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xhxjh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7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第二章 第二节 兴化现代旅游资源及其分布(二)

已有 810 次阅读2011-8-29 21:29 |个人分类:兴化旅游地理|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九、兴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化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6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兴化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从采猎文明至农耕文明到现代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勤劳智慧的兴化人民创造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中,兴化竹泓木船制造工艺赫然在目,成为“国”字号“非遗”品牌,传统音乐“茅山号子”于2010年也成为“国”字号“非遗”品牌。2009年,在江苏省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兴化民间文学“施耐庵与《水浒》传说”、传统舞蹈“沙沟板凳龙”等榜上有名。此外兴化有列入本地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列入泰州市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

1.竹泓木船:据史料记载,兴化竹泓镇曾经是一个出海口,早在宋代范仲淹修筑“范公堤”之前,就有了以制作沿海捕捞渔船为主的手工作坊,制作拉网船、海溜子等木船。进入明朝以后,手工作坊以抽穗农用船和内河捕捞渔船为主。到清朝末年,竹泓木船制造已成气候,工艺更加精良完善。今天,当你走进竹泓镇,仍可闻听那响彻街巷的“叮叮当当”的造船声。目前,竹泓专业从事木船生产的有60户,年产各类小木船近4000条,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景区观光旅游等,有些旅游画舫还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并远销国外。

2.茅山号子:茅山号子是兴化农村一种历史久远的劳作号子,主要为农村妇女在插秧时即兴歌唱,或以比歌形式唱和,歌词质朴,调子既具琅琅上口的特点又有婉转的拖腔,因此此号子的形成年代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解放初期,兴化茅山镇民歌手朱香琳曾将茅山号子唱进中南海,并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银质奖,由此名享全国。近年来,更受到影视界与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3. 施耐庵与《水浒》传说:《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耐庵也被誉为中国长篇章回小说之父。施耐庵及《水浒》的传说广为流传,不仅具有广泛的趣味性,让人们在茶余饭后欣赏,丰富文化生活,同时更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4.沙沟板凳龙:沙沟“段式板凳龙”起源于明朝沙沟东岳庙,镇上男女老少进庙烧香拜佛,每人都带有一张“拜香凳”磕头,谓之“叩拜香”,民间艺人李兆龙综合众人想法,给每个“拜香凳”糊上白纸,贴上各种鳞形彩色纸片,巧妙地设计出一条条形态各异的“板凳龙”。从此,在千年古镇沙沟“板凳龙”作为民间庙会的一种舞蹈形式而流传开来。

 

附录:兴化其他旅游资源

1.得胜湖(自然旅游资源):得胜湖古名率头湖,又称缩头湖,宋建炎年间因武功大夫张荣在此大败金兵而改名得胜湖。得胜湖位于兴化城东6公里,湖体总面积近2万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湖光水色,十分宜人,“昭阳十二景”之“胜湖秋月”即指此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围湖筑垛,形成了现在的垛格水产养殖结合农作物种植的高效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园区。

2.兴化垛田自然旅游资源兴化垛田核心保护区位于市区东侧垛田镇,是兴化垛田最为集中、保存状态最为完好的地区。兴化垛田如成千上万座岛屿突出水面,或方或圆,或窄或宽,或高或低,或长或短,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皆随地势而成。大者有两三亩,小则数分数厘。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周环水,故称“千岛之乡”;泛舟其间,垛田或金黄、或碧绿,高耸如山,倒映如画,左弯右绕,不知归处,故又称“迷宫八卦阵”。文人雅士称垛田“卧龙忽惊起,满地玄珠掷”、“葑田凫唧唧,芦渚雁容容”。 时至当代,在江苏兴化境内保留的大片垛田在全国已经十分罕见,已经形成独特性的文化景观,得到了海内外众多名家的高度评价,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先生断言“(兴化)垛田是二十一世纪的旅游圣地”。兴化垛田目前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       垛田风光(吕厚民  摄)

