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2|回复: 3

[其他资源] 历史地理解释下的中国大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1 08: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茂莉、唐晓峰、陈晓珊:历史地理解释下的中国大地
2023-4-19

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view&aid=63814
近期北京大学历史系韩茂莉教授推出新著《大地中国》, 这是一本历史地理通识书,以26个专题,从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城市等多方面为读者讲述了地理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在《大地中国》的新书分享会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唐晓峰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的陈晓珊研究员,与韩茂莉教授一起,与读者分享了历史地理视角下的中国历史。本文 ...

近期北京大学历史系韩茂莉教授推出新著《大地中国》, 这是一本历史地理通识书,以26个专题,从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城市等多方面为读者讲述了地理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在《大地中国》的新书分享会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唐晓峰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的陈晓珊研究员,与韩茂莉教授一起,与读者分享了历史地理视角下的中国历史。本文为分享会上的嘉宾对谈与问答环节的部分内容。


韩茂莉:很多年前,唐晓峰老师写过一本《人文地理随笔》,确切地讲,《人文地理随笔》应该是历史人文地理随笔,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和好评。像这样能够把专业推向社会,用大家喜欢的语言和方式完成一本著作,说实在的,这一直是我非常向往的事情,但是做起来不是很容易。

很多朋友对历史地理是有兴趣的,但是翻开我们的前辈老师和我们的同行所做的研究,其实很难读下去。原因是什么呢?学术性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历史文献、考古成果以及其他学科的一些资料,在论证的过程之中,整个结论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枯燥的过程。如果把这样的学术研究性的文章和著作推给大众和其他行业的朋友,我相信,有耐心读得下去的人是非常少的。面向大众朋友的读物与专业性的历史地理研究有所不同,基本上是在现有研究成果已经形成结论的基础之上把所有的论证过程省略,只要其中我们最能够接受的、已经完成讨论的这部分结果,我相信这份结果能够走入各个朋友的阅读视野之中。

另外,在这里所选择的内容可以说是包括历史地理——从人文到自然以及文化各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最初始的研究结论的形成并不都是我个人提出来的,其中包括我们的前辈学者以及当代正在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各位学者的成果。当然,这里也有属于我本人研究的,总而言之,无论是他人形成的结论,还是我自己的成果,将一种学术语言转变为大众语言,这就是《大地中国》在表述方式上的一个特征。

至于书中的选题,都是我感兴趣的。对于大地上由人类活动形成的各类结果可以进行分类。第一类就是大地上原本就有的,包括山地、河流等等,我们站在昨天前天的地理学这样一个角度上去讨论它们的形成、发展规律。第二类,大地上原本没有的、由人类塑造的。比如说城市、聚落等等农业生产营造的景观,都属于这种类型。我们也探讨了它们的形成、发展乃至于规律。第三类就是由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地理现象。如今我们在大地上去看一看哪里属于政治、哪里属于军事,几乎找不到具体的区域。但是,人在利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需求乃至于各种谋略施加于大地之上,就形成了政治、军事等等地理现象。第四种类型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地理现象。比如,赶集。在乡村生活过的朋友们都经历过,正是赶集这种现象把乡村农民在传统农业背景之下的活动空间给予了一个界定,换句话说,集市的距离就是农民认知范围的一个限度。这种地理现象是通过人的行为形成的。所有这些地理和我们平日所说的科学的地理系统是有所出入的,但是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之中,它们各具有特色。《大地中国》的选题包括了以上几种类型,用一种朋友们能够接受的语言展示给大家,最终的核心是地理的魅力。   

唐晓峰:科普写作和学术写作不一样。韩老师讲我们是从学术著作里采集成果,选择社会上人们需要认识的一些知识,用一些易懂的语言,避免学术性的套话或者学术性的冷僻术语,把它写出来,把这些知识推向社会,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韩老师的课程在北大非常受欢迎,她在讲课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生需要什么东西,如何跟他们讲,这是她做科普写作的一大优势。另外,《大地中国》也是历史地理学界为数不多的科普性读物。

体例上,《大地中国》以时间为轴,从原始社会出现农业开始写起。农业的出现是地理学界、特别是历史地理学界特别强调的一次大的历史上的巨变,这个巨变就是人类开始改造地球表面,开始在地球表面展现人类的智慧和作为,由此大地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类的痕迹。这个题目是本书的第一篇,我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


之后韩老师抓住每个朝代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一些重要事件,或者人类在大地上所形成的一些有时代特点的事情,一些地理学上的状况,来展开叙述,从历史地理学角度解释中国的事情。比如周代,她抓住“何以中国”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好。中国,按我们的理解,它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所以就要从地理概念开始来理解这个题目。这本书一直写到清代,写到北京的四合院,范围之广,问题门类之广,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读这本书我相信会让很多人知识上升一个层次,而且这些知识不是空泛的,是和我们中国的大地密切结合的。比如韩老师讲秦国的建立,没有讲秦朝的那些战争,而是讲秦的基础,它的基础地区就是关中地区,为什么秦立足于关中地区,能够战败其他六个诸侯国。在地理上有什么优势?再比如书中讲到三国时代华容道的问题,诸葛亮的问题。

