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1|回复: 10

[其他资源] 尴尬境地的地理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1 13: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0-2-21 13:18 编辑

图说每日疫情(2月19日):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中国地理学会 [url=]坐标网[/url] 昨天
   本期图说疫情看点:各地先后出台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方案,我们分析了地级市层次的连续0新增病例天数和最近14天地级市层次累计确诊病例数,为各地疫情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提供参考疫情统计信息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图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来自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和互联网平台,可能存在不完整和不准确等问题,谨供大家参考。

新增病例(2月19日0-24时)
    首先我们看一下2月19日0—24时的疫情,2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94例,港澳台地区通报新增确诊病例5例。其中,湖北新增确诊病例349例(武汉新增615例,仙桃等4市新增13例,荆门、咸宁等10市州对确诊病例中来源于原“临床诊断病例”者进行核酸检测,通过综合分析,将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病例从确诊病例中核减,共订正核减279例)。

分区分级精准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各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启动了一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启动时间见下图:

    随着防疫形势的变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出台了《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制定差异化的县域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措施。要以县(市、区、旗)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对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北京市等有不同的防控策略。
    浙江省卫健委针对各县(市、区)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根据累计确诊病例数、本地病例占比、聚集性疫情、连续3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等指标计算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绿五色对应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发布了浙江疫情风险评估“五色图”:

来源:浙江新闻
    四川省制定《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类防控工作指南》,明确以市(州)为单元,根据疫情状况分为无现症病例区、散发病例区、社区暴发区和局部流行区等四类地区。
    重庆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标准则为较为相似,按照当地疫情实际情况和发展态势,综合考虑累计确诊病例、连续14天无新增病例、聚集性疫情等因素,以区县为单元,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
    由于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只公布了地市级的病例数据,也没有是否发生聚集性疫情信息。我们以地市级疫情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地级市层次的连续0新增病例天数情况和最近14天地级市层次的累计确诊病例情况,为各地疫情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提供参考!
    其中,连续0新增病例天数分别统计了7天、7-14天、14天以上无新增病例的地级市分布情况。如下:


    最近14天地级市层次的累计确诊病例情况,其分布如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图说工作组
总策划:周成虎
编辑组:张   岸  裴   韬  
地图组:姜莉莉  付   雁  康   路
数据组:舒   华   任   亮
技术支持:马   廷   杜云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3: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地理学会步步落实推动抗疫工作
发布日期:2020-02-20 分享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地理学会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学会党委组织动员学会全体成员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1月29日,学会党委和常务理事会召开网络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学会抗击疫情工作方案;1月31日,学会公众号首次编发 “抗击疫情,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行动”,发出向周成虎团队学习、为抗击新冠疫情作有效服务的倡议;2月1日,学会连续转发中国科协发布的《战‘疫’有我,为决胜攻坚提供科技志愿服务——向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倡议》《团结信任创新争先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向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倡议》,以及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 致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倡议书》,号召全国地理学界参与抗击疫情行动;学会主办学术期刊《地理科学》面向全体地理学者征集与疫情相关的地理学研究论文。截止到2月18日,学会微信公众号连续发布疫情信息和与抗击疫情相关报道22篇,包括倡议书、图说每日疫情、典型案例宣传和疫情研究、教育指导等信息。

学会会员、理事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和科普工作。学会顾问周成虎院士的团队连续两周每天发布“图说疫情”,并提交了10份疫情研究报告;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主任宋长青提交了2份疫情咨询报告;学会常务理事、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组织编写“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时空扩散特征分析报告"“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县区分布与人口流动风险分析报告”等两份报告;学会会员、中山大学教授周素红组织团队开发“疫情踪”APP;学会原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顾朝林团队发表论文“新冠肺炎疫情拐点或已越过”;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朱竑教授团队在《柳叶刀》上发表关于新冠病毒肺炎与野味消费的关系的文章;学会会员、广州大学副教授姚华松在《广州日报》《澎湃》等媒体上发表文章,提出“需要更加关注黄冈、孝感等‘灯下黑’地区的疫情防控”等;学会会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赵荣钦发表文章“浅谈地理学与疫情防控的关系”。同时,很多学会会员和地理学工作者主动参与相关省份的疫情传播研究和防控工作。

为做好疫情发生期间高等教育稳定和安置工作,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组织编写“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延期开学期间充分利用在线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倡议书”,通过学会官微正式发布,为相关高校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开展网络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学会党委确定学会下一步主要工作是开展灾后重建研究,以疫情发生、发展和传播过程为基础,组织引导学界同行深入研究,为灾后重建和预防传染性疾病等提供地理学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附录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2020年02月03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全文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确要求。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级党委(党组)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各级党委(党组)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认清肩负的责任使命,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切实做好工作,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各级党委(党组)要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识别、评价、使用干部,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实际表现作为考察其政治素质、宗旨意识、全局观念、驾驭能力、担当精神的重要内容。对表现突出的,要表扬表彰、大胆使用;对不敢担当、作风飘浮、落实不力的,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各级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

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动员起来,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要广泛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建立健全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防护网络,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要坚持党建引领,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党组织要按照统一安排,扎实做好本部门本单位本行业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要组织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不信谣、不传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各级党委(党组)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和单位,动员和选派专家和医护人员中的党员、干部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在医疗救护、科研攻关、基础预防等岗位发挥作用。要关心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专家和医护人员,采取务实、贴心、到位的举措,帮助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专家和医护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要及时总结宣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各级党委(党组)动员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9日 01 版)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3: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及科技支撑工作
2020-02-13 | 【[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打印】【关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爆发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科院的部署安排,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第一时间成立了所长、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建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用的联络值守机制,所内各部门及各党支部组织动员起来,积极发挥“两个作用”,明确疫情防控工作联系人和值班制度,执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葛全胜所长大年初一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安排疫情防控应急科研工作,启动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疫情空间分布趋势及其影响评估应急研究项目。

