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瓜山居士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76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转帖:你不知道的科举

热度 1已有 763 次阅读2013-6-21 17:38 |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沈宁:科举取士之异论

发布时间:2013-06-13 17:47 作者:沈宁 来源:《随笔》
 

   都到二十一世纪了,还来谈论科举取士的老话,听来有点滑稽。可事实上,直至当今,科举取士的观念并没有彻底消除,科举取士的实践也没有完全取缔。而在反科举的名义下,许多操作更有害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故而所论并非妄谈。

 
  笔者之祖先,父母两系,仅论五代,都经科举,进士及第。只祖父考中秀才后,清廷废了科举,终无功名。堂伯父沈钧儒先生,还赶上末班车,入列最后一批光绪进士。我自小在家听过不少有关科举的故事,有的振奋,有的辛酸。
 
  中国土地之大,人口之众,绝非皇帝一人能够统治,所以自古至今,如何选取各级政府官员,始终都是朝廷最重视也最伤脑筋大事,遂有科举制度之创建和实施。科举与取士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取士是目的,科举是手段。
 
  先秦无科举,朝廷选才,采用分封和世袭。根据家谱,沈氏第一代先祖聃季,乃文王十一子,武王的小兄弟,封于河南沈国为侯。到汉代,刘邦做皇帝,出身卑微,乃废除世袭分封制,改做察举,由地方推举到朝廷做官。根据家谱,沈氏第二十八世先祖沈平,西汉时举为竹邑侯,其后代代为官,至第三十九世沈戎,坚拒入朝,南逃浙江乌程隐居。这种举荐制度,到魏晋发展为仅以门第出身取士之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堵塞民间人才,豪门世族把持朝廷权力。
 
  隋朝破除旧习,创建科举,力求公平取士,约为公元605年。唐朝继承发展此一制度,分设科目,始有举人进士称号。武则天主政,首设殿试,进士有做天子门生的荣耀,却也难了许多,故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哀叹。宋朝改革科举,完善公平竞争,不论出身,不计贫富,唯才取士,许多重臣子弟取不到功名,有富贵不过三代之说。元代科举基本延续宋制,改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等。明清两朝,继续这个制度,乡试中举,获资格进京会试,得中贡生,再经殿试,进士及第。值得注意的是,满清时期,朝廷不鼓励满蒙两族子弟参加考试,把科举入士之途留给汉人。甚至殿试头三名只授汉人,所谓旗人不占鼎甲,这就断了旗人纨绔子弟世袭官职的路。
 
  古代朝廷官员都经科举选拔,多饱学之士,故而对待科举考试,从无轻慢,更不能用人唯亲。只有朝中学识最渊博者,才当得乡试主考,任得各省学政,亦称提学使或学台。我的一个叔祖沈老先生,光绪年甲午进士,若非奔母丧而误期,补考殿试,就会名列甲等榜首状元郎。他被钦授西北主考,改任陕西提学使,在陕西创办宏道大学堂,学生有于右任和张季鸾。当时我的曾外祖父陶月波,也在宏道大学堂任教,经祖叔举荐,投考经济特科,进士及第。
 
  我小时候,祖辈老人讲他们经历的科举考试,听起来很吓人。满清时代,乡试规定三年一次,每次三场,每场三天,一共考九天。每场考试做三篇文章,再加一首五言八句试帖诗。文章题目,考生进了考场才发,都是从《四书》里挑出的一句话。光绪年间,改试策论,即解释圣贤之言,考生有了一些辩论发挥的机会。
 
  明清各朝,考生进考场,要经卫兵检查,片纸只字不得入考场。乾隆年甚至限定考生可带入场各种物品的用料、尺寸、款式。查出作弊,刑罚严厉,或革职,或流放,乃至杀头。顺治十四年,科场舞弊,数十考官处斩,家产没收,父母兄弟妻子俱流放边疆。咸丰八年,主考官柏葰是一品大员,考场舞弊,问斩不赦。不过我的祖辈说,到他们参加的光绪最后几届乡试,则已允许考生带书进场备查。
 
  考场贡院,通常面积广大,也很气派。大门之外,建有三个大牌楼,巍峨辉煌。正面牌楼横额是天开文运,两侧牌楼横额是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院内有大堂和龙门,显示学问的庄严,以及对考生的期望。祖辈们说,贡院内是一排排号房,一个号房住一名考生,相互见不得面。每号房内有两块木板,一块坐卧,一块当桌。每十号为一联,每联号房的一头放个大水缸,另一头是厕所。号房按《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命名,没有预先安排,考生进场,抽签号。
 
  考生进场,自备挡风布帘,挂在号房门口。乡试号房没有门,以方便监考随时查看。考生带足三天吃用,可日夜答卷,也可连睡三天,只是不得随意离开考场。当朝宰相府的相公,穷乡农民家的子弟,都是一样,孤自圈在窄小的号房里,自炊自饮,水缸舀水喝,公厕大小便,必得熬过九天九夜,劳其筋骨,苦其心智,竭尽才能,锻炼意志,方有出人头地,做天子门生的可能。
 
  听祖辈们讲,考试难,看卷也不易。为杜绝舞弊,乡试考场严禁主考官与考生见面,而且主考官连考生试卷都见不到。考生试卷,用黑墨书写,叫作墨卷。考卷一交,编号糊名,由专职抄卷人员,用红墨誊录一份,不注考生姓名,只标编号,叫作朱卷。考生墨卷封起,朱卷交房官批阅。房官只阅卷,改错误,批点评,用蓝墨。房官批后,送主考官审查,按朱卷成绩优劣,排定名次。之后根据朱卷编号,找出封存的墨卷,方知考生何名何姓,发出榜来。朱卷再封存,备以后核查。
 