陈晓珊:韩老师这次写的是科普书,但是技术含量一点没有降低。她前几年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成果,是关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中国历史上疆域变化的,这个研究就写进了《大地中国》里。请韩老师给我们更详细地介绍一下吧。

韩茂莉:很多年前,我在考虑中国历史时期疆域变迁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之上形成我自己对它的看法。初稿写完以后非常不满意,我觉得这跟以前的研究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把他们的语言换成了我的语言。所以,我就在这个不满意的过程之中仔细琢磨,忽然意识到了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在历史上留有名声的武将,他们金戈铁马一生,主要的战绩都在中国甘肃、宁夏、青海这一带。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什么,最后发现原来中国历史时期,即使是大家熟悉的汉唐盛世,国家版图也不都是稳定的,有伸也有缩,缩回来的这个底线在什么地方?仔细推敲,内蒙古中部、宁夏、甘肃、青海,把这一条线落在当代地图上,就是我们今天地理学界、气象气候学界经过常年观测而得出来的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胡焕庸线”。

当年,地理学家胡焕庸画的那条黑河—腾冲线的地理基础就是400毫米降水量的等值线,从青藏高原边缘连为一体。这条线是农业和畜牧业之间的交界带,也是中国历史时期疆域变迁伸缩的一条底线。

我注意到了这些武将的生平事迹与这个地带有关,再进行追溯,我们看到了大秦帝国的三十六郡、四十八郡无意中都和这条界线吻合,一直到汉唐。在这些政权兴盛的时候,国家控制的版图会伸出去,到中国西北。一旦退回来之后,守疆保土的不是政治,不是军事,而是看似极为软弱的农耕民族农业生活定居的农业聚落。所以,一直到清王朝之前,在历史时期疆域伸缩过程之中的底线都与这条允许农业生产的地理基础是有关的。在这个地理基础的以西、以北,像河西走廊,像新疆的绿洲地带,有灌溉,有农业,但是其中大面积的区域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青藏高原边缘连接的部分。

这个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原来在疆域如此大的变迁过程之中,地理起到了一种隐性的作用,突破这样一条隐性的界限是在清朝。清朝突破这条界限之后,我们的东西合为一体,一个完整的稳定的大国版图才真正形成了。我们可以发现地理是无所不在的,从国家大事一直到我们生活之中的点滴都与地理有着直接的关联。

陈晓珊:其实中国几千年来经常有学者在探索着中国历史发展大事的一条线,虽说我们在实际地形上看不到这条线,但是2000年前司马迁画过,还有胡焕庸先生也画过。如果我们用上帝视角来看,就会看到这两千多年来,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这条线的周边展开了许多的角逐。这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其实是随着地理学的发展,用一种定量的、数字的方式给画了出来。所以我们就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样一条线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作用。

历史地理学当中有很多这样的硬知识,不单是跟国家大事、疆域有关,同时还有很多的小事。比如说近些年来文化产业越来越发达,很多的影视剧、音乐剧、舞台剧还有游戏里面经常会有一些古代的场景。在这些古代的场景里面,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地理就是舞台,那么,如何把这个舞台做得更逼真更还原一些,这就需要历史地理知识,否则这个舞台就会出问题。两位老师平时在做科普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常见的错误,可否与读者朋友们讲一下?

唐晓峰:说一个我自己观察到的事情。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有五岳。我们注意一下北岳,北岳今天的位置是在山西浑源。很多书讲历史上关于北岳的故事,有的书讲唐代,有的讲宋朝,甚至还有讲到汉代的,讲浑源这个地方北岳如何如何。这就是一个大错误。因为称为北岳的这个山在明朝,更主要是清朝以前,它不在今天的山西浑源,而在今天河北一个不起眼的县,叫垣曲,就是北京向南二三百里地的地方,这个地方是真正的古代的北岳。而山西的北岳是明朝的时候,社会上的人们去那个地方祭祀、去游玩,改称那个地方叫北岳。最初这是民间的做法,山西的北岳真正得到官方认可是在清顺治朝。顺治皇帝下了一道诏书,说以后我们祭祀北岳的话就到山西浑源。如果你要讲汉、唐、宋的北岳故事,你一定要到河北垣曲,现在这里还有北岳庙。

北岳是恒山,但是历史上我们不叫恒山,而是叫常山,一说常山大家都知道赵云。大家注意,赵云那个时候还是属于东汉,常山是汉代所称,此前这个地方叫什么呢?叫恒山县,如果赵云不是生在汉朝,是在更早的时期,他就应该说:我乃恒山赵子龙也。恒山改成常山,是因为一位皇帝叫刘恒,为避皇帝讳,恒山改成常山,常山原也是一个行政区划县的名字,所以赵云就变成了常山赵子龙。这是关于北岳名称的变化和地点变化的历史地理知识。这样的情况历史上有很多,很有趣,也很重要。

