015明尼苏达州”年度教师“称号,是一位对青少年教育极具热情的美国新锐教育领袖。


论坛主题三:课程整合与深度学习 建构21世纪新课堂


中方主持人:张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方主持人:Robert J.Bartoletti博士,担任新泽西州小学校长及中学校长逾20年,并任职首席学校管理者长达12年,为新泽西地方和国家教育协会与理事会领军人物。


中方嘉宾:


董君武,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


唐江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吴蓉瑾,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


美方嘉宾:


Kathryn Kaiser,教育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学校核心成员之一、该校低年级校长。


Belinda Nicholson,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学校中学部校长。


闭幕式

主持人:王涛,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


主讲人:


周飞,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


陆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纪明泽,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


分别代表三个分论坛将各论坛上中、美嘉宾的精彩观点、解决方案、工具等向大会作展示汇报。


中美双方嘉宾致闭幕词:


范国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


美方嘉宾代表致辞


7月22日上午

学校参访与深度对话交流


主题:课程多样化 培育创新人才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主持人:苏忱,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


主讲人:


戴立益,华师大二附中校长


郭金华:上海市大同中学副校长


芮仁杰:上海市向明中学校长


来自上海三所高中的三位校长分别介绍分享如何基于学生需求和兴趣,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所进行的校本课程探索及其实施成效。


中美校长、嘉宾、教师、学生共同对话、讨论。


* 小编个人微信号:1662428293,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06: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插线板为何能3个月卖掉100万支?
2015-07-29 金错刀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  
微信号 webthinking

功能介绍 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多年发展积累出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可以应用在互联网领域,也可以传递给其他领域。我们会每天分享我们阅读到的能够体现互联网思维的文章,大家一起阅读,学习。

作者:金错刀|采访:龚进辉
来源:金错刀|微信:ijincuodao


硬件做爆品必须先‘裸奔’。这是小米插线板操盘人、青米科技创始人林海峰从传统企业杀入互联网的最大感悟。自米粉节首发以来,不到3个月插线板销售100万支,现在月销量接近100万支,一年预计销售1000万支,要知道突破电气30个SKU年销量不超过1000万支。


以下是青米科技创始人林海峰的案例口述(未经本人审阅):


从传统到互联网:自毁三观


我来自突破电气,突破最强悍之处是工业设计能力,插座、插线板的外观和孔型设计是行业风向标,但一直缺乏符合大众消费人群的设计。同时,作为一个传统企业,突破从稳健出发做产品,执行主要看是否符合标准,然后一层层往上叠需求。尽管突破与供应商合作20年,但如果产品改动幅度过大,供应商会认为要求不具备可行性,最终产品改动的愿望落空。


2013年,突破和小米共同投资青米做插线板。2013年底,我和雷军开始商讨插线板的产品定义,确定做一个美轮美奂和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当时带USB孔的插线板售价在百元以上,我们对标对象是144元2个USB孔的插线板。


插线板属于强电产品,与用电安全相关的产品打磨不易,我们前后历时一年打造产品。小米参与进来后,我们的心态发生巨大变化,变得更加年轻和活跃,小米产品思维与突破完全相反,先确定面向大众的产品要求——“美轮美奂”,然后朝合规方向推进,直到产品打磨完成,最终我们发现小米插线板是集成类的微创新。


不可否认,小米插线板凝聚了大众智慧,尤其是供应商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我们尽最大的诚意与他们交流自身活跃的心态,希望携手长期合作,最大程度发挥供应商的能动性。尽管我们公司不到20人,但背后有500人的供应商团队支持。


从突破到青米,我总结内心最大的变化是不断突破、颠覆自己。过去突破不是面向年轻人,而是面向设计师,希望与其他家电产品完美融合,现在理念发生转变,开始走粉丝路线,面向众多年轻用户,做出更极致、想象力更丰富的产品,成为走亲访友的礼品。


插线板的3大痛点


突破拥有上百项插线板专利,过去10余年友商争相模仿突破的模块化设计,生产出大量组合型产品,只在孔型排布上创新,而没有在外观或结构上创新。与20年前突破独立开发产品类似,我们做小米插线板完全是推倒重来,包括电源线、插头、三合一开关、铜带、外壳、3.1A集成电路,连变压器也是自己造自己缠,缠完之后交给组装厂生产。


插线板只要涉及到改变就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2~3年探索专利和合规,我们仅用1年就做出插线板成品,不可谓不神速。小米插线板之所以畅销,主要归功于三大要素:外观设计占50%、结构设计占30%、剩下20%是性价比。从产品层面分析,小米插线板主要在颜值、结构设计、安全性三方面极致创新。


一、高颜值


记得第一天我与小米团队开会,他们开门见山地告诉我,“接下来可能要被改吐哦,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当时我不明白小米如何定义改吐,后来我才深刻领悟改吐的内涵。比如,我认为某种方案可行,到小米团队手中被毙是家常便饭,历时7个半月打磨外观才定型,我发现真的被改吐,改到不能再改,甚至连一毫米细节也要改。


外观设计不是简单地画张图纸或者孔型排布就能搞定,画完图纸后进入实施环节,包括做首板、首模等工序,同时考虑抛光等因素,最终看外观是否好看,每次完成后再进行内部评估,使工期一次又一次被延长。讨论孔型排布和细节时,我们主要围绕3+3、3+4、2+4三种模式展开,最终确定3+3模式,原因是3+3排布均匀,外观相对好看,如果多一个孔视觉效果不佳。


设计USB孔时,我们又遇到不小的难题。过去插线板是先设计变压器,然后布置电动电容和各种芯片,再增加USB孔,导致USB孔只能放在边缘,无法居中处理,所以3个USB孔平均分布在主板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我们重新定义产品后,需要与国内优秀的方案厂商、芯片厂商合作,工程师测试上千只变压器,重新排布才达到3个USB孔居中的效果。


二、小巧


插线板是内外兼修的产品,外观设计与结构设计紧密联系,小巧同样由内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决定。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插线板无法做到极致小,整体体积相对宽松,唯一可行方案是按照国家标准的峰值来打磨产品,要求所有材料和元件测算准确,同时达到安全标准,操作起来难度极大。


在把插线板做到极致小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遇到两大难题:一是理念问题,我们需要克服与小米团队思维方式、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的差异;二是供应商合作问题,为节省成本,我们需要与模具厂配合默契,每个铜板排布通过精细化步骤做到精准。


过去静电路与结构设计没有相互配合,排列距离普遍超过50厘米,为了达到安规距离,结构设计必须挡住元器件,使排列距离从50厘米缩小到30厘米。同时,在符合安规的前提下,力求电源线做得最细、最软,把插头做到极致小也不容易,最终结构设计工期比外观设计更长。


三、安全性


插线板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只需一根线、一个壳和一个铜板就能做出简易的插线板,现在在安全性上投入的良心企业越来越少。我们认为成立企业不是玩票,必须对产品和社会负责,在插线板安全性上下狠功夫。很多插线板插拔顺畅的原因是没有保护门,只有铜带口,加上保护门会遇到一定压力,增加插拔难度。


尽管现在尚未强制要求加上保护门,着眼于未来国家要求,保护门一定会被加入安规中,如果到时候产品没有加入会被下线或封杀,保护门增加插线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儿童因误碰受伤。我们主要发力加强开关安全性,简单的开关不能提升安全等级,必须做到三合一:开关、指示灯、过载保护。


普通插线板与电线一样,只能承受220V 10A用电环境,所以必须严格限制电器使用。如果同时使用洗衣机、烧水壶、电熨斗等大功率电器,电流、电压会随之抬高,大量热量导入铜带,温度升高使插线板变形或异常,过载保护显得尤为必要。当插线板达到一定温度立刻跳闸,提醒用户不要同时使用多个电器,尤其是不合规的大功率电器,比如1500W功率的电镀丝烧水壶。


爆品不仅看脸,还要“裸奔”


今年3月31日,小米在发布会上连发5款产品,插线板压轴亮相,最大亮点在于把产品拆开,内部结构做成一个精致的面板对外展示,在插线板产品宣传环节裸奔尚属首次,过去在任何渠道销售都没有拆开产品的先例,只在公司内部讲解产品时裸奔。


其中,一个小米同学起到关键作用,发布会前一天,他提议与其让友商或用户拆开对比质量高低,不如自己彻底让产品裸奔,结果当晚我们忙到很晚。发布会之后,果然有媒体拿到产品后直接拆开,验证49元插线板是否真材实料,后来小米路由器、电视都采用产品裸奔的宣传方式。


4月8日米粉节,插线板在小米网首发,一天狂卖24.7万支,小米一直“抱怨”我们备货量过少,如果备货50万支可能销售一空。6月17日,小米插线板销量突破100万,现在每月生产100万支,预计年销量将达到1000万支。


我认为打造一款硬件爆品,必须拥有坦然面对的心态,经得起产品裸奔的考验,习惯被友商学习和用户纠错,因为任何产品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连苹果也不例外。小米插线板雏形完成后,雷军满意度为80分,我们感到非常满足和开心,这是对产品的最高评价,表明仍有20分的进步空间,如果达到100分反而是灾难,意味着产品越往后发展错误机率越高。


雷军过目插线板3—4次,他不仅要求功能完美或者外观美轮美奂,而且要求产品拆开后同样精致。早期我们做产品时想到裸奔情形,但没有预料到会以面板形式出现,完全颠覆我们的思维方式。考虑到用户打开外壳后看到布局是否好看,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必须做到同样精致,连元器件、集成电路颜色都严格要求,同时组装环节不能过于复杂,因为涉及到成本问题,这就要求前期设计考虑后期方向性。


爆品四要素


传统企业是销售为王,一切为销售服务,建立强悍的线下渠道用于销售产品,运营体系是设计完一款产品再设计另一款新品,在互联网、分众、电视上狂打广告,销售10万支已经算不错成绩,然后换另一款产品来卖,现在运营体系使单品1天狂卖24.7万支成为可能,放在过去插线板行业不敢想象。


互联网时代打造爆品,我总结必须具备四要素:


一是通路,无论电商还是实体店,分析不同通路用户的需求,比如小米分析1亿米粉的需求,打造让米粉尖叫的产品在小米网上销售。


二是外观和结构必须密切配合,现在不仅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还是一个裸奔的时代。


三是找到一群理念相符的供应商配合,年轻供应商难免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必须找有共同目标和理想的供应商合作,才能合作愉快、长久,而不是找追求短频快的供应商合作。


四是性价比,去中介化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砍掉一切中间环节,使产品快速送达用户手中,这要求企业有足够的智慧把物流、产品加价等所有环节融合起来,真正做到高性价比,价格绝不是爆品的决定性因素。


我认为企业成功或产品爆红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归功于综合性因素,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供应链与之配合,产品性价比变成企业自说自话的故事,绝对达不到理想效果,企业必须用梦想和设计感与供应链合作。如果没有小米网销售渠道,也没有办法实现爆品的可能性,突破等中间公司、小米、供应链是三位一体。外观设计、结构设计、供应链配合才能做到美轮美奂的设计。竞争对手价格可能比我们更低,但他们可能是更换材料才做到低价。


