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0|回复: 0

[其他资源] 这里是中国(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7 16: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1-2-27 17:48 编辑

这里是中国

作者: 星球研究所 /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19-9
页数: 536
定价: 16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01579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_nI2Gsl2CiC5DDziBRPKw
提取码:v26j


参考文献p512

中国从哪里来?
1.郑度,姚檀栋。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463.
3.郑度。青藏高原形成环境与发展[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和科学考察队。西藏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5.施雅风,黄茂桓,任炳辉。中国冰川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8.
6.李炳元。青藏高原的范围[J].地理研究,1987(3):57—64.
7.张镱锂,李炳元,郑度。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J].地理研究,2002,21(1):1—8.
8.姚檀栋,陈发虎,崔鹏,等。专题: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进展——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9).
9.邓涛,王晓鸣,李强,等。青藏高原:从热带动植物乐土到冰期动物群摇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9):959—966.
10.丁林,李震宇,宋培平。青藏高原的核心来自南半球冈瓦纳大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9):945—950.
11.崔鹏,贾洋,苏凤环,等。青藏高原自然灾害发育现状与未来关注的科学问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9):985—992.
12.姚檀栋,朴世龙,沈妙根,等。印度季风与西风相互作用在现代青藏高原产生连锁式环境效应[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9):976—984.
13.邓涛。青藏高原隆升与哺乳动物演化[J].自然杂志,2013,35(3):193—199.
14.吴国雄,段安民,刘屹岷,等。关于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动力学研究的若干近期进展[J].大气科学,2013,37(2):211—228.
15.吴国雄,刘屹岷,包庆,等。青藏高原感热气泵影响亚洲夏季风的机制[J].大气科学,2018(03):488—504.

16.吴国雄,刘新,张琼,等。青藏高原抬升加热气候效应研究的新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7(2):184—201.
17.张克信,王国灿,洪汉烈,等。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研究现状[J].地质通报,2013,32(1):1—18.
18.刘晓惠,许强,丁林。差异抬升: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变化历史[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1).
19.许志琴,杨经绥,侯增谦,等。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J].中国地质,2016,43(1):1—42.
20.丁林,钟大赉。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演化[J].地质科学,2013,48(2):317—333.
21.马丽华。青藏光芒[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03.
22.杜秀荣,唐建军。中国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01.
23.朱大岗,等.青藏高原河流湖泊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24.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等.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的中国冰川现状[J].地理学报,2015,70(1):3—16.


1.1
可可西里:中国最伟大的荒野

1.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李炳元,李明森,范云崎,等。藏北无人区的尘封往事·首次羌塘综合科学考察实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3.李景生,陈旭霞。走进可可西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4.郑度。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李炳元,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6.李江海。可可西里地质地貌及其形成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7.胡东生。可可西里地区湖泊资源调查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2(3):50—58.
8.黄荣福。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垫状植物[J].植物学报,1994(2):130—137.
9.胡东生。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演化[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1995(1):60—67.
10.[美]夏勒,康蔼黎。青藏高原上的生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闻丞,胡若成,顾燚芸,等.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空间界定[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7):1—6.
12.郭柯。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的植被[J].植物生态学报,2012,17(2).
13.连新明,李晓晓,颜培实,等.夏季可可西里雌性藏原羚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J].生态学报,2012,32(3):663—670.
14.马燕,格日力。藏羚羊的研究现状[J].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7,38(3):206—212.
15.孔飞。藏羚羊对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适应性及穿越通道时的行为学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2009.
16.武素功,冯祚建。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生物与人体高山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2.
17.李炳元,李明森,范云崎,等。藏北无人区的尘封往事首次羌塘综合科学考察实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01.
18.姚晓军,刘时银,李龙,等.近40年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3,68(7):886—896.
19.徐爱春,等。可可西里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