  研究所广大科研人员持续奋战,围绕新冠肺炎时空扩散规律、疫情发展趋势研判、医疗资源空间分析、疫情风险评估、网络舆情分析,以及疫情空间信息系统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提交了一系列咨询建议报告,及时为国家决策和相关部门的防控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我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制作的“图说每日疫情”信息平台于2月1日正式上线,通过微信公众号,每日面向社会公开提供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空间分布、疫情发展变化,以及湖北省、广东省、浙江省和北京市的疫情空间分布及变化信息;研发制作的“战疫分析系统”2月12日正式面向公众发布,提供每日疫情、医院需求、病例分布、病例轨迹、病例所在小区等的查询分析与动态可视化。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根据基层组织疫情信息采集的迫切需求,快速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非接触性精准采集与动态监测系统”的研发。该系统的应用将有望辅助解决农村地区疫情信息采集“最前一公里”的问题,为提高农村地区疫情信息采集和动态监测效率和精度,防止疫情信息采集人员交叉感染等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3: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抗疫情 | 周成虎: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分析与区域防控政策建议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 ,作者周成虎 裴韬等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080\wps1.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080\wps2.jpg
中国科学院院刊
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
本文成稿于2020年1月26日,将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年第2期“智库战‘疫‘’’栏目
周成虎  裴韬  杜云艳  陈洁  许珺  王姣娥  张国义 苏奋振  宋辞  易嘉伟  马廷  葛咏  张岸  姜莉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整个湖北省需要城乡协同,共抗疫情,特别是武汉大都市圈内的黄冈、孝感等地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呈大量传播的趋势,已经成为威胁群众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疫情治理和防控进入新阶段。自2020年1月23日武汉采取“封城”措施后,截至1月26日24时,湖北省共有黄冈、荆门、孝感、鄂州等13个地级市逐步实施“封城”策略;河南省也实施封闭部分城市、隔断部分交通道路等措施。然而,在武汉“封城”之前,已有500多万武汉居住或停留人员流出武汉,成为潜在的病毒传播者。基于现有的人口流动大数据和有限疫情实时资料的分析表明,迁移人群数量与发病数呈显著相关,而如何实施有效的空间防控措施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之一。
1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1080\wps3.png
推进湖北城乡一体化的疫情防控
为清楚春节前武汉流出人员的具体流向,基于开源的时空大数据和历史区际人口流动数据等,初步推算了春节期间从武汉流出到各地以及节后各地可能返回武汉的人员数量。结果显示,2020年1月23日“封城”前一周,武汉人口流出量约为515.4万,接近整个城市人口的40%;其中,近70%的人口流入湖北省内各地级市,包括城镇和农村。因此,湖北省疫情防控既要狠抓城市,也要狠抓农村。
1
春节期间湖北省各地级市人口增加量中,农村人口增加量比例平均达47%,这表明从武汉流入湖北省其他地区的人口已大量进入农村地区
地级市中,从武汉流入农村人口数量最多的分别为黄冈(49.24万人)、孝感(25.84万人)、荆州(18.55万人),故这3个地级市在疫情防控中应特别关注农村地区,并增加区域医疗设施和设备,以提高防疫能力。
2
湖北省内各区县春节期间人口变化总量空间分布呈3个圈层
第一圈层为武汉及其周边区县,以人口流出为主。第二圈层为黄冈、黄石、仙桃、天门、潜江、随州、孝感、襄阳、荆门和荆州部分地区。4天内1月23—26日),该圈层中的黄冈、孝感确诊病例均已超过100人,荆门、咸宁、随州、荆州、十堰、黄石、襄阳、宜昌确诊病例均已超过30人,并均呈快速增长趋势。这再次证明各市县疫情严重程度与武汉市流入人口量高度正相关,处于疫情快速蔓延阶段。第三圈层为湖北西部宜昌、恩施、神农架林区和荆门部分地区,以人口小幅流入为主,程度要弱于第二圈层。总体来看,在县级尺度上,春节期间农村人口变化量也呈现出与总人口变化量高度相似空间结构(图2)。因此,建议加大对武汉周边第二圈层的疫情防控,尤其应高度关注第二圈层中农村地区人口管控(黄冈、黄石、仙桃、天门、潜江、随州、孝感、襄阳、荆门和荆州部分地区)
3
进一步适当延长农村务工人员返城时间
1月27日凌晨,国务院发布通知,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到2月2日,但综合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潜伏周期1—14天)、以往农村务工人员节后返城的时间节点及当前各地级市疫情数据分析结果,建议在当前春节假期延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适当延长农村务工人员返城时间,尤其是目前湖北省重点防控的疫情区域。
1  2020年春节期间湖北省县级尺度人口变化总量(单位:万人)
2  2020年春节期间湖北省县级尺度农村人口变化量(单位:万人)
2切实加强可能成为疫情扩散次级中心源地的防控
武汉作为一个交通发达的中心城市,在采取“封城”措施之前,已有数百万量级曾在此居住、停留的人群分散到其他城市和乡村,其中不乏病毒携带者。由此,确诊病例较多且从武汉返乡人数较多的城市,可能成为疫情扩散的次级中心源地,亟待加强疫情防控。
1
各省病例数与武汉流入人口数量呈较强正相关性
从目前的病例和离开武汉的人流数据 看,截至1月23日24时,各省发现的病例数与节前从武汉出发返乡的人口数呈较强正相关性 ,即从武汉出发的人数越多、本地发病数也越多。由此可以推断,短期内未来各省份的发病数也可能遵循此规律,即除武汉外,武汉周边的湖北省内城市,北京、广东、浙江、上海,以及京广线上主要城市应高度重视,并对发病者做好有效跟踪分析。特别是武汉周边中小城市卫生防疫条件有限,更应予以足够重视。
2
部分城市应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综合考虑各城市病例数、节后流动人口估计量、交通区位等因素,除武汉外,近期可能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次级中心的城市包括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及武汉周边的湖北省内城市(除恩施、神农架外),并且杭州、长沙、郑州等城市也具有一定可能性。这些城市应高度重视,应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3
可运用移动通信运营商数据及社交媒体数据实时分析区域间人口流动
建议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长沙、郑州、重庆、南京、西安、成都等大城市,甚至在全国范围的疫情防控中,将移动通信运营商数据和社交媒体定位数据等大数据纳入防控体系:实时分析区域间人口流动,特别是主要疫区的人口迁移,精准恢复病例历史活动的时空轨迹,确定潜在感染区和感染人群;以单位、社区、村落为基本单元,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统计疫情期间经停武汉地区的人数,推进疫情扩散的精准空间管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4: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每天都在刷的疫情分布图,百度的这款良心工具可一键生成! 2020-02-11 12:18