3.森林公园(休闲公园):森林公园位于兴化乌巾荡风景区东侧,上官河西侧,北环城路以南,面积约200亩。森林公园内有各种树木、花卉、浮雕等,在大门口左侧有儿童乐园,右侧有亲水游乐场。该公园还是兴化的人口主题公园。森林公园采用“一环二轴五景”布局。“一环”:结合自然的地理条件,利用陆地围合水面构造不同的景区,形成自然流畅的景观环境;“二轴”:贯穿园区东西,将公园划分成入口广场、临水坡、听潮堤、深水潭、草坪疏林(又分为松、梅、竹、果、荷区)等五个景区,各景区从设计到布局均采用象征和含蓄的手法,点到为止,充分发挥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在森林公园南侧又新建了基督教堂。

28   森林公园

4.兴化东城外大街(遗址遗迹及纪念处所):东城外大街古名通泰街,成于北宋,兴于明清。明中期以后,店铺鳞次栉比,人流络绎不绝,商业发达,贸易繁荣,故称“金东门”。两侧多为临街小楼,青砖小瓦,板门木窗,古色古香。沿街向南、北分布出若干幽深小巷,巷中明清建筑连线成片,低檐小瓦马头墙原汁原味。明代的状元坊、解氏宗祠,清代的上池斋药店、赵海仙洋楼、杨家大院等嵌于古街及幽巷中,凸现古城风貌,是我市最具典型意义的历史文化街区。

5. 兴化城墙(遗址遗迹及纪念处所):残迹存于市区东城外城脚根、小东门北城脚根。兴化城墙始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当时为土城。明洪武年间重建为砖城,但多次圮毁。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为防御倭寇的侵扰,再次全面建设城垣,次年竣工,新城周长约3公里,高9.3米,厚1.3,以后又多次修葺。城墙沿四周水势走向而显不规则,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四个水关分别通陆路和水路。民国年间为方便交通先后增开小南门、小东门和小北门。1958年城墙大部分被拆除,20世纪90年代初西门段被拆除。现仅存东城和北城两段,其中东城外城脚根一段保存较好,长65米,高5.5米,底宽1.6米,顶宽1.1米,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6. 拱极台(遗址遗迹及纪念处所):位于兴化市区海子池北岸,始建于宋,原名玄武台,台高6米,占地1300平方米,以位于城北而得名。明嘉靖十七年(1538)整修城墙,更名为拱极台,取“拱卫朝廷”之意。原为土垒,后以砖石改建。拱极台原有城门瓮城,上部建有襟准楼(后更名海光楼)、屈子祠等建筑,具有城防和景观双重功能,是历代文人雅会之处,明代万历年间,列入“昭阳十二景”。现在的拱极台是1992年至1998年间在旧址上重新修复的,牌坊、门楼、碑亭、回廊一应俱全。另有“兴化县修城记”碑头及同治七年(1868)所立“重建拱极台记”碑等物。游艇从海池中划来,可以直接通拱极台下。人们坐在游艇中,仰望拱极台,吟诵前贤诗词佳句,足以发思古之幽情。现拱极台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29   拱极台海光楼

7家舒巷民居(遗址遗迹及纪念处所):位于市区东城外家舒巷8号、10号、12号,是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门楼朝东,上下二层,大门上方有砖雕,进门有方砖贴面的照壁。二门内有天井,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南北二进各三间,均为七檩。10号稍矮,结构略简。8号二门左侧有角门,上有“傲亭”石额,房屋梁架有明代风格。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

8.郑板桥陵园遗址遗迹及纪念处所郑板桥陵园位于兴化市腹部的大垛镇管阮村西北角,该地俗称郑家大场,为郑氏祖坟地。墓区总占2760平方米。郑板桥墓坐北朝南,圆形墓廓。墓前立墓碑,碑文郑板桥之墓五个大字为周而复题书。由墓向南有一条入园中轴通道,通向门楼。门楼前耸立一座三门牌坊,牌坊上额书板桥陵园四个大字。墓四周有波浪形围墙,墙的左右内侧嵌有板桥书画石刻八块。墓区松柏林立,翠竹丛生,绿树环绕。墓的西、北邻河,建有护坡驳岸和栏杆。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9.板桥文化园遗址遗迹及纪念处所板桥文化园位于郑板桥故居西侧,虽然规模不大,但文化气息浓郁,她是一座板桥文化艺术内涵十分丰富的园林,其对联、匾额无不体现了板桥的思想精髓。卧听轩是根据先生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意设计的,门口一副抱柱楹联能糊涂方为智者,肯吃亏不是痴人诠释了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的思想。板桥文化园内的一方池水,定名为楚泽,水榭中赊月小匾,表明了板桥先生甘于清贫、守得寂寞的清高思想。园内的兰竹厅是因板桥先生擅画兰竹而取名,此厅是先生生前寄居在浮沤馆学习和创作场所的翻版。