1.2
阿里:荒野文明

1.陈庆英,高淑芬。西藏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2.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里地区志[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
3.霍巍。考古勾勒出阿里文明线条[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489.
4.古格·次仁加布。传奇阿里[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
5.金书波。从象雄走来[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
6.侯利锋,刘建兵。西藏札达土林地貌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J].西部探矿工程,2017,29(02):65—68.
7.索朗旺堆,李永宪,等。阿里地区文物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8.马丽华。马丽华走过西藏纪实:西行阿里[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9.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等.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沉积相及其构造演化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2004,10(3):245—252.
10.朱大岗,等。青藏高原河流湖泊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11.古格·次仁加布。阿里史话[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03.
12.西藏建筑勘察设计院。古格王国建筑遗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8.
13.达瓦次仁,图纳·布莱尔。阿里地区历史移民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17(3):204.
14.才让太。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J].中国藏学,1996(1):67—79.
15.同美。论藏印文化视野下的冈底斯山崇拜及其特点——冈底斯山崇拜马年纪念[J].中国藏学,2015(3):357—366.
16.黄博。试论古格时期藏传佛教诸教派在阿里地区的弘传与纷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1):161—167.
17.霍巍,张长虹,吕红亮。西藏阿里象泉河流域卡孜河谷佛教遗存的考古调查与研究[J].考古学报,2009(4):547—577.
18.杜秀荣,唐建军。中国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01.
19.米德生,谢自楚。中国冰川目录:XI恒河水系,XII印度河水系[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1.3
横断山:中国极致风光最密集的山脉

1.李炳元。横断山脉范围探讨[J].山地研究,1987(02):74-82.
2.李炳元。横断山区地貌区划[J].山地研究,1989(01):13-20.
3.张立汉,等。中国山河全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横断山区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5.吕儒仁,李德基。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地质构造基础[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6.石硕著。藏彝走廊·文明起源与民族源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7.陈富斌。“横断山脉”一词的由来[J].山地研究,1984,2(1):31—35.
8.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青藏高原研究横断山考察专集2[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9.陈富斌,陈荣华。“横断山脉”考。横断山系新构造研究[M].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1992:1—12.
10.宋明琨。横断山冰川考察[J].冰川冻土,1985,7(1):98.
11.龙勇诚,柯瑞戈,钟泰,等.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J].生物多样性,1996,04(3):145—152.
12.李宗省,何元庆,王世金,等.1900—2007年横断山区部分海洋型冰川变化[J].地理学报,2009,64(11):1319—1330.
13.许志琴,杨经绥,侯增谦,等。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J].中国地质,2016,43(1):1—42.
14.范朋飞,石琳,马长勇,等.十年觅猿踪天行长臂猿的发现与命名[J].博物,2017(8):50—53.
15.郑洪波,魏晓椿,王平,等.长江的前世今生[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4):385—393.


1.4
九寨沟:毁灭与创造

1.邓贵平。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成因与保护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2.张瑞英,何政伟。四川九寨沟景观形成演化趋势分析及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1):54—58.
3.晏浩,刘再华,邓责平,孙海龙,张金流。四川九寨沟景区钙华起源初探[J].中国岩溶,2013,32(1):15—22.
4.周荣军,蒲晓虹,何玉林,等.四川岷江断裂带北段的新活动、岷山断块的隆起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J].地震地质,2000,22(3):285—294.
5.周绪纶,刘民生。九寨沟早期钙华体的岩溶作用与湖瀑景观的形成[J].四川地质学报,2012,32(3):333—338.
6.李永新,田友萍,李银。四川黄龙钙华藻类及其生物岩溶作用[J].中国岩溶,2011,30(1):86—92.
7.陈盼,唐亚,乔雪,等.山地灾害和人类活动干扰下九寨沟下季节海的沉积变化[J].山地学报,2011(5):534—542.
8.唐文清,刘宇平,陈智梁,等.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4):31—34.
9.郭建强。四川九寨沟、黄龙钙华景观保护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5,25(1):23—26.
10.周绪纶。四川九寨沟风景区的长海不是冰川堰塞湖而是崩塌型堰塞湖[J].地质通报,2009(7):970—978.
11.张瑞英,何政伟。四川九寨沟景观形成演化趋势分析及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18(1):54—58.