相信最近很多人和好奇仔一样,早上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实时的疫情分布图,了解最新的疫情动态。
这种动态的疫情分布图看起来十分清晰明了,如何制作出这么精致的高级图表呢?
其实,无需多复杂的技巧,只需一个工具即可搞定。今天好奇仔就跟大家分享一款可以快速生成此类图表的神器——百度图说。
百度图说是百度推出的一款在线图表可视化工具,只需导入Excel数据,即可一键生成可视化图表,操作十分简单,让你零基础也可以快速制作出炫酷精美的各种图表。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利用百度图说制作类似的疫情分布图:
1、准备数据表
首先大家得用Excel表格准备所需的疫情相关数据。
先提供一个网址:http://m.medsci.cn/wh.asp,这里可查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实时动态和准确数据。
新建一个Excel文档,在【数据】选项卡下,点击“获取外部数据”,自网站,输入上述网址,将网站中的数据导入到表格中,再进行处理留存所需数据即可。
2、制作图表
接下来该百度图说上场了,输入网址:
https://tushuo.baidu.com/,打开网站首页,点击“开始制作图表”,创建图表。
从网站提供的9类图表模板中,选择地图里面的“标准中国地图”:
打开编辑页面,点击“数据编辑”,在界面左侧就可以导入刚才我们准备好的Excel数据,这里我们先导入地区和确诊数据,一键生成全国各地区的确诊人数分布图:
在数据编辑界面,点击“参数调整”,可以看到功能包括:基础、标题、图例、提示、工具、缩放和值域等,比如在标题里修改主副标题文本:
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值域里调整最大值和最小值:
以及修改控制器颜色:
编辑完可以直接保存图片或进行分享:
如果是私密分享,可以复制分享的链接及分享码发送给好友,好友点击链接后输入分享码即可查看你的动态图表。
利用百度图说,不仅可以生成此类疫情图表,还可以快速制作出许多工作中所需的条形图、柱形图、饼图以及雷达图等常用的高级图表,非常实用!
●编号151,输入编号直达本文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4: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0-2-21 14:56 编辑

用好大数据这把“双刃剑”网信河北


  近日,中央网信办公开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开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

  无疑,此举很有现实针对性。不久前,有网友反映武汉就读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从武汉返乡大学生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被公然散布在私人微信群聊里,引发一些骚扰、恐吓行为,给当事人的生活造成极大困扰。对此,《通知》明确,收集或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要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负责,采取严格的管理和技术防护措施,防止被窃取、被泄露。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这种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交通数据、通信数据、电商消费数据等不同维度数据,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宝贵参考,助力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另一方面,在公民个人信息的采集、汇总、共享、披露等多个环节,还存在数据泄露、丢失、滥用等情形,不仅损伤了有关部门的公信力,更让疫情防控工作的效果打了折扣。

  从立法层面看,无论是《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还是《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都对信息收集的主体、标准、条件和范围有明确要求。然而,疫情来势汹汹,一些地方采取极端做法,过度收集大量敏感信息,同时“牛栏关猫”,对搜集来的信息没有做到妥善保管,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给相关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乃至损失。

  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紧的关键阶段,做好有效防控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在借助大数据精准防控的同时,也要在各个环节注意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防止出现数据泄露、丢失、滥用等情形。比如,在疫情报告、通报工作中,注意对个人特征的脱敏,以满足一般公众对疫情的知情权为限,减少个人敏感信息的披露;在数据管理过程中,注意对不同层级人员公开不同的数据粒度,避免个人信息滥用。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信息安全也没有局外人。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行政体系高效落实、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应扬长避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更多作用

来源丨人民日报海外版

工信部提醒:短信可以为您提供“行程证明”

为支持复产复工,帮助返岗复工的用户证明自己近期所到访过的地区,协助用工单位、社区管理部门进行流动人员的行程查验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组织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全国手机用户免费提供本人到访地短信查询服务,已于2月13日面向全国推广。用户可通过编写“CXMYD”发送至10001、10086或者10010并按运营商相应短信提示,实现到访地查询。


目前我国16亿手机用户均可通过以上短信方式查询本人前14天内到过的停留4小时以上的到访地,可查询到具体地市。该短信可作为本人的行程证明使用。


在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到访地短信查询服务可遍及所有手机用户,方便快捷,及时准确。截至2月18日12时,已向全国手机用户普发服务提示信息16.7亿条,目前已完成超5000万次查询服务。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5: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揭秘德清数字化抗疫“武器”! 2020-02-13 15:14

