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90|回复: 5

[其他资源]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试题考查方式-2020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为例_陈诗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7 22: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于主题化区域地理的探究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探究非洲自然地理环境为例
《地理教学》2020年 第5期 | 吴丽媛 陈诗吉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福建厦门361005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福建厦门361000

基于主题化区域地理的探究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探究非洲自然地理环境为例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 ... 5933&site=xueshu_s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08: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课程教育研究Couse Education Rscarch 2020年第28期教育·前沿建立多样化考试评价体系推动高考综合改革
陈明礼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育考试中心甘肃武成733000)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下,高考也应根据社会发展而微出改革和调整,建立更多样化的考试评价体系,促进高考应试单一性问题的改善。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保证学生的应试能力,也要保证高考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吻合,同时还要保证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特别是在偏运地区、经济发晨较为落后的地区,更要做到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的公平性,高考作为全国性的考试,必须要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完成对高考的改革,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结合地区特征、高校特征探索更公平的高考制度,实现高考制度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多样化考试评价体系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8-0019-02
引言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我国教育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发展和变化,学生有了更多的发展途径、求学道路,上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同时教育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高考的恢复在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高考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而言,它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高考制度体现出一定的弊端,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新形势对高考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考的需求,建立新的高考格局,为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帮n.助。班
gnts keserrve一、高考考试制度中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一)评价机制上的欠缺
高考作为全国统一的重要考试项目,每年都会有儿百万的学生参与高考。各大高校在学生录取上都遵循者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考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受到了多方面条件的约束,例如,高校招生老师无法与学生进行直接联系,档案和高考成绩是评价考生素质和能力的唯一依据,可见,学生的档案和高考成绩是联系学生和高校的关键,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更是作为录取条件的重要参考,在评价机制上缺乏一定的全面性。此外,学生档案中电子档案是主要的表现形式,电子档案具有内容单一,个性化特征不明显、普遍性特征强等不足,不能真实、立体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在评价学生方面具有很大的不足。评价对于教学改革的作用,不只是减负,更为重要的是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发展思维、体验成就的重要载体,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价值,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此外,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升学率,会对学生的电子档案进行完美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电子档案真实性的欠缺。高考成绩更无法说明学生的品行道德,将电子档案与学生高考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评价,实属片面。
(二)档案管理上的低效
据数据分析,许多高中学校的管理工作,展现出了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和他们的重视培养管理人才是分不开的。
但是由于许多高中学校都过于注重管理人才技能提升,不重视学生档案管理体系的设置,以至于许多高中学校只有管理人才没有管理体系,根本不能适应中学档案管理的T作要求。这就说明高中学校缺失管理体系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在学校机构体系改革中逐步增加档案管理的比重。总的来说,高中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管理者不理解档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笔者了解到许多高级中学中层管理教师,是由学科教师担任的,并不清楚档案管理的含义何在,或者自己的话总结不到位,也不知道加强档案管理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巨大帮助。根据问卷调查,许多教师认为学生档案管理对学生成绩提高有所帮助,但是他们还是更倾向于学生成绩提升,不太愿意花时间研究学生档案管理这方而。还有些教师深受传统观念影响,排斥信息化,不愿意使用现代化设备。其次,部分教师不善于整合信息技术和传统档案,更不会主动获取外界的教育资源,不及时更新信息化知识储备。
未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体系。暴露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很多高级中学管理工作已经偏离了学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很多学校表面上都在倡导实用性,建立崭新教学体系,但是形式主义比比皆是,许多中层管理者根本不重视档案分类,认为这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学生档案管理是没有效果的。这些中学的现象,都说明我们的学校并没有
“从实际出发”,偏离了档案管理的建设路线。
(三)评价方式上的不足
高考是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展的考试,由政府部门监督和组织,具有很高的公平性,但政府并没有设置专门为高考服务的部门,即使高考是由政府领导保障了在考试中的一定的公平性,但过度干涉高考后的招生、录取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高校的积极性,还会影响高校办学的个性化发展。除此之外,高考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存在着很高的独断性,虽然学生的考试分数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公平性,但并没有结合学生在地区、教育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性特征,例如,很多高校在招生时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学生对自己的发展也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和学生在高考招生过程中应该其有更高的话语权,高校能够根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08: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2-3-16 08:26 编辑