  这样的制度,父兄官再大,家里再有钱,子弟也难在考场舞弊,除了老实读书,没别的办法取得功名。就算家里老爷子花银子买考官,考官也难做得到。当然许多朝廷重臣,或豪门富户,子弟不成器,还是会花钱走门路,捐功名。但这等人,被看作杂流,无法也不敢登大雅之堂,往往只能任地位较低的官职。
 
  古代科举,考的都是文科,从不考数理化,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数理化的概念。但文则文也,并非诗词。科举的所谓文,指经义史论,是高度的学术。听祖辈讲,他们自小读书,志在科举,朝朝暮暮读的都是经义子集,诗赋杂文只可兼作。外祖父讲他幼时作文引了《三国演义》文字,被老师严厉责罚,牢记终生。中国历代科举考经史策论,就是考察学子们的历史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皇上殿试,为期一天,更就朝政作答辩,以识别新科贡生的学识和急智应对,实非易事。肚里没点墨水,脑中一片浆糊,只懂三跪九叩山呼万岁,绝对过不了关。
 
  古人称赞及第书生是满腹经纶,而非满腹诗赋,足见科举成败靠的是经史策论。李白诗做得好,皇上喜欢,封了个官,还是不入流,没几天就卷铺盖走人。考科举的学子,熟习各朝历史典故,知道先人面对某种状况,采取某种对应措施,所以成功或失败,从而掌握各种权术操作,即现代所说的管理技巧。同时那些学子也从经义史论的苦读之中,培育起成熟的做官素养,如处乱不惊,冷静沉着,察言观色,老谋深算,胸筑城府,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大智若愚,能言善辩,进退自如,喜怒不形于色等等,即现代所说的政治家素质。
 
  总而言之,古时科举所选之士,或可能是伟大的政治家,或可能是阴谋弄权者,但都不是庸碌无为之人,更非不学无术之徒。因此中国古代之科举取士制度,亦被日本越南韩国效法,并远传欧美各国,甚至影响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据说英国至今的文官考试制度,仍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很相似。
 
  诚然,科举考试会导致一些具应试本领的人欺得高分,比如梁启超,十二岁入学,十七岁中举,科场得意,堪称神童。他遇见康有为之后,才发现自己帖括之外不知有所谓经史也,帖括是纯粹应试教育,并非真才实学。科举考试也会把一些有学问的人关在门外,比如康有为。南海康家,书香门第,家藏万卷。康有为自少读经史子集,十六岁得秀才,而后乡试六考不中,科场失意二十载,三十六岁才中举,进京会试终于首名及第。科举考试也会让一些奸雄取得途径,高居庙堂,比如秦桧,北宋进士,南宋宰相,侍奉昏君,前后执政十九年。
 
  但是如果没有科举考试的严格实施,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制度之下,所有寒门子弟,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抱负,多高的学问,多强的能力,也终究没有机会进入朝廷,施展才能,治世报国。朝廷大权,只能永远被官僚贵族父传子,子传孙,世代延袭,不论其多么昏庸愚蠢,结果必然造成乱世,毁掉江山。在这个意义上说,废除科举,断绝平民寒士的仕途,不一定是个完全的进步。
 
  科举考试早于1905年便被废除,然其观念和操作,实际上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国内大中小学无休无止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和近年疯行的公务员考试,几乎完全是科举的模式。而且很多方面倒还不及满清科举了,比如在主考官的任用上,从唯才的高标准退化到唯亲的低层次。又如在防止舞弊上,虽仍有糊名却不再誊录,亦无墨卷朱卷之分,考官直接批阅考生试卷,乃为徇私舞弊提供了方便。
 
  尤其甚者,没有科举之严格制度和实施,众多考试徒具形式,考生花钱贿赂,权势后门,利益互换,出卖肉体,便可通过考试,金榜题名。也有官员,利用权势,不进课堂,取得博士学位。更多官二代富二代,甚至连样子都懒得做,仅靠血统世袭,直接自上而下地任命书记董事长,真还不如满清科举了。这样的领导,多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头脑迟钝,能力平庸,却又目中无人,利欲熏心,贪得无厌,实在于国于民,均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取士之精义,并不在于是否采用科举,而在于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的状况。科举不过是整个社会政治制度之中的一个环节,虽然重要,但非全部,也非根本。在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之下,就算没有科举考试,也能够公平有效地从民间选取真正优秀的人才,成为治国栋梁,造福大众。而在另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之下,即使实施科举考试,也只能让一批胸无大志的白痴衙内或阿谀逢迎的奸佞小人,高戴峨冠,滥用职权,祸国殃民。
 
  先秦以降,我们的祖先为求公平取士,组织有效政府,做过许多尝试,科举兴废,走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可是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获得妥善解决,现在官场职场之种种陋习,颇似魏晋之风。而魏晋年间,国土分裂,经济衰退,内战频繁,外族侵犯,实乃乱世,非盛世也。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opensea 2013-6-21 19:45
考生试卷,用黑墨书写,叫作墨卷。考卷一交,编号糊名,由专职抄卷人员,用红墨誊录一份,不注考生姓名,只标编号,叫作朱卷。考生墨卷封起,朱卷交房官批阅。房官只阅卷,改错误,批点评,用蓝墨。房官批后,送主考官审查,按朱卷成绩优劣,排定名次。之后根据朱卷编号,找出封存的墨卷,方知考生何名何姓,发出榜来。朱卷再封存,备以后核查。

那时人怎么也体验不到电脑阅卷的效率吧。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7 20:05 , Processed in 0.0676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