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6|回复: 3

[其他资源] 教育病根在教育之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31 08: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有的教育问题的答案都在教育之外
2017-11-16 17:00
https://www.sohu.com/a/204734237_387107

教育病根在教育之外
2018-02-12 06:30
历史滚滚烟尘,裹挟着所有人,只不过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今日之教育的种种不是,大体也如此。

01

教育是大家的事,人人责难教育不必大惊小怪

每年以高考为开端,无论是学前入园、划片读小、小升初、初升高,还是大学毕业后考研就业,系列面试、笔试,搞得全家鸡犬不宁,整个社会高度地、密集地、全覆盖地关切。几家欢乐几家愁。笑也好,恼也好,都有话说,七七八八,归总起来,直指教育不好。

今日教育的确是弊端丛生,诸如入学升学不公正、教学考试僵化呆板、上课不讲下课乱补、高价择校、划片招生和学区房猛涨、农村撤校并校,不胜枚举。上至庙堂,下至乡野,谁都不满意,谁都能数落出几条不是,谁都可以开出几味良药。更难见的,教育改革从未停步,其定位和目标之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改革涉及面之宽,从教材编写到课堂方法,从教师待遇到学生家长义务,从价值传递到行为规范,白纸黑字,条条款款皆有;改革力度之大,一声令下,进度督促、财物审计、责任追究,多管齐下,等等。下了这么大力气,按理说,教育是越改越好,越办越让人民满意,可问题越来越多,骂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难听。

大家对教育不满意,当然首先在教育。但真的在教育吗?未必。因为,教育不是单纯的教育,教育是个人的教育、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正因为教育属于个人、属于家庭、属于社会,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换句话,教育绝不只是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事情,是每个人的事、每个家庭的事、全社会的事。如此一来,人人说教育,人人骂教育,恰似说明,人人关切教育、忧心教育。这是件大好事,说明今日之教育还有救。真到了谁都不言语、不关心的时候,不是教育玩完了,是自己、家庭、社会玩完了。

02

教育功利人人有份,越关注教育越偏离教育本质

不满意教育的毛病出在哪里?固然有教育方法、管理、政策措施的不足,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但主要出在教育理念、教育目的的偏差。教育的基本要义和基本功能是教化育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化育人,就是通过知识传授这个载体,让人明大德、亲黎民、达到至善的崇高境界,于己于家于国于天下皆有益。

而今日之教育,简单化肤浅化,不单停留在知识技能传授这个载体上,还进一步把知识技能获得与知识技能使用划上等号,也就是与就业谋生挂钩。教育、知识学习肯定离不开谋生,连衣食住行都解决不了,何谈教化育人?但简单甚至粗暴地把教育与就业挂钩,教育必然走向功利化。这就是不满意教育的病灶。

教育从来不是自娱自乐,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现实发展的需要。千百年来,教育与就业谋生关联在一起,学而优则仕即如此,精英教育时代也如此。为何那些年代没有指责教育功利化呢?反观今日教育,其功利化早从找一份好工作,倒推到上一所好大学、学一个好专业,再倒推到上一所好高中、好初中、好小学、好幼儿园,以及有一个好出生。这个过程中,就是一个拼,拼分数,拼钞票、房子,当然要拼爹、拼爷,怪象不断。对教育是什么、做什么,早忘掉了,或者说不愿提了。

谁造成教育功利化?在教育和就业谋生这根链条上,供需双方似乎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方,提出德才兼备的择人条件理所当然,但要选到忠诚能干的人不易,成本低、效果好的途径就是到名校选人、到好单位挖人。作为个人和家庭,有一份高收入且体面稳定的工作期望天经地义,要达成目的就得读重点、上名校。作为供需双方链接的教育机构,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承办者,把学校办好、吸引更多学生和家庭来就读,也是生存之道、职责所在。

这样看来,教育功利化,个人、家庭和全社会都有责任,但好像都不该被打板子。人人有责,必然无人担责。问题出在哪?还是在对教化育人的认识偏差、践行偏差,在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把个人、家庭、社会的完整教育简化为具体的教育机构。这样下来,老师被指责,学校被责难,教育管理机构被责骂,毫无不奇怪了。

教育的严重功利化,折射出今日之教育尚未形成现代体系,尚未彰显现代教育价值观。教育没有步入现代化轨道。

03

教育功利难以避免,教育传统不厚实和转型阶段各种大政策叠加造成今日教育之局面

回望这些年的社会经济变迁,教育走到不满意的今天,其实是人口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叠加,又混同教育传统的缺失、断代,共同加速造成的。这是时代的问题,当然是个人、家庭和社会趋同的问题。



