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蜗牛的目标 http://xingyun.org.cn/?333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由《自卑和和超越》想到的

热度 1已有 345 次阅读2016-5-29 14:28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阿弗雷德.阿德勒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奥地利的的精神病学家,《自卑与超越》被认为人类个体心理学最卓越的的作品.他的一生阅历丰富,磨难颇多。他在幼年时期患上了佝偻病,看上去又矮又丑,又曾在5岁那年患上肺炎险些丧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之间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折并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超越自己,1895年获得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医生;1926年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他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向大量专业和非专业人士进行展示和传授,从此名声大振。

1.        现对本书的核心观点进行摘抄:首先作者提出第一个观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接下去作者列出人生必须面对的3大制约—1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2 我们每个人必须和其他人联系,3 人类有男有女;个体心理学发现人类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为3: 职业,交往和两性问题。

a)        精神病人,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之所以容易失败是因为他们在处理职业,社交和两性问题时,从不寻求他人的帮助,他们对社会生活没有兴趣且缺乏安全感;在他们心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个人理想其他人无法从中共享。

b)       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和合作。祖先留给我们土地,建筑和道路,还有很多无形的资产----哲学,科学,艺术的形式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c)        千百年来很多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人类的贡献,所以他们开始让自己关心和帮助别人。

d)       心理学,与生理学,生物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能利用我们对意义的理解,来理解人类的活动以及人类发展的趋势,从而让人类更幸福。

e)        实际上,任何经验都无法与感情比拟,母亲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一出生感受到对自己的依赖之情,她可以让这种感情范围,直至周围的每一件事物。如果母亲没有完成这一件任务,也就是没有让孩子对周围产生兴趣并形成合作和互助的情感。,那么孩子很难形成对社会的关注,也很难再有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人人都有,但这却是经过培养才得以实现的,否则无法尽情地展现出来,

f)         如果我们对一个被人忽视,不受欢迎和没人理睬的孩子进行研究,可能发现,他们从来没有·与人合作的意识,他们就像与世隔绝了,不能很好的和人沟通,对互助互爱更是一窍不通。事实证明:被人忽视的孩子根本没有对人的依赖感。

g)        通过研究证明,做梦和想象是很有用处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早期的记忆对于我们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h)       心灵和肉体的冲突:精神影响着身体的形态和发育,身体反过来也会影响着精神的不足。

i)          幻想和识别是预测未来的一种方式,还可以激发人的感知,使身体受他的支配。感知由个体的目标和人生态度所决定。

j)          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会对身体的发育造成持续的影响。

k)        理解一个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看他的合作能力如何。

l)          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可是如果我们充满信心,用简单实际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自卑感可以慢慢消除。

m)     自卑感就是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就会产生自卑情结。

n)       正是对优越感的追求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它是我们每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源泉。一个人追求卓越感中有很大的社会责任感,他就不会犯很大的错误。

o)       人对优越感的追求是决定他整体性格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在他精神发育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可以看到这种追求,任何的表现----都是由奋斗的动机上,每一次的错误都可以从之后千万次表中纠正过来,将一种表现放在整体中去了解。

p)       人的精神世界中,只有记忆透露出人的真情。记忆就像他的影子,时时提醒自身的限制和环境的意义。每个人都会从记忆中找出他认为有用的进行保存。这些记忆成了他的人生故事,他利用过去的经验让自己以一种成熟的态度迎接未来。

q)       人的记忆和生活方式绝不会背道而驰。

r)         记忆和梦都是受人生态度所支配的。梦是由象征和隐喻构成的。

s)         性格培养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帮助孩子的家长纠错。老师把自当成孩子的一个母亲。老师若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要知道这个孩子以前对什么感兴趣,并且要告诉他不管是他以前感兴趣的方面还是其他方面,他都会去的很好的成就。如果孩子对一件事充满信心,那么对其他事情也同样有信心。找到孩子的兴趣并正确的引导。

t)         在学校里,优等生,中等生和劣等生的成绩总是在自己的范围内徘徊不变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束缚了自己的能力,他们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是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的发展,老师和孩子都不应该拿这句话作为理由:遗传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和能力。

u)       遗传决定成长的迷信观点是教育领域中各种错误中最大的。

v)        罪犯不会关心人,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合作精神,但是如果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就会犯罪。

