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zhangjiahu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2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进修作业(续一)

已有 320 次阅读2008-10-12 02:06

 

谈“模糊推断”在近年来高考解题中的应用(续)

淮南二中  张家琥

 

......

2.12题的解析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B!而它却恰恰是与正确选项D(秋季)最接近的春季(也不一定是“初春”,农历二月应该到了34月份了),这也是本组题最难之处(07全国Ⅰ卷第8题类似的季节判断就根本不存在这一难点),否则怎能有0.177的难度系数!而此题错选率最高的也应该就是B选项。本人的解析如下:

以③温度曲线定季节只能确定AC二项的错误,BD所表示的春、秋二季是不能从温度上区别的,这就是本题的“模糊”之处。春、秋二季的区别应该是“分别处于冬、夏二季之后” ( 或分别处于夏、冬二季之前) !这是甄别BD选项的关键所在。而水下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特征是能够提供前一阶段水面状况的!曲线②盐度在水下10米深处有一低值段,说明此处的水面刚经历的是一个盐度最低的季节,现表层海水盐度值正在升高,故应是夏季(长江汛期)后的秋季,而不应该是夏季前的春季。另外一种解题方法则是根据曲线①叶绿素在水下15米深处有一高值段,说明此处的水面刚经历的是一个叶绿素含量最高的夏季(光合作用,此非“生物”综合,该属“常识”)。本人认为这才是本组题的“题眼”所在,甚至还是整套试题的“亮点”。此解题技能也正揭示了本人所推崇的“模糊推断”之内涵。

 

二、06全国文综乙卷

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于13日18时46分。读图3,完成9~11题。

9.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
A
.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
.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
C
.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

10.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
A
.地方时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D.西8区的区时
11
.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
  A
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答案]C  B  C

[专家解析]①此次日偏食发生于10月,阿拉斯加州昼短夜长;②日偏食(包括所有类型的日食)一定发生在白天;③哈尔滨日食结束时间为14日10时57分,此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则可算出两地相差18小时,而哈尔滨用的是东8区区时,根据区时计算“东加西减”原则,可知阿拉斯加州所用时间为西10区区时。综合以上分析,当阿拉斯加州日偏食开始时(17时55分),甲地(150°W)已经入夜,因此,甲地看不到日偏食,而处于甲地西侧的乙地由于地方时晚于西10区区时,则能看到日偏食。

    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应在甲地西侧乙地附近,位于东西经180°,其地方时与阿拉斯加州区时(西10区)相差约2小时。

命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计算及昼夜长短变化等规律的掌握。

——摘自《5·3地理》2008年B版(教P31)

[个人见解]此解析太过简略,还可找到一些更详细的。但多数都认为11很简单,甚至有权威还认为此题为送分题。本人不敢苟同,我觉得此题应该是本组题中,甚至是整套试题中最难的一题,尤其是对B选项的排除!倒是凭着感觉(也算是“模糊推断”吧)很容易直接选中C选项,但“感觉”是不能做为解题依据的,更是不可相信的。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解单项选择题的“概率法”,但不能教给学生靠碰巧的“矇”法。本人解析如下:

1.领会题意

  此题给出看似相悖的2个日期及多达5个时间,均为有用数据,既使前2个时间,也说明了日偏食在地球上正处于一个时间逐渐缩短的时期(哈尔滨1h37min,阿拉斯加州只有不到1小时),这就可以排除诸如当地是否在第二天还会有日偏食现象的可能。这么多的数据如何在题目中使用,这也是此组题难度很高的原因之一。

  阿拉斯加在哈尔滨以东,阿拉斯加时间和哈尔滨所用的北京时间时差6小时,当地使用的是西十区区时,则第10题答案为B

     题目给出日偏食先在14日的哈尔滨出现,后在13日的阿拉斯加出现,这是日界线的缘故。其先后出现的顺序为自西向东,所持续的时间由长变短,与日期无关。

  观察日偏食必须在白天。

  1014日,刚进入冬半年20天,北半球昼长夜短,虽然全球昼夜均相差不大,但根据我们中纬度地区日常的体验(“模糊”)60°N纬度之高,足以使其昼夜之差可达1小时左右。则第9题中甲地日偏食开始的时间1755分肯定已经日落!而在此地历时不到1小时的日偏食的结束,更是无法看到,故其答案只能选C

2.11题。

  先假设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反证法),则满足“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02小时的地方分别对应的就是甲、乙两地(所在的位置分别为150°W180°附近),而BD选项相差的13小时之地,可设其为丙(西十一区的165°W附近)、丁(东十一区的165°E附近,如图)

