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教案里写了如下内容:
1、自然因素
(展示上海和新疆在中国地形图上的位置,中国气候分布图和上海、新疆的气候资料,水源分布图。说明人口分布与气候、地形和水源、土壤之间的关系。)
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分布图,说明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展示巴西的城市分布、巴西气候地形分布图,说明热带地区的特殊性。展示塔里木盆地人口分布图,说明干旱区人口分布受水源影响显著。
展示塔中镇所在位置,对照气候地形图,分析塔中人口分布的原因。展示中国矿业城市分布图,了解中国矿业城市的分布。阅读课本知识创,了解吉隆坡的形成。
问题在哪里呢?人口分布因素是学生第二次学习跟影响因素有关的内容,不太了解怎么去分析问题。但是我给出了相关的地图,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状况等等。还是我给的信息太过笼统,应该分别给出两个地区的相关信息,这可能是分析不出的重要原因。学生的学情也是重要的原因,我的信息给得太快太集中,但是学生本来却对这些知识根本没有任何了解。而我却从他们知道的角度,进行了准备,我试图通过一个案例分析题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影响因素有哪些,但是这节课却是一节新授课。太久不对自己分析,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走向了何方。
在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准备起来更是困难重重,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这些要跟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但是我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和方法。交通运输和政治文化可能讲起来会比较简单点。对于像影响因素这样的知识点,怎样讲才是最好的呢?后面还有城市、农业、工业,怎么办?
第三部分的人口合理容量,本来就准备按枯燥的方法讲,举一个例子,通过不同资源供养的人口数量,来区分开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但是真的有点枯燥,说到底对于还什么都不用担心的学生来说地球怎么样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切身之痛是没法理解的。这时候研讨就很重要了,其实也没怎么研讨,同事就告诉我你可以用他们回家的中巴车来类比啊!真是醍醐灌顶啊!有了这个例子,不仅概念变得简单,而且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变得很有必要!又想到这几天看的一本书:销售不是用一些高深的词汇去吓退消费者,而是让消费者感觉到这个产品对他来说有什么用,为什么你必不可少。一场展销会或者演讲不告诉观众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那谁都懒得听。这个道理也许在我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心里知道,但是现在却似乎忘了!
这又是一片没有结尾的小记,不太会写,慢慢会写的……
今天刚讲了环境人口容量,感觉这个班的学生接受得还可以!关于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觉得应该充分的运用上海和新疆的例子,但是上海可能了解得还算多,新疆在我只是新疆而已,没有太深的了解。讲到社会经济条件以西安为例,但是用到时才知道自己对这个城市的了解如此少,西安之于我只是个六朝古都而已,其他的很难说得很清晰,大概而已,这是一直以来的病,求广不求细!越教越觉得要读书,书海漫漫,没有方向觉得自己又要读专业一点的,又要读科普类的,暂且可读则读,对于读书少的人来说,什么都是新知识。另外很久不做高考题了,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进行的,做题也能积累信息,回炉知识体系!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2-3 09:01 , Processed in 0.0619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