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为了能去今天上午在重庆市南川道南中学开展重庆市高三二轮复习研讨会学习,一大清早就从重庆出发,不过在路上还是堵车了,等到达道南中学的时候已经是九点半左右了,因而错过了道南中学老师的第一堂讲地质灾害的展示课,正好赶上巴蜀中学杨华老师的展示课《喀斯特地貌的形态、成因和影响》
学习了杨华老师的这节课,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形式简洁有效,深入挖掘,思维培养,注重实效。这节课程中的主线就是以题为引,深度挖掘。每个知识点的带入,知识点之间的贯穿,都利用了非常好的选题作为承接,整个课程的深度挖掘得非常好,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来具体说一下我的感受。
第一个选题,是今年重庆一诊考试旅游地理选做题,黔东南大利侗寨的水质优良的原因,其实刚开始觉得这个题和本节课的主题卡斯特的唯一联系就是该地区属于卡斯特地形区,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后面杨华老师的深入剖析,却令人眼前一亮,首先是他提问为什么该地会有茂密的植被,因为喀斯特地区的条件使得植被生长困难,该地情况不符合喀斯特地区的特征,另一方面就是该地水质优良和石灰岩有没有必然联系?是不是因为石灰岩地区的水沉淀作用强?这两个问题是我之前从未思考过的,关于这些问题,她在后面又用一个视屏展示了考题中的地区并非是石灰岩地区,原因是该地石灰岩沉积较薄,被风化后,下面的砂岩出露,所以当地水质优良和石灰岩没有任何关系。杨老师的地理精神和求真态度让我既惭愧又敬佩。
在整个课程中不仅对知识点概念进行了深入讲解,同时特别注意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PS我觉得自己的思维在很多方面也需要赶紧进一步培养,不然怎么去引导学生培养地理思维),并且对新闻或者说最新信息的利用也很好,课程中出现了一些关于喀斯特地区相关的数据和新闻,例如石漠化面积,射电望远镜在喀斯特天坑洼地的建设等等。
最后就是在教学语言方面,杨老师的语言精练,语气语调优雅但又不失起伏,情绪调动好。我想到了自己在教学的时候,总是没有过多的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多时候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这就是语言的精练性和精确性不够强,容易在教学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每次的学习看到被人的闪光点,都让我受益匪浅,也非常感谢这些老师能够给我们我们学习进步的机会。
后面附上课件照片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23 03:49 , Processed in 0.0638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