https://www.doc88.com/p-9012930585067.html
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中国考试CHINA EXAMINATIONS
2019年第12期Decemtber2019(总第332期)No.332
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李勇赵静宇史辰羲
(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100084)
摘要: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是“一核四层四翼”,其中:“一核”为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考评价体系是一个以价值为引领的、系统的、科学的、创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南。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命题理念。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内容改革;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427(2019)12-0007-6
DOl:10.19360/j.cnki.11-3303/g4.2019.12.002
收稿日期:2019-10-31修回日期:2019-11-1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新高考制度实施与动态调整研究”(AFA170006)作者简介:李勇(1971一),男,教育部考试中心,副研究员;赵静宇(1983一),女,教育部考试中心,副研究员;史辰羲(1982一),男,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经过3年系统而规范的研究,构建了基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作为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高考评价体系将发挥高考在人才培养中的“指挥棒”作用,对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
1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
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是“一核四层四翼”,其中:“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这3个部分的内容既突出重点,又有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图1)。在此基础上,高考评价体系还包括考查载体,即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试题情境。

1.1“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考试招生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四的要求。高考是重要的考试招生制度,要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才能确保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方向不偏倚、不走弯路、不发生误导。
立德树人是高考的根本任务。高考作为最重要的国家教育考试,必须牢记为国育人的初心,坚守为国育才的立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内容在考试中的要求,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彰显高考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导向作用。
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高考为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拔符合要求的学生,其选拔水平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乃至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要围绕科学选才、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进一步探索完善评价和选拔人才的方式方法,使选拔标准更全面,方式更科学。通过不断完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保证考试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保证试题有适宜的难度和区分度,从而保证不同水平、各有所长的学生得到良好区分,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分流。
引导教学是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需求,也是高利害考试必然的反拨功能。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充分考虑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情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发挥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要处理好考试和教学的关系,通过优化试卷结构,创新试题设计,降低大量刷题、机械训练的收益,助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1.2“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4个维度的考查内容,突破了以往仅从知识和能力2个维度考查的理念。
核心价值是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思想方法的综合体现,是学生面对现实的问题情境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考查内容的提出,是为了更加鲜明地体现高考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核心价值在“四层”考查内容中处于首要位置,其他3个维度均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将核心价值分解为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见图2),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


学科素养是学生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有效地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高考中的学科素养融汇国家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要求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中的素养内涵,通过理论逻辑分析与实证调研结果,构建了适合在考试中进行表达和测量的内容,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见图3),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学习掌握、实践探索和思维方法。