1

首先,农耕时代的教育受众面十分狭窄,功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割裂,致使教育传统不厚实。

耕读传家是中国人,从个人到家庭、家族再到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优良传统。遗憾的是,这一优良传统仅限于少数人,且是典型的功利,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既是家庭家族也是个人奋争的动力。

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时代,占大头的自耕农、雇农和手工业者终日为温饱而奔波,祖祖辈辈过着放羊孩子的生活,无力也无心识字读书。即便是小地主小商人家庭,让孩子识字读书也无非是能够记账管帐而已,远没有兼济天下的念头。受于传统礼教和乡规民约,农耕时代大多数家庭的淳朴教育有助于稳定家庭和社会,但显然不利于推动发展,典型的自给自足,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温饱而已。

这种状况持续了千百年,即使走到今天,无论城乡,对大多数家庭而言,耕读传家是概念和期望,真要细说家教家风,大多语焉不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况且,耕读传家过分看重功名地位,远没有把识字读书看作人的精神需求,没有把识字读书这一重大精神生活作为人的天生需要,更不可能把教育作为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的重要推动力。所以,读书无用论还有市场,全民阅读、书香飘万家成为连年提倡的活动。

2

其次,步入改革开放的转型时代,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既为新生一代接受正规教育创造了物质保障条件,又使家庭给予教育更多期望。

一改多子的过重家庭负担,只生一个,无论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都能保障学龄孩子上学,无须过早承担家务劳动。特别对广大农村家庭,由于城乡户籍限制,农民进城的主要途径靠升学,一旦经济条件好转,为了下一代过上更好的生活,支持孩子上学的愿望更强烈、动力更足。

多子家庭变为独子家庭过程中,父母的关注点也由多个变为一个,联系到未来家庭财产的处置和养老等问题,过去父母与多子之间的长幼、能力高低比选,演变为独子时代的父母与子女的单一对应,溺爱、包办等家庭教育问题接踵而至,并随着而后家庭财富积累变得越来越突出,及至出现啃老之类的事情就不奇怪了。

正因为今天一切奋斗为了一个、明天一切安排指望一个的依存观念迅速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不再是简单的识字读书,而是过上比自己更好的生活,不再是简单的升学,而是考更好的大学。如此一来,读书不只是学生和老师的事情,教育也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家庭的大事、社会的大事。

家庭参与教育,天经地义,本是好事,问题在于赋予学校、教育太多的要求了。这个要求不是孩子的全面成长,而是若干年工作后的薪酬标准。

3

再有,改革开放不但迅速让人们摆脱贫困,还较快地积累了财富,形成了财产观及理财观。

谁也不会预料到,一个家庭联产承包制在短短的三五年内,解决了大多数人吃饭问题,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有余粮。而后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以及国有集体企业搞活与价格冲关,系列变革搞活了经济,丰富了生活。对普通家庭而言,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属于资金概念,也就是数钱状态,到了房改启动,资产真正进入百姓视野。

从资金到资产,家庭的经营生活观念发生变化,对教育的看法和期待发生更大变化。这个变化不是让教育回归到人的生活部分,而是简化创造更多财富、更多资产。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变得更坦然、直接。

接着来的,就是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有目共睹,但对转轨过程中的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冲击不可忽视,最糟糕的莫过于所谓的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首先是高校扩招,人为地加速了大学普及进程,降低了教育质量,裹胁了更多家庭。

然后是教育地产兴起,即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本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的教育资源同步扩张,简单地通过开发商转嫁给家庭,学区房、教育城由此横空出世。

再下来的海外留学,从花大钱上国外普通甚至野鸡大学到低龄化留学,再到办国际学校、国际班,五花八门。这系列恶果,不只是搞乱了学校和教育自身,还加剧了家庭、社会对教育认识的扭曲,即投入产出论大行其道。教育与投入产出绑在一起,何谈教化育人。当然,从高校扩招到教育地产、海外留学,家庭这个巨大的多元化需求,功不可没。  

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带给家庭财产积累和经营观念更替,极易侵蚀传统家庭教育的薄弱根基,干扰社会教育走向,由此产生以投入产出而论的功利教育。所以,不要简单就教育责难教育,特别是不要责难教育工作者。