韩茂莉:疫情期间,我到一个亲戚家去,小孩正在上网课,语文课。内容是古人写的一篇文章,说南宋有一年科举考试中前几名都姓秦,于是有人调侃说,这考官一定是韩信,只有韩信才能连取三秦。我很好奇,这位语文老师如何解读“为什么考官只有是韩信才能连取三秦”,但老师并没有讲这个问题。其实这就是一个地理问题,或者说历史地理问题,既涉及秦岭山中的古代交通道路,还涉及一个典故,叫北定三秦——就是当年韩信投奔到刘邦汉王手下,然后率领着汉王的部队从陈仓道打出来之后,打败了章邯,然后董翳和司马欣投降了。董翳、司马欣、章邯都是当年秦军降将,后来项羽封天下为十八诸侯,其中就有这三个秦军降将,他们所控制的地区就是从关中到整个函谷关以东地区的关键性地带。总的来讲,他们被称之为三秦。

如果不讲这段历史事件,只讲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我相信学生们会一头雾水:为什么南宋时期三个姓秦的人考中了,就有人就讽刺考官一定是韩信,而且又为什么是韩信呢?

唐晓峰:还有山东山西,我们今天讲的山东山西和古代比较早的时候讲的山东山西意义不一样,这个韩老师可以讲一下。

韩茂莉:古人最早讲到的山东山西是以崤山为界,崤山在今天河南灵宝市。与崤山相对的就是函谷关,以这个关口和这座山为界,就构成了古人早期理念之中的关东、关西、山东、山西。所以说到战国时期的形势,古人往往会说关东六国、山东六国,指的都是在秦以外,战国七雄中那六个国家所在的位置,都在函谷关或者崤山以东地区。这是当年山东山西界定的一个地理地标。

到汉武帝时期开始了一个广关运动,他希望加强中央直属关中地区的版图,于是把大量的关口向东移,其中著名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将军叫杨仆,立了很多功,汉武帝说我给你什么赏赐?他就说我家不在关内,我耻为关外人,想做关内人。汉武帝就答应了这个请求,把原来的函谷关从灵宝向东迁移到大概两百里地的兴安县境内。伴随着函谷关向东迁,东边的关口都移到了太行山一线。广关是一个政治需求,而关在什么位置是人为设置的,通过这一次广关,东边的关口移到了兴安一带,这样的话,关东和关西的“关”就变成了以太行山上的关口,山就以太行山为界,这种状态从唐代一直到北宋前期,界定山东山西的都是太行山。


到南宋时期,北方政权是金人,这时候原有的地理界限的地标不存在了。于是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设置了一个行政区叫山东路,这个行政区与今天的山东省是非常接近的,这和原来以山为界的“山东”完全不搭了,山西还在山西,而山东和山西之间隔了一个河北,所有这些变故是从汉一直到后来经过的一系列过程。

很多年前晓珊写过一篇文章,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重视,她讲的是明朝发生的吴桥兵变,今天网友把它调侃成一只鸡引发的血案,其实一只鸡引起的血案是跟明朝晚期的这帮军队从哪来、到哪去,是跟地理有关的问题。请晓珊讲讲,这是你的研究成果。

陈晓珊:其实我的文章是讲了山东和辽东的故事,那是中国历史上辽东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行政上隶属于山东的管辖。我们知道朱元璋打天下是从南往北打的,他打下来元大都以后想要收辽东,但当时因为北京北边这一片山还有很多元朝残余势力把守,所以朱元璋没办法通过陆路、通过辽西走廊这一带去收辽东半岛。所以他想的办法就是在天津,在今天山东半岛的北部——莱州,甚至还在浙江沿海部署了不少军队,要从水上解决辽东问题。朱元璋对自己的水上力量还是有信心的,他相信自己的水军力量比汉朝和唐朝都要发达。当然他的这种自信心确实是有基础的,比如说那时候他的水军可以每年几万人,从长江口附近运几万吨粮食到北方去。