30    板桥文化园(选自网络zgxhlcp博客中)

10韩乐吾故居(名人故居):韩乐吾(15091585),为明代兴化泰州学派的传人。他一生勤学,助人为乐、广行善事,为兴化百姓所传颂,四牌楼上公立“东海贤人”匾额就是为了纪念韩乐吾先生,在位于戴家窑的韩乐吾墓前竖起同样题额的牌坊,称韩乐吾为“韩大善士”。同时在城中东岳庙东侧将原先祀奉屈原的竞渡庙改建为韩公祠(目前该祠尚存于韩公祠巷内)。目前韩家窑村中的韩氏宗祠仍保存完好,韩乐吾故居和由韩乐吾亲自建造的明代单孔桥复兴桥亦保存十分完好。更令人称奇的是,韩氏宗祠、复兴桥与距此南l公里处的韩乐吾墓和石牌坊同在一条中轴线上,构成了一道不可多得的名胜风景线。

11. 宗臣故居(名人故居)宗臣故居位于兴化西门外大街石桥北首侯家垛上,人称“宗府”,为宗臣之父宗周所建,是宗臣出生、青少年时代生活、读书之处。侯家垛四周环水,进出有桥。宗臣故居东侧即为南北向的河流,河上有宗家桥。宗臣故居门楼朝东,系二层楼建筑,南北长约三十米,宗臣故居所在的侯家垛现已名不符实,除西侧仍为河外,其余河流早已填废,门前宗家桥也已不见踪影。宗臣故居现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12吴甡故居(名人故居)吴甡故居俗称宰相府始建于明代,位于兴化城内儒学街儒学巷2—7号,已有近400年历史。位于儒学街兴化第一中学校区的东北角,占地1500多平方米,灰砖小瓦高檐,比较完好地保存有大厅、花厅(照厅)、穿厅(堂屋)、正厅四进高大轩敞的厅堂(即原建筑群的第四、五、六、七进)和东院(包括书房及三进附属房屋)。花厅内原悬有上下两块大型精制金字匾额,上匾为平章纶阁,下匾为力任劳怨、克乂澄清。穿厅内悬有吴甡根据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圣旨允卿嘉遁而自题的嘉遁堂金字匾额。四牌楼中为吴甡题写的匾额为平章纶阁

13高谷故居(名人故居)高谷故居原位于市区四牌楼南路13号,现位于儒学广场西侧。为明“五朝元老“高谷的故居。大门朝西,由并排相通的三座院落组成,占地262平方米。每个院落均由南北相对的上下屋组成,西院三间正屋是客厅,中院正屋是书斋,东院是生活用房,为高谷归里后的起居处,其余房屋分别为门楼、门房、轿房、厢房及下人住房。正屋三间均为五檩,面阔9米,进深4米,高4米,硬山顶,砖木结构。门前原有建于明代的“益恭坊”跨街而立。

14. 任大椿读书楼(名人故居):任大椿读书楼位于儒学街西首,是清代经学家任大椿故居的一部分。读书楼面积约35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保存较为完好。 清代康熙末年,任氏家族购得吴甡宰相府的南部部分建筑,朝北的一进为照厅,第二进座北朝南为书厅,被称作六十四以之堂,任大椿读书楼于东侧紧联书厅四牌楼中为任大椿题写的匾额为经训贻芳