w)      即使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仍应保持合作和关爱的精神。

x)        在文明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所享用的一切都是为人类做贡献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如果我们之间没有合作,没有感情没有奉献,人生就只能是一片荒地。只有甘于奉献的人才会有所成就,并为后人所铭记,如果在这一点上教育孩子,那么他们长大后必定愿意与人合作。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畏缩而是勇敢面对并采取最佳的办法解决问题。

y)        友情是婚姻的保证。在与人交往中孩子们学会了怎样与人沟通,怎样分享他人的快乐和忧伤。

现在谈谈我的观点和收获

这本书是我给女儿一次开家长会时,一位幼儿园的园长推荐的,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强调合作。的确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想获得成功和幸福就必须学会和人合作。

想要与人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每个人成长与一定的家庭之中,父母对我们的态度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对我们的一生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校,单位,社会环境等等。在中国人的文化里与人合作可不是优良的历史传统,中国人的历史传统是“胜负定英雄”,“窝里斗;缺乏合作精神,强调个人的荣辱得失;可以说3个中国人在一起就难免有各种冲突,最大问题可能是谁也看不惯谁;还有中国的历史上周瑜就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可以说他气量窄,也可以说他是缺乏合作精神。在现代中国的社会中---比较风日益盛行,比谁美,比谁有钱,比谁的爸爸官大;其次社会“蔑视”风气日益盛行,富的看不起穷得,美的看不起丑的,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东部的看低西部的,坐办公室的看不起打扫卫生的。。。。。,这样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气中,合作是一件困难的事。学校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碍于观念和效果,很多老师只有在开课时才舍得用。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怎样学会与人合作呢?首先发扬“泛爱众“的精神,我们的祖先也给我们流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弟子规,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基督教说你得敌人打了你的左脸,那么把右脸递给他打“,智者说”尊重和你不同的人,还有智者告诉我们:”放下自我,从大局出发,从外向内看问题“;还有其次想想看我们的一些”敌人“,无论他们的言行是多么的可恶或者无理,那么请问你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吗?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吗?他们的需求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把别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摆在同一个天平上,那么很多人际关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想明白了这些,那么怎么样“敌人“们达到共赢的局面就是很容易达到的。

  谁是我们的合作对象呢,我们的父母,孩子,配偶,同事,学生,陌生人。。。。。。或者我们每个人都是推销员----推销我们的的观点和价值观,如果我们摆在销售的位置,对我们的学生和孩子可能就会宽容和爱护的多,而不是随时在指责和批评。还有换个角度说,学生可以说是老师的衣食父母,如果没有学生,我们不就失业了吗?

   再谈谈记忆,很多人都常常记得别人如何冒犯他,而不记别人的好,一天一位同事在和她的妈妈说话时泪流满面,她的妈妈得了癌症,她因为工作忙只2天没给妈妈打电话,她妈妈就不停地在电话里数落她,把所有芝麻绿豆的小事全部搬出来,同事说:我对她好她不记得,只记得我对她的坏处。“很多的负面记忆中可能只是我们负面心理的筛选结果,这些负面的记忆像毒瘤一样吞噬着我们的正能量,所以我们应该重新有意识从积极面去解释和遗忘一些让我们耿耿于怀的负面记忆。

最后说说相信,在学校里,优等生,中等生和劣等生的成绩总是在自己的范围内徘徊不变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束缚了自己的能力,他们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是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的发展,老师和孩子都不应该拿这句话作为理由:遗传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和能力。我们相信一个孩子并对他抱有期望时,我们的眼神,动作,表情都会告诉他我们对他的感受,年幼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来自老师和家长。相信什么,什么就常常会发生。曾经看过一本书上说孩子最大的成长动力就是老师和家长的信任,信任来自于心而不是嘴。就像爱迪生的妈妈,或者是爱因斯坦的爸爸。几年前一位同事的孩子把饭费请同学吃肯德基,这位同事就当着办公室所有老师的面数落儿子扫大街的货。。。。。优雅的灵魂总是安全的,如果我们这些教育孩子和学生,他们就永远找不到优越感和自信,永远生活在恐惧和自卑中,内在是非曲直也很难建立起来;这样的孩子永远不会有完整完善的人格。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叶片水滴 2016-6-2 08:30
负面记忆确实很可怕,如果反复强化的话,自己会越来越觉得沮丧,然后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和别人交流,简直就是心理的恶性循环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5 16:22 , Processed in 0.0824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