朱元璋攻下辽东也是相当顺利,当时很多物资,不管是军粮,还是棉衣都需要从山东半岛供应到辽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实际上让辽东的民政和司法都由山东省来代管,但是辽东和山东是一个平级机构,所以朱元璋让辽东成了一级政区,一部分民政司法由山东代管。然后这两个地方长时间就有了非常密切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在朱棣迁都北京以后被打断了。因为朱元璋从南京到辽东是需要经过渤海海峡的,所以渤海海峡当时是很重要的交通要道,但是朱棣迁都北京后不需要走渤海海峡,他们直接走辽西海峡,这样就把辽东格局改变了,渤海海岸的交通从此就衰落了。后来又由于明朝执行海禁政策——虽然当时辽东并没有什么倭寇过来,但是还是要以防万一——辽东、山东这两个地方基本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断绝了往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个原本很适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方都没办法出海做生意,于是开始怀疑是不是对方要求搞海禁,互相猜疑,时间长了,两个地方的经济都衰落了,既无法互相往来,又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尽管一开始有很多辽东人都是从山东过去的,但是在这个时候两个地方之间产生了隔膜,所以到了明朝后期,辽东战事爆发,明朝跟后金军队打仗的时候,他们又想重新开辟这条海路,再让粮食、棉衣等物资从原来的海路运过去支援辽东。但是原来的海路已经衰落,两地人之间的误解难以挽回,再加上由于辽东战场很多地方失利,许多的士兵还有难民涌入山东半岛,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好。所以后来在一些比较具体的事情作为导火索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吴桥兵变。当时想要增援辽东的军队,这个军队本来是由从辽东逃到山东的士兵组成的,他们跟当地人爆发了很多的误解,他们想要从山海关这条道路绕辽西走廊过去支援辽东战场。大家从山东出发了以后,由于两个地方人的误解非常深,并没有沿途获得补给,最后在吴桥这个地方各种矛盾爆发,导致了兵变。当时孔有德就带兵转头去攻打山东的一些城市,当然比较熟悉明清战争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后来的事情了,这就是非常著名的吴桥兵变,这也在后来引发了辽东战场很多战事的逆转。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本来在历史上是一个整体的经济区,两个地方的人互相来往相处得都非常好,但是如果把一个经济区硬性分开,即使两个地方的人本来都是亲戚,时间长了也依然有很多的误解,生出一些不可想象、不可控的后果。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历史地理是动态的,地形、经济,包括人口,像这些移民问题,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韩茂莉:晓珊老师讲的都是大的地理环节,最有意思的是孔有德这帮士兵经过吴桥要北上援助辽东。到吴桥士兵偷了王大户家的一只鸡,然后王大户不干了,让这士兵游行还挨了打,这番委屈搞得这批人彻底反了,这就是吴桥兵变的导火索。这伙人在吴桥兵变之后又从登州一带回到了辽东投奔了金人,这就是清王朝接受的第一批投降过去的汉人将领孔有德这一伙人。故事很精彩,表面上是一只鸡引起的血案,但背后都是严肃的地理问题。

陈晓珊:其实之前还有一个传闻,据说是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后来被孝庄皇太后收为义女,埋葬的地方就是今天北京的公主坟。后来我们专门查了一下,好像并没有这个事情,公主坟这个地名的来源其实是清朝另外两位格格。孔四贞最终还是被送回去和家族的人埋在了一起。北京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地名,背后有很多故事。

提问与回答

请韩老师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讲一下南北之变。

韩茂莉:我记得有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在中国大地上,东西之间如果进行比较是质的区别,南北之间相比是量的区别。但是他没有更深入地去表述东西南北,其实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东西之间质的区别就是在于降水量,东部地区可以种庄稼,西部地区降雨量稀少,人的生活方式以牧业为主,这就可以做质的区别的理解。

南北之间是量的区别,意思是说虽然在整个中国东部的南与北都是农耕区,但是在这个农耕区范围之内,由于热量、降雨的不同,首先农作物有一熟、两熟、两年三熟这样一个区别,其次,在这个背景之下的生活面貌、地理景观,甚至人的服饰,还有房屋,都有区别。但是如果从大的环节来看没有。

我在书里提到过一个问题,就是淮河。今天地理学提到“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这个分界线的所有界定都是地理指标,比如说一年的降雨量、气温、干燥度等等。如果放在政治和军事这个角度考虑,这个地带是不南不北,既不是北方,也不是南方。它是黄河流域向南的自然延伸区,也是长江流域向北的自然延伸区,为什么呢?打开地图我们就发现了,黄河和淮河之间没有分水岭,长江与淮河之间只有上游一段桐柏山、大别山,再向中下游也没有明显的分水岭,于是南北三条江河基本连成一片。打仗的时候这是一个缓冲区,北方是政治中心,南方是经济中心,这必然是一个缓冲区。正由于这个缓冲区,属于北方也好,属于南方也好,对于双方都很关键,所以明朝的时候一位军事地理学家叫顾祖禹,他告诉我们“守江必守淮”,而且他下了一个结论,说如果北方政权拿到淮河流域,统一全国是时间问题。如果南方政权拿到淮河流域,那就可以划江为界。因此淮河很关键。顾祖禹的结论不是他想的,而是历史告诉我们的。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直没变,是不是说明几千年来农业种植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展?

