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6-29 16:21 编辑
第十六章回到地理学本身:地理学思想纵览
地理学思想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主题或学派具有不同的表述和特质,呈现出动态的、多元化的特点。本章回溯地理学的基本特点,并聚焦于地理学的范式论、危机论和思想特质。
第一节地理学的范式论
自从1962年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来,范式的概念就逐步深入到各门学科发展史的轨迹、方式、特征、模式、规律的探究之中。
一、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解读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提出了范式(paradigm)理论、学术共同体、常态、危机等概念,对科学史、科学哲学和当代科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库恩将范式定义为“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团体承诺的集合”、“共有的范例”。范式思想集中体现于库恩的以下论述中:“我们将反复讨论科学发展中的几个重大转折点,这些转折点是与哥白尼、牛顿、拉瓦锡、爱因斯坦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至少在物理学中,这些历史事件比大多数其他事件更能清晰地展现出所有的科学革命究竟是什么。其中的每一次革命都迫使科学共同体抛弃一种盛极一时的科学理论,而赞成另一种与之不相容(不可通约性)的理论。每一次革命都将产生科学所探讨的问题的转移,专家用以确定什么是可接受的问题或可算作是合理的问题的解决标准也相应地发生转移。而且每一次革命也改变了科学思维的方式,以至于我们最终将需要做这样的描述,即在其中进行科学研究的世界也发生了改变。”库恩把科学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时期、专业化时期、典范时期、危机时期、危机时期和革命五个阶段(图16.1)。 file:///C:\Users\dell\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692\wps6.jpg 不少学者对库恩的观念加以批评,最普遍的批评认为库恩的范式概念有问题,虽然他的著作第二版中已修订了他的观点,但在用法上仍然不明确。因为任何一门科学,其内部的意见很少是完全一致的、稳定不变的;而且观念系统的论辩也不是一种自主的活动,而完全被限制于一种特殊的论述或训练的范围以内。波普尔(K.Popper)所著的《科学发现的逻辑》(1957)对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造成相当的影响。波普尔反对范式理论作为“方法论”的构架。 波普尔认为,一门活跃的进步的科学应处于不断的变革中,当认识到库恩已证明所谓的“常规科学”和“范式”存在,波普尔痛惜这会给这一时期的科学进步带来危害。不挑剔的科学家接受他们那时期的主要教条,并支持一些新的时髦的和以前革新的理论时,常规科学建立了,波普尔担心如果这类科学家主导了科学思想,这将预示着科学的结束。剥开“常规科学”、“基准体系神话”的面纱,波普尔断言科学家重要的角色之一是打破神话。如果我们经常在某种程度上陷入理论基础体系,只要我们表现得像真正的科学家,我们就能打破它们。一门有活力的科学应处于永恒变革的状态之中。菲尔本德(Feyerabend)否认库恩变化时期的“标准科学”和“变革”的模型,并视之为历史性的错误。他认为,科学没有在标准科学实践和多元论时期显示出按年代次序发生的变化。因此,一门学科的历史性发展也许最好通过整合波普尔和库恩的模型来表述。 尽管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受到众多批评,然而库恩的范式理论的价值在于:打破了科学发展线性进步的观点;强调了少数科学家的创造性思想在科学发展中的关键和转折点作用;科学发展或革命表现为一种“常规范式”向“新的范式”革命跃升的过程;在科学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学术的、世界观的);库恩对科学发展演替的研究启迪并引发了学者们对学科发展史和学科演变的本质、特征的思考与关注;也许更重要的是,库恩的“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的命题,有如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宣言一样,影响了一批库恩主义者或非库恩主义者变革学术传统的热情。
二、地理学中的库恩主义与对地理学范式论的批评 保罗·克拉瓦尔(2007)指出:“库恩的科学革命诠释对地理学非常重要,由于地理学的每一个新趋势都被诠释为与科学革命相关。”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理学中的计量革命、空间科学运动、理论革命、行为革命、马克思主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革命相互交织、呼天抢地.无可置疑,20世纪60~70年代是地理学及其思想急剧发展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地理学在多个方向、多个主题上得到拓展性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地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然而,对地理学的发展模式是否符合库恩的“范式”革命,存在两种遇然不同的看法。 伯德·詹姆斯(J.H.Erd)认为,库恩是地理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方法论学者,受库恩影响的地理学家可以分为两派。其中的一些人运用库恩的方法,鼓吹他们观点,使其合法化,并以之作为一种对抗已确定的科学事实的武器。另外的一些地理思想史学家则尝试着将库恩模型用于解释地理学思想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范式主义已经展示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已经超出了库恩最初所设想的。另一方面,它也被认为是地理学史的一种有效的典范。 保罗·克拉瓦尔(2007)则对地理范式持否定态度:“信服库恩范式的地理学者为激进地理学的兴起而欢呼,他们视此为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另一次革命。历史正加速前进,但是解释地理发展有关原则并未改变”;“20世纪70年代末期,许多地理学工作者对20年来地理学发展方向的激增感到困惑。激进地理学者倡导库恩的观点,将自己的研究取向当作地理学史上的最新范式,并等待胜利的到来”:“这样的情况破灭了库恩的观点在地理学方面的应用。地理学史并非由范式的演替所形成,它是循着一个核心经验发展出来的不同观点;以不同尺度来解读空间分布;并提供机会使人类对其环境、生活的社会以及不同类型的现象间的连接有更多一层的了解”。 普雷斯顿·詹姆斯(1982)争辩道,从这门学科诞生到现在,每一代地理学家都宣称已成立了一种新的地理学,每一代都过分强调了“新的”和“旧的”之间的差别。那么,冷静而清楚地提问:“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新的?” 对此,詹姆斯强端:“20世纪70年代的地理学证明是一个创新和传统的复合体,这使得地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对科学发展的研究表明它可能不会经历任何基本范式的变化。在态度方面有一些变化,如对法律依据的兴趣或者对技术、方法或概念上思考的态度的变化。当整个新的信息世界使我们改变我们的观念变得必要时,变化有时就发生了,但是,“新的”概念极少像发明者引导我们相信的那么新——尽管他们可能对我们的知识做出有用的增添。新知识的建立及扩大旧知识的辩论与库恩的范式变化的观点是直接相反的。当新一代宜称已经发现一个科学的革命时,通常是他们对他们的结论过分热心的结果,也就是因为“革命”的支持者忘了或者是故意忽视了旧的传统代表了什么。 杰克逊认为,在地理学中没有一种范式得到成功,而每一个范式都在更大的范围内并存着。新的学派慢慢地吸收以前那些学派的知识,并在其新的结构中还留有以前就存在着的一些矛盾的痕迹。在研究所基于的基础发生转移之后,观点和思路继续保存下来,并可能有一天以新的形式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伯德(Bird,1993)将地理学上的变更描述为一种永恒的修订,这种变更也有可能被当作是复合范式的发展,因为不同学派的思想继续并肩而行。也许这就是地理科学的一种特征:新的范例不会很顺利地确立。或者更恰当地说,在波普尔主义者看来,我们本应该到达成熟科学的阶段,在那里我们将体验“永恒的革命”(Jens-en,1999) |
三、地理学及地理学思想的演进特性与“地理学发展模式”解析 詹森(Jensen)和戴尔伯格(Dahlberg)曾把科学的发展轨迹看成是一条“S”形的逻辑斯蒂曲线,并以拐点将其分成四个时期:①初步增长时期,文献数量显小规模地绝对增加,很少或没有社会组织;②指数增长时期,出版物数量以有规律的间歇成倍增加,专门研究单位成立:③后继期,出版物数量开始下降,但年增量保持稳定,专门化和争议都在增强;④成熟期,增长速度接近零,专业研究单位和社会组织分化,学科达到成熟。格雷戈里(Gregory)认为:“鉴于日前与其他科学的互动方式,自然地理学已处于第三阶段,或许已接近第四阶段。”学科发展的逻辑斯蒂曲线是客观存在的,它比较适合科学内涵呈“刚性”特点的一些分支学科,尤其是一些技术性学科(如遥感、计最地理学或某种方法),同样也适合用于解释一些学科的“主题”或“学派”的发展轨迹。然而,对复杂性学科、综合性学科、内涵丰富与张力强大的学科而言,以一条逻辑斯蒂曲线来说明其发展轨迹则失去解释力。在这种情况下,库恩的范式理论展现出了它的价值与意义,范式革命使得学科的发展呈现出多条逻辑斯蒂曲线组合的发展模式。 库恩的范式理论是基于物理学史的研究。物理学史是关于物质的属性研究不断拓展的历史。力学、声学、光学、电磁学、量子力学、核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尽管其间存在许多交叉学科,物理学总体上呈现出纵向拓展型学科的特征:一是范式革命相对清晰可见;二是范式转变后,科学家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在各处看来,都与他以前的研究世界被此“不可通约”。 地理学是一种典型的横向联合型、复杂型学科。地理学的发展以区域地理-人地关系-地图传统为“主干”,进而不断衍生出新的主题与分支-景观主题与文化地理学(伯克利学派)、计量模型、空间主题、行为地理学、各种地理哲学流派、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后现代地理学。图16.2概括地表达了在古代地理学的传统主题基础上,自1850年以来地理学及其思想的发展轨迹。与物理学发展范式比较,地理学的发展路径、模式有以下特点。 file:///C:\Users\dell\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692\wps7.jpg 1)作为一种复杂性的、多主题性的学科,地理学的“范式革命”往往并不能以某一理论或某一地理学家的思想而标志性地反映出来,而是依据众多特性(科学性、理论性、技术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学科共同体的地理学认知、地理学思想的整体特质等)“综合判断”的结果。从综合特征的差异上看,地理学进程中的“范式革命”发生在近代地理学与古代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与近代地理学的转折上。 2)地理学内部及各分支科学发展演进的差异性。对地理学这种具有复合学科特征的复杂学科,很难以库恩标准整齐划一地去说明“地理学”是“经验科学”或“成熟科学”。动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具有成熟科学的特点,但全球地理学、地球表层学总体上尚处于构建阶段。 地理学发展的“通约性”和“复合性范式”特征。地理学的发展表现为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的一种拓展与创新,这一特点决定了地理学“主题”与“主题”之间、学派或所谓的“范式”之间存在很强的“通约性”,又进一步形成了地理学及其思想发展中的“复合性范式”特征。地理学的发展是基于地理学“核心”或“主轴”基础上的繁殖、衍生,而不是一种替代。用杰弗里.马丁(2008)的话讲:“近年来的地理学,与过去一样,是创新和传统的复合体。”