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玩摄影的人肯定有过这样的体会:我等啊等,期待出现我想要的构图,对!那个红衣女子走进我的镜框了!结果在“咔嚓”按下快门的时候,突然有一辆车开过眼前,破坏了构图,而红衣女子也就消失在了视野里。没能留住的美便在摄影者心中留下遗憾。但有时,也会有这样的馈赠:突然看到了一只鸟停在一朵花上,我马上拿出相机咔嚓!虽然都没有经过特别仔细地对焦,但拍出了一张有生命力的好照片基本够自己乐呵一整天。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开始有目的地想要做出什么的时候,无形中会想要操纵一切。在拍照的时候,我们可能想要操纵的是在镜头框框里的布景,用挑剔的眼光拍了这张,回看一下,摇摇头再拍下一张;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则可能想要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用极其期待的眼光看着教室里的孩子们:你们给我一个我想要的回答吧!课堂里所有我设计到的地方都要面面俱到,每个点就算没有人提,我也一定要把它拎出来以防漏掉变得不完美。但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后,我开始慢慢理解,或许正是这种存在于课堂设计之外的声音,才是让课程本身能不断升华的源泉。
所以在课堂中我们更需要聆听学生的回答(包括私底下的轻声呼应),这种就地取材式的授课形式,并不按照教案一步步来,而是让参与课堂的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体,会使得参与式课堂的效果更好地提升,并且活动环节也显得更有意义。每每出现这样的教学细节总是让我十分地惊喜,赶紧记在心里,兴许下次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可以作为引导思路的案例。
并且让我不断思考并意识到:我既是一个设计者或者传道者,但同时我也是一个学习者。我在学习用学生的角度和思维来表达我自己的课堂,我发现了他们的世界让我对现有的世界有了更多的热情和惊喜。这些,并不是通过苛求课堂设计就能够达到的,而是不断实践,积累和快速消化课堂对话,最终能够给予自己课堂的馈赠。课堂,其实就跟艺术一样,因为这些偶然而精彩。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3 05:30 , Processed in 0.0583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