韩茂莉:是这样的。我们把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所在的位置称之为农牧交错带。如果把它称之为“带”的话,就是说它可能在历史时期有些微变化。地球作为一颗行星,不断会有冷暖的变化。在没有工业污染和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的时候,几乎所有涉及冷暖的变化都是地球这颗行星自身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最敏感的地带就在农牧交错带。农牧交错带随着地球的冷暖变化,它可能向南移动,可能向北移动,但是根本的位置没有发生过变化。也就是说这条带的以东以南和以西以北本质上的环境没有受到过影响。这个农牧交错带,也就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直如此。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08: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地理通识《大地中国》:只有理解地理,才能理解历史

工人日报2023-04-10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没有地理就没有历史。历史决定思维的深度,地理决定视野的广度,理清地理问题,才能理解诸多历史大事件的根源、走向与结果,而这也是解读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地理学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大地中国》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雅特聘教授韩茂莉撰写的一部面向大众读者的历史地理通识,涵盖中国历史地理中的核心问题,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讲述大地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从来没有离开过地理。

4月7日,韩茂莉教授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晓珊,以“只有理解地理,才能理解历史”为主题,为读者朋友们开启了一次跨越历史时间与地理空间的壮游,与大家一起透过历史地理的视角看世界,从山川江河、文物古迹、社会人文中,看到流动的历史与鲜活的人。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历史地理

韩茂莉教授早年曾先后师从历史地理学者史念海、侯仁之先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与教学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并在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第一批国家一流课程。《大地中国》是她第一本写给大众的历史地理通识。

“将一种学术语言转变为大众语言,这就是《大地中国》在表述方式上的一个特征。”韩茂莉说:“谈到历史,我们总要说到过去的人与事,而这一切最终要落在大地上,让大家看到,在历史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地理。”

唐晓峰教授曾讲过,很多历史事件,只有把地理加上才完整明白,历史是一个侧面,地理也是一个侧面,合起来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学者史睿说:“《大地中国》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多向展开,让读者明白所有的历史人物必有其地理舞台,所有地理因素都是决定历史走向的重要条件。”

历史地理让我们从更大的时空视角,清晰地看到地理和历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一个国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历史,有这样的文化,看到地理对历史变革、文明发展的深刻影响。

中国大地上的故事与地理视角下的历史

中国拥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中国历史地理也涉及众多方向,韩茂莉从中选取了二十六个核心问题,涉及农业文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纵轴,以地理空间为横轴,呈现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大地中国》的故事从华夏文明的起源以及“何以中国”出发。“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意思是位于天下之中的国。韩茂莉说,最初的“中国”不是指政治空间,而是文化区域,即“华夏文化的核心区”。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中国”才逐渐摆脱了标定中心之地与华夏文化核心区的初意,成为国家、主权、国民的代表。

唐晓峰认为,“中国”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它与“九州”“五服”“江山”等中华世界独有的概念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地理世界,世界由此变成了一个文化的、活的东西,人们穿行在这些概念里,实际上就是穿行在一种文明之中。

谈及地理,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自然空间,而韩茂莉教授关注的则是基于自然地理区隔形成的文化地理。中国划分东西部的人文地理界线是她的研究重点之一,她认为无论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的“胡焕庸线”,还是两点千年前司马迁提出的龙门—碣石一线,这两条东西界线背后的决定性力量,实际上是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它界分了游牧与农耕区的边界,孕育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古代国家疆域的变迁。

除了宏观的问题,《大地中国》的视角也渗入到微观层面,进入人的生活之中。韩茂莉讲到了民居、讲到北京城,城市、建筑也是人文地理范畴中的重要问题。提到四合院,大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北京的四合院,而实际上,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四合院形制的建筑,而北京的四合院更与古代的城市规划有关。

《大地中国》从“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入手,讲述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由胡汉民族融合与南北文化统一的思路,解析隋代大运河的动因,透过历史地理的维度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读,就关系着我们对于历史、对于中华文明演进的底层逻辑认知。

行走在中国大地:历史地理与我们是切近的

《大地中国》不仅勾勒出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的脉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结合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来理解历史、认知世界的方式。

透过历史地理的视角,行走在中国大地上,平原、丘陵、山脉、江河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地理景观,而是可以再现为历史场景,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融汇在一个画面中。自然景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意义。

历史地理与我们切近相关,文明正是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交织中生发。

“历史地理学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基础知识的一个范畴。”唐晓峰说:“我相信,这本书会让很多人知识上升一个层次,保证他的知识不是空泛的,而是和中国的大地密切结合的。有了这份知识,再在中国大地上行走,就已经是一个不一样的人了。你会和这片土地的结合更加紧密,更加深刻。”

陈晓珊说:“中国的大地就像是这样一个舞台,几千年来人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成长,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舞台,人们改变了大地的面貌,改变了大地山川的样子,而大地它也在改变着人们。这种人物和环境之间互动的关系,就是我们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我们今天《大地中国》的研究内容。”

中国大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结合,塑造了一万年的文明史,只有充分认识脚下的大地,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与我们自身。(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俊宇)


《大地中国》:北大教授在地理课上讲什么?
来源:北京晚报2023-04-15 https://wenyi.gmw.cn/2023-04/15/content_36498679.htm
  作者:吴越

  北大教授的地理课究竟讲了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历史地理学有些陌生,我们学过地理、历史,但两门学科往往是割裂的。常见的历史叙述多以时间为线索,空间在其中是架空状态。实际上,任何历史过程的展开、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人物的登场,都无法脱离具体的地理空间,而且历史的脉络往往能够在地理空间中找到更深层次的逻辑。韩茂莉看来,将一种学术语言转变为大众语言,这就是《大地中国》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我们总要说到过去的人与事,一切最终要落在大地上,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地理。