近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疫情,就是集结,让中国人团结奋战。
有一群人,他们奔波在最亟需的地方,用担当守护身边人。
有一批企业,它们行走在科技最前沿,用“智慧”筑起安全防线。
这场战“疫”,除了奋战在一线的守护者,地理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温检测、疾病防控、后勤保障等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际上,
“地理信息+大数据”已成为
德清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的有力“武器”之一。
快来看看这些数字化“武器”
如何在抗疫中发挥作用。
1
地理信息电子围栏技术
千寻位置网络(浙江)有限公司采用地理信息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在电子地图上划定一个闭合区域,实现报警监控。可以结合本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在集中隔离点进行应用,在全县每个集中隔离点设定电子围栏,依托定位技术,集中隔离人员如果走出电子围栏区域,后台可发出警报预警,从而实现对集中隔离点被管控人员的全方位监控。
2
地理体温智能监测技术
浙江中导北斗导航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地理信息和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大楼、小区门口安装摄像头等传感器,实现小区进出住户、工厂复工工人进出厂区门口是直接采集体温数据,可以省去人工测量体温的繁琐。
3
人脸智能识别技术
德清悉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地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脸身份验证,通过“刷脸”,帮助企业复工和小区住户进出更安全、快速、便捷的进行个人“实名认证”,解决目前疫情防控时企业复工人员审核等难题,进一步提升身份核验的安全性。
4
疫情防控信息实报技术
浙江中测新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一套基于地理信息定位技术的小程序,实现所有企业复工人员信息每天实报,每个企业复工人员在手机端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体温、健康状况等),便于管理者直观的掌握员工的状况,实现疫情管控实时高效。
5
无人机宣传喊话技术
浙江众智绘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地理信息定位技术,通过无人机在空中喊话等形式,扩大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宣传区域;并且利用无人机航拍监测技术,实现对道路、公园等公共区域外出人员(不带口罩者)的警示和监控。
“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大作用
我们将陆续推出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5: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科技抗击疫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扮演着何种重要角色?电科技袁创02-03 http://www.diankeji.com/news/53354.html
随着产业需求的变化,5G、AI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风口密集爆发,为传统行业赋能全新价值。在近期爆发的疫情当中,为了实现更好的管控防治效果,不少企业纷纷应用诸多技术手段来抗击疫情。对比2003年肆虐的非典疫情,此次的疫情在症状上潜伏期更长,传染性更强,因此在防治方面无疑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监控人员流向、潜在传染人群、切断传染源,在这场“战疫”中,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疫情的传播性更强,但相比2003年,当下也有了更多的新颖技术来进行应对。在这场疫情抗击中,背后的技术手段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大数据
在传染病疫情的防治上,确定传染源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相比明显的症状,此次疫情较长的潜伏期和春运流动无形中扩大了传染范围,因此加剧了疫情状况。对于这一方面,大数据就发挥了作用。此前武汉市市长周先旺表示已有500万人员出于春节节假以及疫情等因素流出武汉,而这一庞大的人员流动毫无疑问会增强潜在的传染风险。
对于这一点,百度地图慧眼迁徙大数据通过数据定向、分析等途径确定了500万人员流出的方向。在1月1日至1月26日期间,武汉人员迁出地前十排行多为孝感、黄冈等省内市区。通过百度迁徙,用户可以对全国乃至省市每天迁入迁出流动进行分析。在直观的可视图下,地方可以对疫情控制进行更加精准和严格的控制。
例如在武汉迁出地上,不只是疫情爆发期间,在23日封城之前,我们也不难看出孝感和黄冈两者迁出比例都排名前列,传染风险性更高。从确诊人数来看也确实如此,截至2020年1月31日24时,湖北省内确诊人数分别为武汉(3215例)、黄冈(726例)以及孝感(628例)。在采取封锁政策之后,除开武汉,黄冈和孝感等高迁出目的地也应当给予重视,避免出现“灯下黑”的情况。
file:///C:/Users/jij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3404/wps2.jpg
除开宏观的人员流向,大数据还能够应用于微观用户的运动轨迹对于已确定感染人群来说,通过基于移动终端的轨迹,我们可以通过汇集的大数据来勾画关系图谱,进一步追踪接触者以进行隔离管理
这两种应用场景并不相同,但在技术手段上还是依靠地理位置授权等数据。以百度为例,除开百度地图应用的用户位置感知,当用户打开百度系等APP的时候,基于LBS我们可以同样知悉用户地理位置。除此之外,大数据也将会对用户的支付、车票行程、住宿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通过AI对于密集的用户信息进行分析,我们将可以通过多个维度来筛出潜在传染用户,并且迅速采取措施斩断彼此的联系。
5G
5G在去年迎来了风口,而应用场景在此次疫情中也逐渐落地。由于拥有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优点,5G在数据传输上具有明显优势。
在疫情爆发的时间段内,5G网络的布设不仅可以让诊断更加高效,同时还能够有效减轻交叉感染的机会,从而增强疫情防控效果。无论是各省市医院还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5G网络加设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5G网络,对于医院人流量情况相应部分可以实现实时高清视频监控,同时医生还能够开展远程视频诊疗、远程视频会议,远程手术,从而减少直接接触,提高防控能力。不只是传播维度的拓宽,5G网络的高速率还保证了通讯的畅通,营造出更为畅通的信息环境。
除开直接的信息通讯,5G网络还带来了“业务上云”的可能。例如在病患信息采集上,可以直接通过5G网络实时反馈到医生面前,减少直接接触的机会。此外,病患的病历还可以实现云上共享,打通彼此信息,从而便捷病情之间的诊断交流。
人工智能
大数据的处理离不开人工智能,而后者在疫情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多。此次疫情不仅本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时间点上也碰上了流感爆发以及春运流动的时间点,因此病情人数不断上升。也正因如此,在大规模传染之后,现有的医疗资源势必难以满足抬升的病患用户。
为了提高效率,此前阿里巴巴达摩院推出了“智能疫情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可以针对疫情问题、就医注意、防护措施进行回答。对于正常用户、轻症用户来说,人工智能可以起到一定的答疑作用,避免医疗资源紧缺以及交叉感染的风险。
人工智能还被应用于疫苗科研研发。通过AI技术的深度学习处理,它能够便于科研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快速筛选文献以及相应的测试工作。不仅如此,AI还可以应用于建立模型以观察疫情传播。早在之前,国内基于AI和大数据的流感实时预测模型便登上了《柳叶刀》的子刊,为传染病预测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逻辑框架。
该模型由平安科技、平安智慧城市、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军军医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完成,用以预测重庆市流感活动。通过对卫生系统内部流感监测数据、天气数据、互联网舆情等数据的监测分析,相关部门可以更好地把握疾病发生周期、预计活动,从而合理分配卫生医疗资源、引导居民进行预防。
利用数据分析来确定疾病威胁等级,从而预测疫情爆发,在海外也已经有了相应健康公共风险评估机构。对于这一次疫情,加拿大BlueDot表示在去年12月底便已经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存在,并已向客户进行了通报。应对疫情来袭,疫苗和疗法是重中之重,但在往后的风险传播中,人工智能势必将会被更多地应用于预测疫情爆发。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21 17: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1]建议构建疫情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早识别、早预警和早处置
www.thepaper.cn 2020-02-06 11:20

[size=0.8]为了提高疫情应急管理和决策指挥的效率,帮助尽快打赢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攻坚战,建议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建立疫情监测防控系统,特别是整合病例上报信息、疾病传染的信息、人群流动的通讯信号位置信息、交通数据信息和社交数据信息等大数据,实现疫情防控的早识别、早预警和早处置。

[size=0.8]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疫情监测防控系统,将实现六个方面功能:

[size=0.8]1.精准地找出潜在的感染人群和与病例接触的人群信息及其位置轨迹。

[size=0.8]通过大数据,可以找出在潜伏期内所有到过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以及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接触过的易感人群的精准定位,例如在系统输入确诊病例张三的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张三的历史位置轨迹信息,找出与之有社交联络且有位置重叠(即亲近接触)的人群、同乘交通工具的人群、无社交联系但距离密切的人(如住在同一栋楼、处于同一个饭店或者商场)。然后按照与病例接触的密切程度,以及其当前的位置信息,就近通知当地的防疫部门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隔离、观察、通知报备等)。

[size=0.8]2.对问诊病人是否到过疫区进行精准排查。
[size=0.8]病人在问诊时,即通过系统获得反馈其是否到过武汉或者湖北,避免病人隐瞒造成的误诊和传播,为精确诊断是否感染病毒提供依据,实现早识别和早分类诊断。
[size=0.8]3.对湖北籍人士近期是否到过湖北和武汉进行信息筛查。
[size=0.8]鉴于很多湖北籍人士近期没有到过湖北和武汉,但在出行时遭受各种不便,湖北籍人士可以通过手机连接系统查询获得近期没有到过湖北和武汉的证明,以减少各种不便。
[size=0.8]4.为企业通知安全员工尽快复工提供帮助,减少社会经济成本。
[size=0.8]由于缺乏精准的潜在感染人群筛查,只能一刀切的让绝大多数人不外出,不工作,社会经济成本巨大。在疫情缓解时,系统可以筛查出具有接触可能的人群,这些人群需要继续在原地不外出或者严格限制外出,其他人士可以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尽快复工(或者让企业提供需要复工的员工名单,由系统进行筛查,符合安全条件的员工可以提前复工),这样可以让社会经济系统尽快恢复运转,减少疫情对经济民生的冲击。
[size=0.8]5.实现疫情防控的实时精准高效指挥。
[size=0.8]系统除了可以给国家和省级政府进行决策指挥,还可以逐级授权到大城市的各区或者地级城市的卫健委和疾控中心,获取所在区域内的所有确诊、疑似和需要采取防控措施的人群数据和分布情况,为各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对疫情的精准高效防控指挥提供有力手段,特别能够迅速提高一些疫情严重又技术落后的地区防控指挥水平(例如湖北的黄冈、孝感地区)。
[size=0.8]6.对疫情进行较为精准的预测、预警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size=0.8]目前,国家缺乏有效的疫情预测和预警模型,难以提前研判疫情发展态势和提前采取措施,防控工作相对被动。一些西方学者用数学模型根据SARS的流行轨迹模拟预测,有的预测感染人群数量十分巨大,有的预测到5月份才能结束疫情,这些在国际上都造成很大的舆论压力和不利影响。系统通过采用数理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结合的“情景-应对”分析,构建一个虚拟的平行疫情系统,可以较为精准的预测可能的感染人群,以及对疫情发展的各种可能进行态势推演(类似在虚拟系统中进行军事演习),模拟出疫情可能出现的情景,并评估各种疫情控制措施介入的效果,从而为政府和疾控部门研讨可能的预案提供科学根据,提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size=0.8]上述系统的建立,涉及到多方大数据公司的敏感数据和隐私信息保护,也涉及多方技术联合攻关,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整合数据和研发系统,建议由卫健委牵头,疾控中心具体运营,各大数据公司提供数据支持和参与研发,高校等研究机构参与研发。在数据安全方面,由国家授权卫生部门在发生疫情时临时使用并采用严格的保密和数据安全措施。系统开发后,政府可以在疾控中心建立决策剧场作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一方面对疫情实行精准的实时监测和高效指挥,一方面让决策者在直观感知疫情发展态势情景中进行科学决策。
[size=0.8]防控系统的开发需要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具体包括两个关键技术:
[size=0.8]一是整合多方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size=0.8]整合疫情病例数据(由医院实时提供给卫健委和疾控中心)、人群位置轨迹数据(主要由腾讯、三大运营商、航空系统、铁路系统、百度、滴滴等大数据公司)、交通信息(包括航班、铁路、长途汽车、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导入精准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开发出实时监测系统。由于上述数据是海量和结构复杂的,又分布存储在各大公司的数据库中,可以采用联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在系统获得疾控中心的病例数据后,迅速向各大数据公司的对应分析接口发出数据请求,各数据公司的分析系统返回病例有关的位置轨迹信息、交通信息和社交信息,结合系统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就可以实现与病例有关的人精准位置轨迹信息和进行实时监测。
[size=0.8]二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情景-应对”的疫情情景推演和应对分析。
[size=0.8]首先可以采用经典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如SEIR(易感者-潜伏者-感染者-恢复者)对疫情进行初步的预测估计。但是这类方法的缺点是难以刻画病毒的演变和人群的行为变化。为了解决这个缺陷,进一步采用人工智能中的计算实验方法建立“情景-应对”的疫情情景分析系统,像军事演习中的推演一样,即采用计算机模拟出一个虚拟现实系统,在模拟的世界里观察各类人群的行为,以及拟采取的防疫措施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这样就可以把在真实世界可能发生的情景在虚拟世界里面都模拟演练一遍,最终为领导决策提供可以直接观察的生动情景和应对措施效果评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size=0.8]从系统开发的可行性方面,上述方法和系统在其他重大社会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效果,例如广东省已经建立起防控金融风险的金鹰系统和灵鲲系统,在广东省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P2P网贷风险监测防控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参考金融领域的风险监测防控系统,疫情防控中迅速开发出上述疫情监测防控系统是技术可行和成本可控的。同时,系统可以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超算云上高速运行,迅速投入到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监测防控攻坚战中。
[size=0.8]总之,迅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建立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监测防控系统,将成为我国打赢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和长期防疫的重要基础设施。
[size=0.8](作者韦立坚为管理学博士)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23 19: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0-2-23 19:56 编辑

抗疫战场上,大数据与病毒的殊死较量

朱 科 曹自强  张 强

2020年02月17日07:47  来源:科技日报

  2月14日,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大数据与复杂网络研究团队提交了第7份《××省应急专项阶段报告》。