04

回归教育初心,百年树人既等不得更急不得

教育,由学前到中小学、大学、研究生、成人教育的纵向链条也好,由家庭到学校、工作单位、整个社会教育的横向区块也好,根本在树人,树立好的品格、素养、技能。作为教育的主力军,学校教育当然责任担当更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处在转型时代,这句老话,不但要常说,更要实作。如果这一理念不能自上而下贯穿下来,教育功利化必然越来越严重,耽误的不只是自己、家庭,还有社会和国家。由此,仅靠学校教育完成百年树人之重任实在不堪重负,家庭教育和全社会教育理应跟进,人人受教育,时时做好人。这是教育去功利化的根基。否则,无法抵御市场化特别是资本对教育的冲击。

教育去功利化,首当其冲要改革的,不是现行的考试招生制度,而是选人用人制度,因为这是源头,是家庭对教育投入产出的直接算计。遗憾的是,现在被称为国考的国家工作人员选拔,无论笔试面试,其僵化呆板胜过高考,还美其名曰规范化科学化、公平公正考试。以国考为标杆,企业和其他机构选人看似以聘用为主,实则多半看学历背景,当然还有关系。充分发展人才市场,包括用人单位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既有助于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更有利于形成持续释放的人才红利。至于学校教育改革,从教材到教学,从课堂到社会,从教师职称到薪酬,从公办到民办,稳步推进,切勿犯教育产业化的急毛病。

当然,教育去功利化,更要看家庭,看家庭对教育的态度。人是家庭、社会的主体,其做人的立场、价值观念,关乎个人的成长,关乎家庭、社会的发展。毕竟,教育是精神生活,不能用投入产出来衡量。不管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人在接受技能培训、知识掌握过程中,正心修身,进而获得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追求。德才兼备,这是教育的追求,也是人穷其一生的境界。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08: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教育问题的答案都在教育之外
2017-11-16 17:00
本文共3561字,阅读约需6分钟





这是一部纪录片,其中讲述了现今教育体制的现状和问题。“今天交给你一个孩子,明天你将还给我怎样一个青年?”历时两年,走访了约30所全国大中小学,采访50多位中国一线教师,访谈钱理群、刘道玉等近20位教育学家,制作这个专题片就是为了调查“中国教育怎么了”,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是一份“献给中国教育的礼物”,也是探讨了中国教育的现状。

这部记录当下教育现状的纪录片,纵横跨越中国教育时空,聚焦了首都、特区、贫困区、普通城镇;教育家、特级教师、留洋学子、留守儿童;问题症结、利益冲突、不同理念、改革痛点;故事、人物、事件、观点;忧愤、反省、希望、行动……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共有10集,每集30分钟。总编导刘晓梅表示,虽然十集纪录片各有侧重,但无外乎围绕了几个中心,即人文教育和现代公民等等。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说过,所有的教育问题的答案都在教育之外,我想这就是这部纪录片想要带来的启示。

这是凤凰卫视出品的一部教育重头纪录片,可谓诚意之作。一位看过全集的年轻人说:“看完这套纪录片,吃尽教育体制苦头的我,长大后发现它基本没有改善,时常慨叹。然而这个片子告诉我们,仍然有一些人在做出自己的努力,星火燎原,希望时间给出他们的报偿。这样我未来的孩子以及所有的中国孩子都能活在一个更好的世界里”。

攒着吧,有空抽出几集看看,这里有中国最前卫的教育思想,也算是迄今为止对中国当代教育的一次比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如果你对你孩子正在处于或将要面临的教育制度并不清楚,这部纪录片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启蒙。

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它不该是枯燥得让人想烧掉的课本,也不是考卷上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它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然而,今天的语文课,质量已经岌岌可危——

在上海,《收获》杂志主编叶开发现,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材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他奋笔疾书,决心以一己之力《对抗语文》;在江浙,20多位一线教师自动集结,他们致力于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找茬”,并自觉探索“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在民间,学者们回到民国,向老课本汲取言语的力量和人性之美……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恢复语文的本义——人的语文。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e0146x4ckjr.html

第二集:呵护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华德福,一种源自德国的教育,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它是学园、花园、菜园和家园,它“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

九月,开学的季节,陪伴两个被体制教育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孩子,杭州独立教师郭初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为期一周的“试读”和“陪读”,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种童年;而郭初阳,这个现行教育体制的质疑者,将为我们解读华德福教育的种种细节,并探寻它与主流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孩子们是否会选择华德福?家长的选择又会是什么?无论结局如何,“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的命题,已经无可回避。

《呵护童年》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第三集:天梯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今天,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那道阶梯,正在发出断裂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乡孩子;在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大门外,他们逐年流失,转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列车上;他们,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蚁族群落,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既无力“拼爹”,又没能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

究竟是什么,让寒门学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狭窄?