  每逢农历三、八赶集日,通州张家湾的大集一大早就热闹非凡,食品杂货、生活用品、花鸟鱼虫、古玩绿植应有尽有。来逛大集的并非都是附近乡村的老年人,自从疫后回暖,网红经济乍起,在北京大大小小的集市中能见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市集并非随处都有,背后人与地理的互动,决定了市集的位置。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不是商业大国,农民们守着自家的田地,相对较为封闭。自家生产的产品,并不能维持每日交易的市场行为,于是隔段时间就有的定期集市在乡间蔚然成风。

  人类的需求也刺激着地理,乡村集市基本上形成于交通便利之处,在交通方便之处本就存在着各种交易,邻近村庄有买卖需求的人也会来到此处,人口聚集也就有了商机,久而久之,村民、商人、游客、旅人在这个交通便利的场所定期交易,一个综合型的大集市就此形成了。赶集在中国历史悠久,集市并非天天有,集市也并非处处有,哪天开,开在哪,这种时间与空间的问题,就形成了与历史有关的地理问题。

  中华文明为什么诞生于中原大地?为什么说关中地区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地理基础?为什么古代经济从北方移至南方?历史上,黄河下游为何发生多次重大改道?韩茂莉教授的《大地中国》就为此选取了二十六个核心问题,涉及农业文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纵轴,以地理空间为横轴,呈现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晏子春秋》提到,“橘逾淮为枳”,这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中国南北的环境差异。在中国以淮河为界,南北的气候差异明显,淮河以北属暖温带,淮河以南属亚热带。南方的气候为农作物提供了更多的热量,可以说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南方的地理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历史上,唐宋之前南方的农业技术远远落后于北方这又是为什么?

  韩茂莉为我们道出缘由,农业生产是人类劳动、自然环境与农作物三位一体共同成就的结果,在这三者中,人类劳动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技术取向,而技术取向则来自人类的需求。在史书上我们能看到,南方长期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尽管这里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但是在人口有限,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提高产量、增加收成的需求。

  在古人的观念里,人是依土地为生的,人们除非发生重大事情,否则一般不会离开家乡。促成中国南方发展的,实际上是战乱,中国北方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推动着北方人南下逃生。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分别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和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人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大量的粮食需求,这种需求直接刺激了南方的发展。

  结合南方的地理环境,人们在江南地区促使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重大改变。亚热带气候为南方土地提供了农作物复种的条件,使得一年内同一块土地上可种植的农作物不止播收一次,一年内多次种植就意味着能养活更多的人。而且,江南地区流行的稻麦复种轮作技术虽然始于江南,但关键的插秧技术却来自北方,正是北方技术的南移确定了南方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气候与农作物的三位一体作用下,使得南方逐渐成了中国的经济中心。

  无独有偶,书中“岭南的瘴气与珠玑巷移民”一章中,也提到了北人南迁给岭南也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区带来的发展。岭南地区大部分保持着南亚热带原生态的植被,森林茂密,树木遮天蔽日,各种动物繁多,潮湿的气候封闭的环境,使得大量动物、植物死掉后,就地腐烂逐渐形成弥漫的毒气,这严重阻碍了中原人口的移入。这一章内容分到了宋代的条目下,但细读文章,能发现即使是宋人对岭南的开发也极其有限,宋人也不得不调整这一地区的官员任用,当地知州的任期由定例的三年一任改为一年一任。在宋代人口达到一定密度的桂州、韶州、潮州、循州、连州、贺州等地,均处于翻越南岭进入两广的道路出口,与广州等海港城市的发展不同,这些地方有交通便利的优势,很多汉民到此即止,基于交通与中原的联系形成了城市、村落。这也为日后岭南地区的政治格局打下了基础,让人们了解为什么风景宜人的桂林能够长期成为岭南地区的首府。

  历史决定思维深度,地理决定视野广度,只有理清地理问题,才能了解历史大事的成因与走向,开拓不一样的视角。(吴越)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08: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教授韩茂莉新著《大地中国》:开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壮游
https://new.qq.com/rain/a/20230408A0794C00.html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没有地理就没有历史。历史决定思维的深度,地理决定视野的广度。《大地中国》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雅特聘教授韩茂莉撰写的一部面向大众读者的历史地理通识,涵盖中国历史地理中的核心问题,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讲述大地上的故事。

4月7日,韩茂莉教授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晓珊,共同做客北京PAGEONE书店,以“只有理解地理,才能理解历史”为主题,为读者朋友们开启了一次跨越历史时间与地理空间的壮游。


新书分享会现场

历史文化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地理

韩茂莉教授早年曾先后师从历史地理学者史念海、侯仁之先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与教学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并在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第一批国家一流课程。《大地中国》是她第一本写给大众的历史地理通识读本。


