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压轴题(即第五大题)主要内容是“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这部分内容在下册课本52~53页有很好的阐述。但该内容并未列在考纲中,至少是未明确列入。 对照考试要求的“城市化”主题,内容要点中有:城市化进程;识记要求中有: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理解要求中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简单应用要求中有:分析某地城市化进程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可见,它的确是没有将“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列在考纲中,至少是未明确列入——这会是是我个人的理解偏差吗?
再参考百度文库中有关“专题21 城市化”的课件,也发现老师们在教学中多数不涉及“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至多是简单带过。再查各种试题集,在相关内容的试题编排中也是这样。这明显都是受考纲的影响,也反过来证明考纲中未列入“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共同认识。
如果大家认可以上论证,我倒要郑重声明:我并非要在这里做“试题超纲”一类抱怨。因为我知道:现在的命题本就侧重于能力考核、甚至还有“命题不拘泥于考纲”的说法。我想说的是:考纲虽有纲领性和权威性,但教学研究中死抱“考纲神圣”的观念,其实就大可不必。我倒是觉得考纲中、也就是课程标准中应将“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列入,包括“工业化率”的概念也应该收入其中。不将它们列入反倒是奇怪的,因为它本身是个重要而对教育大有益的内容,很能表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同时这些内容也契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正需要“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两轮驱动。
一般的说法是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即先有“课标”后有教材。其实,“课标”不可能凭空产生,二者的先后类似“鸡、蛋孰先”的悖论。优秀的教材、优秀而有启发性的试题为什么就不能反过来影响考纲呢?
类似地,我也觉得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许多优质课也非常值得被教材吸收。就我所见,许多优质课之所以优而且新颖,都是对教材做了相当程度的颠覆性处理,如位育中学那节影响颇大的“全球变暖”不正是与教材内容大异其趣么。它们内容新颖、编排有致、过程活跃而被交口称道,教材为什么要拒绝它们呢?果如是,地理教学研究是否就能够进入一种异常活跃的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