传统主题和后续的拓展交互重叠并始终贯穿于地理学的发展之中,形成复杂交错的地理学发展图景,就像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然而,与大树这一比拟不同的是,各分支之间呈现出连体特征,有如盘根错节的“竹根”一样。当我们回顾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时,不难看到新的范式是怎么从旧的范式的观点那里继承过来的。旧的与新的之间、各主题之间存在着通约性、关联性和互补性。其间的变革或许可以称之为“主题革新”、“亚范式变革”或“各学派的思想”更为适合。 4)地理学思想发展、拓展中的“回归现象”、“综合倾向”、“向心倾向”。当更精细化地审视地理学和地理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时,我们注意到地理学的发展始终存在三大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回归现象”。基于某一“主题”的承传、批评,某一新的“主题”快速发展,并在早期表现出(有意的或无意的)远离或隔离其“生长母体”的特点,但当其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时,却发现前进受阻或迷失方向,往往又回溯到它“出生的母体”中去寻求“营养”。我们能看到很多这种景象:环境论的盛行一—环境决定论的批判环境论的衰落——新环境论的再度兴起;区域地理学的兴盛—一空间模式、计量运动、区城研究萧条—一新区域地理或区域地理复兴;人文地理学实证化、自然科学化——人本主义地理学的批判一—人文地理学哲学化(各种哲学流派思想充斥在各种论文中)、社会科学化(社会理论与文化、制度的高度关注),我们或许可以预期,如同“回转的飞镖”一样,过度哲学化和过度社会化也不是地理学思想持恒的特点,地理学最终还是要回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工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程式中。二是地理学的“综合倾向”。地理学每生长出一个新的主题时,开始其单一性或特质性可能很强,当它发展渐趋成熟时,总是把地理学或其他学科不同的视角、理论、方法包容于其中,形成“主题小综合”,如历史地理学发展,形成了区位、地方(区域)、景观、环境、年代、文化等方向。可见,综合性的确是地理学的特性,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多个层面得到体现。三是地理学的“向心倾向”。尽管地理学的多中心、多主题、众多分支学科存在,但地理学并没有完全呈现出‘一盘散沙”,存在多种原因使得地理学在具有很强的“离心化”力量时,仍保持了地理学的“向心倾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性和地理学存在其核心主题(不同尺度的空间区域和人地关系)。地理学向心力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统一地理学的发展前景。 以上表明,库恩的范式理论对地理学的意义在于思想的启迪,而不在于范式的套用。地理学思想发展的模式代表了一种典型横向关联型学科发展模式的特点.在科学体系中,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特质。因此,需要不同的“范式理论”来解释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其中,有三种“范式”最为重要:一是针对那些“内涵具有刚性特征”的学科或分支学科的逻辑斯蒂模型;二是以物理学为代表、学科纵向发展特征突出的“库恩范式”;三是以地理学为代表的、学科横向交融关联特征突出的“地理学范式”。
与“范式”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危机”,库恩认为,正是对危机形成的压力的响应,驱动了学科“范式”的革命。我们需要强调地理学的危机意识,同时也反对“地理学既不存在,也没有未来”的地理虚无主义。 一、地理学危机论的诠释 自近代地理学建立以来,地理学就一直陷人危机之中。事实上,对地理学对象与性质、概念与主题、各种方法论之间的持续争论,反映出地理学者们在学科困境的压力下,寻求地理学新的发展内涵与方向的努力。学科的危机并不是仅仅限于地理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均存在其自身的发展危机。 在第九章和第十章的第一节中,我们对从古代到近代、从近代到现代转型时期地理学面临的多重危机进行了总结。也就是说,地理学思想的重大变革出现在多种问题交织的深层化时期。克服了特定时期地理学发展障碍或瓶颈问题,地理学及其思想也就获得了它的新生。进一步,当深入到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时,我们发现,危机或问题-压力与响应-主题与学派的创新周而复始地进行着,这一特点正是波普尔强调的“常态革新”。若从承传与批判的视角看待危机,则表现为对传统的不满与挑战一新的主题或学派的创立。我们可以从地理学思想的演进中梳理出多条这种发展主线,如地理学的文学描述传统-地理学的解释性描述、民族志方法(人类学的渗入性调查方法、诠释社会学的民族志方法、克拉瓦尔所说的“深厚描述”)-数学形式化表达、理论模式化表达-后现代地理学的“文本”意义,地理学是一门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科。对学科对象、性质、核心、主题这些在学科发展之初就应基本确定的问题,至今也未能达成共识。产生地理学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方面有四个,一是所有的问题都发端于“地理学对象、性质、学科特点”之中,如复杂性一方面赋予了地理学的生机活力,另一方而方法手段和理论的支撑不足又使地理学复杂性研究受阻;综合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点,而综合性不足则前弱了学科存在的根基;尺度问题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然而,尺度问题也是当代科学的难点问题。二是与地理学内在的协调性、统一性和内在的逻辑发展等有关,而这正是理查德·哈特向(1981)的忧虑和希望所在:“我们可以希望和本世纪开始的德国地理工作者一样,解决许多基本争端,并导致关于地理学范围和性质的基本问题之一致意见……同时,正如德国的经验所显示的:对基本问题的一致意见促进了广阔制度的试验以及较高水平的新方法论的发展。”三是与科学体系中地理学的地位、学科竞争力有关。近代地理学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传统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要素被分出去的压力;现代地理学面临的问题则是在学科综合、交叉、渗透中,地理学的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四是地理学的社会认可度或知名度。地理学长期面临公众把地理学视为地理知识的困境。这意味着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公众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对地理学的发展、研究主题和知识基础的理解;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学术研究适应公众的期望。
二、地理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节所讨论的地理学发展问题,既是对现代地理学一般性思考,相当大程度上也是对我国地理学发展问题的反思。 (一)广泛性的因境与综合乏力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从单一运动形态的研究走向多运动形态及其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综合研究,相邻、相关学科之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成为明显的趋势,与此同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也正进一步拓宽,研究热点日益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密切联系。然而,常常让地理学者无奈、遗憾和迷惑的是,地理学在科学融合、渗透、竞争的大潮中并未发挥其综合性的作用,成为众多相关学科靠拢的核心,反而更加剧了地理学的“裂散”状态。令地理学者尴尬不已的是,正如潘什梅尔(Pinchemel,1968)指出的那样,“地理学干涉了许多领域,而他又不具备必要的能力或专门知识”。 在某种意义上,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广泛的关联性和交叉性意味着知识的多样性与强势。但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地理学的悲剧也许正是因为它研究对象的广泛性。随着研究场地的扩大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地理学已经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泛泛而谈,应该寻求深层次上的解释,这就要求地理学家对某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地理学分出了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学科,这些学科借助于其他相关学科的力量独立发展壮大,倾向于同原来共同的主干分离。地理学由于定义不确定,导致研究中心不明确,而使得地理学长期游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地理学对象和学科性质的特点使地理学处于微妙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地理学作为一门复杂性学科和关联性学科,学科内部的日益专业化与其他学科之间广泛的关联化不可避免。对地理要素缺乏深入研究,要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若只关注于地理环境个别因子独立的深入的研究,事实上地理学就已进入到相关学科,从事地质学、土壤学、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工作。一个学者兼做多领域的工作,而他们对于其他领域的基础较薄弱,加上对本学科的研究范围不清晰,随着各分支学科在本领域里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就显得力不从心。斯图达特(Stoddert)警示道:人文地理学应该单独作为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张,可能导致它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而消失,“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纯粹性的社会科学失去了它特殊的身份—一它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竞争,但是在它们的领域内,而不是我们领域”。综合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之一。然而,地理学贵在“综合”,也难在“综合”,哈维对此提醒:“从相邻学科派生概念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搞不好会使地理学者们陷入根据对相邻学科的一知半解的肤浅解释来赶‘知识时髦’的陷阱。”综合不是一种缝合、叠加,综合是一种艰难的创新过程;综合不是单纯的广度或深度,综合需要广博与精深的结合。由于深入研究专题会更容易获得声望和成果,“专窄化”就成为地理学者实现个人价值的首选取向,地理学的综合所表现出来的软弱无力从根本上对地理学现状和未来发展构成严重冲击。 专栏16.1爱德华·威尔逊《论契合——知识的统合》思想评述 爱德华·威尔逊是当代国际上一位著名的生物学、社会生物学家和博物学家。著有《蚂蚁》、《论人性》、《生物多样性》、《海岛生物地理理论》、《昆虫社会》、《社会生物学》、《生命的未来》、《论契--知识的统合》等论著。他因其“生物决定论”、“文化-基因协同进化论”、“人类进化是根植在大脑中的空间与时间的乡土观念”等惊世骇俗的观点而受到批判。新蒂芬·古尔德|认为:“没有证据支持(生物)决定论,而且过去几百年粗陋决定论已被明确|否定了。”这里我们聚焦于爱德华·威尔逊(2002)在《论契合—一知识的统合》一书中的一些思想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对地理学思想的启迪与恩考。 