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3|回复: 7

[其他资源] 普通高中 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1 19: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9-20 14:05 编辑




资料来源 https://wenku.baidu.com/view/1bc830f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f3

另见https://wenku.baidu.com/view/41e69b6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0.html


江苏省新高考方案--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调整方案







必修1第一章
内容标准
教学内容建议
四省市(京津鲁琼2017
湖北(2018
江苏(建议课时加号后面是实践活动课时)
1.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运用资料,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两个方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同  

本内容为“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两方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中“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这一内容不可缺失3+2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运用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本内容为“说明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教学中要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1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4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
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本内容为“识别常见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常见地貌是指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教学中可以拓展到地貌成因,但不是重点。6+4
湖北2-1.1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结合相关示意图,说出地球运动特征;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5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本内容为“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海陆风等现象;“大气水平运动”这一内容不可缺失。4+2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运用示意图、视频、模拟实验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内容为“说明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教学中需以水体类型知识作为铺垫;要引导学生树立水资源保护意识。2+2
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10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如台风、寒潮、地震等成灾的原因;
结合实例,说出常见自然灾害防御的措施和避灾方法。   

本内容为“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常见自然自然灾害包括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灾害。4+2
江苏
1.1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内容为“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探究自然地理问题中的应用。”教学中要重点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运用。2
新课标
【内容要求】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1.5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10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1.1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提示】    以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土壤、植被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四省市建议
教学方式建议(湖北2018同)
1)以认识自然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教学中应贯穿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在地貌、大气、水循环、自然灾害等内容的学习中,应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2)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常见自然灾害”等内容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地震体验馆等,开展针对某种自然灾害的避灾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增强对生命的热爱;在“地貌”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识别家乡的常见地貌等。   
3)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利用地理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模型,帮助学生在无法实地接触的条件下去认识真实的地理事物。例如:在“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视频资料或太阳系构成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观察模型形成对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直观认识。   
4)将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如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霜冻、飞机高空飞行的一般高度等现象。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循环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说明一些常见自然灾害成灾的原因及安全防范措施(人地协调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野外考察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测量等,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观察、测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可以对学生制定的野外考察方案、实地考察过程和撰写的考察报告等,从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新课标选择性必修 自然地理基础 学内容建议
课标
四省市
湖北
江苏
Bx1.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结合相关示意图,说出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提到了必修1
本内容为“说明地球运动的主要特征及地理意义。”4+2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运用示意图,描述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本内容为“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2
1.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本内容为“说明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及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教学中,以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为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5+2
1.4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在简易天气图中识别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本内容为“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4+2
1.5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运用示意图,指出主要的气压带、风带,并说明其分布特点;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运用相关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结合实例,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本内容为“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的内容还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可以放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教学中进行。3+2
1.6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内容为“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中以“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为例加以说明。1+1
1.7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描述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特点,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内容为“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1
1.8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都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湖北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1.8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中的相互作用;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本内容为“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2+2
        新课标
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运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升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
【内容标准】
1.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4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5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6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7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8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都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9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提示】
以自然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发展、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提倡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设计特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注重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野外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与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结合地球运动、自然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分析现实世界的一些自然现象、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掌握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区域认知)。
四省市
学方式建议
1)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发展、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出发,分析现实问题,初步形成系统、全面、动态地分析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提倡采用“任务驱动”等方法教学。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基于学生的体验,设计任务。如在“地球运动”的任务学习中,首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反映地球运动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发现观察中的问题和困惑,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任务设计。
第二,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所设置的具体任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天气系统”的任务学习中,学生首先在天气图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再学习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最后结合所学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天气图作为工具,结合天气系统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体现了由学习基本知识到迁移应用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关注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提出问题,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注重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与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结合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地理基本过程等知识,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演变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并具备空间思维能力与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区域认知)。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连续观测并记录竹竿、旗杆等正午的影长,在此基础上归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在评价时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小组观测、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9-18 17:15 编辑



这是山东的解读

资料来源:http://www.zxxk.com/soft/6919780.html


为了方便再把课标传一下



2004版




wor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3: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湘教版核心素养新教材必修一

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
p79-82
探究

热气球是指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的气球。相传热气球的原型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字孔明)所发明。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诸葛亮算准风向,制成能在空中飘浮的纸灯笼,附上求救信息,后来终于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现代载人热气球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球囊下端开口,下悬一只载人吊篮,用火焰加热器将热空气灌入球囊,使球囊膨胀并平稳升空。
1. 想一想,载人热气球能平稳升空的原因是什么?
2. 有人提供了“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的生活小窍门。
动手做一做,这是真的吗?如果是,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大气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图 3-17 示意大气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当地面不受热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当 A 地接受热量多,B、C 两地接受热量少时,A 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那里的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的气压都高,形成高气压; B、C 两地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 A 地向气压低的 B、C 两地扩散。
阅读

在近地面,A 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区都低,形成低气压; B、C 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于是,近地面的空气从 B、C 两地流回 A 地,以补充 A 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二、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例如,在陆地与海洋之间、山坡与山谷之间都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阅读
山谷风