  再检验甲、乙、丙、丁四地是否是“阿拉斯加州”,并在阿拉斯加州时间1846(西十区的标准时)是否“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即:它们此时是否已经日落)

据第9题的分析,甲地已日落,A错;根据日界线的弯曲,可以认为属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并使用其标准时间的地区已伸入到东十一时区(如图,呈三角形的P阴影区域),但也仅局限在其最东侧的时区界线172.5°E附近,离满足3小时条件的165°E相差甚远(也是“模糊”),故丁地一定不在阿拉斯加州,D错。(此两项较易判断其错误,但也要给出理由,特别是要用到有关“日界线”的弯曲特点,需要考生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而从图中给出的日界线来看,P区域应该是原题刻意要凸显之处。我也认为这是本题的“题眼”所在。)

最关键的B选项,即有可能是165°W附近的丙地,若其满足条件,则其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区1846分,对应的地方时为1746分。这个时间丙地是否已经日落要比“甲地看不到日偏食的开始”更难以确定,只要满足1013日此地昼长≥11h32min即可。但60°N在秋分过去20多天后不会只有这么短的昼夜之差(这也只能靠考生的“模糊推断”能力了),即“1013日此地昼长≥11h32min(接近昼夜等长)不成立,B错。

实际这篇报道,也就是地方时比当地标准时间晚()2小时左右的乙地所观测到的,并由此导致一系列关于日期和时间上的“匪夷所思”的现象。而C选项的正确,也应给予说明。同上,这个时刻乙地地方时是1646分,若没有日落,只要满足1013日昼长≥9h32min(夜长≤14h28min)即可。毕竟秋分才过20来天,即使60°N纬度较高(也不是很高),其昼夜之差也不可能达到14h28min9h32min=5小时左右(这还是要用上“模糊推断”)

(07、08年试题分析未完待叙)


三、07全国Ⅰ卷

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点,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      C.75°      D.85°

8.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图4

[答案]B  C  A

[专家解析]6.首先从题干可获取信息,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现象,因此此时北极附近是极夜现象,再根据资料中提到的弧线b为晨昏线,N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考虑得出b线以北应为夜,b线以南应为昼。M是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零。所以M点所在经线时间应该是12点;最后根据材料中给出的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判断出M、P经度差为45,且P又在M在东侧,所以P地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5时。

命题思路:此题一方面考查地球公转、自转中涉及到的地方时的计算,经纬网的识读及晨昏线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侧重考查了学生驾驭地图的能力,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点应用在地图中,因此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理解能力。

7.此题先从题干中得知此时为7月份,分析得出北极附近应为极昼现象,那么晨昏线中b线以北就为昼,b线以南为夜,M点为极昼的最低纬度,其次从选项上看,先排除A、B两个选项,因为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必然在66°34′~90°之间,最后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从C、D中选出正确答案。由于太阳直射点在6月22日直射23°26′N,66°34′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在9月23日直射赤道,三个月的时间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了23°26′,那么每个月只能向南移动不到8度,到7月底最多也只移动10度左右,不可能移到5°N,只有太阳直射5°N时,85°N才会是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所以排除D选项。

命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两个主要知识点。一个是太阳直射的移动问题,另一个是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变化。二者之间有一个关系:太阳直射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互余。

8.从题中可知Q为0°经线,那么结合材料可知,P为90°E,M点为45°E。M点为晨昏线的最高纬度,因此它有可能是夜半球中间经线即0点,也可能是昼半球中间经线即12点。假设M点为12点,那么北京时间应该为15点,在12点以后不会是日出,所以M点为0点,则北京时间为5点,5点日出,说明昼长夜短,应为夏季。再结合四个选项,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说明当地应该是比较干燥、温度又高的季节,且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当时是北半球夏季,因此A是正确答案。而B选项应是在北半球秋季,C选项为北半球春季,D选项为北半球冬季。

命题思路:此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不同季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判断,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考查昼夜长短的判断、时间的计算问题和读图能力。

——摘自《5·3地理》2008年B版(教P59)

[个人见解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阳光 2008-10-12 09:33
欢迎刘老师带来的高手,淮南真藏龙卧虎之地也。刘老师一直致力于网络教研,如今带领强兵强将将常规教研搬到网上,真乃星韵之幸!
回复 zhangjiahu 2008-10-12 21:35
阳光: 只要不是“龙虎斗”就好了! 哈哈:qlzhu2003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 19:03 , Processed in 0.0744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