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hbmczq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67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读王金战(二)

已有 717 次阅读2007-6-5 09:21 |个人分类:流水帐

仁心、仁术(一)

 

“仁心仁术”,通常用来形容医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而对老师用得最多的褒奖辞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类。我想,在我们对形老师的诸多褒词产生审美疲劳,以致于常常不能正确地领会这些褒词的本义时,借用一下“仁心仁术”这个医用褒词,也许能更好地理解为人师者应该在师德、师艺方面的努力方向,以及成为一个名师必须具备的道德和专业素养。

读王金战《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接触其它教育名家的文章、讲座,我得到的最大体会就是,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仁心、仁术”,即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深厚的教育教学艺术修为。

本文先就“仁心”例谈一二。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心即爱心。教师的仁心,即教师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博爱之心。有了这一颗仁心,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才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化腐朽为神奇,才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没有一颗仁心,则只能是喜怒由我而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有了一颗仁心,面对学生之“差”,会油然而生怜惜之意,以悲天悯人之心追其源、解其困;没有一颗仁心,对学生之“差”,则凄然而生自怜之心、勃然而兴雷霆之怒,怨天尤人,不能自已。

热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作为老师来说,只有喜欢学生,才能教好学生。但是,老师也是人,也有好好恶恶之心。一个老师,要他喜欢优秀的、可爱的学生并不难,但对不爱学习的、调皮捣蛋的、有各种各样缺陷的学生,要他也能够“喜欢”,就有些难度了。我们常听到有的老师说,“××学生,学习差、品行差,你看他今日惹一个事,明日闯一个祸,气就不打一处来,没有抽他几下子就算我有忍劲了,现在你要我爱他,怎么可能!”是啊!老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所以作为一个职业来讲,要求教师面对许多自己不喜欢的学生,面对可能大多数人都喜欢不起来的学生,能够爱每一个学生、讲博爱,真是难莫大焉!

爱不起来,怎么办?其上者为“忍”,隐忍不发——或当他透明,视而不见;或虚与委蛇,得过且过。其下者“忍无可忍”,或讽刺挖苦、或处分惩罚,甚而至于开骂,等而下之有打,师道至此已荡然无存了!

作为一个职业来说,我们不能对老师要求过高。但要想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甚至成为教育家,要求就不一样了。

没有仁心,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不具备做教师的基本资格。

 

从《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来看,王金战老师是有一颗仁心的。尽管书中讲差生转化的例子并不多,但以下两个例子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1、人大附中03高一(3)班丁浩的故事

这个班集中了一些学习成绩落后而又不太好管的学生(人称条子生)。其中一个学生叫丁浩。丁浩这个孩子的身高大概有1.9米,体重以较大优势超过二百斤。……初次见面就要和班主任掰手腕。……以前旷课是家常便饭……初中时经常打架……

保护本班同学不被别人欺负……拔河队长……军训期间为班级打水……纪律委员……高中的一次打架后深刻反省并赔礼道歉……

这个过程中王金战老师基于爱心,因势利导,开出了一剂阴阳相和、水火相济的药方。(P2225页)

2、山东沂水一中的体育生管理的故事。(P2930

 

王金战有一句著名的话(似乎并不是他的原创,好象不少名家说过类似的话),经常受到老师们诟病。这句话就是: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一个好家长,一个好老师,能够发掘出孩子的潜能和长项,克服弱点,把孩子带到阳光地带。

我觉得,从总体的意义上讲,这句话还是对的,尽管很多人用“教育不是万能的”来为差生不能转化作注脚。因为,现实的教育中,差生的转化是非常困难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有些差生很难转化,有些老师很难转化差生。

后者之难,其最难之处在老师缺乏足够的“仁心”。

王金战老师从教的学校,从沂水一中、青岛二中到人大附中,都是重点学校,学生主体都是“掐尖儿”的学生。尽管我认为他并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差”或“坏”的学生(或是他没有写如何对待真正“差”或“坏”的学生),但哪个学校都有一个相对差的群体,如何对待这一层相对差的人,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师德水平。(要看如何用悲悯之心教育真正差的学生,建议德育处下发前苏联马卡连柯的《教育诗》)。

前不久,罗校长向全校教师签转了家长的一封来信。从信中陈述的内容看,如果是“有则改之”,我想首先应该从教师的“仁心”上想办法。

松岗中学的学生,层次非常丰富——学习、操行、特长,家庭条件、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无不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就目前来说,要提高松岗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进一步提高松岗中学在本地“土著”家长心目中的地位,除对优秀群体进行培养(“培优”)外,加强对后进群体的转化与提高(“转差”),也许成效更为显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7 22:08 , Processed in 0.0618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