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心影录》是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创作的游记体哲学著作,最初发表于1920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收入《饮冰室合集》时,作了删减,改名《欧游心影录节录》。 《欧游心影录》是一战结束后梁启超与丁文江、张君劢等7人前往欧洲考察的观感。观感的上篇《大战前后之欧洲》,从文化角度阐述了战争的前因后果,指出西方文化的进化论、功利主义和强权意志学说导致欧洲陷入崇拜权力并形成军国主义思潮;迷信科学万能从而动摇了宗教和道德的基础。观感的下篇《中国人之自觉》则认为,中国人应从中吸取教训,应继续民主建设并提倡“国民运动”,应实事求是地评价东西文化的优劣。《欧游心影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梁启超对战后欧洲的考察结果,反映了梁启超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和看法,也反映了他对中西两种文化体系的总观点。因此,该书是研究梁启超欧游归来后政治、文化思想的重要资料 《欧游心影录》全书共分八章,有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发表对欧洲文化的观察和评论,以及对于中国文化建设的主张,第二部分是游历各地的见闻;涉及从上海到欧洲沿途观感、欧洲风情、战后欧洲生活状况、中西文化和政治的思考等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是最为重要的篇章,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大战前后之欧洲”,包括“楔子”、“人类历史的转捩”、“社会革命暗潮”、“学说影响一斑”、“思想之矛盾与悲观”、“新文明再造之前途”、“物质的再造及欧局现势”等11节。下编为“中国人之自觉”,它包括“世界主义的国家”、“中国不亡”、“阶级政治与全民政治”、“着急不得”、“尽性主义”、“思想解放”、“组织能力及法治精神”、“社会主义商榷”、“国民运动”、“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之大责任”等13节,谈了梁启超对中国政治发展、中国文化建设等问题的看法,其中有结合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反思,还提出了救国的和文化建设的基本主张。第二章“欧行途中”写从北京、上海经南洋到伦敦的简略的观感。第三章“伦敦初旅”主要是英国的风物游记、英国经济与政治情况介绍,间或有针对国内情势的有感而发。第四章“巴黎和会鸟瞰”是对和会的组织者、和会议题等问题的记载和感想。第五章“西欧战场形势及战局概观”,主要记载的是1914年到1918年间欧洲战局的发展,并分析了德国战败的原因。第六章“战地及亚洛二州纪行”主要是关于法国战地的游记,重点是“一战”之后归还法国的亚尔莎士(阿林萨斯)和洛林两个州的情况。第七章是“国际联盟评论”,记述了《联盟规约》的主要内容以及梁氏对它的评论。第八章“《国际劳工规约》评论”主要交代这个规约的来历和要点
第一章 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 上篇 大战前后之欧洲 一 楔子 二 人类历史的转捩 三 国际上隐患 四 各国生计及财政破产 五 社会革命暗潮 六 学说影响一斑 七 科学万能之梦 八 文学的反射 九 思想之矛盾与悲观 十 新文明再造之前途 十一 物质的再造及欧局现势 | 下篇 中国人之自觉 一 世界主义的国家 二 中国不亡 三 阶级政治与全民政治 四 着急不得 五 尽性主义 六 思想解放 七 彻底 八 组织能力及法治精神 九 宪法上两要点 十 自治 十一 社会主义商榷 十二 国民运动 十三 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之大责任 | 第二章 欧行途中 一 北京上海 二 南洋所感 三 舟中杂诗 | 第三章 伦敦初旅 一 战后雾中之伦敦 二 威士敏士达寺 三 一九一九年英国总选举前政界情形 四 总选举后之新国会 五 下议院旁听 六 巴力门逸话 | 第四章 巴黎和会乌瞰 一 和会主体国及其他新造国 二 和会会议的种类 三 和会中重要人物 四 和会议题 五 和会琐记 | 第五章 西欧战场形势及战局概观 一 提纲 二 开战及马仑之役 三 凡尔登之役及其后 四 最后之决胜 五 德国失败之原因 | 第六章 战地及亚洛二州纪行 一 首途 二 凡尔登 三 亚尔莎士、洛林两州 四 莱因河右岸联军驻防地 | 第七章 国际联盟评论 一 导言 二 《联盟规约》成立之经过 三 《联盟规约》要点略评 | 第八章 《国际劳工规约》评论 一 《国际劳工规约》来历 二 《国际劳工规约》要点略评 新旧译名对照表 梁启超先生学术年表 |
从《欧游心影录》看梁启超的文化价值观
https://www.360kuai.com/pc/9d1e75dd9ecf04d29?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提及梁启超,人们第一会想到的是他和康有为发动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运动——公车上书,拉开了清末维新变法的序幕。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他旅居海外长达14年之久,这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变化。在日本与康有为创立保皇党,谋求与孙中山进行合作,倡导革命主张,旅美归来后,他的思想由激进转为保守。中华民国成立后,满怀政治抱负的梁启超一心投入到国家的政治建设中,但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军阀混战,使得梁启超政治救国的理想覆灭。1918年,梁启超与蒋百里等人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欧洲之旅。一方面是为了对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进行声援,另一方面想借此考察一战后的欧洲社会如何。从《欧游心影录》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梁启超思想的一个转变,探索其对中国道路的思考。
《欧游心影录》一共分为了八章,第一章主要记叙了梁启超欧游之后的感想,对于欧洲的观察和评论,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主张。第二至第八章描述的是欧洲途中各地的见闻,包括航行途中,欧洲的战后情况,民俗风情等。第一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的十一个小节中,基本囊括了梁启超对于科学,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下篇阐明了自己建设中国文化的主张,对于社会主义的想法和态度。可以说,《欧游心影录》全面反映了梁启超对战后欧洲社会的考察,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和看法,认同和推崇西方文化的“自由精神”,反对西方把物质生活、科学凌驾于一切物质之上,对欧洲文明的前途依然抱有乐观的态度。
广告智慧小区,欧瑞博,厂家强势渠道扶持,全屋智能家居系统.^^恒大集团&软银&美的置业等投资品牌.