1.5
四姑娘山:冰与岩之歌

1.[美]乔恩·克拉考尔。进入空气稀薄地带[M].张洪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戴宗明。青藏高原东部四姑娘山地区晚新生代隆升[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3.刘淑珍,柴宗新,陈继良。四川省汶川县四姑娘山地区冰川作用初步考察[J].冰川冻土,1986(1):72—82.
4.曹俊。四川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地貌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04(4)237—240.
5.郑远昌,高生淮,钟祥浩。四姑娘山区土壤及其垂直分布[J].山地研究,1988(4):227—234.
6.[英]福勒著。如履薄冰:米克·福勒的12次绝壁探险[M].黄际沄,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7.彭东,谢云喜,吴树通,等.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姑娘山地区末次冰期砾石沉积和冰楔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5):491—496.
8.戴宗明,孙传敏,张宽忠,等.青藏高原东缘四姑娘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证据[J].地质科技情报,2011,30(4):1—14.
9.彭东,郭建强,卢志明。区域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在四姑娘山地区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1,23(3):244—249.
10.彭东,郭建强,朱礼学。四姑娘山地区的另类地质遗迹——特别元素背景下的奇异植被[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2,24(3):263—267+272.
11.曹俊,罗中云,邓泽锦。四川四姑娘山长坪沟无鱼类生存的成因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2004(3):155—158.
12.张宽忠,李振江,黄成。四姑娘山花岗岩侵位与山脉隆升[J].四川地质学报,2009,29(S2):99—102.
13.戴宗明,等。松潘甘孜地块四姑娘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证据及与汶川地震的关系[J].中国地质,2011,38(3):623—636.
14.张启东,谢强,杨晗,等.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岷江冷杉枯落物及土壤的持水能力研究[J].四川环境,2013,32(2):42—45.


2.1
伊犁:遥远西部的一个角落

1.满苏尔·沙比提。新疆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赖洪波。伊犁史地文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3.贺灵。丝绸之路:伊犁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4.胡汝骥。中国天山自然地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5.吴孝成。外国人眼中百年前的伊犁[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7—43.
6.栾明福,王芳,熊黑钢。伊犁河谷文化遗址时空分布及地理背景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7,40(1):211—221.
7.炳华。西域考古历史论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吴轶群。试论清代伊犁城市体系之产生[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3):62—68.
9.佟克力。伊犁资料与研究综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8—32.
10.赖洪波。论清代伊犁多民族移民开发及其历史意义[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4):33—42.
11.李元斌。国家、乡土与族群——清代伊犁维吾尔人的历史人类学解读(1760-1860) [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3):61—67.

2.2 罗布泊:楼兰生死五千年
1.夏训诚。中国罗布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林梅村。寻找楼兰王国(插图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王炳华。亲历考古系列·悬念楼兰·精绝[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
4.[德]阿尔伯特·赫尔曼著。西域探险考察大系:楼兰[M].姚可崑,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
5.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李文瑛。寻找消失的文明小河考古大发现[J].大众考古,2014(4):24—32.
6.侯灿。楼兰古城址调查与试掘简报[J].文物,1988(7):1—22+98.
7.黄盛璋。初论楼兰国始都楼兰城与LE城问题[J].文物,1996(8):62—72.
8.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刘国瑞,李文瑛.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J].边疆考古研究,2004(1):338—398.
9.伊弟利斯,等。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J].文物,2007(10):4—42.
10.伊弟利斯,刘国瑞,伊力,等.罗布泊地区小河流域的考古调查[J].边疆考古研究,2008(1):371—407.
11.王富葆,马春梅,夏训诚,等.罗布泊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第四纪研究,2008,28(1):150—153.
12.樊自立,徐海量,张青青,等。塔里木河的变迁与罗布泊的演化[J].第四纪研究,2009,29(2):232—240.
13.宋晓梅。历史时期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过程[J].干旱区地理,2009,32(1):107—111.
14.吕厚远,夏训诚,刘嘉麒,等.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2010,55(3):237—245.
15.李春香。小河墓地古代生物遗骸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16.董李。罗布泊雅丹地貌沉积物特征及成因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
2013.