关键能力是学生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关键能力是支撑个体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是发展学科素养、培育核心价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基于学科素养导向,结合学生认知发展实际,确定了符合考试评价规律的3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一是以认识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群,三是涵盖了各种关键思维能力的思维认知能力群。必备知识是学生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它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基本原理组成的知识体系,由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构成。
作为有机整体,“四层”考查内容之间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核心价值是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考查中体现出的正确方向、正确价值观、正确方法论、健康的情感态度;学科素养反映核心价值,是在复杂情境中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关键能力是以必备知识的学习探究为载体,表现为对必备知识的运用,是形成学科素养的必要前提;必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在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进行考查时,必然涉及对必备知识的考查"
1.3“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一方面体现了高校对人才选拔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基础性主要包括学科内容的基本性与通用性、问题情境的典型性。高考命题的基础性,要求以生活实践与学习探索中最基本的问题情境作为任务创设与知识能力运用的载体,考查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综合性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要求,不仅针对学科内容,还包括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从学科内容选择的角度看,综合性要求以多项相互关联活动的复杂问题情境作为载体,能够反映学科知识、能力内部的整合及其综合运用,考查对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整合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水平。
应用性是高考命题的显性要求。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标。高考命题的应用性,要求试题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情境为载体,联系国家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生态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考查学生迁移课堂所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性是高考选拔功能的体现。高考具有选拔创新人才的使命,为此,必须加强与创新密切相关的能力和素养的考查,比如独立思考、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积极主动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高考命题的创新性,要求创设合理问题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考查学生在新颖的或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的能力和水平。
2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特征基于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命题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理念。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
2.1高考评价体系以价值为引领高考评价体系坚持以价值为引领,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第一,立德树人在高考核心功能中被列为首位。高考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确立为高考的根本任务,无论是为高校选拔学生,还是引导中学教育教学,都要以德为先,从而确保高考方向正确,发挥教育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第二,核心价值在
“四层”考查内容中被列为首位。高考评价体系确定4个维度的考查内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均需要以正确的核心价值为引领,各学科在制定命题标准时,也需要根据学科特点,确立与学科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考查内容。
2.2高考评价体系是一个有机体高考评价体系是由“一核”“四层”“四翼”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整体性。“一核”“四层”“四翼”是一个整体,三者彼此联系、协调一致,但非简单相加,而是强调三者共同发挥作用。“一核”是总体目标,“四层”围绕“一核”目标并遵循“四翼”要求进行设计,“四翼”对“四层”内容和呈现方式提出具体要求,确保“一核”目标的实现。第二,层次性。“一核”“四层”“四翼”虽然相互联系,但又彼此独立;“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
“四层”“四翼”是实现“一核”的具体路径。第三,稳定性。高考评价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响应国家选才需求,呼应人们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借鉴国内外先进测量理论和实践成果,有坚实理论支撑,并经过实证检验,这些因素决定了高考评价体系具有稳定性。第四,适应性。高考评价体系的整体架构具有稳定性,但具体内容会根据外界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灵活的策略更好地实现高考功能。
2.3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手段具有科学性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遵循正确的方向、路径、方法和程序,以确保评价导向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在研制方向上,高考评价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以《实施意见》为政策依据,以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考查依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游与下游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与学科内容深度融合,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在研制路径上,高考评价体系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及评价测量领域的研究成果,既体现达标意识,衔接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对接其内容范围,符合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又具有前瞻意识,衔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依据高校选才需求,充分考虑各类高校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三,在研制方法上,采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秉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理论的原则,确保高考评价体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第四,在研制程序上,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过程,不仅多轮征询各方面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而且命制了试题,在全国多省市进行多轮试测,以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
2.4高考评价体系的评价理念和模式具有创新性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在教育功能上,实现由单一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以往高考注重基于智育评价的人才选拔,对立德树人体现不够,与素质教育衔接不足;高考评价体系从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出发,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评价体系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机制性设计,实现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从而落实“维护和增强高考在人才选拔培养中的核心地位”的要求。第二,在评价理念上,实现由传统的“知识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高考的评价理念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当下,基于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明确、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教育测评理论的发展,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新理念,并经实证检验,证明其操作的可行性。第三,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基于素质教育理论和考试评价规律,将素质教育目标与考查内容对接,将素质教育评价维度即考生素质的达成度与考查要求对接,并创设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考生素质的问题情境作为考查载体,形成集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为一体的多维立体评价模式。

3高考评价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1“一核”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高考评价体系中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核心功能的各个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统领作用,决定高考的前行方向和价值取向;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是高考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手段。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机制,体现了高考在教育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一核”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3.2“四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高考评价体系“四层”考查内容之间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核心价值位于最上层,是引领其他层次考查内容的总航标;学科素养反映核心价值,是在复杂情境中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是关键连接层,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导,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是以必备知识的学习探究为载体培养的,表现为对必备知识的运用,是支撑和体现学科素养要求的能力表征,是形成学科素养的必要前提;必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在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进行考查时,必然涉及对必备知识的考查。综合上述特征,“四层”考查内容之间的关系结构如图5所示。