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日出后山坡受热,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变小,但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密度仍较大。因而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相反,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要快,因而气温下降、空气密度增大均较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更快,使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由于白天山坡受热所造成的温差,比夜间辐射冷却所造成的温差要大,因此谷风的风速大于山风。谷风沿山坡上行时,常可形成山顶积云,有时甚至出现阵雨。
山区与平原之间,有时也出现山谷风特征,如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这种风向昼夜相反的变化,就是北京北部山区与平原地区之间的山谷风效应所造成的。
活动
1. 海陆风是近海地区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读图 3-19,完成相关任务。


(1)在图 3-19 中,分别画出白天、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并说明理由。
(2)我国海南岛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运用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分析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3)大湖泊周围、大江大河沿岸也可以出现与海陆风相似的风的周期变化,分别称为“湖陆风”或“江(河)陆风”。赴上述地区进行考察,观察白天和夜间风向是怎么变化的,验证所学过的知识。
2. 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等每天要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读图 3-20,完成相关任务。

(1)简述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2)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应怎样布局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3)城市热岛环流在微风状态下最强。以北京市为例,如果冬春季风速达 5~6米 / 秒,夏季达 2~3 米 / 秒以上,则城市热岛环流被淹没而不明显。假如你是城市规划人员,又该怎么解决(2)小题的问题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9: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教核心素养版新教材必修一
第二章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34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晚西风。。。四时皆然。”这里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风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相反呢?
chá 木筏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一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以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能量(图29)。
①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波长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地面辐射的波长也就比太阳辐射的要长。相对而言,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时长波辐射。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射被大气截留。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对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对流层中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除极少数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
活动
说明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
地球有大气,而月球没有大气。地球和月球表面的辐射过程如图2.10所示。

观察图2.10,找出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途径。
说明上述辐射途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说明月球表面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的原因。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大气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大气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形成过程如图2.8所示。
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图2.11a)。

等压面是空间中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A地接受热量多,B、C两地接受热量少时,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图2.11b)。于是空气从气压高的A地上空向气压低的B、C两地上空扩散。
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这样近地面的空气从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图2.11c)。
大气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地表的冷热差异会产生大气热力环流。台湾海峡沿岸风向的日变化,反映了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的日变化。
思考
气温、气压、气流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案例
城市热岛环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19: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1-11 20:45 编辑



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 ... 563f6246b60afb9.jp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6: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9-12 16:45 编辑


地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观”-“生活化的地理”与“地理化的生活”的对比研究
邱鸿亮 王露
(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地理教学 2016.9
*2014年广东省教学质量工程“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支持。
  摘要: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观”反映的是一种联系“生活”与“地理”的发展性视角,近年来基于这一“核心观”的教学实践有所偏颇,主要表现在“生活化的地理”与“地理化的生活”两者的理解偏差上,一是对“用生活事实(情境)讲解地理知识原理”的简单化认识,二是对“用地理知识原理解释生活事实(情境)”的泛化理解。生活与地理在教学上的结合虽然已经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但是,不管是“生活化的地理”的教学还是“地理化的生活”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在生活与地理间的转化运作上依然存在脱节现象。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核心观;简单化;泛化