1)作为跨生物学、跨社会学的多栖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有着难以克制的综合和契合知识的欲望,力图寻求从人的生物特性到人的社会特性、文化特质的关联关系中寻求知识的统合性,生物源于自然的演化,而人类又是由生物进化而来。人类的社会性、文化性必然带有生物“密码或基因”,这一特性应该引起地理学的哪些关注? 2)知识的契合是爱德华·威尔逊思想的核心。“契合就是通过将跨学科的事实和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理论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统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共同的解释基础。”爱德华·威尔逊认为生物学是统合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学最佳的“桥梁”,而其理论和方法的先进性又为这一“桥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地理学也长期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自居,显然,在科学分化、拓展、综合的浪潮下,存在诸多各有特色、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桥梁”。地理学以“综合性”为特色,一个传统而经典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地理学的契合与桥梁? 3)爱德华·威尔逊特别强调还原论对复杂性研究的重要性,自从笛卡儿基于二元论哲学创立“还原论”思想以来,“分解一还原法”就成为持续推进科学分化和发展的基本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系统科学的发展重振了“整体论”思想,而还原论则陷入令人不齿的境地,但一心追求知识统合的爱德华·威尔逊却为还原论大唱赞歌:“还原论是科学锋利的尖刀,还原论剖析自然的构成,不过分地说,还原论精光锃亮,就像手术刀和医用导管一样。批评科学的人有时把还原论刻画得令人迷糊紊乱,径直地就到达一位作家最近所称的‘过分还原’的状态,可以指控这种刻画是一种误诊。一线科学家的工作就是做出可以待检验的发现,他们完全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还原论:还原是一种策略,目的是要找到可以进入难以摸清的复杂系统的入口。科学家所感兴趣的最终还是复杂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东西。还原是了解复杂性的途径,热爱复杂性而不用还原论可以创造出艺术,热爱复杂性而用还原论可以创造出科学……如果科学是走这样的路径,还原论便成为科学中基本而本质的活动。但是科学不只是要从事剖析的工作。综合也很关键,还要加上哲学上对意义和价值的反思。即使关心面最狭窄的研究者,包括那些致力于研究组成要素的人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复杂性的问题。”(爱德华·威尔逊2002)。地理学是典型的复杂性学科,如何处理好“整体论”与“还原论”、“综合”与“还原”的关系,仍然是困扰着地理学思想与地理学方法的基本问题。 4)爱德华·威尔逊认为尺度问题对生物学很重要。他指出:“生命科学中的契合建立在对时空尺度有一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研究,比如从分子到细胞或者从器官到生物,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很好的协调,正是使用了这种尺度概念,在过去的50年里,生命科学已经变得比较契合了,根据研究者所采用的时空大小,从大的时空到小的时空,生物学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进化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指动植物、真菌、原生动物、原核生物等)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社会科学存在“空间转向”,生物学将别是生态学早就把“尺度”作为学科发展的引擎。那么,地理学如何对时空尺度及层次关系达到透彻的理解? 5)爱德华·威尔递的“文化一基因协同进化论”引发了对地理学更多层次上的协同进化的思考: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与基因、文化与人工环境、文化与工具装备系统、文化与社会系统、不同文化之间如何实现协同进化?这些多层面上的、共同的、协同的进化是整个地球和整个人类和谐的关键,是全人类的终极目标,地理学在多层递阶中如何把握协同? (二)科学高度分化下的破碎性 地理学的破碎性既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学科广泛的关联性有关,也是地理学自身整合与综合不足的现实反映。在图书馆和书城,地理名录下多为旅游类方面的书籍;而在其他分类目录下,均可以找出地理学者需要阅读的地理学或地理学相关书籍来。地理学分支过于庞杂,缺乏学科内部深层次的综合。地理学的破碎性主要表现为:地图学与地理学的分割、计量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分裂、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学的分裂并越来越转向于测绘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分裂、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之间和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之间的分离。地理学的破碎化,尤其是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之间的断裂,影响到地理学的整体发展,削弱了地理学发展的根基。由于地理学的学科交叉性和渗透性极强,很多地理学者为了完善本学科的理论体系,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手段、方法引用过来,但随着各分支学科的不断分化,学科交叉程度的增强,这些分支学科的离心力就越强,各理论就越不成系统,因而不但形成不了系统的属于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研究方法,在应用领城上更是与相关学科的应用重叠失去本学科的优势。高迪(Goudie,1986)评论道:“地理学被分成两个独立的子学科将不利于它的继续存在及合理性。这种分裂有悖于地理学的很多传统,并造成地理学的狭隘性,这违背自20世纪初以来关于地理学所表达和观点。” (三)科学承传中的代际断裂 地理学的代际断裂指的是地理学发展中的代际鸿沟问题。今天的青年地理学者在外语、计算机等方面拥有优势,然而,与地理学前辈们相比,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①兼具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与历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深厚功底的学者已日渐稀缺,地理“专家”取代了地理“学者”,在地理学层面的领军人物已日益稀缺。②重野外实地调查、重区城综合研究、重乡土地理学的传统已日渐式微,而更多地依赖于统计资料,热衷于国外理论方法的实证与应用,③在时下的社会风气浸染下,知识功利化、工具化和利润最大化已达到难于竭止的地步。④前辈地理学家们致力于整个地理学的发展,关注于地理教育、地理学的平衡发展和统一地理学的建立、地理学在科学发展与竞争中的地位。今天,这种对地理学整体发展的关注已更多地转向“自我”和个人学术声望。 (四)复杂性研究中的理论薄弱 地理学的复杂性与综合性使得地理学的理论构建困难。从整体上看,地理学的实践应用性一直强于理论性。一些学者抱怨地理学未能像物理学的相对论、生物学的进化论、天文学的宇宙大爆炸等理论那样,建立起引起公众持续关注的理论。事实上,科学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理论方法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在这方面,地理学存在明显弱点,缺乏特征明显的核心理论和方法,在学科融合和竞争中处于依附地位。以经济地理学为例,教科书中绝大多数理论源于经济学,地理学需要造就一批像洪堡、拉采尔、索尔、哈维等在地理学之外富有影响力的学者。 (五)科学渗造中的竞争力不足 科学的专业化与综合化一方面导致学科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而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学科之间激烈的竞争,这在应用领域尤为明显。地理学应用方向集中于资源利用与保护、城市与区域规划、环境变化与治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管理。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众多学科,如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科学、大气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都纷纷转向这些问题的研究。地理学长期面临着科学分化形成的强大压力以及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与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这些强势学科相比,地理学一直在理论、方法的较量上处于劣势。相当多的科学,如地图学、地质学、气象学、环境科学、GlS等,源于地理学面又脱离了地理学。地理学面临着科学竞争下传统领域不断被侵蚀的生存发展问题:当主流经济学家对“空间(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地理学”重新关注时,地理学家的经济地理研究面临着挑战;随着地质学、年代学对第四纪地质的关注,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在第四纪环境方面的研究形成竞争;气象学利用全球卫星系统、全球气象观测站点、大气动力模拟等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收复了“气候学”这一留给地理学的失地;随着环境科学从“污染”小环境拓展到自然生态、地理大环境,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构成了大幅度叠置;随着生态学向应用方向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同样成为生态学关注的主题,地理学竞争力的培育有赖于地理学理论的构成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从整体综合角度对地理要素的深入研究,有赖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全球地理研究、人地系统研究的突破以及在当代科学技术、数学、系统科学、复杂性理论支撑下地理学研究方法的重大进展。 (六)学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受“学术热点效应”的影响以及地理学对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的关注,地理学少数分支学科的“热”与相当多领域的“冷”形成鲜明对照。自然地理学以第四纪地质、环境变化为研究热点,人文地理学则以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最为热门。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地理学内部结构性严重失衡已影响到整个地理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各大专院校长期有一批从事世界各国地理和分区地理研究的学者,随着地理学对全球及分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关注的减弱,地理学者在国家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战略决策中的作用和话语权也削弱。作为地理学核心课程的区域地理学已弱化为选修课,一些地理院系干脆将其取消。农业地理学这一门被前辈地理学家们全力推进的学科,已经从大学课程体系中消失多年,农业地理学、地貌学、地理学史、地理学思想史、行为地理学、医学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后继乏人的问题已十分突出。 (七)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地理教育问题 面对教育市场化的强大冲击,各高校地理系和研究机构纷纷以城市、规划、环境、旅游、资源等称谓改名换姓,这种形式上的术语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立竿见影之功效。然而,其边际效益随即快速递减。从长远看,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作茧自缚,对某具体的研究领域的过度强调必然导致对地理学整体的忽视和对其丰富内涵的丢弃。 地理学的整体性与综合性要求在地理学人才培养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有机的、整合的、活的知识体系。这种有机知识对过去所学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交融力和进一步提升的力量;这种有机知识具有强大的知识活力与持续张力,对新的知识、理论、方法具有快速吸收、理解和再反思的能力;这种有机知识不会因时间而消逝,而会产生一种“滚雪球”的积累循环效应,不断驱动着知识高层次化和精深化发展;在这种综合的有机的知识体系中,多种思维(逻辑思维、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交互生辉,浸染着思想与智慧的启迪,引导学生将个体特质和潜能充分发挥与展现。然而我国目前过度专业化、技能化、适用化和功利化深刻地影响着教师与学生发展模式的选择。地理学教育中的过度专业化必然使学生知识碎片化和浅层化,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知识的整合上同时衰退。 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减缓就业压力,显然需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博土研究生层面培养一批广博与精深兼备的人才,这种人才就是既能准确把握相关学科的前沿又能在研究中加以综合应用以解决复杂重大问题的地理学者;二是在硕土研究生层次培养理论与技能复合型人才,可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与研究,并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影响者;三是在本专科层面侧重于“三基”和地理学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以为学生终身的发展提供知识、技能和持续的学习能力支撑,同时结合社会的需求在多个应用方向实行分流。(2019.02.03)
p318第十六章回到地理学本身:地理学思想纵览 第三节回溯:地理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思想 在第一篇中,对地理学的对象特点、地理学的基本视角、地理学的基本特点、地理学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评述。本节对“地理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思想”进行总结性阐述。 一、整体性与地理学整体论思想 整体性与关联性是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是所有学科对象都具有的基本特点。对地理学来说,整体性是地理学理论、思想的“本源”。地理学整体论思想并不排除(实际上应特别强调)“分析一还原论”方法,也不排除(实际上应特别强调)对“地理要素”的深入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应置于“空间-地域”中、置于地理事象的“整体关联”中、置于“人地交互作用”中。忽视这一点,即使取得了成就,尽管这对人类知识是有用的,但在本质意义上它是非地理的。地理学的整体性和整体论思想对地理学的综合性提出了“理论”上的更高要求。不管是地方垂直综合、地方间水平综合、时空尺度综合,还是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这种“综合”都是以地理学“本体(论)”的整体性存在为先决条件的,对地理学来说,综合就是一种观念、理论、方法和思想观的创新,它是地理学思维与智慧的结晶。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层次的综合将极大地提升地理学在解决社会综合发展问题中的能力、地位与价值。然而,地理学的综合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地理学的综合乏力,多处于“大众化的”、“浅层的”综合水平上;二是地理学传统的综合方法存在它固有的缺陷,它需要现代系统科学、现代数学的新方法支撑。 二、复杂性与地理学复杂论思想 复杂性与整体性、关联性、区域性和时空性的契合,使得研究“复杂性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和地理学思想的基本特质。关联性或空间自相关(spatial autocorrelation)使得地理变量满足不了数学函数中“独立变量”的前提,并且违反许多标准统计检验的基本假设:空间差异性与时间异质性不符合于数学几何空间和物理过程的时空均质性,地理系统状态更多地具有非线性特征,而线性只是地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态;与经典物理学的“绝对规律”不同,“地理规律”表现为多维变量关联作用下的“相空间”,即地理规律法则不以绝对时空下的唯一“相点”表示,而是存在于最大包容“各种可能出现的相点”的多维“相空间”中。复杂性既是地理学出现诸多争议和危机的“初因”,又是地理学活力、生机、张力的“源泉”和永恒存在的根本。 p.319.多样性与差异性要求我们深度思考地理学“复杂性”的基本“元素”。生物的千变万化归结于数目有限的“细胞”种类组合上;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归结为几十种“化学元素”的组合;神奇变幻的物理学世界归结于物质的不多的基本“属性”及其组合上;万千可能的地理世界则归结于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在“特定地域的特定组合”构成了区域个性和特质所在;“不同地区不同地理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地理差异性、多样性所在;“地理要素的垂直关联与水平关联及其联动作用”构成了地理事象形成发展的机制所在。这就是地理学的“地理世界图景”。与“复杂性”相伴而生的是“不确定性”。尽管经典科学将其视为不受科学欢迎的“怪物”,但它是世界的一种本质“存在”。当代经济学已高度关注“偶然性”经济。随机性、偶然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应纳入现代地理学思想的构件之中。 地理学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一方面要求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另一方面也同时要求在简化一还原论思想指导下,通过简化、假设(时空均质性、非相关性、其他要素不变条件下)进行地理要素的深入研究。系统研究离不开对结构的精深剖析,整体论思想需要简化论思想的支撑与补充。地理学需要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现代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和数学的理论方法支撑,寻求地理学的整体论与还原论的新契合。地理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学必然出现多种研究视角与途径、多样的研究主题与学派、多元化的理论与方法、地理学思想的丰富性。正如蔡运龙(2008)所说:“地理学思想的每一次转变都反映了环境和社会的格局与过程的变化,应社会之需而生,并受当时整体学术思潮的影响。先后出现的各种地理学思想并非简单地后者否定前者,地理学思想的多样性正如地理本身的多样性一样,既是合理的,也是有益的。”多种主题(地学的、区域的、空间或区位的、景观的、生态的、行为的、社会的、文化的、性别的等)与多种方法论(哲学的、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的、地理学的等)构成了由本体论与方法论组成的“地理学矩阵”,任何一种新的主题的产生或原有主题的纵深拓展或新的理论方法的注入,都将使“地理学矩阵”发生动态的、关联的变化。。 三、人-地相关性与人地关系论思想 人与自然关系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不同学科或多或少都涉及这一议题.对地理学而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古老、永恒而又常新的主题。地理学通过对空间、地区和环境的研究探索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展现出了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广阔视角:①哲学对人与自然科学的思考、现代科学对世界图景的认知提供了地理哲学、地理科学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提供了社会科学对人与自然的理p320论诠释,成为地理学人地关系论思想的又一源泉。③人地关系论思想贯穿于地理学所有主题和研究内容中,把人地关系置于区域、空间中进行研究,这一特点将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区别开来,区域研究试图捕述和解释地表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了解形成和影响这些特征的过程、系统和相互关系。空间研究试图探索地区和行为方式的逻辑形式化表达关系。环境研究包含了自然和人文的维度,关注于自然提供给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有时是稀少的、脆弱的)特征、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以及两者关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后果。生态论视角提供了人类与环境的系统论思想,并深入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的测度分析中。景观研究聚焦于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改变、人文景观的形成和不断重塑的过程。行为地理学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认知、感应与空间决策行为及其环境效应。不同主题与人地关系的结合形成了地理学人地关系的丰富内涵。“在长达2000多年的地理学思想演进中,地理学家的研究指向始终是与人与自然这一基本主题缠绕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曾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地理学思想和理论形态,但都没有改变地理学的这种独特的发展特征”《郑冬子和郑慧子,1997)。 四、地域-空间性与尺度思想 区域与空间是地理学本体论的支柱,是地理学存在的存在,是地理学所有研究的起点与归宿。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点、地方、区域……全球尺度的特征和尺度间关系的科学,尺度思想(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时空尺度)就成为地理学思想的要义之一。 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区域性思想(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综合性以及显示特定文化、价值观念的地方性)。区域性或地方性思想为李特尔、赫特纳、维达尔、哈特向、索尔、段义孚等众多地理学家所强调。②尺度辩证法。这是基于不同比例尺对地方或区域特性进行考察、研究的方法,保罗·.克拉瓦尔、马丁等特别看重这一思想工具,尺度问题和尺度关系是地理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难点所在。“地理学家面临着一个古老的问题:尺度的问题,通常而言,小区域要在大比例尺下进行研究;大区域要在小比例尺下进行研究。