3.3“四翼”与“四层”之间的关系高考评价体系的“四翼”是连接“四层”与高考命题实践的纽带。高考评价体系通过“四翼”实现对“四层”的有效考查,也可通过“四翼”对高考试题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因此,“四翼”不仅是评价学生素质高低的基本维度,而且是评价试题质量优劣的基本指标。问题情境作为考查载体,将“四翼”考查要求与“四层”考查内容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对考生素质的评价。
高考评价体系既是理论体系,其构建始于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素质教育要求在高考中的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也是实践指南,为高考命题、考试评价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中国考试,2019(1):1-9.
[2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紫光阁,2018(10):8-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13: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江苏省张家港市索真中学殷露
摘要:高考评价体系是基于高考改革背景提出的一项发展手段。结合高考评价体系相关内容及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高中课程发展标准,教师需要对学科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学生对不同学科的认知规律刺定新的课堂教学方案,为高中考试改革的深化奠定基础。地理学科作为高中阶段文科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念来念高。文章对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地理教学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地理;课堂教学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2020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一项基于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发展文件。该文件中通过“一核、四层、四翼”对高考的核心功能、考察内容、教学内容等进行了重新强调,要求教师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凸显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事实证明,近年来江苏地区地理高考不论是命题思路,还是命题布局都十分严谨,层次结构十分分明,逐渐从地理事象本身向地理本质延伸,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实力及通过学科学习所掌握的基本素养的检测。基于此,教师有必要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新一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思考。
一、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思路
从表面来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需要首先确定研究思路,结合不同阶段高考的命题特点等进行备考分析,并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基于此,教师首先需要对现阶段的高中地理学科的考查要求进行了解,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其次.结合不同章节的教学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资源等的利用改善教学现状,最大限度避免出现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经验主义教学情况,更加系统地引导学生建立地理学习框架。
(一)研读理论文本,确定命题立意中国高考体系为高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小处入手、大处落脚的基础上开展地理学科内容教学。据有关数据显示,现阶段,很多教师难以提炼高考评价体系的精髓.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地理高考的指导作用,且在教学内容的落实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一直以来,江苏高考地理试卷的完成都是以学科命题为标准,即我们常说的高考考试大钢为主基调的,每一次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都是与高考命题者对话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历年的高考试题作为高考评价体系解析与地理学科高考命题的分析的理论文本。通过试题考查的内容及考查形式等对国家人才选拔标准进行观察,同更有依据地对高考命题动间进行预则,为高中地理教学及地理复习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选择与高考命题立意更加匹配的教学方法。
(二)结合学情特点,建立备考目标通过对高考评价报告相关指标反馈结果的总结不难发现,不同教师在学生学习情况方面进行判断的方式与具体情况各有差异,能够在教学伊始就掌握学情的教师较少。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对象,其知识结构掌握及素质水平发展情况的掌握同样影响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确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增强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方面自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13: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历史学业评价:
倒谈高考评价体系视域下学术情境的创设*
O陈建春中山市华侨中学
*本文是中山市教育科研专门项目“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引导教学”核心功能的历史学科案践研究”(课题编号:
Z2020011)、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重点项目“批判性思维介入中学历史学科质量测量的实或研究”(课题编号:2021ZQJK031)阶段性成果。
64   2021年第09期