  近年来,关于学生“素养”的研究在世界各国普遍得到重视,并且“素养”与“核心素养”界定的讨论也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014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陈澄教授在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综合学术年会上简要介绍了对于地理课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就目前地理学科而言,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讨论方兴未艾,据笔者的调查,学界对此普遍达成以下共识。地理核心素养是一种能适应学生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终身发展的地理思维能力或地理观,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空间观念(区域观念)、人地观念以及综合思维。显然,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地理素养”,二是“核心”。前者意味着这是一种内化升华了的能力或观念,如空间观念、综合思维等;后者则表明它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突出地位,自然离不开学习成长中具体的生活背景。因此,笔者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应该是一道连接学生思维观念(抽象)与现实生活(具体)的桥梁,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界对此概念的研究较多,如汤国荣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曹东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等,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从地理核心素养的本质回归到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中来,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摆在许多地理教师的面前: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核心(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地理素养,还是应该从地理素养出发寻找学生的核心(生活实际)所在? 这是一个对“生活化的地理”与“地理化的生活”关系的理解问题。当我们把地理核心素养从理论殿堂上回归到现实生活上的时候,我们似乎有意无意地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简单化,二是泛化。从实际情况看,简单化的问题似乎更加严重,地理核心素养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是否就意味着所有对现实生活关注的地理教学都应该归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旗帜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么究竟怎样对现实生活关注才符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初衷?越来越多地理教师舍弃过去那种复杂的地理思维推理过程,转而投向现实生活一些浅显易见的案例,通过观察地理现象的外显特征,进而直接抛出相应的地理概念或地理原理,于此教学便大功告成。部分教师对此津津乐道,在他们看来,这正是“生活化的地理”的体现。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潜在的事实:教学回归了生活,却失去了理性。“生活化的地理”越来越被人们简单化地理解,肤浅而具体的地理现象掩盖了地理原理,而地理事实被当作地理概念。与此相对,部分教师更愿意立足于地理学科中最本质的东西——地理思维或地理观念,居高临下地把抽象而复杂的地理思维嫁接到学生的脑海里(姑且不讨论学生的接受情况),用抽象的地理原理解释我们的生活,在他们看来,最具地理素养的学生是能够把一套复杂地理原理应用到各种各样生活场景的。但是,大凡有识之士都知道,地理不是万能学科,并非所有生活事实都能恰如其分地对应地理原理,过于注重抽象理论或思维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以上这两种情况,显然,实际上就是简单化的地理与泛化的地理间的博弈问题,前者把“自下而上”的思维简单化(从具体到抽象),后者把“自上而下”思维泛化(从抽象到具体)。笔者在此把这两种问题归结为“生活化的地理”与“地理化的生活”间的关系问题。根据实际教学案例,结合实验研究结果,全文分三部分进行讨论,前两部分着重分析当前教学的实际问题,最后部分则是对问题进行实验对照、综合分析。
—.“生活化地理” 的“ 核心”观
  地理回归生活是对过去教学与生活脱节问题的矫正,目的是希望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眼光、地理观念、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乃至地理情感,一来为学生的发展成长作准备,二来通过与实际结合促进学科的发展。这正是“生活化的地理”的原貌,它是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诠释,也是地理课程改革重要方向之一。然而,当它来到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的时候,却似乎有点变质了。
  以下是一则典型案例。城市热岛效应是市区由于废热集聚,气温比郊区高,形成市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水平地面的气流由郊区指向市区的热力环流, 导致郊区风、城市内涝等现象的发生。为了讲授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不少教师的做法往往是:①两张分别对应市区与郊区的生活情景图片(或温度计、事件)反映“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的特点;②市区与郊区间的旗帜、林带等反映“气流运动方向”的图片或事件突出“热力环流”特点;③最后直接介绍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④紧扣其他生活事件,如城市暴雨、污染扩散等, 巩固拓展城市热岛效应的知识。
  这则案例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一是生活气息很浓,教学每一环节都紧扣生活情景;二是“加工”式教学,把主要概念(城市热岛效应)拆分为各个小部分, 最后进行总装、测试。从教学过程处理的角度看,这不仅是一则较为成功的教学个案,也是“生活化的地理”的突出体现。然而,它的缺陷也正如它的特点(优点)那样明显。确实,正如“加工式”过程那样,当这些环节都经过后(各个概念的组成单元被组装完毕), “城市热岛效应”概念这个整体便基本确立。但问题是为什么是这些环节而不是其他的呢?他们(学生) 在这一教学过程里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虽然很流畅地把“成品”(城市热岛效应)组装成功,但是他们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像在流水线上负责上螺丝的工人一样,他们只负责按照指示把螺丝拧到相应的位置上,至于原因,他们不知道,甚至没意识到自己是不知道的)。学生不是“先知”,但这不紧要,我们(教师)担任了“先知”的角色,我们很清楚只要学生(“员工”)照着我们的设计去做,就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换句话而言,在这个教学过程里,我们自己陶醉在自己完美的思维设计里,而学生什么也不清楚,尽管他们对这个过程里不断出现的“生活情景”感到熟悉(甚至会做出各种各样诸如“哦!原来如此……”等的外显反馈,这正是我们设计者所期望的)。教学中每一环节出现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其说他们在思考,毋宁说他们在等待,只要教师安排的下一个环节没有如期出现,教学就会陷入一种僵持静止的状态(学生会无所适从),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不明白的,因为教师的思考和介入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学生本来的工作,而且生活化的情境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这样的事实(熟悉的案例使得学生自以为明白了)。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上述这种情况,如下图所示(见图1)。教师通过分解地理概念,对应生活情境依次实施教学(如图1中的②部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生活情境依次习得概念所可能的特征,最后整合完成地理概念的认知任务。这是最常被认为的“生活化的地理”模式,案例中穿插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的“跳板”,教学中的“地理概念”通过此“跳板”实现由教师到学生的转接。显然,“生活化的地理”在这里的独特性不在于概念的分解(对概念进行分解的教学方法并不少),而是在于其中穿插的生活情境。但是,如此“生活化的地理”是否就是前文所述的那种地理核心素养下的“生活化的地理”呢?笔者认为,答案关键看学生最终习得的内容是否符合目标或初衷。毫无疑问,学生在这里除了这些具体的、被预先安排好的生活例子以及最后被转接的地理概念外(恐怕连地理概念也没有实现转接,而只是一个地理术语的传递),其他如地理思维、地理观念等本应是教学初衷的东西并无习得,这些地理素养并没有实现从教师到学生的交接过程(见前文,学生并不知道这些生活情境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即便换了一个情境或概念,他们也不会发现有任何不妥,只是在原来概念的基础上增减一些特征罢了),生活情境在此的作用更多是拉近了科学概念与学生日常感知间的距离,在发挥把抽象内容具体化的巨大力量的同时,它也掩盖了学生在这方面近乎无知的事实。如果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只是一种词义或知识的传授形式,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否应该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标杆?不可否认至少它已经具备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影子,尽管它在实质性突破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大体看来,目前一线教学中对地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的理解(“生活化的地理”),大体方向正确(对客观现实的关注),只是走的路线有所偏差,具体的事实不能代替思维过程, 因为素养只有在感悟中才可能被习得(而不是对生活事实的机械积累)。