传统企业转型大坑:不懂互联网玩法盲目烧钱


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是传统产业+互联网,把互联网当成工具;另一类是互联网+,把传统产业变成自身通路。无论是哪类人,我认为彼此互补而非排斥,更不是谁吃谁,与人体缺钙就补钙是同一道理,所以不赞同线上无需与线下融合这种观点。


传统企业转型做App或网站以丰富产品线,而不是砍掉多余环节,这种做法严重错误。过去传统企业靠直接销售产品盈利,现在转型互联网过程中面临思维方式和运营方式的转变,需要砍掉一切中间环节,并借助数据库的力量,这就要求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带动全行业转型,只有跨界合作才能碰撞出火花,而不是同类型企业抱团取暖,曾经天天互相杀价的对手不可能携手转型成功。


如果传统企业不了解互联网的玩法,盲目烧钱将带来一系列问题。互联网公司对烧钱习以为常,O2O、建数据库成本极高,反而对依靠销售获利的传统企业不利,我认为这是传统企业转型最大的坑。


很多传统插线板企业用榔头敲都敲不醒,不是他们不想醒,而是他们不能醒。如果企业从上至下清醒过来,必须从安规开启变革,继而颠覆现有模式,所以我建议最好别敲醒那些在传统行业待了N年的创始人,让其专门做产品研发是最好的选择,除非创始人受到严重打击或思想洗礼。


创始人在传统企业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拥有丰富的传统实战经验,同时必须做到思想活跃,深刻理解互联网思维,最适合成为转型的排头兵。我一直标榜自己是插线板行业的转型积极分子,不仅因为我有一份活跃的心,而且计算机出身使我对O2O、数据库极为了解,还广泛涉猎运营用户、定价、营销等知识。



作者:金错刀|采访:龚进辉
来源:金错刀|微信:ijincuodao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3: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第五期22-24页



关注互联网造就的新一代教师

南京大学桑新民[1]

认识于歆杰,我是先闻其名,后见其人。

2012年被称为MOOCs元年,在哈佛、MIT、斯坦福等世界顶级名牌大学引领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席卷全球。经过一年的观望和在谨慎思考中的选择,北大清华等中国名校也大胆而果断地闯入了MOOCs的全球化竞争舞台,这既是严峻挑战,也是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对中国名牌大学课程、教师、教学管理与服务等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一次硬碰硬、实打实的考核与评价。考核评价的标准不仅是全方位、公开化的,而且是国际化、民主化、持续不断的(或者说常态化的)。正是在这样一场硬碰硬的考核中,清华大学年轻教师于歆杰连闯数关,脱颖而出。

在教育部组织的一场高校教学创新报告会上,我们有缘同台演讲。其实我来参加这场报告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想见识这位MOOCs海啸中的中国弄潮儿。认真聆听他的报告之后我兴奋不已。会后我向他提了两个问题:

其一,你对世界各国高校同类课程,尤其是同类网络课程,做了哪些研究和追踪?

其二,电路原理是一门世界通用的工科类基础课程,清华大学几代教授开设这门课程近八十年,肯定积淀了大量课程文化资源,现在传承到你手里,你认为清华此门课程之特色或优势何在?

这两个问题,是我研究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近25年掀起的教学学术运动(揭示了教学的学术本质、倡导用学术的规范推动教学创新,改变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异化状态,用学术引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中领略和概括出的两个关键性课题。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之深度、广度和水平,我认为可以作为衡量高校一个专业的名牌教授及其教师团队之教学水平的试金石——因为要真正把这两个问题说清楚,讲出水平,不仅需要对世界前沿的同类专业科研成果,课程、教材、教学体系等人才培养模式作深入了解和整体把握(这是一种教学的国际视野和学术水准),更需要有对自身学科教学传统和课程文化积淀的深刻反思和在此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两点的专业教师团队,才有资格与世界同行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对话、交流,也才有可能雄居于世界同行教学与优秀人才培养之前沿舞台。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将此称之为高校教学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用这两大难题来叩问一位年轻教师,似乎有些过分。但令我吃惊与佩服的是,年轻的于老师对这两大难题不仅如数家珍,而且讲得头头是道、充满自信。我立刻明白了: 这位清华年轻教师之所以能在高手如云的各国同行教授激烈竞争之世界开放课程舞台上脱颖而出,其成功之道不仅凝聚了清华历代名师的智慧,而且展现了清华新一代年轻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内在结合之舞台上付出的心血、结出的硕果。在当今名牌高校,舍得在本科教学上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的年轻教师实属难得。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大学走向世界舞台的希望和未来!

就在这第一次交谈中,我强烈地意识到,应该把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引入南京大学教学舞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减少网络课程的重复性开发,开展名牌大学之间教学的协同创新。但这必须首先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并由相关专业的领导和教授来实施。回到学校以后我立即起草了一项策划建议书,用电子邮件发给了陈骏校长。没想到二十分钟就收到答复。经过电话中的简短交谈,校领导迅速果断地做出决策,四小时之后就召开了专题论证会。电子工程学院的施毅院长以极大的热情接纳了此项跨校合作的实验,并在全院深入讨论的基础上,组建了由有经验的基础课教师、实验课程教师和学生工作部门联合组成的“三合一”教学创新团队,并与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的师生协同工作。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做了一次清华和南大在MOOCs舞台上展开战略合作的“红娘”,而且有缘加入了这项大学教学改革系统工程。

此前、此后发生的故事,在本书中都有详细介绍,我就不多啰嗦了。但对故事中的精彩之处,我还忍不住要多说几句。

本书是中国大学课程教学步入世界网络课程改革创新舞台的一项破冰之旅。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青海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四所不同类型的大学能够超越功利,跨越障碍,在跨时空的教学舞台上协同创新,充分展现了信息时代我国不同高校同类专业之间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推动和深化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导向作用。全书朴实无华,简洁生动,不带任何包装,不仅真实可信,而且便于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风格的教师共同研究,共同实践。这样的学风是值得赞誉和倡导的。

此项研究最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充分利用优质网络课程推动现实大学课堂中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围绕这一世界性难题,四所高校的教师团队基于不同校情,进行了求真务实的探索。他们共同的做法是,把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与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结合起来,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推动大学教学模式的转变,这样做的结果使“慕课找到了在大学第一课堂的落脚点,翻转课堂找到了最佳的课前学习资源和讨论平台。”(引自正文第1章)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的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这样的跨时空协同创新舞台上,他们提出并探索着我国高校教学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比如,缩小我国不同高校教育质量差距的牛鼻子在哪里?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的知识之矛盾如何解决?什么是有效的学习行为?如何激发和延伸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的时间?学生学了一箩筐知识,但是却不会创造知识,原因究竟何在?如何点燃学生心中探索未知的熊熊火炬,让学生始终处于激发态?为什么现在大学年轻教师上的课超不过他的老师?大学扩招以后高校教师教学负担加重,如何将教师从繁重的低层次重复性教学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到教学创新和对学生的指导帮助中来?如何使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就感与荣誉感,使教师这个铁饭碗变成金饭碗?如何看待学生在新教学模式中付出的超越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可能持久?支持新教学模式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环境、资源环境和平台环境?又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理念?教学理念?管理理念?这一系列现实的难题,置身于传统课堂中的高校教师,很少有人会关注,更难得有人会去做深入的思考和创新实践探索。但在四校协同创新的教学舞台上,正是这些问题驱动和激励着教师团队和优秀学生共同的创作激情,并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有心的读者在本书中可以找到围绕这一系列难题的探索和答案。尽管答案还是非常初步的,需要所有读者共同参与,使之不断深化发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而且能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乐趣,这是有意义的教学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仅此还是不够的。因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不仅要按照不同类型学习者的不同需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和个性化指导服务。这就使得教学过程变得非常复杂,教师的教学负担大大加重。这一难题的破解不仅推动了教师的教学从个体行为向团队协作的转变,而且需要建立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基础上教育人工智能的支持。这不仅是世界高校教学创新的前沿,而且是信息时代教学评价、管理、服务新模式、新体系的科学基础、技术基础、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邓肯·沃兹(Duncan Watts)认为,“有关人们行为和喜好的丰沛数据正改变着社会科学,使社会科学从数据最贫瘠的领域转变为数据最丰富的领域……我们获取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得到迅速成长,同时也需要获得新的工具。”美国纽约大学著名互联网专家克莱·舍基(Clay Shirky)认为,“多个世纪以来,教育领域的决策从来就是在缺乏任何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的……我们第一次要求自己拥有理解学生正在做什么的能力。我们能够理解在最大规模情况下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理解每一个体在十分钟的课程中是如何学习的……不同于旧有的调查世界(方法)和样本,我们能够连接上述两类规模——大数据是数以亿万计的小数据的汇集……教学的个性化,把有效努力从无效努力中分离出来的反馈循环,以及由大规模数据集的概率预测而产生的设计或体系。”他特别强调“信息技术作为进步的基础是不容置辩的,但当下面临的变革并不是技术层面上的……是组织变革。要做出应用数据的决定,就不得不成为知道如何变革自身的那种组织,以便回应新信息,回应经常与传统实践相冲突的新信息。”因此“决定着教育之未来的,是那些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来适应学习的组织。”[2]

我们欣喜地看到,四所高校的教学协同创新团队,在教学大数据的采集和研究方面,也已迈出可喜的步伐。在他们共同使用的教学平台上,自动生成的数据包括“课程热度,课程健康度,学习进度,学习活跃度”等全新的概念和数据,比如“课程健康度”中包括了学习者七日活跃率,学习者总规模,讨论区发帖回复率,讨论区人均互动与次数,讨论区参与规模五个指标。对导出的数据作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必须与现实课堂中师生的学习经验进行对照研究,这样的“教育大数据研究”才是科学可行的,也才能精准地进行个体与群体学习行为之解读和统计分析,对学习效果作出及时反馈,用科学的数据指导教学的创新发展。

如何使此项研究和实践,在更多的学科、更多的高校展开?在更高的学术层面上发展和深化?这是摆在我国大学校长、高等教育决策者,尤其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决策、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难题。这道难题不破解,中国大学的改革发展,只能是盲目地摸着石头过河,也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破解这道难题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支持和培育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教师,不仅要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土壤和条件,而且要总结、传播他们的成果和经验,并从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和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中,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21世纪的中华教育家将会从这样的群体和土壤中产生!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会在中国大学教学的创新发展中,打开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让师生看到希望、学校看到希望、社会和家长看到希望,尤其在大学发展的公平与效益、传统与变革、人文与科技、眼前与长远、道德与功利等众多两难抉择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世界各国的大学在MOOCs舞台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刮目相看!当然,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但这第一步的迈出,已经没有退路、也完全不必要去找退路!让我们一起披荆斩棘、激流勇进吧!