从小区域的解释向大区域的抽象进行转化是困难的事情,地理学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解决”(杰弗里·马丁,2008)。尺度比例尺法的应用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比例尺要与不同信息数据相匹配。③空间性思想。空间性思想与地理学科学化、实证化、计量化、理论化以及社会科学空间理论等思想交织在一起。④时空性思想和相对时空观。这一思想是历史地理学的思想根基,又因现代地理学对“过程-机制”的研究而受到高度重视.同时,社会科学和后现代主义的“空间转向”也强化了社会进程叙述的“空间化”。⑤空间-地域复合性思想(图16.3),p321区域性与空间性是地理综合体同一存在的两种基本属性,早期的地理学研究中两者本身是合一的,后因方法论不同而出现分异,空间性和空间分析一旦彻底离开地理区域,就不再是地理空间;地理学研究若失去空间分析,地理学也难以达到它的科学化。以空间否定区域或以区域否定空间都是对地理学自身的否定。 区域是地理事象存在的逻辑起点,离开区域也就失去了地理学的“本体”。我们既要反对区域学派中那些以“区域独特性”去排斥“地理普遍性”的倾向,这构成了地理学理论发展的障碍;同时也要反对空间学派中试图消解“区域独特性”的做法,这必然使地理学失去多样性与丰富性。事实上,区域独特性是地理学理论构建的“原细胞”,正是区域独特性造就了地理学的整体性,正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形成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一样。从尺度辩证法看,在人类感知的宇宙空间,地球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起源于人类对特定区域地理事象的特征和不同区域地理事象的差异的观察。这种观察一直是地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视角和主题问题:造成地方特征和地区间差异的原因与过程是什么?形成地理差异的一般性法则是什么?地域性、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与整体性、关联性、统一性、相似性共存于地理综合体中。独特性与普遍性交织于地理要素复杂的关联作用中。地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区域性、空间性、时空耦合性和人地相关性”的综合思燃体系中,我们生活在地理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无视它的存在,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决定了人类命运的未来,把地理作为人类家园的古老信念,是地理思想永恒的魅力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 阿·德芒戎.1994.人文地理学问题.葛以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阿·恩·丘马科夫.1996.全球性问题的哲学.姚洪芳,毋思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阿尔弗雷德·赫特纳.1983.地理学一—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王兰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阿尔曼德.·JI.1992.景观科学一—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李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阿兰·贝克.2008.地理学与历史学.阙维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阿里斯佩,1992.说明全球变化的立体方位.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9(4):7~15 阿努钦BA.1994.地理学的理论问题.李德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阿诺德·汤因比,池田大作.1985.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阿诺德·汤因比.2001.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马小军,龚晓庄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爱德华·索加.2004.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爱德华·索加.2005.第三空间.陆扬,刘佳林,朱志荣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爱德华·索加.2006.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爱德华·威尔逊.2002.论契合——知识的统合.田铭译.北京:三联书店 安德烈·梅尼埃.1999.法国地理学思想史.蔡宗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白润光.1989.地理学引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包亚明.2001.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保尔·霍尔巴赫.1964.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保罗·克拉瓦尔.2007.地理学思想史(3).郑胜华,刘德美,刘清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保罗·佩迪什.1983.古代希腊人的地理学——古希腊地理学史.蔡宗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人与自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波德纳尔斯基MC.1986.古代的地理学.梁昭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波拉克N.2005.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李萍萍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2004.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地理学报,59(6):803~810 蔡运龙.2002-05-29.大卫·哈维:地理学实证派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中华读书报 蔡运龙.2008.西方地理学思想史略及其启示——克拉瓦尔《地理学思想》评介.地域研究与开发,27(5):1~5 查别林NM.1959.自然地理学理论基本问题.陈传康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陈传康.1993.自然地理学的回顾与进展.北京:测绘出版社陈坤宏.1991.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台北:明文书局
达德利L.1936.现代地理学观念.陈幼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大卫·哈维.1999.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大卫·哈维.2004.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大卫·莱昂.2004.后现代性.2版.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 戴维·钱尼.2004.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迪尔M.2004.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冯仁国.2000.关于中国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球科学进展,15(4):470~474 弗尔迪南·德·索绪尔.1980.普通文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弗里乔夫·卡普拉.1988.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卫飒英,李四志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复旦大学哲学系.1986.现代西方哲学概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高清海.1988.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格拉夫DO.1938.地理哲学.曹沉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格拉西莫夫.1990.地理学与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格雷戈里KL2006.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蔡运龙,吴秀芹,李卫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葛全胜,吴绍洪,朱立平等.2003.21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地理研究,22(4):406~416 顾朝林,于涛方,李平等.2008.人文地理学流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郭双林.2000.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海因茨·散克.1963.洪堡与地理学。漆平生,汤素民,陆贤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赫尔曼·哈肯.2005.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亨利·列菲弗尔.2008.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侯仁之.1962.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胡文耕.1993.科学前沿与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胡文耕.1993.科学前沿与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华林甫.2005.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北京:学苑出版社 《黄秉维文集》编辑组.2003.地理学综合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华芳,徐东瑞、李海玲等.2004.地理科学发展:历史、机遇与挑战.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黄颂杰.2009.古希腊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霍尔巴赫B.1964.自然的体系.管士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霍依玛·狄特富尔特.1993.人与自然.周美琪译.北京:三联书店 基钦R,泰特NJ.2006.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蔡建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吉尔德·德兰.2005.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与实在论.张茂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加洛潘GC.1992.全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使全球与地区变化过程联合起来.