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Jessica_666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61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环境地理课堂实录

热度 1已有 707 次阅读2017-3-21 16:25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课堂

主讲人:王晨光              听课人:吴子阳              听课班级:西交大苏州附中高二(11)班

 

背景:王晨光老师正在实践北师大吴金闪教授提倡的教学理念——思维发展学习。思维发展学习提倡的是教学围绕学科的核心内容展开,力求教的更少,学得更多。在本节课中,王晨光老师以概念图为辅助工具,展开了思维发展学习理念支持的教学。

 

1

课堂开始……

师:现在同学们回忆一下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等下我们请一位同学用图示表达了这五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生:在黑板上作如 1所示关系图

师: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任意两种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

 

紧接着,王老师展示了一幅地球模型图,如 2所示,并请一位同学推测A处和B处地理环境的可能差异。

生:由图上信息可知,AB两处的经度和纬度均不相同。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热量逐渐减少;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量发生变化。AB两处在热量和降水量上有差异。

师:我们知道,水热是气候的两大重要组成要素。由此可见,AB两处的气候条件有差异。那么,这两个地方的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什么差异吗?

生:两地的植被类型也有差异。

师: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气候条件不一样,除了植被,相应的水文、土壤、地貌等要素也是不一样的。

3

师:我们知道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来讨论人类活动和生态的关系,例如污染物排放和环境。

生:污染物排放可能会引起环境的污染。

师:可能会引起,那为什么说可能会呢?

生:如果污染物排放在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的话,就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如果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污染。

师:那么,同理,捕猎、砍伐、樵采对于生态平衡有什么关系呢?

生:如果超过了自然地理环境的资源再生能力,就会导致生态破坏。

师:完成板书(如 3、图4所示)

4

师: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限度就会导致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说说生态环境污染的例子(同时引导同学从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水文、气候、土壤、地貌、生物来考虑)。

生:(头脑风暴时间,结果如 5所示)

5

6

师:请同学们在 6所示的地图上大致划分出东南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并把刚才讨论到的环境污染现象对应到相应的区域。

师:完成以后,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举例说说我国各区域典型的生态问题。

(头脑风暴时间)

生:东北地区三江平原湿地萎缩

师:湿地萎缩的是什么因素造成的,该如何防治?

生:东北地区在建国初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湿地萎缩是过渡开垦造成的,措施是退耕还湿。

 

生:东南地区土地石漠化和红漠化

师:请解释原因

生:东南丘陵山地起伏大,降水丰富

师:除了自然因素,还有其他方面吗?

生:人为原因是过渡开垦和樵采,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师:水土流失,在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也有,那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由于黄土质地疏松,降水集中,有暴雨

师: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忽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

生:由于过渡开垦,导致黄土高原植被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

师:我们接着举例

 

生:西北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

师:(追问原因)

生: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同时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沙质土壤,风大

 

生:东南地区水体富营养化

生: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

7

师:(完成板书如 7所示)可见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问题都能够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去解释,并且能够放在一定的区域去研究。同学们应该形成这种区域地理的意识,把握好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相信同学们能够解决很多地理问题。今天的课上到这,请同学们课下将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对应填在我们发的地图填图纸上,下课!

以上是笔者的课堂实录分享,欢迎一切形式的建议与交流互动,谢谢!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阿尔泰 2017-3-24 11:03
背景可以换一下不?
回复 Jessica_666 2017-3-24 16:00
阿尔泰: 背景可以换一下不?
感谢您的建议,我已经更换了背景,希望阅读体验能有所改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30 21:17 , Processed in 0.0620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