【本文是作者为于歆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利用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所作的序】



[1]桑新民,南京大学教授,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2][2](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06-011页。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4: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8-17 14:42 编辑

“区域教育云”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关键词
【摘要】从“三通两平台”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在2012年“十二五”期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由刘延东副总理提出,旨在推动学校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快与互联网的融合。
  从“三通两平台”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在2012年“十二五”期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由刘延东副总理提出,旨在推动学校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快与互联网的融合。三通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是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部分学校已经形成“三通两平台”的环境,并且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从“宽带网络校校通”来说,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环境成为办公必不可少的条件。当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设有微机室,现在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县级以上的中小学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也基本达成了宽带校校通预期的建设目标。


  “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实现过程和前者相比就显得缓慢了一点,也没有说具体在某一年实现的具体目标,有多少学校、多少班级能够达成“优秀资源班班通”。这就涉及到资源共享的问题了,如何做到资源共享?资源从哪里来?我想这个可以结合“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一起探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已经成为“教育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云是以区级或县一级甚至一个市地的教育主管部门,让其区域内成百上千的各类学校、培训机构、教育科研、学生社团、等单位,都能在自己的一套教育云平台上,零门槛、微费用享用多种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资源,并快速形成一张先进、高效的教育系统管理与服务网络,多、快、好、省跨越式地提升本区域教育系统整体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教育云平台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包括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计算资源,这些资源经过虚拟化之后,向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和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作用就是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目前,云计算已经从市场培育期转入高速发展期。以区域为单位的教育云建设模式已经兴起,并逐步取代原有的零散建设模式,通过统一建设和集约化管理,节约教育机构信息化经费开支,同时,有利于实现区域内的办公协同与信息资源共享。
  我们通过云平台获取资源,资源可以是优质的课件、题库、教学视频等等。还是拿国外一流教师的教学视频来说,对于这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如何获取?如果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大都比较零散粗糙,很难找到成体系的优质的教学视频。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云平台来发挥作用了,平台开发者们将成套的优质资源从国外购买过来,国内的资源整合更不在话下,然后将资源通通放到云平台上,使得进到平台中来的用户就可以使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最终受益的必将是全体老师和学生,“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实现也指日可待。

  资源共享可以从小范围学校开始推进,然后逐步进行扩充。这里我们通过解读北京市大兴区的区级数字校园建设的案例,从中找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数字校园建设之初大兴区成立了数字校园领导小组,使该区数校建设有了组织保障。在建设过程中,大兴区采用云端建设方案,将所有学校数字校园搭建在“云”上。采用统一身份认证形式,将用户身份数据规范化、标准化。通过统一的消息接口,将不同类型的信息通讯方式,如手机短消息、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统一成统一的信息处理交互平台。通过与统一消息中心“相连”,从而使每所学校的业务系统信息服务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快捷、灵活。云平台的建设不需要搭建本地服务器,所有数据从云端获取,从而大大减少每所学校本地服务器部署的成本,提高建设效率。大兴区政委发布红头文件对云端数校建设进行支持,使数字校园建设有了政策保障。通过数字校园软件对该区数字校园应用的接口整合,使得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学校的个性化发展,能够做到整体统一,突出特色。同时,大兴区还采用家校通沟通的工具,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甚至还在一些学校开设基于云端存储的PAD移动办公、PAD教学,为学生提高了学习乐趣与学习主动性。

  总的来说,大兴区的区域教育云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可以说是整体规划,稳步推进,有很多经验值得准备接入数校云平台的学校学习。但是类似区域建设的模式也不仅限于一种,根据不同地区数字校园建设现状以及对数字校园的理解不同,需要根据自区情况规划一套可行性强、可持续性强的教育云建设方案。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3: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综述
2015-08-19 《现代教育技术》 中国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  
微信号 ictedu

功能介绍 为读者提供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及经验的深度报道和权威信息。

点击上方中国教育信息化,一键关注我们!


【摘要】教育公平作为和谐社会建立的重要保障,一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随着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十年国内对于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的辩证关系、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成果、教育信息化改善不同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和教育信息化自身科学发展这五个方面。虽然成果丰富,但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相信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学者的逐渐重视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必将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更好地发展,最终实现我国教育强国梦。  引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不仅反映出国家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程度,更突出强调实现教育公平任务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教育公平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检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试金石”。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变革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发展的主旋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拓宽受教育的渠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而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的基本历程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中国知网提供的2004~2013年这十年期间的文献资料为主,在检索条件中选择“主题”检索,输入“教育信息化”并含“教育公平”,共检索出234条结果,通过后期筛选,剔除新闻报道等无关信息23条,剩余201篇相关文献资料。经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可以将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的初级阶段(2004—2005年)
  这一阶段论文数量不多,研究范围相对较窄,文献资料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远程教育促进农村教育公平方面,另有个别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案例研究。作为教育信息化早期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远程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有学者认为远程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在整体布局上依然偏向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弱[2],但是在学生数量逐步增长、教学成本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远程教育能够摆脱既有束缚,扩大优质资源的分享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压力,促进教育公平。在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方面,这一阶段国内研究成果比较少。宁波市江东区结合当地信息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师资培训和创设全区网络学习环境三方面入手,推进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设,为未来实现教育公平打下坚实基础[3]。
  2、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的高速推进阶段(2006—2009年)
  相较于研究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有了明显变化,文献数量大幅度增加,研究视角也更加多样。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上,何克抗教授[5]推行的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有效提升了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结果相对公平,为促进教育公平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上,熊才平教授[6]认为,在数字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首先保证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城乡一体化,保障学生享受教育公平的基本权力,并提出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的构想,以此改变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此外,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也取得不错成效,研究成果主要以欠发达地区为主,并涵盖部分发达地区,为其它地区进行相关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3、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的深入发展阶段(2010—2013年)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研究成果呈现“新、大、宽”三大特点。“新”,即指研究观点新。国内学者紧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及时将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重大举措与促进教育公平相结合,使得研究更具时代性。“大”表现为研究区域扩大。全国各地抢抓机遇,充分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形成特色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模式。研究的区域既包括发达地区,又包括欠发达地区,区域范围不断扩大。“宽”反映出研究领域拓宽。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不仅反映出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更涉及促进义务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等不同层面的研究。
  二、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的热点问题
  1、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关系的辩证思考
  随着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深入,教育信息化究竟是缩小了教育差距还是拉大了“数字鸿沟”,造成新的教育不公,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方面,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传输,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在不同地区共享。同时,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扩大教学规模,克服传统教育的诸多局限,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同群体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等不同的方式得到学习的机会[7]。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为教育公平的实现带来一些隐患。魏黎、沈红指出[8],信息化教育依托的是信息网络,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并有可能走上一种恶性循环。此外,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先行”,但由于教育环境的不允许,教师不能真正体验到教育信息化[9]。
  2、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10]指出,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这不仅突出强调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地位,更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找到突破口,很多学者也对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教育公平进行深入探讨。
  (1)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方法研究上,国内学者对于现代远程教育关注度最高。一方面,现代远程教学模式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为灵活,突破了时空界限;另一方面,远程教育借助计算机网络、卫星网络、通信网络、多媒体技术,使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并能无障碍地使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延伸了优秀教学资源的作用范围[11]。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使社会成员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手段[12]。
  (2)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由于无时空和主体限制,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选择[13]。一方面,优质资源共享确保了各地区师生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服务,避免教育过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体现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两个方面[14]。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了解、掌握最新的课程动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等,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接触到各地的优质资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落后于城市教育。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方面,何克抗教授[15]团队通过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并结合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和儿童认知特点等方法,恰当运用教学手段和资源,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智慧、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可以有效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4)电子教材促进教育公平
  教材的改进对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电子教材的出现,引领了教材改革的新浪潮。完善、科学的电子教材集结了大量优秀教师的智慧,可以有效地弥补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优质教师资源不足的矛盾[16]。近十年间,对于电子教材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仍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如何发挥电子教材的优势,克服其短处,真正做到促进教育公平值得继续研究。
  3、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成果
  中国城乡、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种严重的教育差距,是中国的基本教育国情[17]。因此,区域教育公平问题的改善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本地区现状制定措施,开创本地区教育特色发展之路。很多地区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质资源建设、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寻找促进教育公平的突破口。
  贵州省通过平衡城乡教育资金投入的手段,促进各类学校均衡发展的同时,合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广东省通过“千校扶千校”行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视像中国”远程视像教育活动实现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不同学校师生可以利用远程视像活动进行交流和资源共享[18]。除此之外,广东省还采取“同步课堂”、“校际协作联盟活动”、“教育资源下乡行动”等措施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广东省肇庆市[19]通过创新机制、技术和模式,有效解决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投入、人才等问题,形成了具有肇庆特色的以信息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联动模式”。
  4、教育信息化改善不同方面的教育公平问题
  (1)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20]。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重大突破口。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21]。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传输提供了可靠保障,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同等的入学机会和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育压力。
  (2)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22]。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技术条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和改革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23]。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等原因,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加快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带来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等,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丰富学习内容的形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与理解。
  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中的作用,李姗泽、范亮[24]从健全教育信息化条件保障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共建共享机制和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以此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基础教育公平。
  (3)教育信息化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相较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承担着分配社会角色的作用,能为个人提供更宽阔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公平对于实现社会结构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可以推动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外,现代远程教育在其他方面也不断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例如,远程教育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为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摆脱时空限制的远程教育能适应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差异,实现差异性的教育公平[25]。
  通过提供在线课程的学习,扩大高等教育机会,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随着MOOC的兴起,传统在线课程的发展面临转型,名校优质课程不再遥不可及。宽带网络在欠发达地区的普及与发展,更为来自农村及偏远山区的学生提供了享受优质课程的机会,在资源层面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
  (4)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公平
  相比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面向的群体范围更为宽泛,入学门槛相对较低,为保障广大民众的受教育权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促进职业教育公平方面,教育信息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其资源汇聚传送功能,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公平的进程。其次,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便利。教师通过信息化途径,掌握最新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此外,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随时随地地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点来进行学习,同步或异步地与教师或其他学习伙伴进行交流讨论,实现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构建[26]。
  (5)教育信息化促进特殊教育公平
  特殊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办好特殊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7]。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有助于残障人群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28]。特殊教育信息
  化不仅可以从教师培训、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特殊教育公平,同时还可以与课程教材进行整合,提升教学质量。
  5、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教育信息化想要顺利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增强信息化服务效能,提高信息化服务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信息化与教育发展的和谐联动,是当前教育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迫切要求[29]。
  从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而言,面对教育信息化在支撑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弊端,王运武[30]提出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亟需转型的观点,并从增强“成本”意识,坚持“效益”优先策略、以基础设施为基础,促使从应用到有效应用、投资要实现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教育信息化研究的转型、人才培养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等五个方面为教育信息化转型发展提出建议。
  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也总结了不少经验,形成地区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例如“政府推动、系统整合、市场运作、紧贴教学、重在应用”的“扬州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31]。陈琳教授[32]以江苏苏北地区为参考点,提出了创新发展、区域共建、高层设计、观念先行、后发优势、高校介入、社会参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跟进等发展战略,促进苏北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缓慢的经济发展及薄弱的师资力量等原因,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尽如人意。高方银、申建恒[33]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提出加强并推进新理念实施、建设便捷实用的新环境、引进并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师资力量、打造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课堂、全方位地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质量、建设针对性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健全保障有力的新机构,各尽其职、创建多元评价的新机制等八点思考,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三、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信息化作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实现教育公平打开了新的突破口。近十年来,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研究的一些不足:
  首先,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方面,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关注现代远程教育对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对于数字校园、电子教材、MOOC等形式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关注度较低;此外,对于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和特殊教育公平的研究较少。教育的发展对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对于实现教育强国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及可研究价值。
  基于近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一方面应对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有敏锐的洞察力,汲取对促进教育公平有用的养分,在不断地交流与讨论中,开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新道路;另一方面,针对于国内现有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充分发挥现有优势,规避其发展劣势,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的深入发展。此外,各地区相关部门应担起“引路人”的职责,借助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时机,谋划本地区教育公平实现的新方法、新路径,从而实现地区教育水平跨越式发展。
  四、结束语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师资力量等原因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当地教育质量的提升,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起点不公平的现实情况下,教育信息化可以在实现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推广,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的思维模式和方式方法等也在不断完善。虽然当前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阻力还比较大,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教育信息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该研究的队伍中去,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设想在未来会取得更大突破,真正实现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编号:BM2013224)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121)的阶段成果。