高考评价体系指出,情境是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的载体。具体到历史学科,试题情境“是学科前沿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是科学性和专业特色的高度体现,是教育功能和测量功能的高度统一”四。可见,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命题要以新情境的问题解决为重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素材分类,历史学科试题情境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多种情境类型。
其中,学术情境是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四。在此,笔者以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史回顾为例,就高考评价体系视域下学术情境的创设谈几点浅见。
一、源于读书沙龙的学术史邂逅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中山市历史教研员楼卫琴老师组织开展了系列读书研修沙龙活动,其中,笔者有幸参与了《世界眼光与本土特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一书的研修活动。学术界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硕,契合学术情境的内涵。在这场读书沙龙活动中,笔者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为学术情境的创设积累了一定的素材。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我国史学工作者着力最多、争议最久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一个问题的争论延续如此之长,论著如此之丰,参加者如此之多,影响面如此之广,在史学研究中实不多见。”14面对汗牛充栋的研究论著,何晓明教授以深厚的功力搬述《世界眼光与本土特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一书,分“导论”“上编‘五朵金花”之一的灿烂开放”“中编解放思想,回归学术”“下编开放语境下的深入探索”“结语”五部分展开,系统梳理了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学术史。
在著作中,何教授把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史回顾概括为四个阶段20世纪30、40年代是第一阶段。
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揭开了资本主义萌芽讨论的序幕,代表人物主要有吕振羽、邓拓、毛释东等人。这一阶段聚焦于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定调。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是第二阶段,致力于证明经典结论。这一时期,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段和论证史料的来源都呈现多元化特点。学者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出版论文集4种、专著若干,成果颇丰。受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研究也有诸多造憾,例如,后期的讨论“是在十分明显的政治导向和强烈的意识形态氛围中进行的”,脱离学术研究轨道,存在非学术性批判色彩。
20世纪80年代进入第三阶段,在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渐渐回归学术探讨的轨道。这一时期,呈现精细化和总结性的特点,例如时段新说、旧说新议、关注的领域更全面等等。
20世纪90年代是第四阶段,在开放语境下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素。这样的系统梳理,既揭示了学术论争的来龙去脉、发展线索、内在逻辑,又着眼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专题研究的未来发展,有利于我们整体把握资本主义萌芽研究。
二、基于学术情境的命题尝试经过分析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笔者认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13: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doc88.com/p-97939080629081.html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政治科、历史科、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史辰羲.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65-69.



中学历史学业评价:
倒谈高考评价体系视域下学术情境的创设*
O陈建春中山市华侨中学
*本文是中山市教育科研专门项目“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引导教学”核心功能的历史学科案践研究”(课题编号:
Z2020011)、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重点项目“批判性思维介入中学历史学科质量测量的实或研究”(课题编号:2021ZQJK031)阶段性成果。
64   2021年第09期

高考评价体系指出,情境是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的载体。具体到历史学科,试题情境“是学科前沿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是科学性和专业特色的高度体现,是教育功能和测量功能的高度统一”四。可见,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命题要以新情境的问题解决为重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素材分类,历史学科试题情境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多种情境类型。
其中,学术情境是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四。在此,笔者以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史回顾为例,就高考评价体系视域下学术情境的创设谈几点浅见。
一、源于读书沙龙的学术史邂逅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中山市历史教研员楼卫琴老师组织开展了系列读书研修沙龙活动,其中,笔者有幸参与了《世界眼光与本土特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一书的研修活动。学术界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硕,契合学术情境的内涵。在这场读书沙龙活动中,笔者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为学术情境的创设积累了一定的素材。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我国史学工作者着力最多、争议最久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一个问题的争论延续如此之长,论著如此之丰,参加者如此之多,影响面如此之广,在史学研究中实不多见。”14面对汗牛充栋的研究论著,何晓明教授以深厚的功力搬述《世界眼光与本土特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一书,分“导论”“上编‘五朵金花”之一的灿烂开放”“中编解放思想,回归学术”“下编开放语境下的深入探索”“结语”五部分展开,系统梳理了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学术史。
在著作中,何教授把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史回顾概括为四个阶段20世纪30、40年代是第一阶段。
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揭开了资本主义萌芽讨论的序幕,代表人物主要有吕振羽、邓拓、毛释东等人。这一阶段聚焦于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定调。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是第二阶段,致力于证明经典结论。这一时期,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段和论证史料的来源都呈现多元化特点。学者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出版论文集4种、专著若干,成果颇丰。受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研究也有诸多造憾,例如,后期的讨论“是在十分明显的政治导向和强烈的意识形态氛围中进行的”,脱离学术研究轨道,存在非学术性批判色彩。
20世纪80年代进入第三阶段,在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渐渐回归学术探讨的轨道。这一时期,呈现精细化和总结性的特点,例如时段新说、旧说新议、关注的领域更全面等等。
20世纪90年代是第四阶段,在开放语境下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素。这样的系统梳理,既揭示了学术论争的来龙去脉、发展线索、内在逻辑,又着眼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专题研究的未来发展,有利于我们整体把握资本主义萌芽研究。
二、基于学术情境的命题尝试经过分析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笔者认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20:20 , Processed in 0.0786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