图1
二.“地理化生活” 的“ 核心”观
  相对“生活化的地理”而言,人们对“地理化的生活”似乎更为不解,何谓“地理化的生活”?其实从两者的联系上看,它们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关注以及对生活事实的教学应用。然而,这两者的出发点却截然相反,前者是用简单具体的生活事实(或情境)解释地理原理,后者则是用抽象理论的地理原理解释生活事实(或情境)。以下主要介绍“地理化的生活”的情况并探讨目前被忽视的相关问题,为了使问题更加清晰,讨论同样也是从一则事实说起。
  这是一场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争论,内容是: 水池的水在自然状态下通过池底的出水口外流,池里形成的漩涡是由“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并表现为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旋转。部分教师喜欢把这个有趣的现象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但多数倾向使之作为关于“地转偏向力”的教学拓展应用,即用地转偏向力来解释这个有趣的生活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一线教学的地理教师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这一生活现象是由“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应该用“地转偏向力”的知识来解释。事实上,不少有关物理流体力学的专家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只是一种涡度现象,而且它的旋转方向也不断被实验证实并非如“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那般恒定,正如英国学者迈克尔·阿拉贝在《龙卷风》中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囿于篇幅,笔者无意于卷入这场争论的是非曲直中去,但是,在这个过程里出现的一些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很多教师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不是探讨的态度,而是不容妄议的立断:地转偏向力是使物体在地球表面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是以事物在地球表面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都可以用地转偏向力解释。确实如此?答案不言而喻。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这一思维的定势下,都会犯下一些这样的错误——北半球的河流往往右岸侵蚀严重,不管凹凸岸、岩层性质、植被状况等情况。很多教师把学生的这些问题归因于学生以偏概全、思考不全面等,但从根本上问题还得回溯到课堂教学上教师在无形之中产生的影响。我们有时候无意识地成了“段子手”,知识被无条件地“滥用”,原理被当作教条,解释力被无限放大,论据的充分性却有被弱化的危险(然而学生的有限的知识水平使其基本无法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他们甚至无法定度这种解释在多大程度上起多大的效力)。我们需要一种科学缜密的态度来考量教学,“万金油”式的教学虽然很“接地气”(解释了相当多的生活事实),但是在科学思维的严谨程度方面看是值得商榷的。正如哲学所言,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非要解释不可, 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路径进行探讨。然而,却只有那么一种或少数几种解释是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充分科学的解释力,我们需要以这样的思维告诉学生:这个原理在什么条件下生效?有多大效力?有哪些情况会对此干扰?而不是绝对化地告诉学生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这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学生所需要的一种科学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不是意味着提供给学生一种生活事实的解释“教条”,也不是教给学生一种“巧辩”的能力,而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地理思维素养,在这种思维素养下,学生能够科学正确地对生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解答。
  “地理化的生活”不是意味着生活全盘地理化, 而是要恰如其分地用地理眼光去看待生活。换而言之, 有,且仅有一部分的生活片段才具有充分的地理学说服力。过去教学中的地理原理知识往往被局限在理论的殿堂上,为时人所诟病,地理知识与生活的接洽是当前地理改革的热点,正如地理核心素养所指示的方向那样, 只有在生活情境中应用地理知识才是学科发展、学生发展的良方。因此,当前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趋势应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然而,如果不对这些细节问题加以注意,便容易出现泛化的偏差。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强的人不是撒网般把原理概念应用到任何一个生活场景中,而是有的放矢地对任何一个场景有条件地应用最恰当的原理概念(正是因为他对原理概念的熟知、理解,他才有可能知道哪个生活场景对哪个原理概念而言是最充分的)。
  三.“生活化”情境与“地理化”情境下的思维转化
  根据“生活化的地理”与“地理化的生活”旁生出来的两个极端化问题——简单化与泛化,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学生思维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活化的地理”是从生活走向地理,而“地理化的生活” 则是从地理走向生活,在生活与地理相互作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运算自然而然地牵涉到“生活化”情境与“地理化”情境的转化问题。教学不能但求学生只有“生活化”的具体的思维结果,也不能仅在抽象理论的高空楼阁上高谈阔论,并且从地理核心素养的角度看,一种能够联系生活与理论(原理)的思维转化能力是必须的。那么,目前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转化状况又如何呢?
  笔者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实验任务是在地图上设置居民点和公路线。第一组是从景观图到等高线图的顺序完成居民点布置的实验任务,第二组则是从等高线图到景观图的顺序完成公路线布设的实验任务,景观图和等高线图(见图2、图3),两者反映的地理事物一致。第一组反映的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生活到地理)的思维过程,第二组则是反映从抽象到具体(从地理到生活)的思维过程,两组任务一致,仅有读图顺序的差异而已(思维方向的差异),两组实验的结果对比可以体现出学生思维转化力问题。如果不介意提前把实验研究结果公布,事实上,无论是学生的“生活化的地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还是 “地理化的生活
(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转化,两者都没有表现出生活与地理间的明显一致的思维转化特征,结果见下文。