  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作者:魏先龙 王运武


如您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分享给朋友们吧
更多信息请登陆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www.ict.edu.cn
  微信号:ictedu
  感谢关注:中国教育信息化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3: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
2015-08-05 中国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  
微信号 ictedu

功能介绍 为读者提供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及经验的深度报道和权威信息。

点击上方中国教育信息化,一键关注我们!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得益于我国教育在信息化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要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全国中小学互联网的接入,基本实现每个学校至少拥有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习互联网全覆盖,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1]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以上教育目标将得以基本实现,到时我国教育信息化程度将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然而,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东部地区优越的经济条件促进了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西部地区缺乏更多教育资源的投入,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在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我国在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缺乏合理而有效的监管,各地的教育信息系统之间也缺乏互联互通。


  在2015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随之,这个词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提供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教育理念变革。


  一、“互联网+”


  “互联网+”理念是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在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易观国际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互联网+企业”(企业互联网化);(2)“互联网+产业”(产业互联网化);(3)“互联网+智慧”(智慧互联网化)。第一阶段是要求企业在实践运营中实现互联网战略;第二阶段针对整个产业上下游的互联网化改造,在产品生产(工业4.0),产品供应到产品销售实现互联网化;第三个阶段是实现各行各业所有内容数字化并融会贯通。[2]


  “互联网+”这一理念从2012提出来到现在一直被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是指一种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而“+”是代表互联网对其他各样各业的催化作用,通过新形态的互联网来引爆传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3]比如,“互联网+零售”造就了像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巨头,“互联网+通讯”造就了腾讯QQ、微信这样广为人知的即时通讯服务商,“互联网+旅游”成了去哪儿网、途牛网等在线旅游供应商,“互联网+金融”造就了蚂蚁金服,这些传统的行业在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下发展得异常迅速。互联网用它强大的渗透力不断倒逼各行各业的发展变革,通过互联网来在技术、产品服务等领域抢占有利竞争位置,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行业提升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不断促使其进行换代升级。当“互联网+”遇到教育的时候,互联网对教育变革作用也体现得很明显。传统的教育模式基本就是学生坐在教室里,老师在讲台面对一个班学生授课。而现在的在线教育,只要有一个可以联网的移动终端,你可以在任何地点在网上选择各自喜欢的课程学习。


  互联网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应用在了教育领域,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慕课”。慕课的出现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共享,这些资源均由各地优秀的教师录制而成,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学习。慕课不同于传统的视频课程,里面的课程是由许多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的“微课程”构成,而且整个课程都是由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关卡,只有通过这个关卡才能接着下一个模块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类似于玩游戏,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游戏通关”带来的乐趣。目前,在线教育在国内外都发展得很快。前不久,阿里巴巴和北京大学合作打造了大型网络课程平台——华文慕课,里面的课程资源都是由北大顶尖的教师录制而成,学生在网上可以免费学习,只要通过考核便可以得到学业证书。国外还有比较知名的可汗学院,这个学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百万学生,在互联网教育行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另外,通过云计算的应用,也可以大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例如“长三角”地区一所院校的精品课程,通过上传至云端,便可以供全国范围内的师生使用。由于云计算能把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的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并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实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服务。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并且它的软件作为一种在线服务来提供,这些软件多数是低廉的,不用再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商业软件授权,这使得很多院校可以在不更换旧设备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到最新资源,节约了大量成本。[4]当然,由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所以学校可以不必担心数据资源被窃取。由此各大IT巨头纷纷开展了云计算教育计划,例如Amazon的“云计算开放式基金”,IBM的“蓝云”计划,谷歌的“Google101”计划,还有国内杭州师范大学——微软IT学院等。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对原有教学结构创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教师则成为了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对“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探讨


  1.“互联网+”应该“+”创新的教育理念


  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正与各个行业进行全新的融合,激活各个行业内在的发展潜能。在与教育的融合当中,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这种一加一的力量会远大于二。因为,新形态的互联网是在创新2.0下发展出来的,创新会让这个叠加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当传统的教育遇到创新2.0时,教育将被倒逼着去变革,变革首先体现在教育理念上。教育理念应该更关注以人为本,以知识的应用为本,要让整个教育过程自然化、舒适化,不仅老师教得顺畅,也要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主角,并且可以在一定的框架下参与教学的创新过程,教学理念民主化、人性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不断汲取最新的教学知识,学习使用新的教学工具,让信息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也要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自身广泛的兴趣爱好。例如上文提及的“慕课”,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很多学生只要在家里便可以听到全球顶尖院校老师开设的课程,不少有身体缺陷而不适合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因此受益。在河北承德有个叫杨明的青年人,因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在床上躺了14年,耽误了学业,而他却通过了清华大学十几门MOOC的考试,拿到了清华大学“慕课”的结业证书。[5]互联网让教育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让教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2.“互联网+教育”模式要有政策的宏观引导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有更多资源去投入到教育中,互联网教育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青睐。到2015年左右,我国从事在线教育的企业数量大概在2400~2500家,专门从事在线教育的人员达到了8~10万人,拥有数10万门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达到了近亿人次。[6]在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投资规模中政府院校所占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很大部分投资都由风投和国内一些知名的企业完成。例如,在2015年3月5日,学大教育与奇虎360公司展开了战略合作,二者合作的重点聚焦于在线教育领域。网易公司也在几年前就对大众开放了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和有道词典;阿里巴巴推出“淘宝同学”的同时,还对VIPABC(一家提供真人外教实时互动视频的英语学习平台)进行了投资;百度掌门人李彦宏也在公众场合多次强调对互联网教育的战略投资,在完成对其他公司投资的同时,也在内部推出了“百度教育”。面对如此之多投资的涌入,互联网教育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家对此缺乏相关的监管措施,导致了很多教育资源的浪费。政府教育部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进行监管:


  (1)在教育内容方面进行规范。目前各地的教材版本繁多,互联网教育公司开发的教育资源质量也参差不齐。一方面教材课程开发成本巨大;另一方面也给教育部门的监管带来了诸多不便。


  (2)对互联网教育教师进行督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和引导者的作用,进行在线教育的教师必须拥有相关的教育资质,拥有良好的教师素养。


  (3)建立课程价格规范标准。目前不同互联网教育公司发展情况不相同,拥有的师资力量相差比较大,开发出来的课程质量不一样,各个公司的课程价格形成机制相对混乱,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标准的课程价格规范。


  (4)提高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准入机制。由于互联网教育发展前景很好,目前政府对此也没有门槛要求,不管是品质好坏的企业都想进来分一杯羹。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事关每一个人的发展,因此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必须要通过严格的审查才能被准许进入。


  3.“互联网+教育”模式向“互联网×教育”模式发展


  “互联网+”行动计划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新形态下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必将与日俱增。“互联网+教育”模式中,互联网也仅仅是当作提高教育水平的一种外在工具,并没有真正与教育融为一体。未来“互联网×教育”模式中,传统教育模式将重构,并与互联网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到时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就是“人与手脚”的关系,二者密切融合,真正合为一体。“互联网×教育”模式将更加关注“人物互动、虚拟教学社区”等互动性的教学体验,是教学过程智能化、舒适化。


  四、总结与展望


  在2015年4月1日中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行了第十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会议强调要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7]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向前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乡村教育要发展必须要有对应的信息技术支撑,特别是在落实教育公平中,“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发挥其积极作用。


  由于目前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乡村和部分偏远的学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比较欠缺,这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将更多教育资源往这些地区投入,并且积极引导更多健康的社会资金流入到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中,为搭建“互联网+教育”模式提供基础,进而加快落实教育公平,推动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教技厅[2015]2号.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EB/OL].2015,2,15.
  [2]冯阳松.一张图读懂什么是“互联网+”[EB/OL].http://www.ygshangjie.com.
  [3]刘芳,孙福万,王迎,魏顺平.MOOCs背景下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15(1).
  [4]管刚.浅谈云计算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集体经济,2007(4):179.
  [5]林莉君,俞敏洪.互联网+教育[N].中国科技日报,2015-3-10.
  [6]互联网教育研究院.2015年在线教育行业机遇与挑战[J].2015(3).
  [7]教育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Z].2015.4.1.