“将一种学术语言转变为大众语言,这就是《大地中国》在表述方式上的一个特征。”韩茂莉说:“谈到历史,我们总要说到过去的人与事,而这一切最终要落在大地上,让大家看到,在历史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地理。”

对于很多人来说,历史地理学有些陌生,我们学过地理、历史,但两门学科往往是割裂的。常见的历史叙述多以时间为线索,空间在其中是架空状态。实际上,任何历史过程的展开、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人物的登场,都无法脱离具体的地理空间,而且历史的脉络往往能够在地理空间中找到更深层次的逻辑。

唐晓峰教授曾讲过,很多历史事件,只有把地理加上才完整明白,历史是一个侧面,地理也是一个侧面,合起来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学者史睿说:“《大地中国》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多向展开,让读者明白所有的历史人物必有其地理舞台,所有地理因素都是决定历史走向的重要条件。”

中国大地上的故事与地理视角下的历史

中国拥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中国历史地理也涉及众多方向,韩茂莉从中选取了二十六个核心问题,涉及农业文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纵轴,以地理空间为横轴,呈现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韩茂莉

《大地中国》的故事从华夏文明的起源以及“何以中国”出发。“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意思是位于天下之中的国。韩茂莉说,最初的“中国”不是指政治空间,而是文化区域,即“华夏文化的核心区”。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中国”才逐渐摆脱了标定中心之地与华夏文化核心区的初意,成为国家、主权、国民的代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

唐晓峰认为,“中国”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它与“九州”“五服”“江山”等中华世界独有的概念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地理世界,世界由此变成了一个文化的、活的东西,人们穿行在这些概念里,实际上就是穿行在一种文明之中。

谈及地理,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自然空间,而韩茂莉教授关注的则是基于自然地理区隔形成的文化地理。中国划分东西部的人文地理界线是她的研究重点之一,她认为无论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的“胡焕庸线”,还是两千年前司马迁提出的龙门—碣石一线,这两条东西界线背后的决定性力量,实际上是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它界分了游牧与农耕区的边界,孕育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古代国家疆域的变迁。

韩茂莉说:“国家坚守的疆域底线不是军事要塞与锁钥之地,而是农业生产能够持续进行的地带—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这条线既是中原王朝守疆固土的底线,也是新生疆土拓延的起点。”

“关中”也是《大地中国》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关中地区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中部,在古代因地处函谷关、萧关、大散关、金锁关等众多关口之中而被称为“关中”,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秦统一天下的地理基础。此后,在“关中平原”这个地理概念上构建的“关陇集团”,又继续影响着中古中国历史的走向。

除了宏观的问题,《大地中国》的视角也渗入到微观层面,进入人的生活之中。韩茂莉讲到了民居、讲到北京城,城市、建筑也是人文地理范畴中的重要问题。提到四合院,大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北京的四合院,而实际上,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四合院形制的建筑,而北京的四合院更与古代的城市规划有关。

《大地中国》从“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入手,讲述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由胡汉民族融合与南北文化统一的思路,解析隋代大运河的动因,透过历史地理的维度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读,就关系着我们对于历史、对于中华文明演进的底层逻辑认知。

自然景观可以再现为历史场景

《大地中国》不仅勾勒出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的脉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结合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来理解历史、认知世界的方式。

透过历史地理的视角,行走在中国大地上,平原、丘陵、山脉、江河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地理景观,而是可以再现为历史场景,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融汇在一个画面中。自然景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意义。

同样的,人对自我归属的定义,也不再局限于地理区域。我们说自己是什么地方的人,通常是以行政区划的方式表达,但更深地印刻在我们身上的是地方文化习俗与生活经验,而这些都是基于自然地理条件,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是文化地理所赋予的。

历史地理与我们切近相关,文明正是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交织中生发。

“历史地理学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基础知识的一个范畴”,唐晓峰说:“我相信,这本书会让很多人知识上升一个层次,保证他的知识不是空泛的,而是和中国的大地密切结合的。有了这份知识,再在中国大地上行走,就已经是一个不一样的人了。你会和这片土地的结合更加紧密,更加深刻。”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晓珊

陈晓珊说:“中国的大地就像是这样一个舞台,几千年来人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成长,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舞台,人们改变了大地的面貌,改变了大地山川的样子,而大地它也在改变着人们。这种人物和环境之间互动的关系,就是我们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我们今天《大地中国》的研究内容。”

南都记者 黄茜







《大地中国》:大地上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https://www.360kuai.com/pc/99a03b8f817a29658?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大地上有什么,除了我们平日观望的风景,还布满了人类的足迹,从往古到今天,走过了漫长的历史。