图2 北半球某地自然景观图
  出乎研究者的意料,学生根本没意识到两张图指示的是相同的地理事物,也就是无法完全在具体的景观图与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间实现思维的转化。

图3 北半球某地等高线图
  首先,根据从具体到抽象的实验研究结果,在自然景观图中,绝大多数人表现出强烈的亲水性(靠近河流湖泊),且大多数人喜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低平且宽阔处,少数人将居民点安置于山腰及山顶,极少数人会考虑风向、坡向因素。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对中学生的思维起了很大影响,大多数人的亲水性程度减弱,靠近河流及湖泊不再是首选,而是选择在同一高度的等高线上分布居民点,偏向于地势平坦处,并且沿等高线对其居民点进行梯级分布。即便靠近河流与湖泊也偏向选择等高线较稀疏的区域,避开等高线密集处。居民点大多零散分布,相互距离很大,山顶、山脚、迎风坡处皆有分布,部分学生选择阳坡分布居民点,且女生较多。其次,从抽象到具体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公路线的选择问题上,基于他们的等高线相关知识的学习背景,学生本应考虑得到等高线反映的地形平坦等相关因素,但在实际操作中,近乎一半的中学生直接本着“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则,将各个地点连接,甚至有的学生设计的公路直穿等高线。然而,当转到景观图上时,本是相同的区域,但是学生在自然景观图中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他们会根据生活常识避开山体、河流等地点(或设计隧道),在山坡上处以弧线的方式连接各点,个别学生会选择直接在河流上设计公路。此外,部分中学生会设立一个交通枢纽以连接各个地点,尽可能减少交通线路的覆盖度(节约成本与土地资源),选择最短的路程,避开河流与山脉。
  从以上的实验研究结果看,学生思维存在抽象与具体间的脱节情况。无论是“生活化的地理”还是“地理化的生活”,这两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在融合学生的生活与地理方面发挥足够的影响力,学生的思维基本如哑铃结构般“两端化”,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思维运作是一套,在地理知识中的思维运作又是另一套,这足见教学脱离实际的后遗症之顽固。地理核心素养并没有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在学生的生活维度与知识能力维度的统筹协调上产生足够强大的作用。
  毋庸置疑,“生活化的地理”与“地理化的生活”是一线教师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观”的巧妙“发明”。总的看来,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理论在高屋建瓴的引导方面已初见成效,但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任何一个理论的实践自然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一个成长进步的过程,偏差在所难免,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暂时的不足而对之全盘否定,不足的存在恰恰是对我们理论工作、实践工作的检验。笔者相信,随着有关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完善,相关实践的工作也会进一步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4-6.
  [2]吴岱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6-10.
  [3]牛超,刘玉振.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2015(4):48-51.
  [4]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4-6.
  [5]王瑶.生活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7.
  [6]陈娟.曹树杰.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14-15.
  [7]丁同成,张本煦,张扬.形象思维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苏)赞科夫著,杜殿坤,张世臣,余翔辉等译.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8.
  [9](苏)维果茨基著,余震球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0]陈嘉映.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J]. 江苏社会科学,2006(1):7-1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21: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file:///d:\Temp\ksohtml7292\wps1.jpg
湖北省普通高中
2018级地理课程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新课标)精神,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根据《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制定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地理课程教学指导意见”。
本意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针对新课程方案、 新课标、新高考方案等诸方面要求,结合省现行教材及教学等实际情况,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具体建议。
上篇:必修课程
一、概述
必修课程包括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4学分,72课时。
必修课程为全体高中学生必学内容,是高中学业水平考
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
二、具体内容
(一)地理 1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 1和选择性必修1第1条“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
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
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1.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1地理 1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内容标准
教学内容建议
1.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运用资料,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两个方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1.1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结合相关示意图,说出地球运动特征;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运用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4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 3~4 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 3~4种常见地貌;
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1.5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1.6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运用示意图、视频、模拟实验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1.7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11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如台风、寒潮、地震等成灾的原因;
结合实例,说出常见自然灾害防御的措施和避灾方法。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认识自然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
索组织教学。教学中应贯穿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辩证地看
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在地貌、大气、水循环、
自然灾害等内容的学习中,应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
的相互关系。
2)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观察、
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地
理实践力。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常见自然灾害”
等内容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地震体验
馆等,开展针对某种自然灾害的避灾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
生的自救能力,增强对生命的热爱;在“地貌”的教学中,
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识别家乡的常见地貌等。
3)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利用地理视频、虚拟现
实技术和相关模型,帮助学生在无法实地接触的条件下去认
识真实的地理事物。例如:在“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
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视频资料或太阳系构成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观察模型形成对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直观认识,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将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自
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如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垂直分层的知
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霜冻、飞机高空飞行的一般高度等现
象。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 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循环等有关的 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 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 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说明 一些常见自然灾害成灾的原因及安全防范措施(人地协调 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自然 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
如:在野外考察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观察、测量等,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观察、 测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可以对学生制定的野外考察 方案、实地考察过程和撰写的考察报告等,从合理性、科学 性、可行性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地理 2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2的“内容标准”确定, 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二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四个方 面:人口分布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
点,树立人地协调观,以及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1.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地理 2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内容标准
教学内容建议
2.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
2.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镇空间的意义。
结合实例,在地图上指出城镇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归纳其分布的特点;
运用实例,概括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解释其成因。
2.3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结合实例,说出地域文化的含义;
利用资料,比较不同地区的城乡景观差异;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4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运用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5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2.6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结合实例,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异同,概括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及其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的影响。
2.10 运用资料,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举例说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解释不同环境问题的机理,说明其危害;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运用资料,说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并解释其缘由。
2. 教学方式建议
1)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
内容。把所学的相关原理和规律与具体的地域相结合,发现
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解释形成这些特点的特殊原因,
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和辩证思维品质。
2)提倡案例学习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