  作者:王乔峰 曹效英 路 璐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5: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

http://www.fjedu.gov.cn/html/jyy ... 5-6389a74c6661.html

作者:王乔峰 曹效英 路 璐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布日期: 2015-08-06浏览次数:202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得益于我国教育在信息化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要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全国中小学互联网的接入,基本实现每个学校至少拥有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习互联网全覆盖,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1]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以上教育目标将得以基本实现,到时我国教育信息化程度将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然而,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东部地区优越的经济条件促进了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西部地区缺乏更多教育资源的投入,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在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我国在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缺乏合理而有效的监管,各地的教育信息系统之间也缺乏互联互通。

  在2015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随之,这个词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提供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教育理念变革。

  一、“互联网+”

  “互联网+”理念是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在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易观国际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互联网+企业”(企业互联网化);(2)“互联网+产业”(产业互联网化);(3)“互联网+智慧”(智慧互联网化)。第一阶段是要求企业在实践运营中实现互联网战略;第二阶段针对整个产业上下游的互联网化改造,在产品生产(工业4.0),产品供应到产品销售实现互联网化;第三个阶段是实现各行各业所有内容数字化并融会贯通。[2]

  “互联网+”这一理念从2012提出来到现在一直被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是指一种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而“+”是代表互联网对其他各样各业的催化作用,通过新形态的互联网来引爆传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3]比如,“互联网+零售”造就了像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巨头,“互联网+通讯”造就了腾讯QQ、微信这样广为人知的即时通讯服务商,“互联网+旅游”成了去哪儿网、途牛网等在线旅游供应商,“互联网+金融”造就了蚂蚁金服,这些传统的行业在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下发展得异常迅速。互联网用它强大的渗透力不断倒逼各行各业的发展变革,通过互联网来在技术、产品服务等领域抢占有利竞争位置,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行业提升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不断促使其进行换代升级。当“互联网+”遇到教育的时候,互联网对教育变革作用也体现得很明显。传统的教育模式基本就是学生坐在教室里,老师在讲台面对一个班学生授课。而现在的在线教育,只要有一个可以联网的移动终端,你可以在任何地点在网上选择各自喜欢的课程学习。

  互联网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应用在了教育领域,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慕课”。慕课的出现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共享,这些资源均由各地优秀的教师录制而成,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学习。慕课不同于传统的视频课程,里面的课程是由许多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的“微课程”构成,而且整个课程都是由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关卡,只有通过这个关卡才能接着下一个模块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类似于玩游戏,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游戏通关”带来的乐趣。目前,在线教育在国内外都发展得很快。前不久,阿里巴巴和北京大学合作打造了大型网络课程平台——华文慕课,里面的课程资源都是由北大顶尖的教师录制而成,学生在网上可以免费学习,只要通过考核便可以得到学业证书。国外还有比较知名的可汗学院,这个学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百万学生,在互联网教育行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另外,通过云计算的应用,也可以大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例如“长三角”地区一所院校的精品课程,通过上传至云端,便可以供全国范围内的师生使用。由于云计算能把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的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并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实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服务。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并且它的软件作为一种在线服务来提供,这些软件多数是低廉的,不用再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商业软件授权,这使得很多院校可以在不更换旧设备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到最新资源,节约了大量成本。[4]当然,由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所以学校可以不必担心数据资源被窃取。由此各大IT巨头纷纷开展了云计算教育计划,例如Amazon的“云计算开放式基金”,IBM的“蓝云”计划,谷歌的“Google101”计划,还有国内杭州师范大学——微软IT学院等。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对原有教学结构创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教师则成为了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对“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探讨

  1.“互联网+”应该“+”创新的教育理念

  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正与各个行业进行全新的融合,激活各个行业内在的发展潜能。在与教育的融合当中,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这种一加一的力量会远大于二。因为,新形态的互联网是在创新2.0下发展出来的,创新会让这个叠加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当传统的教育遇到创新2.0时,教育将被倒逼着去变革,变革首先体现在教育理念上。教育理念应该更关注以人为本,以知识的应用为本,要让整个教育过程自然化、舒适化,不仅老师教得顺畅,也要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主角,并且可以在一定的框架下参与教学的创新过程,教学理念民主化、人性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不断汲取最新的教学知识,学习使用新的教学工具,让信息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也要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自身广泛的兴趣爱好。例如上文提及的“慕课”,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很多学生只要在家里便可以听到全球顶尖院校老师开设的课程,不少有身体缺陷而不适合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因此受益。在河北承德有个叫杨明的青年人,因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在床上躺了14年,耽误了学业,而他却通过了清华大学十几门MOOC的考试,拿到了清华大学“慕课”的结业证书。[5]互联网让教育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让教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2.“互联网+教育”模式要有政策的宏观引导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有更多资源去投入到教育中,互联网教育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青睐。到2015年左右,我国从事在线教育的企业数量大概在2400~2500家,专门从事在线教育的人员达到了8~10万人,拥有数10万门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达到了近亿人次。[6]在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投资规模中政府院校所占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很大部分投资都由风投和国内一些知名的企业完成。例如,在2015年3月5日,学大教育与奇虎360公司展开了战略合作,二者合作的重点聚焦于在线教育领域。网易公司也在几年前就对大众开放了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和有道词典;阿里巴巴推出“淘宝同学”的同时,还对VIPABC(一家提供真人外教实时互动视频的英语学习平台)进行了投资;百度掌门人李彦宏也在公众场合多次强调对互联网教育的战略投资,在完成对其他公司投资的同时,也在内部推出了“百度教育”。面对如此之多投资的涌入,互联网教育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家对此缺乏相关的监管措施,导致了很多教育资源的浪费。政府教育部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进行监管:

  (1)在教育内容方面进行规范。目前各地的教材版本繁多,互联网教育公司开发的教育资源质量也参差不齐。一方面教材课程开发成本巨大;另一方面也给教育部门的监管带来了诸多不便。

  (2)对互联网教育教师进行督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和引导者的作用,进行在线教育的教师必须拥有相关的教育资质,拥有良好的教师素养。

  (3)建立课程价格规范标准。目前不同互联网教育公司发展情况不相同,拥有的师资力量相差比较大,开发出来的课程质量不一样,各个公司的课程价格形成机制相对混乱,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标准的课程价格规范。

  (4)提高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准入机制。由于互联网教育发展前景很好,目前政府对此也没有门槛要求,不管是品质好坏的企业都想进来分一杯羹。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事关每一个人的发展,因此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必须要通过严格的审查才能被准许进入。

  3.“互联网+教育”模式向“互联网×教育”模式发展

  “互联网+”行动计划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新形态下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必将与日俱增。“互联网+教育”模式中,互联网也仅仅是当作提高教育水平的一种外在工具,并没有真正与教育融为一体。未来“互联网×教育”模式中,传统教育模式将重构,并与互联网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到时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就是“人与手脚”的关系,二者密切融合,真正合为一体。“互联网×教育”模式将更加关注“人物互动、虚拟教学社区”等互动性的教学体验,是教学过程智能化、舒适化。

  四、总结与展望

  在2015年4月1日中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行了第十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会议强调要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7]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向前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乡村教育要发展必须要有对应的信息技术支撑,特别是在落实教育公平中,“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发挥其积极作用。

  由于目前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乡村和部分偏远的学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比较欠缺,这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将更多教育资源往这些地区投入,并且积极引导更多健康的社会资金流入到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中,为搭建“互联网+教育”模式提供基础,进而加快落实教育公平,推动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教技厅[2015]2号.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EB/OL].2015,2,15.

  [2]冯阳松.一张图读懂什么是“互联网+”[EB/OL].http://www.ygshangjie.com.

  [3]刘芳,孙福万,王迎,魏顺平.MOOCs背景下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15(1).

  [4]管刚.浅谈云计算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集体经济,2007(4):179.

  [5]林莉君,俞敏洪.互联网+教育[N].中国科技日报,2015-3-10.

  [6]互联网教育研究院.2015年在线教育行业机遇与挑战[J].2015(3).

  [7]教育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Z].2015.4.1.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5: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门户  rss订阅  个性化门户  微信集群



首 页


教育要闻


信息公开


网上办事


公众参与


公共服务


校园文化


专题专栏



首页 - 教育要闻 - 教育信息化

  站内百度高级搜索

  

“互联网+”将推动什么



作者:夏鲁惠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发布日期: 2015-07-21浏览次数:199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并发,深刻地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互联网用户队伍和手机用户队伍,互联网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新鲜力量。国家启动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商业模式、组织方法正在成为诸多行业的“标配”,并改变着劳动力市场的用人标准。现在几乎每个行业都对大学毕业生的移动应用开发能力、数字营销能力、电子商务能力、微信公众号策划能力等提出了要求。

  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动力。

  第一,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将推动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加快培养互联网领域专业人才。一是把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相关知识纳入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互联网知识水平。二是适应互联网产业发展要求,加快培养市场急需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网络与信息安全、云和分布式计算、计算机制图与动画、网络架构与开发、数据工程与数据仓储、数字设计与出版、用户界面设计、社交媒体营销等专业人才。三是根据《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制造领域,把互联网技术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在高校或企业建立涵盖3D打印技术、智能家居技术、可穿戴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创客中心”或“创客平台”,引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第二,互联网将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造条件。与互联网同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使中西部地区高校学生能够参加国内外著名大学网络课程的学习;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使老师更方便地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建立起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依然重要。尽管200多年来人类社会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推动了高等教育发展,并促进了大学职能、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和规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大学育人的主要职能没有变,古老的校园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依然开展着。正如《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一书的作者舍恩伯格所指出的,大数据时代学校仍会存在,但功能会改变;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不可能削弱老师的重要性,但会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互联网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去,人们认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但实际上普遍采取的还是“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网络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丰富的优质学习资源,使学生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条件。今后,如果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学习指导系统、学生学业评价系统建立起来,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将真正得到确立。

  当然,能否调动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则是另一回事。前不久《中国教育报》微信平台对部分老师进行了调研,56%认可互联网下的教学创新,80%以上认为使用在线教育的学生不多。“2014年美国本科生与信息技术研究报告”也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包含在线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的混合学习环境最满意,本科生对MOOC参与度不高。联想到当前部分高校学生中存在的“课上睡觉玩手机,课余追剧打游戏”现象,本文认为,要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的引导,着力培养学生开展网络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作用,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动起来。

  第四,互联网将成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创新是互联网的灵魂和精神,互联网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平台。例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把理论教学与数学建模、计算机编程结合起来,并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把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用数字动画表现出来。学生若能够自己实现这一过程,就会产生一种知难而进、攻克难关的快感,学习就会变成一种兴趣、一种自觉。对于工程师培养而言,数字化设计与多媒体动画、虚拟现实等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非常重要。因为在互联网时代,设计的产品装备已不仅仅是物理环境中孤立的、固化的东西,而是能感知、能升级、有智能的产品与创新。因此,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顺应互联网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构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开放式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5: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汤敏:高考改革让慕课“生正逢时”吗

——访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

作者:黄金鲁克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发布日期: 2015-07-16浏览次数:197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出台,启动上海、浙江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之后,高考改革再度牵动着几乎每个家庭的心。慕课如何应对新高考,如果慕课大规模推进,会不会影响到高考改革,如何影响?

  慕课特色适用于高考改革后的教育领域

  记者:《实施意见》要求高考从过去的注重分数公平,改到全面考查学生的各科成绩,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对新高考上,慕课的优势在哪里?

  汤敏:高考的改革,对于正在蓄势待发的慕课来说是“生正逢时”。慕课以网络化、规模化的优势,以很低的成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大众化,稀缺教育资源普及化。

  这些特点特别适用于高考改革后的教育领域。在新的高考改革下,学生多学科的成绩都会在高校招生中起到作用。这时,对原来学校不是很重视的一些小学科会有更高的要求。同时,高考改革要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融合进去,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高考改革还要对高考的命题内容进行改革,增强对学生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的考察,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这些都是中小学教育需要加强的方面。要在短期内让中小学教育都朝着这个方向改,让中小学老师很快地掌握这些新内容、新方法,实属不易。

  用传统的师资培训方式,这一过程是漫长的,而且成本很高。而用慕课的模式,能以很低的成本对教师进行大规模的培训。能把各地摸索出来的先进经验,很快普及到全国各所学校中去,使教师们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

  落实高考改革需要更多使用慕课模式

  记者:具体而言,如何更好地发挥慕课在应对新高考上的优势?