国家的转型在加剧,而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陷入了停顿。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殇……

《天梯》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第四集:守望乡村

乡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改变乡村落后的基础教育,恢复乡村文化生态,需要民间力量具体而微、坚韧不拔的长期介入——

在晏阳初的故乡,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扎下根来;在陶行知的故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家子弟敞开怀抱……他们不约而同地践行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乡村;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温暖世界,必先擦亮一根火柴。

守望乡村,让穷孩子也能仰望星空。

《守望乡村》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第五集:大学 大学

英国教育家怀德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他该站起来,四面张望。

2005年,诗人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她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力“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刘道玉、钱理群、陈丹青、张鸣、周孝政、熊丙奇……大学里的智识之士纷纷诉说体制之痛:官本位、学术腐败、钱权横行……积习与流弊的漩涡中,人文精神消失殆尽。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







第六集:在路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最早释放出中国高教变革的积极信号——学分制、双学位、贷学金……一系列闪动着人文、人性光辉的改革举措,让刘道玉赢得了“武大的蔡元培”的美誉。

时隔20年,在举步维艰的泥潭中,中国高教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发了。

2012年9月,修成正果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了——当理想遭遇现实,朱清时,这个理想主义的校长能否将他领军的“去行政化”改革进行到底?被打上“试验”标签的莘莘学子们,如何开始他们全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一所潜水七年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近日浮出水面,许嘉璐评价说:“UIC已经跃升为清华、北大级的大学”;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全英文教学、浸会大学的文凭……“洋大学”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高校产生“鲇鱼效应”,倒逼国内的高校体制改革?

第七集:课堂风暴

没有讲台,老师“靠边站”,学生三五成群簇拥在黑板前,边写边讨论,教室门洞开,参观者络绎不绝——偏居鲁西南乡村的杜郎口中学,一度因教学质量太差险些关门,如今却以独特的“学生自主课堂”闻名教育界。

专家评论说:“杜郎口模式”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质疑的声音说:杜郎口并未摆脱“应试”的窠臼。

在民间,“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宣称要“点燃思想的课堂”,在各自的教室里,一线教师们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的革命。

体制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此起彼伏的课堂风暴,将为中国教育吹出一片明朗的天空。





第八集:寻找马小平老师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因患脑癌去世,北大教授钱理群惋叹:马小平是他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

同年,官方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活动在央视高调飘红,与此同时,由民间发起的“寻找活着的马小平”却在教育界引发了更深刻的感动。有评论说,“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寻找,耐人寻味”。

马小平是谁?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如何燃烧生命,照亮了他的人文讲堂?摄制组依次走过湘潭、东莞和深圳,学生、同事、朋友、女儿……众人动情的讲述中,马小平的形象渐次丰满,我们最终发现,他,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师者。

马小平走了,“活着的马小平们”正在走来,他们将带着我们的孩子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



《寻找马小平老师》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x0364bhoosr.html

第九集:学在民间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迎战,有人妥协,有人则选择逃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需去学校,客厅是他们的教室,父母是他们的老师,他们自主安排时间和课程,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打算参加国家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而在现代版的私塾,“中西合璧”的教育正在打造着另一批孩子,私塾的开创者,多半是“在家上学”的成功者,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支持者说:在家上学有利于个性培养;反对者说:孩子需要朋友,独自在家无法实现“社会化”;有关部门说:在家上学违反教育法;教育专家说:社会应让在家上学合法化……

无论如何,在民间,形形色色的新教育正在生长。它们的未来,或许远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丰富,更深远……



第十集:公民

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曼说: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有识之士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中国,1949年之后,公民教育戛然而止。

2012年,在深圳,央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下课”,他在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吸引了舆论的眼球,也让他备受争议;在南京,律师崔武走进校园,以一只苹果为道具,向小学生们诠释“公民”的内涵;在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利用互联网,一次一次向公众演绎着“公民责任”的空间……

公民教育,何时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校?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21: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21: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oc88.com/p-6823897316158.html 围绕理解的教学设计:为了理解而教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4:12 , Processed in 0.0785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