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发展和生活经验,
帮助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概括相关原理和规律,掌
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
的提升。
3)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形成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并尝试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供必要的、充分的
资料,在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特点的形成原因和提出合理措施 的过程中,提升其综合思维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
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
及图表(地理实践力)。能够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
及其变化,说明人们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解释不
同地方的人们对产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初步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
意识(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
如:在“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小组对当地的工业、农业情况进行实地 调查,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 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学习档案袋对学生的学 习过程进行记录,并结合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变化进 行过程性评价。
篇:选择性必修课程
一、概述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模块2、地理3和模块6三个模块
选择性必修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6 学分,108 课时。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的内容。计划将地理等级性考试成绩用于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需要修齐选择性必修课程的个模块。其他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具体内容
(一)模块2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择性必修 1 、地理2第8条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 年版”(以下简称旧课标)选修2的部分“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选修2海洋地理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海洋地理与海洋开发;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特
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
而提升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
1.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3:模块2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内容标准
教学内容建议
1-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程。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1.3 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1.4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在简易天气图中识别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1.5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在示意图中指出主要的气压带、风带,并说明其分布特点;
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运用示意图,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结合实例,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1.6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
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1.7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描述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特点,
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1.8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1-1.9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律。
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中的相互作用;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file:///d:\Temp\ksohtml7292\wps2.png
2. 教学方式建议
1)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发展、演变过程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环
境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
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出发,分析现实问题,初步形
成系统、全面、动态地分析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提倡采用“任务驱动”等方法教学。在任务驱动
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基于学生的体验,设计任务。如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的任务学习中,首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发现观察中的问题和困惑,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任务设计。
第二,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所设置的具体任务应符合 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天气系统”的任务学习中,学生首先在天气图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再学习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最后结合所学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在此过程中, 学生将天气图作为工具,结合天气系统的知识,对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体现了由学习基本知识到迁移应 用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关注地理核心素养的提 升。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提出问题, 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注重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实地考
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与认识自然环境的
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
理工具,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地理基本过程等知识,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演变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并具备空间思维能力与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区域认知)。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
如:在学习天气系统”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连续观并记录天气预报数据,在此基础上归纳当地天气的变化规律。在评价时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小组观测、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二)地理3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三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区域协调。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点及发展路径,树立因
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区域发展观。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4:地理3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内容标准
教学内容建议
2-2.1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结合实例,说出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说明区域的基本含义;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主要类型,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
2-2.2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
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异同;
结合实例,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环境特征;
结合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2-2.6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结合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的基本含义;
结合实例,说明某生态脆弱区主要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该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探究综合治理该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
归纳分析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2-2.7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结合资料,说出产业转移的基本含义;
以某两个相关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影响;
结合资料,说出自然资源的基本含义;
以某两个相关区域为例,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
2-2.8 以某些流域
为例,说明该流域
内部协作开发水
资源、保护环境的
意义。
结合示意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流域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
以某流域为例,描述该流域不同河段的特征,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和内容;
以某流域的开发过程为例,说明流域开发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意义。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认识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方向为线
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
域及其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条件、问题
和若干途径的素材,引导学生分类思考区域发展问题。给学
生提供基本的区域数据及来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对分析
社会经济和人地协调问题的支撑作用。利用区域调查资料,
引导学生确立从区域部分与整体,以及区域动态变化的角度
分析和研究区域的思维方式。
2)采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区域地理的学习
方法。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图表、数据及文字资料,指导学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
综合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探究区域地理条件、地理特点
和发展方向,分析不同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方面的异同等。
3)建议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应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案例选取的典型性。选择的案例需要包括典型的
地理事件、典型的地理问题解决方法,能够体现特定的地理
原理,便于学生学习时理解地理原理,归纳方法,迁移应用。
第二,案例内容的呈现方式力求多样。强调图表、数据、
文字与音视频等结合的形式,形成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的兴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突出获取图文信息的过程与方
法,强调有条理、有规范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培养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第三,突出案例教学的本质。注意探究活动的设计,体
现案例教学的本质,即利用案例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小组
探究活动→课堂展示成果、交流→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和方法
→迁移应用。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