2.3 甘肃:愈多元愈美丽
1.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陈英,高宏。甘肃历史文化[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
3.师宗正,秦斌峰。河西走廊甘肃(一)[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5.
4.王劲,吴晓军,李春芳,等。甘肃通史·当代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3.
5.祝中熹。甘肃通史·先秦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08.
6.汪受宽。甘肃通史·秦汉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08.

7.赵向群。甘肃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08.
8.尹伟先,杨富学,魏明孔。甘肃通史·隋唐五代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08.
9.刘建丽。甘肃通史·宋夏金元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08.
10.武沐。甘肃通史·明清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08.
11.郑度。中国自然地理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12.尤联元,杨景春。中国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4 西安:鲜衣怒马一千年
1.黄留珠。西安通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
2.朱士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
3.贺从容。古都西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日]妹尾达彦。长安的都市规划[M].高兵兵,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5.[日]石田干之助。长安之春[M].钱婉约,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6.[美]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M].吴玉贵,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7.吴宏岐著。西安历史地理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07.
8.牛致功。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114—118.
9.孟庆任。秦岭的由来[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4):34—42.


2.5
成都:烟火人间三千年

1.《成都通史》编纂委员会。成都通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
2.《成都五十年》编辑部。成都五十年1949—199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3.戴宾。成都:现实与未来[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李艳莉。成都市中心城历史建筑及街区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5.曾智中,尤德彦。文化人视野中的老成都[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

6.许诗雨,张菁,沈从乐。到成都去![J].第一财经周刊,2016:23.
7.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四川人的祖先来自何方[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02.
8.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08.
9.黄明,马春梅,朱诚。成都平原——中晚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J].古地理学报,2017,19(06):1087—1098.
10.孔军,周荣军。龙门山和成都地震构造区的划分[J].震灾防御技术,2014,9(01):64—73.
11.傅红,罗谦。剖析会馆文化透视移民社会——从成都洛带镇会馆建筑谈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4):382—385.


2.6
梵净山:红尘一孤岛

1.贵州省林业厅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梵净山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2.贵州梵净山科学考察集编辑委员会。贵州梵净山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3.杨业勤,等。梵净山研究:黔金丝猴的野外生态[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
4.王敏,戴传固,陈建书,等。贵州省梵净山区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中国地质,2016,43(3):843—856.
5.王自强,高林志,丁孝忠,等。“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演化特征[J].地质评论,2012,58(3):401—443.
6.李渤生,龙福云。世界唯一重新认识梵净山的价值[J].人与生物圈,2015(3):6—17.
7.吕伊娜。梵净山生态环境演化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7.
8.巫仁霞。梵净山生态系统多样性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7.
9.巫仁霞,熊康宁,容丽。梵净山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植物地理学意义[J].广西植物,2017(10):1348—1354.
10.钟有萍,舒国勇,晏理华。梵净山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J].贵州气象,2011,35(6):25—28.
11.戴传固,陈建书,卢定彪,等.黔东及邻区武陵运动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2010,16(1).
12.王自强,高林志,丁孝忠,等.“江南造山带”变质基底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演化特征[J].地质论评,2012(3):401—413.
13.熊源新,杨传东。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见草本种子植物图鉴[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11.
14.杨业勤,陈志军。梵净山生态简史[J].人与生物圈,2015:03.