  “要用大数据说话,支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研究成果立足于祖国大地,贡献在强国事业中。”一边加班一边陪妻子在医院待产的团队负责人吕欣教授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发生于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随着1月份大量潜在感染者加入春运大军离开武汉,迅速向全国多省市蔓延。武汉宣布封城后短短几天,吕欣团队撰写的多篇分析报告、政策建议就迅速递交至国家、省级有关政府部门和机构,为疫情预测与风险评估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疫情暴发后,我们第一时间想到了利用移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病毒扩散趋势。”曾开创性将手机数据分析应用于2010年海地地震救援的吕欣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作为大数据与复杂网络研究团队负责人,他参与过2013年孟加拉国台风救灾、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防控、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救灾等重大灾害救援与管理。

  1月21日,在许多部门还忙着协调数据、了解情况的疫情应对初期,具备丰富救援经验的他和所在团队就开始了对疫情扩散传播的高精度分析。

  1月23日,他们紧急与运营商对接,第一时间抽取了1月份武汉对外输出人口流动数据,为科学、定量的研判疫情在外省传播风险提供了关键支撑;

  1月24日,大年三十,课题组迅速启动紧急响应,全部成员取消休假,组织网上办公,应用在线会议、云计算平台、分布式爬虫等方式实现分工协作,紧张应对防疫需求……

  大数据分析,模型优化很重要。大年初一,他们率先组建了流行病建模与预测小组,成员包括赛斌、秦烁、牟建红、刘楚楚、成清、郭淑慧等。通过大量仿真实验与真实暴发数据的对比,小组发现目前通用的SEIR模型应用于此次疫情时存在的问题。为此,他们通过多阶段跨地域混合模型,设计优化算法对参数值进行估计,提高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随后,基于此前获取的海量移动定位数据,吕欣团队对武汉市向外输出人口状况和各省市疫情风险进行了区县级的高精度分析,发现河南、湖南、广东等地人口流动量大,风险高。疫情初期各省的确诊人数与人口流动基本成正比,验证了团队的分析。

  1月30日,他们与陈晓红院士、吴曼青院士团队完成全国数据分析和疫情研判,完成《应用手机大数据,打赢人民防疫战争》分析报告,提交至中共中央办公厅等相关部门。

  “这份报告有效地支持了各地应急防疫策略的实施,整个团队信心大增。我们也不断收到各地相关部门的分析需求,工作量巨大。然而每天新增的感染者数量,才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吕欣说。

  1月31日,这个团队又与陈晓红院士、贾建民教授团队共同完成《武汉流入人口决定各地疫情风险》的分析报告。

  分析发现,武汉封城之后人口的大范围流动急剧减小,流动人口数量也在降低,但小范围移动依旧频繁,形势不容乐观。他们利用持续更新的人口流动数据绘制出了从武汉到各省区县流动人口山图,发现各省的疫情风险存在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应对疫情采取的防控策略也应因地制宜。例如,四川省人口流动异质性较强,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需要重点防控;而河南、安徽等省的人口流动相对均匀,几乎遍布全省,需要全面防控。

  通过对武汉向全国流出人口数量与感染者数量的一致趋势进行异常点监测,团队成功发现了温州等中小城市存在流入人口与感染者数量比相对过高,明显异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新冠肺炎传播规律,为进一步应用多源异构大数据开展新阶段下全国防控策略评估、风险监测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疫情的传播风险应该不仅仅只和人口流动这一个变量有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有些城市确认病例和人口流动相关性低,这引起了吕欣的思考。

  经过和华西医院相关人员的讨论分析,他们最终确定了输入人口数、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和气象学等十余个指标对疫情传播风险的影响,对全国各省市的疫情风险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疫情还在发展,防控更需有力,吕欣团队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让我们期待他们进一步的好消息!












电信大数据如何发挥作用?——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详解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news.china.com 2020-02-14 17:56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题:电信大数据如何发挥作用?——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详解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运用大数据分析、统计人员流动情况,对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等有重要参考意义。
电信大数据如何发挥作用,这些数据能否对疫情态势进行预测?在14日工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及专家对此做出解析。
每日数千亿条大数据,人员流动可统计
掌握人员流动情况是大数据分析的主要方面。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在发布会上说,连日来,工信部已组织行业专家开展大数据咨询,紧急建立疫情电信大数据分析模型,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大数据统计全国特别是武汉和湖北等地区的人员流动情况,助力各地联防联控部门精准施策。
“现有的公众通信网每日产生的电信数据约数千亿条,在人员流动性高的情况下,数据量会更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通过电信大数据,可以统计分析人员动态流动情况,分析预测确诊、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动态流动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精细化数据支持。
中国电信党组副书记邵广禄介绍,目前中国电信大数据平台已部署近万节点,数据实现分钟级汇聚和统一计算。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表示,数据的统一采集及分析处理可以及时响应各项疫情防控分析需求。
可分析到区县级流动和分布情况
电信大数据分析精确度能达到多少?刘多认为,电信大数据来源于公众通信网络中的基础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统计分析全国各省市以及重点区域人员流动,一般可以分析到区县级流动和分布情况。通过结合卫生防疫等其他部门数据,可以进一步进行研判。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工信部连续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推送流动人员态势分析等。利用这些数据,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比对当地旅游、出行等数据,可以摸排出重点人员,为基层防控筛查提供精细化数据支持。当前正值节后返程高峰,工信部启动了对重点城市的人员流动分析,为诸多大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电信大数据分析在疫情防控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应用上也存在一定难点和困难,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韩夏说,大数据资源统筹还需加强,以便得到更全面、更精准分析。此外,大数据对疫情防控的支撑服务还需要深化。
韩夏说,目前,电信大数据已与卫生疾控管理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和联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融入其他行业的信息。
分析研判还需多方合作
大数据能否进行疫情发展态势的预测?韩夏认为,基于大数据分析模型可以实现人员流动和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和预警,但在实现对疫情的风险评估和精确预测研判方面,还需要多领域协同。
“对全国用户流动情况进行的分析可对疫情防控起到支撑作用。比如有助于对人员返城、企业复工复产、地区物资资源等进行分析和判断。”韩夏说,而对于疫情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社会所关注的疫情态势,仍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和因素,以及医疗等相关专业分析模型。电信大数据只是其中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
工信部按照相关规定,依法依规采集分析用于疫情防控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使用过程中,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措施。
“人员分布、流动和区域预警等信息是基于大量网络信令而形成的统计性大数据,不涉及普通人群的个人信息。”韩夏说,目前按照最小化原则收集数据,并在数据流转、使用等各环节设计安全防护技术手段。
在数据使用方面,工信部按照联防联控机制及卫生防控部门需要提供相关数据,数据仅限于疫情防控的需要。
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多部门加强数据信息共享,深入开展大数据的挖掘利用,加强综合分析和研判,提供更多系统全面、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分析服务。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2003年抗击SARS的故事说抗击新冠病毒
已有 297 次阅读 2020-2-15 15:08 |个人分类:在历史中思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冠状病毒, 季节性流行病