  汤敏:首先,对于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来说,因资源有限,师资不足,更需要用慕课的方式使他们的师生能与城市学校的师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新高考要考查的综合素质、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是很多农村学生的弱项。农村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的应试教学方式,学生也只学会了应试的方法。通过慕课,可以让农村学生能够上到城市最优秀教师的课,让他们有机会调整学习方式与内容,这样他们至少不会落后得太远。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把国内最好的课“慕课化”,推广到农村学校。

  其次,对于未来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如何学好知识来参加新出台的适应性测试,很快也会列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上。相对来说,城市学校中的资源比较多,可以很快地培训教师,也可以找企业人员来给学生上课。而农村学校就没有这些资源,容易产生新的不公平。而用慕课的方式,把这样的培训课制作成慕课,让农村学校的学生也能及时学到这些知识。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再其次,高考改革后,学生的学习更为多样化,学校要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但一般的高中很难提供足够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在这里,慕课又能发挥它的独特作用。据了解,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就已经把60多门校本课,包括戏剧课、书法课等挂到了中小学联盟网上,供有兴趣的学校与学生使用。教育部门可以尝试把更多的课程“慕课化”,让学生有所选择。

  最后,新的高考改革提出,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这是很合理的,应该说各方都没有什么争议。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布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下功夫,这些倾斜、加分意义都很有限。慕课的推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会发挥很大作用。

  总之,高考改革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新学习与发展机会,给了慕课很大的发展空间。

  慕课能够成为促进高考进一步改革的动力

  记者:在您看来,如果慕课大规模推进,会不会反过来影响到高考改革?

  汤敏:慕课能为当前的高考改革助一臂之力,未来的慕课很可能要成为促进高考进一步改革的动力。当然,到目前为止,慕课的诞生只有几年时间,还是个婴儿。它对教育的影响,我们现在还没完全看清楚。

  记者:那么,随着慕课发展成熟,它将如何促进高考的进一步改革?

  汤敏:当慕课发展成熟,在中国甚至世界各国普及后,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上到同样的课。这时,学生对学校选择就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当学生在任何地方都能学到全世界最顶尖学校的课程,学到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时,学校的选择可能就没有这么重要了。这就跟过去北京人看大戏就一定要到长安大戏院中一样。当电影电视出来后,坐在家里,到周边的万达广场就能看到好莱坞的大片,看到全国、甚至是全世界上最好的演出,这时去剧院看戏的人就会少多了,特别是那些二、三流剧院中的二、三流戏剧,就更是门可罗雀了。还有,就如同纽约大道全球学府一样,学生可以不局限在一个学校中学习。大学期间可以第一年在北京,第二年在伦敦,第三年在拉萨,第四年在海口,上一样的课,做一样的试卷,但是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文化。这样的上学方式,考哪一所学校可能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而高考的分数可能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因此,高考还可以进一步改革,高考的重要性还可以进一步弱化。

  同时,随着慕课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可能对未来的高考改革有所推动。当大量企业把他们的培训课“慕课化”后,当学生在第四年主要上的是企业提供的慕课时,当申请企业工作岗位的前提条件是要考过该企业提供的慕课、参加过企业实习时,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还有那么重要吗?

  再想更远一点的未来,学生在中小学中的学习、活动都数据化了。用大数据分析,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学生的优缺点、兴趣、发展潜力等,大学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挑选自己希望培养的学生。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条件是,社会的诚信要大大提高,“走后门”现象大体上能够杜绝。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通信技术与未来教育
2015-08-26 《世界教育信息》 中国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  
微信号 ictedu

功能介绍 为读者提供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及经验的深度报道和权威信息。

点击上方中国教育信息化,一键关注我们!


  编者按:该主题旨在研究如何横跨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弥补学习差距,开辟多元的终身学习路径,扩展正式和非正式学习体系,提高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具体要点如下: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如何整合移动技术、云计算和本土化的学习内容提高扫盲项目的质量,为弱势人群和难以得到服务的人群提供学习服务;开辟多元的终身学习路径——如何最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多元的终身学习路径,扩展正式和非正式学习体系,支持个性化学习,提高与工作相关的技能;赋能妇女和儿童——制定哪些敏感的方法促进在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如何挖掘信息技术的潜力缩小男性和女性在知识、自信和渠道等方面的差异。
  大家早上好。
  这次会议是一个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希望为建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议程作出贡献。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同时提供更多的终身学习的机会。
  阿拉伯联盟教科文组织已经认识到了现代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将有更多开放性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阿拉伯国家因地处偏远而在教育管理方面遇到一定的挑战。这些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扫除文盲——尤其是女性文盲。我们计划在2015-2024年使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扫盲工作。
  小学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即未来的教育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应对这样的变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针对2015后教育议程,我们应该考虑正确地使用这些技术帮助儿童解决问题,从而改善他们的教育过程。
  2015后教育议程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帮助教师以及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通信技术。因此,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学生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为此,我们将教育机构进行了重组,并制定了教育战略。该战略包括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其中有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技术项目,这就能够帮助我们促进阿拉伯国家移动信息技术的开发,并实现这些技术的最佳应用。现在,已经有1万多名申请者,他们希望通过参与这样的项目提升自身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目标就是介绍现代教育的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和模式。我希望大家从这些介绍、建议以及相关的实践中,能大家找到一些新的方式,从而确保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卜杜拉•贝德•玛拉布 
  出处:《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 第15期 总第375期
(《世界教育信息》根据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现场录音整理,标题系《世界教育信息》所加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1: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技术、新理念引发全球教育创新
2015-08-25 重庆两江智慧教育 重庆两江智慧教育
重庆两江智慧教育  
微信号 cqljzhjy

功能介绍 分享与传播智慧教育理念,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重庆两江地区智慧教育发展!



  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呈多极化、技术促进学习成为教育学共同的研究主题、教育信息化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战略……这是本刊记者从“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得到的信息。  发布会于6月2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牵头,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研究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撰写了《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国际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这些研究成果包括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近1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重大项目和研究课题,以及12个国际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从而描绘了全球信息化的图景,给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教育因云计算而改变  云计算在逐步深入到教育领域中,它对教学与管理上的创新应用得到空前重视,正在给全球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新契机。研究团队指出,教育云平台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搭建的云平台,有助于优质资源的共享,有助于教育改革,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在美国,霍巴特中学将Google Apps引入课堂教学中并加以推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Google平台提出问题,学生在上面交流,每个学生可以同步看到其他学生发布的消息并进行回复。教师基于学生讨论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及时反馈。课后,教师将作业、时间安排及相关注意事项放到平台上,学生在家中登录平台查看作业信息,使用Google Doc 编辑作业并提交,教师对Google Doc 进行编辑,修改作业。在整个过程中,师生使用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和工具进行教与学。  全球著名企业的加入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埃塞俄比亚,微软为教师提供了25万台装有微软Azure云平台的笔记本计算机。这些计算机能够让教师下载课程表、记录教学情况、通过教育系统传输学生信息,不再有建立软硬件支持系统的额外支出。创客教育席卷全球 3D打印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学生的构思转换为真实的立体彩色模型,将抽象的概念和设计带入学生的真实世界,使学习形式更生动。微控制器的平台应用已经遍及各个领域,正是由于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化,创客教育逐渐走向大众的视野。  研究团队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创客教育正在掀起一股席卷全球的教育变革浪潮,并成为创新教育的实践场。  在美国,从政策到实践层面,创客文化开始在教育中站稳脚跟。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创客教育,在2012年初推出一项计划:四年内在1000所美国中小学校引入“创客空间”,配备开源硬件、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开发和制造工具。  一些学校把创客精神带到学校教育中。过去几年,美国高校中的学术性“创客空间”和制造类实验室迅速增加。而一些K12学校也纷纷尝试在图书馆设立“创客空间”,或者改装教室以适应基于项目和实践的学习。  在中国,创客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以北京景山学校、温州中学为代表的一些学校正逐步将创客教育引入课堂实践。北京景山学校最早建立了“创客空间”,并开设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创客课程。学校还与北京创客空间、新车间、机器人战队的教育创客联手,研发了“少年创客”课程的设计模式,将原有的机器人课程的教学资源做了重新整合,让机器人小组的学生成为了自由制作发明的“少年创客”。  在温州中学,创客空间面向学校三个校区,为爱好动手、爱好制作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固定的活动和交流场所。学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研究跨学科的综合性项目,提升技术并交流创意,形成了一个汇聚创意的场所。资源传播途径多样  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各国的实践中,一般是由国家制定标准和行业规范,培育市场机制;企业设计、开发数字资源,研发资源服务平台,提供支持服务;学校是数字资源的应用方,选购数字资源并评价质量。  研究团队认为,正是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数字资源建设与传播正在全球蓬勃展开。  在非洲、亚洲的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充满期待。这些地方除使用教学光盘播放、卫星接收和网络传输这三种常见的资源共享方式外,利用“移动卫星车”构建信息化课堂成为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的一种新方式。  丹麦是率先出台教学资源全面数字化政策的北欧国家。为加强教育ICT力度,丹麦专门建立了一个教育门户网站,为学校提供快捷的网络入口。通过这个入口,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重要的教育资源和信息,从而提高了丹麦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南美洲,巴西投入建设了国家虚拟教育网络、教育资源国际银行、硕士与博士论文库等一系列数字资源库,启动了大学电视交换网络、青年发展等项目。国家虚拟教育网络通过“虚拟工厂”项目建立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的课程学习库,为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供教学资源。参与项目的高校和其他机构都可以共享“虚拟工厂”的产品,并可通过远程数字投放方式为偏远地区的学校提供学习资源。国内应用尚处萌芽阶段  和国外相比,我国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信息化教学也未大面积普及,很多信息化应用尚处萌芽阶段,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仍不健全等。  尽管如此,“网络学习空间”却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应用,它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了一个网络化的互动交流平台。“网络学习空间”拓展了教育教学的外在环境,使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转化为课内外教学相结合,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得力于政府的大力推动。2012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旨在帮助农村边远地区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教育的要求。如今,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正在一点一滴改变着教学点的教学面貌。在安徽、湖北、湖南等地,还通过专递课堂、同步课堂等形式,探索优质资源在农村教学点更广泛覆盖的有效机制。相信不久的将来,山里娃娃就能够实现与城镇学生同上一堂课的愿望。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 记者:薛佳怡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1: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嗨,BBC!幸福可以是这样——西外师生的英伦时光
2015-08-23 孙琳琳 第一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YcC1aHMG9Tv1CHms#rd
最近BBC的一部系列纪录片《中国学校》掀起对东西方教育方式探讨的热潮。

就在这个暑假,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世界之旅”抵达欧洲。师生们穿越巴黎和伦敦、穿越纽约、波士顿和康科德,也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来观察东西方教育。

如果说BBC的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教师走进西方的课堂会发生什么,西外学生们的体验则让我们了解,中国的学生走进西方的课堂会是如何。