1918年的欧洲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多数是国家满目疮痍,为了惩治战败国德国,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中国虽然作为战胜国,但国家的主权和应有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以顾维钧为代表的外交团没有在合约上签字。梁启超的这次欧洲之行,一方面是要对代表团们进行一个声援,尽一份国民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对欧洲社会进行一个全面的考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之前的14年海外流亡生涯有所不同,之前的海外经历更多的是接触当地的华人圈子,对外来文化了解得不够透彻,这次梁启超在欧洲考察较为细致,在不少的地方发表过演讲,让欧洲人对中国目前的时局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梁启超的第一站到达的地点就是英国伦敦,入住伦敦旅社的时候,没有暖气,电力到处克减,贵妇人家的一小块方糖就要分成切成两半。他由此感叹道:“在物质的组织之下,全社会就像一个大的机器,一个轮子出了毛病,整个机器就会停止。物质文明的观念会因此而产生变动。”20世纪的前的欧洲,历经了两次工业革命。然而像飞机、坦克这样先进高技术的应用不仅不能给欧洲人民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反倒成了战争的凶器。物质生活的匮乏,精神生活的空虚,使得梁启超感叹道“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给人们精神领域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科学昌明的时候,宗教第一个受到冲击,他指出:“宇宙间一切现象,不过物质和他的运动,那里有什么灵魂,更那里有什么天国?”对于哲学,哲学里的唯心论的思想被分割得四分五裂,使得梁启超感叹道哲学家简直投降到科学家的旗下了。这样看来,科学似乎百害而无一利,但梁启超从来都没有否认过科学本身,他只是不承认科学万能,但绝对没有承认科学破产。科学的方法仍然是是需要学习的。
欧洲社会为什么会出现社会主义?梁启超认为,这是工业革命所催生的,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分配不均,导致富有的人更富,穷苦的人更穷,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和剥削,促使了工人起来反抗。一波又一波工人浪潮的兴起,让一些人意识到,必须要有一种制度来维护工人的权益,声援工人的运动。梁启超本人对社会主义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他说,“社会主义自然是现代最有价值的学说。国内提倡新思潮的人渐渐注意研究它,也是很好的现象。”可见,梁启超对于社会主义持有肯定的态度,但能不能适用于中国还有待商榷。马克思一派提倡的生产机关国有论,若要拿到中国,就得问下什么是生产机关?梁启超并不认为社会主义能够适应当时的中国,如同十月革命一样,进行社会主义需要进行革命,革命是一种不光彩的手段,这与梁启超保守的政治主张是相违背的。
“物质界的枯窘既已如此,精神界的混乱又复如此,还有什么呢?从前埃及、中亚西亚乃至希腊、罗马,都曾经过极其灿烂的文明,后来都是灭绝或是中断了。”满目疮痍的欧洲,是否意味着欧洲的前途就此完结了呢?梁启超说:“不然,不然,大大不然。”欧洲百年来的物质上精神上的变化,都是由“个性发展”而来的。从前是贵族文明,受动的文明,如今却是群众文明。今世的文明,是靠全社会一般人个个自觉日日创造出来的,所以他的“质”虽有时比前不如,他的“量”却比从前来得丰富,现在的欧洲,万事万物都是“群众化”,可以说,群众化是欧洲文明得以继续前进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百年前,梁启超就有了“群众思想”是文化繁荣得以进行的一个重要认识,又何况我们当今呢?要使我们的文化永远散发生机与活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立足于群众,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