回顾人类印在大地上的那些足迹,几乎涵括了历史中的所有场景。大地是我们的立足之地,也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之源。其实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没有离开过大地,从每一项具体的生产活动到抽象的哲学思考,即使今天我们已经走向太空,但最终服务的仍是脚下的大地。正是如此,以大地为落点,我们看到的不仅有谋求衣食之需的生产行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创造,还有交融在历史天空之下的政治、军事。大地上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每一段过往印在大地上,形成一道道色彩斑块,许许多多的斑块构成了大地万花筒。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置身其中的我们,也许面对浩瀚的历史文献、考古发掘的各类器物不觉稀奇,因为那是从儿时即已感知,并伴随我们一生的国家文化底蕴,听多了,看多了,就会觉得天经地义,本该如此。岂不知世界上只有四个文明古国,能够将自己国家的文明追溯至一万年前的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正是如此,言必称古希腊成为很多西方人的习惯,那也许是希图在文化的光环下获得一些历史的慰藉。历史不能再造,过去没有的就意味着永远不会有;未来却是可创造的,谁也无法预知未来谁将成为世界的主角。面对中国的过往,我们再次摇动大地万花筒,在历史的积淀中提取几种颜色。

在大地万花筒的多元色彩中,我选择了历史地理,并将二十六个专题汇集在《大地中国》中。侯仁之先生告诉我们,历史地理是“昨天、前天的地理”,今天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存在“过去时”,无论山川湖泊,还是城市乡村,都在时光的流程中从过去走向现在。

地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不是从来如此,但毫无疑问的是,纳入地理学的知识是最古老的。两百多万年前,人类的远祖立足在大地上,他们寻找食物,选择住所……在所有一切维系生存的活动中,首先获得的是地理知识,山在哪,水在哪。就这样人们踏出一条条道路,有了原始聚落,有了农业,大地上原本就有的山川湖泊间,又添加了许多属于人类创造的聚落、农田,于是古代地理学就在古埃及人、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古希腊人、中国人、古印度人、波斯人,以及阿拉伯人手中成为体系,此后经历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19 世纪,近代地理学终以科学的姿态立于学术之林。

大地上的一切通常归为地理学的研究范畴,而地理学又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分支,无论学科如何划分,其实真正研究的内容大凡是这样几类地理问题:第一,大地上原本就有的,如山地、河流、湖泊、沙漠、冰川等;第二,由人类创造的地理景观,城市、聚落、道路、工矿、农田等;第三类,在人类对于山川地貌应用中产生的地理,落在大地上却并无清楚的标识,政治、军事地理均具有这样的特征;第四,通过人类自身行为而构成的地理现象,最为典型的是社会地理、文化地理。无论哪一类地理问题,均具有无形或有形的空间,它们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规律,无疑是大地上最值得关注的现象。

历史地理将地理学的研究拉向过去,这门带着时间与空间双重属性的学科将历史的每一个瞬间落在大地上。收入《大地中国》中的二十六个专题,涉及历史地理各个领域,用不同的视角讲述着大地上的故事。

编辑/韩世容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08: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3-5-11 08:50 编辑

大地中国https://book.kongfz.com/476106/5814245334/

作者: 韩茂莉 著 ; 新经典 出品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4
版次:  1
ISBN:  9787549639359
定价:  6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277页
字数:  210.00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一词从何而来? 中.华文明为什么诞生于中原大地? 为什么说关中地区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地理基础? 历史.上,黄河下游源何发生多次重大改道? 为什么山东山西之间没有山脉相隔,却以山命名? 历史与地理密不可分,历史决定思维的深度,地理决定视野的广度。《大地中国》是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写给大家的历史地理通识,二十六个专题,贯通上下五千年,遍及南北东西,涵盖了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问题,是理解中国历史大脉络的一把钥匙。 侯仁之先生说,历史地理是“昨天、前天的地理”,本书将历史的时间体系纳入地理空间,依循山河地理,讲述历史.上的那些事,城市、农田、牧场、道路、关隘、江河、集市、寺庙,每个题目都是大地上的一块耀斑,虽然不能涵盖大地,却有着地理的魅力。

作者简介:
1955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地理。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首.批国家一.流课程。

目录:
前言 001

【新石器时代】

一万年前的世界与中国 005

第一次浪潮与中国 014

【周】

何以中国 032


【春秋战国】

从“三河为天下之中”到“陶,天下之中” 042

都江堰与天府宝地 050

往日山东、山西与今日山东、山西 058 ?


【秦】

何谓东西 065

秦统一的地理基础——关中 073


【汉】

河西走廊:东西部的咽喉 085


【三国两晋南北朝】

从云梦泽变迁看曹操败走华容道 096

川陕交通与诸葛亮的北伐路线 105

天下“王气”最重的地方——武川 114


【隋】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隋炀帝与大运河 122


【唐】

苏湖熟,天下足——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32

《西厢记》与汉传佛教寺院布局 141


【宋】

岭南的瘴气与珠玑巷移民 153


【元】

游牧时光:草原游牧方式 161

呼伦贝尔草原的传奇 171


【明】

六百年前美洲大陆的舶来品 179

绍兴师爷与那一方水土 188


【清】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重大改道 194

十里八村的盛会——赶集 208

英雄城——江孜 216


【近现代】

守江必守淮 223

四合院——东西南北的“家” 231

北京四合院与四合院文化 248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3 07:28 , Processed in 0.0786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