3.1 河南:造山、造水、造中华
1.程有为,王天奖。河南通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河南省地质矿产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区域地质第17号河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3.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中国历史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张兰生。中国古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任崇岳。中原移民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6.孟庆任。秦岭的由来[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4):34—42.
7.孟元库,汪新文,陈杰。太行山新生代构造隆升的地质学证据——来自沁水盆地沁参1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5,35(1):15—28.
8.曹现志,李三忠,刘鑫,等.太行山东麓断裂带板内构造地貌反转与机制[J].地学前缘,2013,20(4):88—103.
9.李永文。河南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4.
10.江来利,吴维平,等.大别山北部碰撞后伸展——逆冲推覆构造[J].科学通报,2003(14):1557—1563.
11.林伟,王清晨,等.大别山的构造变形期次和超高压岩石折返的动力学[J].地质学报,2003(01):44—54+147.

3.2 浙江:无敌生产力
1.金普森。浙江通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朱丽东。简明浙江地理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3.《浙江概览》编撰委员会。浙江概览[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4.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当代浙江研究所。当代浙江城市发展(全3册)[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5.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当代浙江概览[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6.《中国海洋文化》编委会。中国海洋文化·浙江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7.吴晓波。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全三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8.陈桥驿,等.浙江省地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09.
9.叶玮。浙江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8.
10.尹泽凯。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11.《中国海洋文化》编委会·中国海洋文化·浙江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07.

3.3 福建:开括者传奇
1.徐晓望。福建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地理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
3.葛剑雄。中国人口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葛建雄,等。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5.葛剑雄。福建早期移民史实辨正[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165—171.
6.林国平,等。福建移民史[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7.赵昭炳。福建省地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2.
8.刘锡涛。福建历史地理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07.
9.林开明。福建航运史(古、近代部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01.
10.廖大珂。福建海外交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0.
11.梁二平。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1.

3.4 青岛:一部城市美学史
1.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重庆大学,2004.
2.李东泉,徐飞鹏。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J].城市规划汇刊,2003(01):37—44+95.
3.陈雳。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4.马珂。德占时期以来青岛城市规划思想演变研究(1897—1949)[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5.李彩。青岛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6.李百浩,李彩。青岛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891—1949)[J].城市规划学刊,2005(6):81—86.
7.李东泉。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史研究及启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2(2):125—136.
8.谭文婧。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思想之特色研究[J].科技信息,2009(21):164—165.
9.李东泉。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研究(1897—1937)[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0.盛立芳,梁卫芳,王丹,等.海洋气象条件变化对青岛平流雾过程的影响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1—10.
11.陈黛君。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的特色[J].科技视界,2012(28):325—326.
12.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志自然地理志·气象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7:08.

3.5 江南:江河湖海的盛宴
1.胡晓明。论江南认同之四要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05):58—64+154.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3.胡阿祥,李天石,卢海鸣。六朝卷·南京通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4.林正秋。杭州古代城市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5.[美]林达·约翰逊。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M].成一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赖萍。东晋南朝定都建康述论[J].2006,22(2):21—525.
8.徐茂明。江南的历史内涵与区域变迁[J].史林,2002(3):52—56.
9.张环宙,汪波。江南水乡古镇的共性特征及其价值分析——以太湖流域六大古镇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34(6):696—701.
10.秦冬梅。六朝江东农业开发述略[J].古今农业,1998(3):1—9.
11.高媛。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苏州城市风貌的影响[J].美与时代(中),2013(3):74.
12.陈英。苏州园林的空间意识和空间美感[J].中国园林,1994(4):14—15.
13.苏州民族建筑学会。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张慧茹。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7.15.陈璧显。中国大运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1.

什么是中国
1.郑度。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中国自然地理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中国历史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英]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M].梅雪芹,毛丽霞,王玉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4.[美]马立博。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M].关永强,高丽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5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M].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5.
7.葛剑雄。中国人口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9.[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M].赵世瑜,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
10.[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1.毕剑横。中国科学技术史概述[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2.金秋鹏。中国科学技术史人物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3.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4.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5.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08.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19 20:24 , Processed in 0.0994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