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9(4):123~135 姜兰虹,张伯宇,杨秉煌.2000.地理思想读本。台北:唐山出版社 杰弗里·马丁.2008.地理学思想史.4版.成一农,王雪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杰弗里·帕克.2003.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刘从德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鞠继武.1987.中国地理学发展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卡尔·波普尔.1987.历史绝定论的贫困.杜汝辑,邱仁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卡尔·波普尔.2008.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邱仁宗,万木春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卡尔·霍恩.1989.变革时代的社会科学.李述一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卡尔·皮尔逊.1999.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卡伦·莫林.2008.景观与环境: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见:霍洛韦,赖斯,瓦伦丁。当代地理学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柯林威得RG.1990.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库德里亚舍瓦JT.1987.现代苏联地理学的理论问题.李旭旦,马广志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拉黎维埃尔.1992.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在全球变化研究方面的合作必要性现实情况机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9(4):28~35 劳伦斯·E卡洪.2008.现代性的困境.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长傅.1935.转形期的地理学.上海:三五书房李凯尔特H.1986.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蕾蕾.2005.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人文地理,82(2):77~83 里夫金,霍华德.198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理查德·哈特向.1981.地理学性质的透视.黎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理查德·哈特向.1996.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叶光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理查德·皮特.2007.现代地理学思想.周尚意,张瑞红,王兰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盛佳.1990.地理学思想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学军,承继成.1998.地理认知理论内涵分析.地理学报,53(2):132~139 陆大道.1999.中国地理学发展与创新.北京:科学出版社 陆大道.2004.地理学发展方略和理论建设.北京:商务印书馆 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1989.人的系统观.张志伟,盛小时,朱水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吕鸣伦,王恩儒.1996.区域性和全球性变化的综合模型.地理译报,(3):34~39 栾玉广.2003.系统自然观.北京:科学出版社 罗伯特·迪金森.1980.近代地理学创建人.葛以德,林尔蔚,陈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罗素B.1982.西方哲学史(上、下卷).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蔼乃.2007.论理地理学与哲学(复杂性科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茨·伟里贝格,约恩·黑特内.1989.地区性动员与世界系统的政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6(3):27~46马东.1909.自然地理学.王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建华,管华.2003.系统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马歇尔·伯曼.2004.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2002.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黄润华译.北京:学苑出版社 尼尔斯·玻尔.1962.原子论和自然的描述.郁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尼科里斯G,伊·普利高津.1986.探索复杂性.罗久里,陈奎宁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牛文元.1981.自然地理学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潘玉君.2001.地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 普雷斯顿·詹姆斯.1982.地理学思想史.李旭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钱学森.1999.论地理科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乔治·萨顿.2004.科学史和人文主义.陈恒六,刘兵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萨拉·L霍洛韦,斯蒂芬·P赖斯,吉尔·瓦伦J.2008.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黄润华孙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萨乌式金YG.1957.经济地理学导论.郭振淮译.北京:三联书店 森普尔EC.1936.地理环境之影响.陈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小峰,胡岗,姜璐.1987.耗散结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盛叙功.1993.西洋地理学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施密特.1988.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施太格缪勒W.1992.当代哲学主流.王炳文,张金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斯坦因·U拉尔森.2002.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任晓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宋祖良.1994.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索恰瓦B5.1991.地理系统学说导论.李世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唐晓峰.2005.文化转向与地理学.读书,(6):73~79 托马斯·库恩.2003.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瓦尔特尔·霍利切尔.2006.科学世界图景中的自然界.孙小礼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王成组.1955.中国地理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 王洪文.1988.地理学思想.台北:明文书局 王庸.1983.中国地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威廉·C克拉克.1990.全球变化中的人类生态学.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7(2)24~55 威廉·邦奇.1991.理论地理学.石高玉,石高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传钧.2002.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地理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吴传钧,施雅风.1999.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北京:学苑出版社 萧越.2003.中国历代的地理学和要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谢龙.1990.现代哲学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亚·沃尔夫.1997a.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亚·沃尔夫.1997b.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亚历克斯·罗森堡.2006.科学哲学.刘华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杨文衡。1994.世界地理学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杨吾扬.1989.地理学思想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伊·普利高律.1986.从存在到演化.沈小峰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伊·普利高津.2006.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伊萨钦科Ar.1986.今日地理学.胡寿田,徐樵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于希贤.1990.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略.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袁运开.2002.现代自然科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约翰·巴罗.2000.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李新洲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约翰斯顿RJ.1999.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唐晓峰,李平,叶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约翰斯顿RJ.2000.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江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约翰斯顿RJ.2004.