理工具,观察、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掌握归纳区域特点的
方法;运用公众可获取的基本信息,对所在的区域特点作出
解释(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能够从要素综合、时空综
合等角度,说明区域地理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出现
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提出对策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
如:在“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
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
在调查、讨论和探究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采用自评、
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可以采用主题式作业的方法,对学生查阅资料,制定
方案,交流展示,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等过程进行评价。
(三)模块6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旧课标选修6环境保护“内容标
”确定,与现行教材选修6环境保护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个方面: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面临的主要
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危害等方面,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
从资源、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进一步在更宽的视野下认识
环境问题及保护环境的措施,增强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道理。从环境管理的角度,认识实施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是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5:环境保护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内容标准
教学内容建议
人类 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了解环境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指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差异,并能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濒临耗竭,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根据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从开发与利用两个方面分析非可再生资源濒临耗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出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出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环境污染与防治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环境管理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说明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认识“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说出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准则。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
内容。积极吸收当代环境教育的新成果、新知识和新方法,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体现环境教育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尤其
在观念上,应将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上升到维护国家资
源、生态安全的层面来认识,提高学生保护资源与环境、维
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2)鼓励、引导学生关注当地资源、环境问题,积极
参加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促使其在
真实情境中观察、理解、感悟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和实例,注重图表教学、案例
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等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收集和运用信 息、分析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 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采用图表判读、数据分析等
方法,或通过实地调查和专题研究身边的资源、环境现状, 分析问题及成因,有理有据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
能够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案例,创设真实情境,说出环境、环境问题等内涵与外延;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并能够站在人地和谐、国际合作的高度,明确资源和环境保护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树立和谐的人地协调观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 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测量、记录学校附近农田农药、地膜、
化肥的使用情况;采集河流水样,测试水污染情况;测量、
记录学校附近每日 pm2.5 浓度的变化,调查灰霾增多的危害
等等。从测量、记录、分析和提出的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学生
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下篇:选修课程
一、概述
选修课程包括 5 个模块,即宇宙与地球、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每个模块 2 学分,36 课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学习成绩有可能作为高校自主招生参考用。
二、选修课程各模块主要教学建议
选修1:宇宙与地球
“宇宙与地球”这一模块,从远及近,由大至小讲述了“宇
“太阳系和地月系”“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四部分内容。
第一是“宇宙”主要是简介“大宇宙爆炸”假说的主 要观点、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并讲 述天体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这 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宇宙有一个概要的认识。
第二是“太阳系和地月系”主要讲述太阳和太阳系、 月球和地月系的概貌。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月球是 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体,其引力作用对地球环境的形成有 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对影响地球自然 状况的太阳和月球有一个概要的认识。
第三是“地球的演化”主要讲述地质史和板块构造学 说的主要内容。现今地表的形态、生物群落,都是地球自身 长期演化的结果。而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能较好解释地球表 面海陆分布及火山、地震和高大山脉等分布的一种学说。通 过这一部分学习,使学生对地球自身演化的历史有初步的了 解,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表的一些现象。
第四是“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讲述一些常见地貌类
型的特征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这一部分
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在外力作用下,有其自身发展
变化的规律,人类在改造地表形态时,不可忽视自然界发展
变化的客观规律。
选修3:旅游地理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发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意识,学
会欣赏区域环境差异带来的美感,成为热爱自然、尊重文化
的人。
本模块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诸要素为基础,旅游活
动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诸要素有反作用,因此,旅游地
理与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许多内容有联系。
本模块主要分为四个主题:“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发展”这四个主题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第一是从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分布等方面阐述了如
何对旅游区的景点特点、开发条件进行评价。通过学习使学
生能够区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学生可以了解
“世界遗产”及其价值、旅游景观观赏方法、景观特点及其
地理成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内容等。通过学习,有利
于学生对人地关系中“地”的认识从自然环境扩大到社会环
境,形成爱国情感、环境意识和审美情趣,养成综合分析能
力。关注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与欣赏方法。
第二是从旅游规划入手,了解旅游景区的要素及其规
划,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安全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
解旅游规划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制定自己的出游计划,了
解旅游安全的潜在问题及防范措施。理解旅游业对社会发展
的作用,了解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中的环境
保护措施等。关注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安全。
第三是从旅游与区域发展切入,阐述了旅游对经济、社
会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这
些内容促进了学生综合分析、发散思维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形
成。利于学生养成环境保护习惯关注旅游环境保护。
选修4:城乡规划
本模块主要阐述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与乡村的地
理分布、人类活动与城乡建设的协调关系。当前,我国城市
与乡村都面临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城乡经济建设投入多,
涉及范围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该选修模
块分四部分,它们之间具有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
第一是“城乡发展与城市化”作为基础和学科背景知
识,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城镇、乡村的基本概念,知道发达
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对城市化形
成初步的印象。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的城市问题、乡
村聚落和集市贸易分布的情况。
第二是“城乡分布”和“城乡规划”主要是让学生了
解城乡分布的一般规律、城乡规划的基本方法。“城乡分布”
包括城市与乡镇的地理分布、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等。在学
习城乡地理分布的过程中,加深对城市功能分区和中心地理
论的理解。城镇体系涵盖城镇等级体系、城镇职能体系和城
镇空间体系三个方面。
第三是“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的意义”“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只作一般性的了解即可,但要结合身边的实际。要求了解农业、工业和城市道路的基本布局原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养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科学的环境生态保护观念。
第四是“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
知识,正确认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城乡建设和规划问题。
在此,应让学生了解怎样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经济发展与
城乡建设的关系;在城乡建设过程中,怎样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本模块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的模
块。自然灾害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过程对人类活动产
生的危害,其是地理 1 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本模块包括“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防灾与减灾”四个主题。
第一是通过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的学习,让学
生了解自然灾害的有关基础知识,并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自
然灾害的主要特点。通过资料,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
灾害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
的承载量,使得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
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化害为利、趋利避
害的途径。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
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
响。