本文作者为西外外国语学校老师。

英国的游学项目是西外“世界教室”大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总校长林敏博士在创办西外的十年践行中,也不断将英国教育的精髓渗透到西外核心课程的各个板块里。

对西外的师生而言,去英国交流并非是“去别处”,更像是“回归与寻溯”,英伦文化是古典与先锋的完美结合,浮华与朴素的交融汇通,欢呼与冷嘲的复杂呈现,无论是莎士比亚式的复古经典,还是哈利波特式的魔幻风靡,都让师生们深度学习、比较与流连。

在BBC的纪录片引起关于中英教育比较热议的时候,在整理书包开学之前,让我们伴随西外师生的暑假心得去探寻幸福教育的真相吧:




工作室教学,主副并举、因材施教
在英国,初中阶段(GCSE)以英语、数学、生物、物理和化学为五门必修课,此外学生可以另选三门副科进行学习。而在高中阶段(A-Level),则可选择四门科目进行学习,丝毫没有主副科的限制,每个学科几乎都有自己的专用教室和工作室。

英国崇尚的教学理念是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会在不同的领域有自己的天分,没有孩子会成为一个全才。

英国的教育鼓励孩子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自由发展,在确保孩子们初中阶段学习到了生活必要的语言、数学和科学知识后,从高中开始彻底摒弃全才教育的方针,转而减少孩子在成才道路上的阻力。

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这也正是西外教学的特色,难怪这些学生进入了功能各异的工作室,和来自西欧、东欧的其他国家的学生都能很快融合,同老师、导师和助教很快打成一片。

在西外的国际课程体系里,这些并非是如BBC纪录片中那样的难以适应甚至针锋相对,西外的孩子,从幼儿园就适应了中西融合的智慧学习生活法则,暑校Lucton School的英式特色课程,对他们似乎只是一小段飞行的距离。

但是,英国的私立学校通常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Lucton School暑期学校项目中,除了重要的英语学习以外,主办方还精心设计了英国日常教学的体验课程。

因此,我们的学生也亲自感受了纯正的英式艺术、体育、戏剧、音乐、化学等课堂,他们在这些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在艺术课的课堂中,我们学生的创造力被彻底地释放了,英国艺术老师时时刻刻都在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材质、从丰富的角度进行艺术创作。

学生们的作品天马行空、对着范本创作出来的画作也完全没有临摹的痕迹,而是极尽想象之能,加入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思考。

同样的,在戏剧课程中,老师们也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这位老师是电影《哈利波特》的影视指导,非常的有大师范儿,在学校的剧院,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道具,鼓励学生们在舞台上用不同的套路展现自己的风采。

孩子们在戏剧工作室里,寻找自己的角色、台词和道具,在舞台上修正、转换、终结和开始自己的别样人生,看着学生们越来越纯正的英式表演,感触颇深,这真的更像是对心灵发问、校正灵魂的仪式。

英国的化学课也别有一番风味,整体的教学策划都以实验为主,极富探索精神。每一个孩子都要动手做实验,而实验的时间要占教学时间的50%左右,真是实践出真知的典范。

在有着307年历史的古老教室中,透过玻璃器皿中的斑驳色彩,不难看到学生们求知的执著眼神。这个教室,是英国教育的缩影。古老的建筑却引领着先进的教育理念,轻松的氛围却崇尚着质疑与真理,一丝不苟的严谨却有着对创新、探索和打破常规的追求。历史的沉淀造就了今天的英国。





奔跑,不仅要有体能,还要有爱
在暑期学校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还参加了多项体育运动,包括马术、游泳、篮球等。在英国经历马术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首先,在与马术老师的闲聊中,我问起为什么Lucton School要教授马术,要知道在英国养马是非常昂贵的,而提供马术课程,除了要养足量的马以外,还要建造马场、招聘教师、定期维护,是相当大的一笔开销。

马术老师的回答对我颇有启发:“马术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更是包含了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马是有感情的,而马术真正的奥义,在于骑手与马的沟通与协作。通过马术这项运动,我们的孩子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地与自然接触。”


这一切都在马术课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在骑马之前,每一位参加马术课的同学都要与老师一道抚摸马背,与马说说话。这仿佛是一种仪式,孩子们知道马儿听不懂人话,但是他们相信马有感觉,可以感受到信任和友好。

“仪式”完毕后,小骑手们要亲自参与刷马、梳理马毛并且用专门的器具清理马蹄里的泥。这一整套程序大概要二十分钟,占整堂课的三分之一,但却必不可少。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与骑马一样重要。看到来自我们国家的孩子羞涩地不肯去参与这些繁琐的细枝末节的时候,我决定给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去体味骑马的奥义,去感受人与动物的相处。英国人,把这种相处,叫做爱,叫做Love。

同样的精神,还存在于日常的活动之中,比如篝火晚会。

在暑期学校中,我们不止一次地走进学校后山的树林,找一篇空地,燃一堆篝火,在木棍上插上棉花糖与生肉,品尝起自制的烧烤,体验近似野人的生活。

第一次篝火晚会,着实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我,对发达国家的“落后”感到无比的震惊,虽然这样的自然生活有着瓦尔登湖式的诗意的美,但是能抵御被网络和信息吞噬的诱惑吗?

然而,通过足以温暖人心的火焰,我看到的是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刹那间,我心中充满了感动。

走进树林深处的路上,我看到树上一只只小小的木屋,心中颇感诧异。后来从主办方处了解到,这是小学部森林课(Forest Lesson)中小朋友们搭建的鸟屋。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葱葱绿叶之中,少了几份刻意为之,多了几分爱与从容。




千年古堡与小木屋便利店,历史文化和创新的融合
这次在英国,我们得以参观了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在莎翁的故居中,他亲手撰写的戏剧在日复一日地演出,我们还探访了牛津、巴斯、华威城堡等地以及风情淳朴的古老小镇,看到了英国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然而,在这一个对历史近乎痴迷的国度,却仍然无时无刻不在鼓励孩子们进行创新。

Lucton School逾百年历史的宿舍楼外,正对着正门的是一座2010年建起来的小木屋。屋子并不起眼,一如它看似稀松平常的门牌“Lucton Innovations”(Lucton创新工场)。这是学校的便利店。这家普普通通的便利店究竟为何会得到“创新工场”的名字呢?从来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感到十分好奇。

之后,我才从学校老师口中了解到,这是一家由LuctonSchool在校高中学生创办的公司,而名为“LuctonExpress”的便利店,是他们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木屋价值1000英镑,是由创始学生牵头,向家长们以1英镑每股的价格售出了1000股股份募集到的资金。

那位创始人是Lucton School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他叫羊曦,也是这次项目的组织者之一。自2010年起,学校商店就年复一年地由学生自发地运营着。

而这家便利店,还仅仅是他们的第一个项目,Lucton School创新工场还准备开一家学生自营的咖啡馆、一个跳蚤市场并把经营所得的利润都用来实现第四个也是最终的项目——投资学生的发明创造、创新想法或资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

在整个创业的过程中,他们都收到了老师、学校和家长群体的多方面支持。整个项目规划由创始人和教授商科的老师一同完成。而英国的教育所鼓励的创新远远不止商业的范畴,在伦敦的学习行程中,我们还一起深入参观了离唐人街不远的伦敦国王学院。

这所大学在科学上的创新令人瞩目。比如,1962年,就在这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分子结构,对人类基因工程的推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创新在英国教育中,除了存在于科技与商业,还覆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伦敦大学联盟的另一所创始院校,伦敦大学学院(UCL),也孕育了各个领域的泰斗,印度的民族领袖圣雄甘地就毕业于此,他引领了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走向和平独立。

而UCL的创世理念也竟然是惊人的“无神论”,在英国首先开始接纳女性和非基督徒。在这些方面,英国教育都持续地去推动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平等博爱的进程。

看着学生们在国王学院的喷泉和雕塑前散步谈心,并且眼眸里燃起了真正立志求知的星火,和渐亮的路灯融成一种美妙的光晕,心里会弥漫起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




Gamification,一场三小时的创业游戏

这次的暑期学校过程中,学生还有幸参与了一次由主办方欧泊教育和英国合作方Lucton School共同举办的一次商业竞赛,他们称之为“一场三小时的创业游戏”。

竞赛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商业原理、头脑风暴、市场分析、营销战略、财务预算和企业家精神。这场竞赛让我再次看到了西方教育非常务实的一面。

与以“实践出真知”为根本的化学课堂如出一辙,商业竞赛学生的参与度出人意料地高。大概是西外学生很早就在课程中适应了“西外小银行”的项目学习和运营,所以他们对只有商科大学生才接触到的名词和概念并不陌生,甚至振振有词,自成逻辑。

竞赛一开始,学生们就自由分组,在基础的商业原理介绍后,每一个团队就共同协作提出“创业想法”,然后与导师们一起,完成SWOT和PESTEL分析,空间规划制定营销方案,做出财务预算并且展示自己的成果。

“蓝海、红海、SP、无缝营销、空间规划”等一连串的商业术语在竞赛中迸出,这也将随行的文艺老师听得叹为观止,而创业游戏能提供的试错空间,是放手让学生勇敢尝试,大胆出错,快速更新,屡败屡战,从而从一两次小的胜利开始逐渐获得创意自信,学生们的潜力在实践中被彻底地激发,相继展现出了成功者的素质。

正如商赛中对企业家精神的描述“开放、坚持、态度、领导”,孩子们收获的精神是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我相信这就是实践的意义。

看着冠军组中国学生拿到奖品后开心的笑容,Lucton学校的主管老师Mark也十分好奇,他印象中的中国孩子不会这么活跃与开放,甚至上一届的日本和韩国学生也还是亚洲式的拘谨与神秘,当然还没有去过上海的Mark短时间内很难理解这批学生背后的教育奥秘:

孩子们很早就融入了西外十五年一贯制的多元国际课程体系,批判性思维、罗伯特议事规则、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逻辑学、西外小银行、西外书舍、空中花园、YQ传媒、模拟联合国等等,诸如这些几十门由创新实验室师生共建的经典课程和社团早就将教育的学科界限、师生距离甚至语言国界击破。

寄宿制且环境空间优美的西外给了学生一个“造梦空间”,学校后面小树林里每年秋天都有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山的外教和孩子们绘画写生、篝火晚宴,也有“根与芽”组织支持师生共同劳作的的开心农场,淀山湖的轻波碧水下有孩子们帆船训练的水痕和帆影,天马和佘山高尔夫课程基地也走出了挥杆世界的选手……

孩子们学习行走的记忆留在了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一望无垠的敦煌戈壁,乃至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古草原,所以在英伦,这一场三小时的创业游戏,只是检验西外学生情智双修的一段小闯关:融合、挑战、激情,且幸福。

这不止是游戏,这就是教育。

应该是这样,何必太多范式与拘囿呢?卢梭说“把时间白白放掉”,在闲暇中韬光养晦,在天马行空的自由里根据自己的想象开始创造,进入“心流”,在留白中游戏,教育需要留白。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BBC!教育的行走是无国界的
Lucton School有一片很美的运动场,那是一块山顶的伊甸园。天静昼长的时候,云色旖旎,似乎听得见迷迭香、矢车菊和麦草勃勃生长的声音,晴朗的夜间躺在草地上可以看到很好的星星。

在星夜下最大的一个思考就是“什么是真正的国际教育”?