        大家也许记得,2003年面对SARS的进攻,王铮提出SARS流行的条件与天气有关,随着天气的季节性变化,不同气候带天气出现的可能性不一样,疫情会发生变化,当时预测到6月上旬全国的疫病不会再流行。今年很多人问我疫情什么时候会过去?我还真不敢随便乱讲。当时的报纸报道“王铮发现SARS与气候有关。"今年的准确关系更要研究。当时利用这个报道,一些人断章取义理解,在网上把我骂个半死,特别是一个匿名人,后自称“zhenshan”的”热心人“给我所在单位的几乎所有领导写了信,也给地理界及第四纪环境学的院士写了信,“揭发王铮搞伪科学”。弄得只有两个学生愿意陪我去疫区调查,只有一个毛姓女生敢于去购买数据资料。一个男生,开始挺积极,后来人也找不到了。我的这个工作主要是自己兼职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做的。在告状信中,有一份寄给了刘东生先生,没想到刘东生先生觉得我有道理,亲自打长途电话支持我,希望我把研究的发现刊登在他主编的《第四纪环境》上。当时基金委地学部柴YF副主任,在听取我的区域课题汇报时,大概也是因为看到了那位“热心人“的“揭发信”,顺便听取了我关于SARS的“业余”研究,我国告诉他,我是发现SARS分布的等值线在华北地区的走势图与气温等值线在华北的形时图很一致才有了这个猜想,并且带着两个学生去疫区调查,得到了一致认识。他当场给了我一个6万元的课题研究SARS与天气的关系,后来我所研究所所长方X,又批给我3万。这9万元钱,先被用3万去买了每日天气观察数据,剩下的作了考察费并买了一台容量大的便携式计算机,装下新买的C+的计算环境,带着学生去考察,并开发了一个软件系统。一个学生说,我们用这个软件申请个专利吧。我骂他但愿这个系统只会需要用一次,还要什么专利?可见我这个人有点鼠目寸光。但中国的科研狗,凭着自己的良心,总是爱会冲在前面。
      当年的研究结果,有些对今年的疫病防治可能有参考意义:
      1我们发现SARS疫病发生的天气条件,气温达3°C以上才会发生,8°C以上会流行,13°C~18°C进入爆发期,爆发的高峰位于15.5°C附近,这是对大数据序列用我自己摸索的一套最优化数据挖掘算法得到。气温到了21°C时全国已经采取了普遍抗疫病措施,气温与疫病流行的关系还不太清楚了。不过,我学生告诉我,新加坡今年并没有采取大的措施,疫病没有猖獗,可能今年的病毒不大适应高热环境;而相反在较低气温下,病毒似可流行。据报道今天(2月16日)武汉新增病例数出现下降,查16日武汉气温14点为11°C,可能再次的新型病毒适应气温的生态瓮上限低一些。但愿如此。
      2. 研究还观察到当天气相对湿度在50-65%间,疫病容易爆发当相对湿度达到90%时,疫病不会流行。这个经验是关键我们的经历的,我和两个学生与考察时,正好是春雨季。不同气候带雨季的时间不一样,所以说这天气在气候带的移动,SARS与爆发期在气候带不尽一致。这个发现就是“Zhenshan”诬告我说的“SARS与气候起因“的根据。
       根据这些结论,我们根据不同气候带出现流行可能性的不同,作了全国SARS 流行风险图,这个东西后来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关于这里的两条经验规律,我这里要说两句,以免引起误导:
       第一,   气温与冠状病毒活动与一般流行有关,这是后来许多研究发现的,美国、加拿大、欧洲、沙特阿拉伯、非洲都有学者做报道,我的学生翟石艳等2018年发现手足口病最可能在24~25°C发作。所以冠状病毒流行体现于气温及天气有关是可以确定的,针对今年的情况可以再研究。可惜今年没有当年那样的领导愿意来发现问老王“尚能饭否?”。
       第二,   2003年那些疫病流行的阈值条件,是针对SARS的不完整经验,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好像适应力更强。北京已经下了两场雪,颇冷,没有报道新增病人在减少,所以低温阈值似乎失效了;高温阈值迟迟不出现,而且当年是抗疫病已经展开,所以高温阈值也只能供参考。就算21°C这个阈值是正确的,现在全国的日均温还普遍得不到这个阈值。所以说这场抗击疫病得有持久战的准备。最近有个消息,据说复工60%经济就不会衰退我没有看到论文的这个60%是什么?我不知道。如果说是去年劳动力只投入了60%,所以现在只要保证60%就可保持过去的增长,我真不敢信。
      第三,  2003年的病毒适应湿度是65%,今年发生新冠肺炎的武汉是江城、据我学生调查,邻水的威海疫情也很严重,所以湿度似乎也靠不住。2003年青海、西藏、云南疫情不严重。疫后我们发现疫期当地的紫外线比较强烈。这样看减少雾霾空气,增强紫外线辐射可能性可能是有效控制疫情的措施之一。我的一个叫Z葆丽的学生已经开始用夜间灯光强度估计雾霾强度了。葆丽的取名据说是因她爸爸妈妈作为农民工在修北京的保利剧场时生的。这次我组织她研究新冠病毒疫情,可惜她是一个农村姑娘,家里没有互联网。她作的图,传输起来费时、费钱。一个女孩,她有一种牺牲精神。“谁说女子不如男?”2003年陪我去疫区考察的学生,也是女孩。现在当然现在成家立业了。
总之,抗击疫病还有许多长路要走,速胜是困难的。一月底我根据2003年的经验,组织学生做了一张今年2月份河南省新冠病毒肺炎分析图,发现河南省的风险重点是位于信阳、南阳、驻马店,其次是周口、商丘,提供给我河南大学合作者,不知道他们也没有本事提上去。不过有两个河南大学的学生,帮助我每天收集新冠病毒疫情报告,我很高兴。
2004年,疫病平息了后,我受邀访问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他们让我推荐一个学生去那里继续研究。随我考察的两个学生我推荐一个去了,并留在了美国,她师姐也自己去了美国,搞疾病的数据挖掘。另外做这个课题的三个,都离开了我,我现在是孤家寡人了,因为作为一个平民学者,我留不下他们,我很怀恋哪个疫病流行中,到处去购买数据的毛姓女孩。这次我要召唤他们回来研究,他们很踊跃,几个在美国的学生为我提供了一些新的论文,很好。可是我没有课题费,申请课题的单位数受到限制。因此,我有许多的忧伤。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铮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11-1218647.html