第二是从空间和时间分布角度,阐述了我国主要自然灾 害的区域分布以及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成因、发生、发 展和主要危害等内容。本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影响我国的 主要自然灾害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逐步形成 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关注我国主要自然灾害 的区域分布及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成因、发生、发展和 主要危害。
第三是通过专题比较、综合比较、中心问题比较、纵向或横向比较等方法,突出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 差异。并通过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 点。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和评估中的作 用以及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防灾减灾技术手段会不断更新,可以减少灾害造 成的损失。关注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与其区域自然环境特点 及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此内容有利于学生开展地理专项研究与实践活动,形成
地理考察与自我救助的能力,以及运用地图、图表、图像、
数据和文字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增强
防灾减灾意识。
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新的分支学科,是地理科学研
究的关键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科学体系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
(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
成。另一方面,GIS、RS、GPS 技术又以计算机科学、通信技 术、遥测与卫星定位,以及系统论等信息技术和理论为支撑, 属于地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本模块主要从“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图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3S 技术综合应用”五个专题叙述了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
本模块中地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总体要求是:
第一,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状况,这是本模块的基础。
第二分别对地图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相关知识有简单认识,并能对遥感图像进行简单判读、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基本操作实践
第三“3S”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所了解,形成基本的地理信息素养。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21: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9-20 09:19 编辑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部分学科课程内容调整说明
地理
时间        模块        内容要求        教学建议
第一学年        上学期        地理1    36课时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内容为“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两方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中“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这一内容不可缺失
本内容可安排5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内容为“说明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教学中要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本内容可安排3课时(其中1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本内容为“识别常见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常见地貌是指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教学中可以拓展到地貌成因,但不是重点
本内容可安排10课时(其中4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本内容为“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海陆风等现象;“大气水平运动”这一内容不可缺失
本内容可安排6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本内容为“说明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教学中需以水体类型知识作为铺垫;要引导学生树立水资源保护意识
本内容可安排4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本内容为“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常见自然自然灾害包括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灾害
本内容可安排6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内容为“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探究自然地理问题中的应用。”教学中要重点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运用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下学期        地理2    36课时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本内容为“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教学中“人口增长特点”可以介绍,但不是重点
本内容可安排4课时。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本内容为“说明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成因,说明合理利用城镇空间的意义。”教学中涉及“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内容不作要求
本内容可安排6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本内容为“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教学中涉及“乡村景观”的内容不作要求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本内容为“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教学中需从“利”“弊”两个方面说明城镇化的影响
本内容可安排4课时。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本内容为“说明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中“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的内容不可缺失;“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不作要求
本内容可安排10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本内容为“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学中要概括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聚落”和“商业网点”为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本内容可安排4课时。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本内容为“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本内容可安排4课时。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的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内容为“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探究人文地理问题中的应用。”教学中需重点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交通与城市管理中的运用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第二学年        上学期        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36 课 时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内容为“说明地球运动的主要特征及地理意义。
本内容可安排6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本内容为“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本内容可安排3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本内容为“说明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及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教学中,以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为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本内容可安排7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本内容为“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本内容可安排6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本内容为“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的内容还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可以放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教学中进行
本内容可安排5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内容为“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中以“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为例加以说明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其中1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内容为“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内容可安排3课时(其中1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本内容为“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本内容可安排4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下学期        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36课时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本内容为“说明区域的含义。”教学中对“区域的类型”不作要求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其中1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内容为“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中“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一内容不可缺失
本内容可安排4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本内容为“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在本内容的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适度拓展,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进行分析
本内容可安排5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本内容为“说明生态脆弱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教学中强调归纳生态脆弱区普遍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并以某一区域为例加以分析
本内容可安排8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内容为“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内容可安排9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本内容为“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在“流域开发”的内容中突出水资源的内部协作开发和环境保护
本内容可安排8课时(其中2课时安排实践活动)。
第三学年       
上学期        选择性必修3《环境保护》 36课时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本内容可安排1课时。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内容可安排1课时。
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内容可安排1课时。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本内容可安排3课时。
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本内容可安排4课时。
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本内容可安排2课时。
        下学期
说明: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是全新的模块,在目前的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用《环境保护》模块代替。《环境保护》模块内容参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的通知”(苏教教科[2009]2号)的相关部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08:24 , Processed in 0.1198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