两个国家的大教育环境确实迥异,但是体会到的更多是共鸣与交融,不同的时空,展现出的是同样多彩美妙的教育场景,学生们的正装晚宴更像是一个时尚开放的国际派对,那么国际教育,就应该是就是打破国界、融合文化,培养真正国际公民的教育吧。

在与羊曦的相处中,我问过他一句话“你今后会回中国发展还是留在英国发展?”

他给我的答复是“对我来说,都一样,这只是住处的区别。如果我在英国,我会有很多时间要花在中国,反之亦然。因为我觉得中国人或是英国人都概括不了我。我是一个国际公民”。

这段话给我很大的触动。是的,我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太多中国人的影子,却也有许多英国人的风格。中国人三个字概括不了他,英国人也同样不行。

正如西外总校长林敏博士所说,我们要培养的是国际化人才。那么什么是国际化的人才呢?我想就是可以理解多国文化,乐于与不同背景的杰出人才一同沟通协作,可以随时随地落地生根,具备极强适应能力的,有着多重积极价值观的国际公民。

他们的身上,展现出来的,是中国人的勤勉智慧和西方社会的开放包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建立一个环境,着力培养真正国际化的人才。

我们在西外,希望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融西贯中的教育,给孩子们带来国际化的视野与经历。这必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也将为我们的国家,缔造未来的基石。

在我们英伦时光的尾声,BBC的纪录片火热登陆,那种将中式和英式、游戏和教育对立起来的戏剧效果确实过于黑白分明,至少在西外和Lucton School的教学现实中是被颠覆融合的。

为什么中国的学习不能像游戏一样吸引人呢?

为什么英国孩子就一定是自由散漫呢?

嗨,BBC!世界是圆的,孩子身上共同的天性决定着教育的共通之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真正的快乐学习是可以通过教学相长的奇点找到愉悦带,这样的探索,从古希腊的雅典时代到未来智能化将临,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们和英伦那些有着灿烂笑容的朋友们,就是一种可以在找寻星光的长路上遇见的,幸福。




文末彩蛋

瞧,西外学生洪子仲的中英文小诗歌,写在英式告别晚宴之后,是不是文艺气息十足,BBC,这个您拍不拍?

宴(洪子仲)

安逸在举杯的此刻
轻轻道断
柔抚眼角的荧光 浅浅

送别 还是流连
静谧摇曳的月光
恬静得似乎遮下眉尖

风起了
时间微笑了眷言
分别后
都有自己的 雾霭 山岚

是否还有时会想起
曾经相互拥有的你
路还很远
嘘,还有好多故事
剪不断

In this moment
Blurry views
slowly break visions into pieces

Goodbyes
Or the unwillingness to leave
Silently blend together
Under the shaking moonlight

Time passes and wind blows
As if smiling at those promises
Because after all
We all have our own endings

Sometimes I think of
The life that we shared
There's so much time
So shhhh...
There are so many tales that never end

*
小编个人微信号:1662428293,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6: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经济学家刘世锦(三):“互联网+”直指行业“痛点”

  
刘世锦

经济学家




发表于  08/26 16:23   约6分钟



  当下,如果有哪个概念“刷屏”了我们的生活,那一定非“互联网+”莫属。在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互联网+”能否助力实体经济,如何带动转型创新,已逐渐成为各界民众关注的焦点。近日,经济学家刘世锦接受思客独家专访,特别针对“三期叠加”背景下的“互联网+”问题进行解析和研判。“互联网+”应该加什么、如何加,它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将扮演何种角色?思客即将奉上!







“互联网+”的价值在于直指行业“痛点”

思客:您如何看待“互联网+”和“+互联网”这两种提法?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刘世锦:

  “互联网+”对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实际作用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要首先想清楚一个问题:“互联网+”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今“互联网+”这个词语已经变得耳熟能详,不少人都认为“互联网+”的概念,更准确的表述其实应该是“+互联网”,也就是“实体经济+互联网”。对实体经济而言,互联网可能还是一个工具。

  我认为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互联网。我不认为“互联网+”和“+互联网”有什么实质性区别,实际上只是发动的人不一样,最后达到的效果都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明确,互联网到底对实体经济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它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像现在讲的所谓的“痛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如果说存在着这样的“痛点”,那么“互联网+”就是有价值的。






渗透、对称与融合:互联网的三大优势



思客:“三期叠加”背景之下,互联网具有何种优势或特点,在带动经济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刘世锦:

  我认为互联网有三个主要的优势或者特点:

  第一,互联网带来信息的渗透。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的出现,人们现在的信息沟通变得无处不在。拿着手机,到什么地方去,大家都可以互相联系上。这样的便捷跟过去比较,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区别。

  第二,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在减少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正是经济最实质性的问题之一。

  第三,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实际上是在改变资源分配的方式,提升整个经济的效率。






网购只是“互联网+实体经济”的一个序幕


思客:发展“互联网+”需要哪些条件?




刘世锦:


  基于互联网的这几个优势,我们中国下一步“互联网+”的发展将会具备很大潜力。其中,有三个重要条件:第一,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技术发展很快,这个风口已经有了。第二,中国正处在一个产业“重新洗牌”的过程之中,发展的前景乐观。第三,我们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所以“互联网+”的各种业态和商业模式的推广,对我们而言,是有很大优势的。

  所以,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好这三个条件,我认为,未来的“互联网+”将会有很大作为。就目前而言,网购最近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我想,这仅仅是一个序幕。下一步,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特别是和我们产业的生产过程内部的深化融合,才是一个重头戏。







“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提升行业效率


思客:“互联网+”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或效果是什么?




刘世锦:


  我们现在提到的“互联网+”、“绿色发展”、“机器时代人工”等等,这些东西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形态,几乎和所有的行业都会发生关系的。

  这些技术或者创新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要素生产力,主要是要提升效率,这个可能也是我们国家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是,有没有高速增长的行业能够把中国的经济带动起来。

  像以前房地产、汽车、钢铁这种行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增长速度很高、能够带动全局经济上升很大台阶,但这种所谓的制度产业以后恐怕很难见到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经济没有新的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主要表现为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机制、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

  现有的行业通过采用这些新的技术、业态、商业模式以后,它本身的效率得到提升,也就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互联网+”的目的,提升行业效率,主要就是起这个作用。






“互联网+”将造就英雄辈出的时代


思客:“互联网+”是中国的一种必然性选择吗?




刘世锦:


  经济放缓期是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一定会出现世界级的大企业、国际领先的技术和知名的创业英雄,成为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对中国来讲,这应该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独一无二的机会。那么,我们应该把它利用好。如果我们抓不住这样的机会,那现有的问题就不会结束,问题一定是我们自己的。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6: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 | 互联网对教育的颠覆可能比你想得还要猛烈2015-07-30 吴华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M2CdPJCg2JBYSc1m#rd[url=]第一教育[/url]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g0ODc5NA==&mid=212443658&idx=5&sn=9ca2dbd2f89672fd7c0db214635f2c93&scene=23&srcid=y5h3M2CdPJCg2JBYSc1m#rd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7月25日,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2015年中国互联网教育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大会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做了题为《互联网和教育变革》的演讲,预测互联网将如何颠覆传统教育。复旦大学教授蒋玉龙则介绍了使用在线课程的“大学教育新常态”。

现在的实践:翻转课堂到底有多大用?

复旦大学教授蒋玉龙分析了传统大学教学常态:基本上学生课前不预习,只是被动地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课以教师为中心,有效互动很少,而只听不练,是学习记忆效果最差的一种方式。蒋玉龙将这种课堂方式比作在固定时空里进行的、一次性的“春运式教学组织”。

他介绍了自己借助在线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的一些实践。首先将课程内容按照单元模块拆分,制作成视频,然后借助网络平台提前推送这些视频,让学生自由自主学习,并设置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则主要是进行师生互动。

通过这种办法,原来一个星期上一次课,现在单周学生自习,双周才上课。虽然课时减少了一半,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行班相比,平均分高了8分,而且高分学生更多,学生的成绩分布更紧凑,基本没有“吊车尾”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蒋玉龙分析说,因为翻转课堂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学习时间和内容,更加有的放矢。

对未来的预测1:慕课将催生教学导演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认为,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未来的教室将成为学习的会所,真正的教室、学校都在云端。未来的教师成为会所的辅导员,与学生直接交谈的时间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将互为师生;学习的过程可以在任何地方,且方式灵活;数字教材辅助材料,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学校发证书灵活。留学变得简单,甚至不再有留学的概念。”

未来教师将以研究为主,优秀的教师可能成为自由职业者。MOOC的出现使得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将出现教学导演职业,课程质量大大提升。

“不少有学问的教育者不善表达,这就需要有专业人员帮助他策划上课流程、写脚本,运用各类技术手段呈现出一堂精彩的课程。未来社会将对这种人才产生很大需求。”

预测2:大学可能变成考试院

不仅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会发生改变,学校的社会功能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李志民认为,未来的大学除了物理化的校园,还有将虚拟化(数字化)校园,教学和管理泛在化、全球化。

一个更加大胆的预测则是:大学的主要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变为知识验证、考试认证。大学将成为研究院、考试院。

换句话说,学生不用辛辛苦苦去考大学了,只要通过互联网学习,通过科目考试之后就可以拿到大学的证书。

这并非天方夜谭。

据悉,美国高等教育联盟(Academic Partnerships)发起“与学位挂钩的大规模在线公开课”计划(MOOC2Degree)后,已有亚利桑那州,克里夫兰州和阿肯州的40所州立大学表示加入计划,学生完成全部课程考试通过后可以得到证书。该计划让学生不必经过入学考试,就可以通过网络听课学习,积满学分取得学位。

根据计划,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阿肯瑟思大学先后宣布,将要发展一套方案,让完成MOOC课程的学生获得学分。目前已有两所大学为大一新生设置了6套不同的课程标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完成标准的学生等同于念完大一课程。

李志民介绍说,清华大学也已经于5月7日宣布启动“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可在线完成学分。Corseura平台上已经有200万注册的中国大学生,学习国外课程。

关于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联盟

据介绍,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联盟是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由易班和百度传课、教享科技、前程无忧、万学教育等互联网教育知名企业联合发起成立的首个国家级在线教育联盟。

联盟秘书处设在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目前首批发起单位共30家。联盟理事长、易班CEO朱明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联盟将汇聚和整合多方资源,通过联盟成员的合作交流,共同打造一个自由开放、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教育生态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g0ODc5NA==&mid=212443658&idx=5&sn=9ca2dbd2f89672fd7c0db214635f2c93&scene=23&srcid=y5h3M2CdPJCg2JBYSc1m#rd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5-9-4 1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在改变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5 21:45 , Processed in 0.07180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