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张昕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78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三种解法攻克地球运动难题(发表于《湖北招生考试》杂志2010年12月上旬刊P51-52页)

热度 5已有 1050 次阅读2011-9-27 22:30 |个人分类:张昕原创论文档案室|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投影, 运动, 全国高考, 湖北省, 武汉市, 投影, 运动, 全国高考, 湖北省, 武汉市, 投影, 运动, 全国高考, 湖北省, 武汉市, 投影, 运动, 全国高考, 湖北省, 武汉市, 投影, 运动, 全国高考, 湖北省, 武汉市

三种解法攻克地球运动难题

张昕 方福新 (湖北省武汉市)


【真题回放】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

D. 低于M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本组题主要综合考查地球仪、晨昏线、季节判断、昼长变化、不同视角的光照图等地球运动中六个方面的知识。

有关地球运动试题,一直是广大高中文科生由地理“理想王国”步入“自由王国”时的一道最难跨过的门坎,并常常将其列为复习阶段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许多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学生,就由于地球运动试题屡战屡败,而基本放弃对该内容的攻坚复习,甚至把《地球运动专题》作为“机动内容”,排在最后,要视具体复习时间充裕与否而取舍。

在复习备考中,许多学生只用一种解法,往往难以适应和应对地球运动“难题”。 以下是笔者在平时教学中一直给学生推荐的三种解题方法,可以攻克此类难题。

一、最传统的解法——现场图解法

鉴于地理试题几乎无图不成题的特征,许多学生已经知道解答地理试题时,往往需要图文结合、图图转化。所以,现场图解法是解答地球运动题时最传统的方法。其特点如下:

优势显著:其一,为平时备考减负——现场画图推导,只需记忆少量主干知识,从而节约大量时间,为平时学习和备考减负。其二,解题形象直观——直观画出平时积累的重要图形,容易上手,如,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二分二至日光照图。

缺点明显:其一,绘图费时——图解法即使只用绘课本熟悉的图形,也比较费时。其二,转化吃力——过去的高考题“以知识立意为主”,基本上是直接考查课本二分二至日的固定光照图及其简单变式图;现在的高考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简化和变形太大,现场画图法很难还原出课本基础图。那么,在图图转换时,如果找不到要转化的母图,仍然会一筹莫展,难以找到切入点。

运用图解法解析这组题如下:

9题,第一步,根据题干条件,将已知图3的局部图转化成完整图(见图甲)。第二步,根据图3和图甲中的纬线m是一条直线,符合常见侧视光照图习惯,从而判断空中的R点与纬线m所在的纬线圈在同一个平面。第三步,判断S点的位置时,根据R点在地表的投影为S点,结合地球仪知识:S点必须经过R与地心O的连线OP,可以直观判断S点的纬度低于M地和N地,所以D项正确。

10题,第一步,将图3的局部简图还原完整的侧视光照图(见图乙)。

由题干中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可知粗曲线n以南为夜,以北为昼,北半球发生极昼,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步,由四个备选项的季节特征,很容易判断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的季节,正是其地中海气候的夏季,也是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的干燥少雨时期,所以B项正确。

11题,第一步,观察画出的图乙,mn两条线的两交点间距离,即纬线与晨昏线的两个交点间的昼长(或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排除AB两项。第二步,若R沿直线RS上升,观察者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的平面之上时,则观察视角类似于极点俯视图, m纬线则如图丙60°N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即与n晨昏线弯曲方向相反,所以C项正确。

二、最灵活的解法——题组倒推排除法

排除法许多人经常使用,其优势有二:其一,正面困难,侧面排除——用其它方法从正面解题较困难,找不到正面解题的切入点时,从备选项出发逐项排查;其二,常规费时,排除提速——常规解题法,往往速度慢,费时多。

许多人惧怕地球运动类试题,就是因为往往一个题组彼此密切相关,如果第一小题出错,后面的答案往往一错到底

既然如此,我们解题时不能“顺藤摸瓜”,只能 “顺瓜摸藤”,即不从第一题开始解答,而是从本组题中的后面某题开始,再倒推出前面题答案。比如,先由中间的第10题开始,再做前后两题。

“题组倒推法”的具体解法如下:

9题的光照图读不懂,或太麻烦,先从第10题的四个季节分明的备选项出发,轻松判断BCD三项的时间分别为北半球的夏季、冬季、冬季,再根据单项选择排除季节相同的CD两项,从而判断正确答案为季节惟一的B项。

再回头解答第9题时,先根据第10题的A项错误,初步判断该时期与“S地的白昼比N地长”相反,即北半球夏季S地的白昼比N地短,从而确定S地纬度低于M地,即第9D项正确。

三、最快捷的解法——考场实物模型法

地球运动题的常规解法需要画图,其实,完全可以创新解题方法——考场实物模型法。有人很奇怪,说“实物模型法”我们在课内外学习中,并不陌生,但考场哪能够带模型进去呢?

看看下面的一组“实物模型”,你就会不会奇怪了。

 

 

 

 

     以上四幅实物模型,不仅能够被允许带进任何考场,而且能够随身携带,甚至终生携带的简易模型,名称可以叫作“握拳地球仪”、“矿泉水瓶地球仪”。

“考场实物模型法”的具体解法如下:

9题,观察图①或图③,为简单地球仪实物模型侧视图,能够既直观又快捷地判断S点的纬度低于M地和N地,所以D项正确。

10题,A项中S地与N地的昼长,也能够由图①或图③的实物模型对比出来。

11题,观察图②或图④,为转动后的极点俯视“实物模型”。观察对比侧视和俯视的①与②、④与③,就能够直观地判断纬线形状的变化——由直线变为图②、图④中与n线弯曲方向相反的曲线。所以C项正确。

【备考策略】

对比三种解法,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解法刷新:所谓“难题”不一定真难,关键是需要解题方法的不断“刷新”,才能化难为易。熟练运用电脑的人都了解一个常识:时常对页面刷新,才能加快速度。否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往往卡壳、死机。

同理,地理试题在不断更新,解题方法也要不断“刷新”。解题方法是解题的杀毒软件,软件只有不断地升级,才能防止新题型的“病毒”复制,使你解题死机。如果仅用过期软件杀毒,哪能解决问题呢?因此,在复习备考和平时的地理学习中,不能仅仅只是跟着教材和资料,亦步亦趋地前进。

第二,必胜信心:所谓“难题”不一定每一次、每一题都难,因为一组题中,各小题的难度系数或者选择题的四个备选项的难度系数是不相同的。一定要有必胜的自信心,否则,就会像条件反射一样,看到地球运动题就胆怯和自卑地举起双手。

第三,方法综合:某种方法,也许很多人开始时很不习惯。但应该学会一题多解,在对比“多解”中,逐步适应和习惯,然后,择优录取最好的方法。同时,学会在一题多解中训练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从而提高地理分析能力和解题速度。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wangfei 2011-9-28 06:50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许多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学生,就由于地球运动试题屡战屡败,而基本放弃对该内容的攻坚复习,甚至把《地球运动专题》作为“机动内容”,排在最后,要视具体复习时间充裕与否而取舍。"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有这类破题的结果。
回复 长江口口 2011-9-28 07:55
wangfei: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许多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学生,就由于地球运动试题屡战屡败,而基本放弃对该内容的攻坚复习,甚至把《地球运动专题》作为“机动内容 ...
同感,这类变态的破题,是命题者躲在阴暗角落弄出来的烂题,不值得研究。
回复 zbzhg 2011-9-28 09:52
“地球运动试题屡战屡败,而基本放弃对该内容的攻坚”都是变态的臭题惹的祸,这类题目有问就讲,不问不讲,随讲随骂,不骂不讲!
回复 王智勇 2011-9-28 17:33
没有实用价值的试题,不研究也不行,学生要问的!要在考场上用实物来演示可能老师也做不到的!
回复 西瓜 2011-9-28 19:08
额,这种题确实是为难学生了,即便是老师做起来也很不容易。
课标讲“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真不知道学习这些对生活有啥用处。
回复 张昕 2011-9-28 21:21
王智勇: 没有实用价值的试题,不研究也不行,学生要问的!要在考场上用实物来演示可能老师也做不到的!
考场实物“地球仪”,还是地理解题的模拟化。如果不是臭题,还是要运用的哟!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0 14:17 , Processed in 0.0790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