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蔡运龙,顾朝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业修,张术文.2008.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赵敦华.2000.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荣.1997.中国古代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赵荣,杨正泰.1998.中国地理学史(清代)北京:商务印书馆 郑春顺.2002.混沌与和谐——现实世界的创造.北京:商务印书馆 郑冬子,郑慧子.1997.区域的观念:关于地理学的空间原理及其科学哲学思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郑度,陈述彭.2001,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地球科学进展,16(5):599~606 郑度,杨勤业,赵名茶等.1997.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郑杭生.1988.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理学编辑委员会.1990.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地理学会.2001.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9.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自然地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周春堤.1984.地理现象与地理思想.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周立三.1993.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邹振环.2000.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左大康.1990.现代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Abeer R F,Adams JS,Gould P R.1971.Space Organization:The Geographer's View of theAbeer R F,Adams JS,Gould P R.1971.Space Organization:The Geographer's View of the World.Englewood Cliffsrentice HallWorld.Englewood Cliffsrentice Hall
Ackerman EA.1965. The Science of Geography. Washington,D.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tional Research Council
Ackerman E.1963. Where is a research of frontier? Annals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53(4):432~462
Ambrose PJ.1969. Analytical Human Geography:A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cent Work. HarlowongmansLongmans
Avon H.1845. Kosmos: Entwurf einer physis chen weltbeschreibung.5vols. Stuttgart: GottaAvon H.1845. Kosmos: Entwurf einer physis chen weltbeschreibung.5vols. Stuttgart: Gotta Barrows H H.1923. Geography as human ecology. 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3(7):1~14
Bergman EF, William H et al.1999.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People, Places, and Environment. Harlow: Prentice Halllow: Prentice Hall
Bhaskar R.1979.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sciences.Brighton:Havester
Bird JH.1993. The Changing Worlds of geography:A Critical Guide to Concepts aid Methods. Oxford:Oxford Uxiversity Press
BlijJ, Muller PO.1988. Geography: Regions and Concepts. New York: Wiley
Brosseau M.1994. Geography's literatur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8(3):333~353
Bunge M.1998. Philosophy of Science: from Problem to Theory. Revised Edition.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ition Publisherdon: Transition Publisher
Busch A.1999. Geography of Home: Writings on Where We Liv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Busch A.1999. Geography of Home: Writings on Where We Liv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Cannon T, Jenkins A.1990. The Geography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Impact of the Deng XiaopingsCannon T, Jenkins A.1990. The Geography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Impact of the Deng Xiaopings Decade. London: RoutledgeDecade. London: Routledge
Castelle M.1977. The Urban Question. London: Edward Aronld
Castells M.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s
Cook L, Taylor S.2000. Cultural Turn/Geographical Turn. London: Chapman
Cook L, Taylor S.2000. Cultural Turn/Geographical Turn. London: Chapman
Cosgrove D, Daniels S.1988. 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sgrove D.1984.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London: Croom Helm
Crang M, Thrift NJ.2000. Thinking Space. London: RoutledgeCrang M, Thrift NJ.2000. Thinking Space. London: Routledge
Cutter S L, Richardson DB.2003. The Geographical Dimensions of Terrorism. London: Routledge
Davies W KD.1972. The Conceptual Revolution in Geography.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Dodgshon RA.1998. Society in Time and Spa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nbar GS.2002. Geography: Discipline, Profession and Subject Since 1970. Amsterdam: Kluwer
Entrikin J.N.1976. Contemporary humanism in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ers,66(4):615~632
Fenneman N M.1919. The Circumference of geography. Geographical Review,7(3):168~175
Forman RT T, Gordon M.1986. Landscape Ecology. Chichester: WileyForman RT T, Gordon M.1986. Landscape Ecology. Chichester: Wiley
Foucaalt M.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e and Other Writings. New York: PantheonFoucaalt M.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e and Other Writings. New York: Pantheon
Gaile G L, Willmott CJ.2003. Geography in America at 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OxfordGaile G L, Willmott CJ.2003. Geography in America at 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University Press
Gatrell A C.2000. Distance and Space: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Gatrell A C.2000. Distance and Space: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Giddens A.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old J.1980.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Ge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Gold J.1980.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Ge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udie A S.1986. The intergration of human and physical geography.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Goudie A S.1986. The intergration of human and physical geography.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S,11,454~458
Gran O J G.1997. Pure Geography. Hardcover: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Gregory D.1982. Reg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ondon: Macmillan
Gregory D.1993.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Oxford: Black Wel.