]英国专家:为什么说1月18号武汉病人可能已经超过4000?

zhuanlan.zhihu.com 22-01-2020



[size=0.8]-编者按-

[size=0.8]英国专业中心1月22日发布报告,《知识分子》专门采访英国专家。现与读者分享如下。

[size=0.8]另外,1月24日另一报告提出,1月21日武汉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可能已经超过一万,请看今天《赛先生》文章。

[size=0.8]撰文 | 夏志坚

[size=0.8]责编 | 李 娟
[size=0.8]●  ●  ●
[size=0.8]1月22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全球传染疾病分析MRC中心(MRC Centre for Global Infectious Disease Analysis)发布了关于武汉市内新型冠状病毒潜在病例总数的第二份报告。依据最新的境外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数,这份报告推测:截至1月18日,武汉市表现出症状的潜在病例总数为4000例(不确定范围为1000-9700例)[1][2]。
[size=0.8]之前,MRC中心发布的第一份报告指出,武汉市潜在病例数(截至1月12日)为1723例(不确定范围为190-5341例)。从数字上看,报告2的潜在病例数是报告1的两倍多,但研究人员强调,这并不代表六天内疫情规模扩大了两倍。疫情的增长率目前仍无法确定。
[size=0.8]从武汉离境到大陆外的旅行者中(截至伦敦时间1月22日上午9点)共有7例被查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这7名病例就是整份报告计算的起点。研究人员利用武汉机场每天离境的人数(3301人)、武汉机场覆盖的人口数(如果以武汉市人口计算,则为1900万)以及新型肺炎病人从感染到发现的平均时间(10天),最后计算得出4000例表现出症状的潜在病例数。
[size=0.8]但研究者也提到,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该估算存在多处局限。比如,研究人员假设病例在病发之前能够自由离境、且随机分布在离境与未离境人口中,未考虑出境旅行的人群在整体人群中的分布可能存在偏差,例如富人出境旅行的频率可能更高;报告参考的是 MERS 和 SARS 的经验,将病例被发现的平均时间算为10天,但2019-nCov病毒实际潜伏期加上表现出症状的时间可能长于10天[3];报告考虑对象的是武汉本地居民,而未考虑曾去武汉的国际游客相比于本地居民更低的暴露风险,同时假设国际旅行本身与2019n-Cov的暴露风险或者感染状态无关;最终的估算结果没有包括轻症或无症状病例——这些都可能导致本次计算得出的病患数被高估或低估。
[size=0.8]在回应《知识分子》的采访中,该报告的通讯作者、帝国理工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Neil Ferguson 教授进一步解释了报告内容,还就近日媒体报道[4]的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管轶 “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会是SARS的10倍起跳” 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size=0.8]INTERVIEW
[size=0.8]《知识分子》:你们为什么使用国际报告的案例来计算武汉的潜在感染总数?这一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size=0.8]Neil Ferguson:几乎所有新病毒造成的传染病都会存在疫源地遗漏病例的情况,随着诊断方法的发展和分发,病例的确诊会得到优化,而且监管也会得到加强。而那些尚未受到影响的国家已经处于警戒状态,且更有可能发现偶发输入的病例。因为我们知道每天从武汉飞往中国大陆以外目的地的人数,我们便能计算任何2019-nCov感染病例无意间飞往海外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能通过回溯海外检出病例来评估武汉疫情的可能真实规模。
[size=0.8]《知识分子》:在报告中,你们提到这次估计的是症状需要住院的潜在病例数,没有包括轻微或者无症状的病例。考虑到2019-nCov感染症状的多样性,你认为实际人数是否可能超过4000?
[size=0.8]Neil Ferguson:尽管我们估计的中心值是4000,但不确定的范围是1000-10000。不要只关注中心值,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我们不知道是否存在症状非常轻微的感染病例,我们的分析并没有考虑这部分人。
[size=0.8]《知识分子》:你对中国政府现在为控制疫情所做的努力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还将持续多久?病例数在未来仍会快速攀升吗?
[size=0.8]Neil Ferguson:我认为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政府来说,处理这样的事件都是挑战,包括英国。所以我不想批评中国政府的反应。监管和控制措施需要时间,这是不可避免的。
[size=0.8]在我们能够真正回答疫情爆发的发展速度或者控制措施是否有效之前,还需要等待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目前并不清楚阻止疫情传播是否容易,或者是否可能。
[size=0.8]《知识分子》:最近有一位香港大学的传染病学家(编者注:指管轶)说2019-nCov的感染规模将是SARS的10倍以上。考虑到中国政府今年比2003年SARS期间更为快速的反应,你认为这位专家是否夸大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严重性?
[size=0.8]Neil Ferguson:我认为谈这个还为时过早。如果防控能够快速起效,那么就规模而言可能与SARS差不多,不过死亡人数可能较少。如果防控没能快速起效的话,情况可能会更糟。接下来几天或几周的发展将会给出答案。
[size=0.8]附:《报告》计算方法公式


[size=0.8]制版编辑 | 皮皮鱼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20:15 , Processed in 0.0885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