15浮沤馆(名人故居)原位于兴化市区南大32号院内,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李鱓所建。内有楼阁,沟渠映带,竹树阴森。李鱓因其地处南城内幽偏之处,辟为退休之所,常与名士徜徉唱和其间。郑燮(郑板桥)去官后曾在浮沤馆住过,后于东侧建拥绿园居住。浮沤馆一度归于任大椿(清代著名学者),任大椿读书著述讲学居住于其中,更名为“小园”。此后浮沤馆连同“拥绿园”归郑燮重孙郑銮(清嘉庆二十年举人,曾任鲁山知县),更名为“筱园”。清人翁方纲有《浮沤馆记》。

注:1215四处故居现均迁至兴化市第一中学东北一角,儒学广场西侧。

16成家大司马府(名人故居)成家大司马府位于东城内大司马巷,东岳庙东侧60米,建成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是明朝兵部尚书成琎和五世孙成谐的故居,占地2300平方米。成家大司马府兼具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大司马府自南往北前后六进,今尚存前五进,虽深藏闹市600年,基本保存完好,尤以第四、五两进依然保持了明代风格,部分房屋中的金丝楠木雕花门楣、香椿木屋脊、砖雕八角门楼、垂花门楼堪称精美。成琎为明永乐、成谐为明嘉靖两朝以身许国,成琎死后,明成祖朱棣赠封他为吏部侍郎;明洪熙皇帝朱高炽加封他为兵部尚书。四牌楼有匾额旌表其为两朝忠荩

31    成家大司马府(傅东   摄)

17.李春芳元老府(名人故居)李春芳元老府位于城内东大街元老府巷,是“状元宰相”李春芳嘉靖四十四年(1565)入阁后所建。李春芳著有《贻安堂集》、《贻书堂类稿》、《明隽》等。现代许多学者考证,认为他曾为吴承恩校改长篇小说《西游记》,并替吴承恩在南京以官板刻印发行,上署“华阳洞天主人校”。这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李春芳。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元老府中建筑多被改建,但有一处偏厅保存完好。我国最早的新闻女记者和最早以白话文创作反帝反封建的女小说家刘韵琴(18801945)因嫁与李氏后裔,1938年归里后便在元老府这处偏厅中创办了女子学校。

18. 沙沟大士禅林(宗教建筑)始建于元朝,由云游至此的广善高僧开创。清道光年间重修。寺庙占地面积20多亩,有大小殿堂十余座,天王殿、大雄宝殿,以及两旁的观音殿,财神殿和伽蓝殿等建筑宝相庄严,错落有致。寺内现有一棵国内罕见的百年菩提树,充满神奇。

 32    沙沟大士禅林(右为菩提树)(顾中祥   摄)

19.护国寺(宗教建筑):护国寺位于戴南镇,距兴化城东南45公里。寺内有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宇九间,为目前兴化境内保存最为完好、最为古老的一座乡镇佛教庙宇,已有1000多年历史寺庙前后三进,山门殿单檐歇山屋面,四角起翘,有斗拱,门额上刻敕封护国寺 护国寺是历史价值较高的佛教千年古寺,为兴化这方热土增添了许多辉煌的古韵。

20.沙沟市政府旧址(红色旅游资源):抗日峰火中的红色政权沙沟市政府,旧址位于沙沟镇后大街大仙堂巷35号,是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21.苏中公学(红色旅游资源):位于沙沟镇兴隆居委会辖区内的虹桥巷2号,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苏中军区培养军队和地方干部的校部所在地。2007年,兴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的沙沟市因为苏中公学的存在而被人们称为苏北的“乌克兰”,给千年古镇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22.板桥道情(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是曲艺的一种,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牌、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进行演唱,用渔鼓、简板伴奏,与鼓子词相类似。虽然其出现早,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却不多,现在能看到的且最具影响的仅有郑板桥的道情十段。解放后板桥道情一度后继无人,亏兴化淮剧力及时抢救整理,在舞台上演出了板桥道情。在2009年欢乐中国行之魅力兴化中一炮走红。目前其已被列为兴化“非遗”项目,并积极向省和国家“非遗”申报。

活动

            1.调查兴化城区的旅游资源,并将他们标在市区地图上,形成一幅兴化城区旅游地图。

              2.选择一处旅游资源去游览,并写一篇游记,字数600字以上。

              3.如何解释旅游资源中出现的自然或人文现象。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2 03:27 , Processed in 0.0788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