Greogy D.1989. Presences and absence: time-space relations and structuration theory. In: Held D, Thompson JB. Social Theory of Modern Soc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gerstrand T.1968. 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ce Proc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Hagerstrand T.1968. 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ce Proc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ggett P.1965. Location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 London: Edward Arnold
Haggett P.1983. Geography:A Modern Synthesis. London: Harper and Row
Haggett P.1990. The Geographer's Art. Oxford: Blackwell
Harrris R C.1971. Theory and synthesis in historical geography. Canadian Geographer,15 (3):157~172
Harvey D.1973.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London: Edward Arnold
Harvey D.1982. The Limits Capital. London: Edward Arnold
Hill M R.1981. Positivism:a hidden' philosophy in geography. In: Harvey M E, Holly B P. Themes in Geo-graphic Thought. London: Croom Helmgraphic Thought. London: Croom Helm
Holloway L.2000. People and Place. Harlow: Prentice Hall
Isard W.1965. 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Jackson J B1984.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versity
Jackson J B1984.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versity James PE,
Jones CF.1954. American Geography: Inventory and Prospect. Syracuse: Syracuse UniversityJames PE,
James P E, Martin GJ.1993. All Possible World: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 New York:John Wiley&. SonsJohn Wiley&. Sons
Jammer M.1957 Concepts of Space. Cambridge: Cambridge MassJammer M.1957 Concepts of Space. Cambridge: Cambridge Mass
Jensn A H.1999. Geography: History and Concepts:A Student's Guide. London: Thousand Oaks
Johnson RJ, Claval P.1984. Geography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Croorn Helm
Johnston RJ, Taylor PJ.1995. Geographies of Global Change. London: Edward Arnold
Johnston RJ, Jones P.1990. Regional Geography: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rospect. London: Routledgeledge
Johnston RJ.1992. 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Approaches.New York: Edward ArnoldNew York: Edward Arnold
Jones E.1990. Metropolis: the Worlds Great Ci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eith M.1974. The Geography of Crime and Jus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Keith M, Pile S.1993. Place and Politics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Kirk W.1963. Problems of geography. Geography,48:357-371
Lefebvre H.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Ley D, Samuels M.1978. Humanistic Geography: Prospects and Problems. London: Croom Helm
Livingstone GJ.1992. The Geography Tradition: Episodes in the History of a Contested Enterprise. Oxford:Blackwell Blackwell
Lynch K.1960. The l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IT PressLynch K.1960. The l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IT Press
Massey D.1994. Space, Place and Gender. Oxford: Polity PressMassey D.1994. Space, Place and Gender. Oxford: Polity Press
McDowell I.1997. Undoing Place? London: Eward Arnold
Meinig DW.1979.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isbett RE.2005. 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How Asians and Westerners Think Differently and Why.
London: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Paterson ]H.1974. Writing regional geography. Progress in Geography,6:1~26
Ritter C.1859. Die Erdkunde, imverhaltniss zur Natur und Geschichte des Menschen. Berlin:G Reimer
Rose G.1993. Feminism and Geography: the Limits of Geographical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Minnesota Press
Said E.1978. Orientalism: Western Conceptions of the Orient.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Sassen S.2002. The Global C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caefer F K.1953. Exceptionalism in geography:a methodological examina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43(2):226~249
Simmons 1 G.1993. Interpreting Nature: Cultural Construc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London: Routledge
Slaymaker O, Spencer T.1998. Physical Geography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Harlow: Addison Wesley L. ongmanWesley Longman
Stewarg J1955. The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Taffe EJ.1970. Geography. Englewood Clifs: Prentice-Hal
Taylor P J.1999. Modernity:A Geo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Taylor T G.1951. Ge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Methuen
Tesch R.1990. Qualitative Research: Analysis Type and software Tools. London: Falmer
Thrift N J.1996. Spatial Formations. London: Sage
Tuan Y F.1976. Humanistic Geography. Annals of Asciation of American of Geographers,66(2):266~276
Tuan Y F.1977. Space and Place. London: Edward Arnold
Turner G.2001.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
Unwin T.1992. The Place of Geography. Harlow: Longman
Walmsley D.1988. Urban Living: the Individual in the City. Harlow. ongman
Wittgenstein L.1922. Tractatus Logic Philosopicus. London: Kegan Paue
后记 本书的写作,开始于1992年我在兰州大学地理系任教之时。为使本科低年级学生尽早对地理学有所了解,时任系主任的李吉均教授决定开设“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李老师讲授地理学综合部分,王乃昂老师讲自然地理学,我主讲人文地理学专题,由此开始了对地理学思想的研习。其中,有六本书对我深具影响:詹姆斯的《地理学思想史》,使我较系统地了解到地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哈特向的《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从问题切人角度,引导着我对地理学思想基本问题的思考;克拉瓦尔的《地理学思想史》,言简意赅的表述体现出作者学识的博大精深,在社会、哲学、科学的广阔视野中,闪现出深邃的地理学思想,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评述,映射出作者乘持的学术批判精神:贝克的《地理学与历史学》一书,尽管阐述的主题是历史地理学,但对地理学“主题”的认识高度和对地理学综合性思想的阐述令人折服;刘盛佳的《地理学思想史》,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对中国地理学及其思想的热情、执着,以及对中国地理学所取得的成就的自豪感;台湾学者王洪文的《地理思想》一书,使我看到中华文化在阐述地理学思想中的综合性思维特质和行文方式。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中心在欲美,非欧美地理学者撰写地理学思想史,因语言障碍和文献限制而处于不利境地。然而,文化和思维的差异,同时也赋予了欧美学者所不具备的特质。从“深度描述”和后现代主义思想看,这种差异性对地理学思想的研究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我在博士论文“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毗邻地区人地关系研究”写作期间,深感自己的知识体系难于对“人地关系”这一主题达到透切理解,从而引发了我对哲学、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及其前沿领域的关注,2000年我从兰州大学调入中山大学后,自告奋勇为经济地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地理学思想史”课程,结果因学生的评价—“这门课程很有理论和思想价值,但对就业无多大帮助”。 而停止授课。2003~2006年,我为中山大学地理系研究生讲授了四年“地理学思想史”课程。遗憾的是,2007年这门课程又从研究生课程体系中被剔除。本书的主体部分源于这一时期的积累,以及与研究生的教学互动。受教育市场化和人才培养过度专业化、技能化、实用化的冲击,地理学者日益走向“专窄专家型”的道路,日益与地理学的综合性与统一性相背离。与我国地理学前辈们的博大精深相比,时下30~45岁的青年地理学者,专家云集,但在整个地理学层面上的领军人物已寥若晨星,这成为中国地理学发展和地理教育最大的危机所在。本书停笔之时,也是遗铭之始。地理学的“广域性”特征,决定了即使拥有全部文献,也很难精要地展现出地理学思想史的全貌;在有限的资料支撑下,这种展现更是有局限的、不完备的,要从如烟海的文献中,简明、清晰、条理化地提炼、挖漏出地理学思想,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本书凝结了我对地理学思想的思考,也为读者提供了批评的平台。我国地理学思想史研究的整体落后,已对我国地理学发展和地理教育构成重大冲击,这需要一大批学者集毕生之功力来推进这一工作。这里引用詹姆斯(1972)在《地理学思想史》序言中的那段名言:“我们深深知道,学者在深入研究专题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威望,但有些时候,也有必要对学科的整体潮流作一番审视—一即使仅仅为了把将来的深入研究置于理想的地位也罢。”此书成稿,得益于一批朋友们鼎力相助。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老师,感谢我的硕士导师鲜肖威教授和艾南山教授,我的博土导师李吉均院土和汪一鸣教授,是他们的教导使我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感谢我的研究生和听课的研究生朋友们,他们对我教学的认可使我有了写作的勇气。感谢师弟陈水康博士绘制了书中的插图。最后,真被感谢我的家人和所有的朋友们。 王爱民
2009年10月于学府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