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xhxjh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7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第二章 第一节 兴化古代旅游资源其及分布

已有 601 次阅读2011-5-24 20:44 |个人分类:兴化旅游地理|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兴化, 资源

第二章    兴化旅游资源

第一节    兴化古代旅游资源其及分布

兴化自古以来就一直地灵人杰,人才辈出。他们在给兴化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同时,也给兴化留下了丰富的古代旅游资源。不过古代兴化的旅游活动是仅仅是少数人的行为,其中又以文人的旅游活动比较多,此外,僧侣云游活动也较多。但由于受到交通、城市发展等因素的限制,古人所提的兴化旅游资源就其类型看,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就其地理分布而言,主要分布在兴化城区及周边十公里以内的范围。明朝时,高谷初选昭阳十景,后来杨果又增两景,合为昭阳十二景,并赋诗为凭。具体如下:

一、阳山夕照(明·高谷)

阳山一带望中微,翠巘苍崖映夕辉。

斜影半侵行客骑,光犹烛定僧衣。

树头鸟雀参差集,草际牛羊次第归。

明日登临重载酒,莫令迟暮感芳菲。

注:阳山在市西四里,今昭阳镇北山村西北角高阜。楚令尹昭阳墓在山下,即傍立庙祀之,因以名山。西阳映岛,桑榆射影,晚眺旷然。令人遗憾的是,阳山夕照美景、山子庙昭阳墓不幸毁于抗日烽火。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山子庙还有十多件珍贵的遗物仍然保存在市博物馆内,其中有大殿兽吻一具,经幢一座,雕花石柱三根,碑刻两块及宝诰一件,为日后重修这一名胜,恢复阳山夕照景观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将这一遗址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二、三闾遗庙(明·高谷)

孤忠一片委清波,留得芳名永不磨。

雅志未酬缘命薄,高才欲骋奈时何!

衣冠寂寂蒙尘土,门径萧萧长绿萝。

欲赋招魂无处所,一庭秋草夕阳多。

:兴化在春秋时为楚国之地,因景仰屈原而立庙祀之。清道光十五年移祀于拱极台景贤祠,同治九年重建拱极台改名屈子祠。遗址位于今城南小学内,是一组由前后三进主殿及东西配殿构成的东临沧浪河的唐式寺庙建筑群。 迄今为止,全国纪念屈原的庙宇共有4处,皆在原楚国版图之内。其中有一处便是我们兴化的三闾大夫庙,其大约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至741)。上世纪40年代,三闾大夫庙及文昌阁、拱极台均毁于战火。 199610月,兴化市人民政府重建拱极台,将屈原画像供奉在海光楼东侧屈子祠中。

三、木塔晴霞(明·高谷)

晴塔五色照林扉,高映浮屠烂有辉。

浴海已随红日上,弥空又作彩云飞。

袈裟影里分明见,饶钹声中渐次稀。

头白老僧初睡醒,隔窗惊堕紫绡衣。

注:被列为昭阳十二之一,距今已有近1200年历史的木塔晴霞,位于兴化城东约30公里处与古镇唐子(今昌荣镇)相连的木塔寺村,为兴化地区仅次于阳山夕照的古老景观。其为唐长庆间僧德信建。寺有古梅,人以花盛衰占年丰歉。可惜于19436月毁于战火。目前,一座直径4米、高13米的7层木塔已在木塔村能工巧匠卞忠良手中完成,一座护卫在木塔外围的高23米的7层砖塔也即将建成。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木塔晴霞这一奇特景观定会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四、景范明堂(明·高谷)

翼翼高堂昼不扃,洞开窗户见云屏。

前修可是称人杰,后学徒知仰地灵。

政若春阳敷厚泽,文如秋月带华星。

不须古鉴须今鉴,请看亭前戒石铭。

注:景范明堂,亦名景范名堂,又被称为景范堂、四知堂、畏知堂。遗址位于市政府大院内的人事局大(原兴化报社大楼)南侧不远处,是一座并不十分高大轩敞的宋代单檐、斗拱、三开间砖木结构的典型衙署建筑。南宋绍兴年间为纪念北宋天圣年间兴化知县范仲淹而建,遗址在原市政府大院内,现于原址向南200米处重建兴化县署(范仲淹纪念馆)。1986年,县政府将县丞署(县衙署)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宋代县衙署,比列为明清中国县衙博物馆的河南省内乡县衙署早700多年。2010年,兴化市在新区新建学校命名为景范学校。

五、沧浪亭馆(明·高谷)

沧浪亭馆枕幽溪,溪上行人入望迷。

钓艇尽依青草岸,酒帘高控绿杨堤。

尘缨可许当时濯,胜迹重烦此日题。

风景满前看不足,野花如绣水禽啼。

注:北宋天圣年间,范仲淹作宰兴化,筑沧浪、濯缨二亭于南溪一带,郁郁可观。文人雅士和平民也经常到此赏景游玩。因此,这里便成为兴化第一处公共园林和文人园林。此园林历史悠久,比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的江南现存最早园林——苏州沧浪亭19年。  明万历九年(1575),兴化知县凌登瀛将沧浪亭馆景区列入昭阳十二景中, 沧浪亭馆景区经屡次修建保存了900余年,后于上世纪40年代初毁于抗日烽火,令人惋惜。

六、玄武灵台(明·高谷)

高台北极隆千古,祠屋依依近水滨。

香结瑞云微火,月团葆羽不惊尘。

几株疏柳城鸦集,十里平芜野锥驯。

愿得居民常席庇,年年来为荐芳苹。

注:即今拱极台公园。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这是兴化城内最具规模的一处人文景观,拥有700多年历史。。明隆庆年间,道教学者陆西星在海子池方壶岛创作《封神演义》。 “玄武灵台景区在南宋初具规模至清末民初,特别是明清时代,修建、扩建多达10多次,先后增建了遗爱祠、景贤祠(后改屈子祠)、昭阳书院、绿波亭及碑堂等建筑,受到历代文人雅士及各级官员100多人的讴歌和赞颂,具有世界影响的孔尚任名剧《桃花扇》也在此处完成,这些均极大地丰富了玄武灵台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使其成为与扬州平山堂、高邮文游台相媲美的苏北、苏中重要名胜景观之一。

七、南津烟树(明·高谷)

津亭南望路遥通,烟树苍茫翳碧空。

万井人家春色里,数声啼鸟夕阳中。

繁枝影浸平桥水,落絮香迎小径风。

多少征帆从此去,长条无计挽匆匆。

注:南津即南溪,一名沧浪溪,在城南。高邮海陵二水北流至此,曲折向东注停为巨潴,烟树苍莽,宛若画图。上官河是流经兴化城东及城南市区的一条南北方向的主要河道。自东门泊向东的水路为车路河,向西经长安大桥,沿原水泥制品厂南侧(金花园公寓”)拐弯往南由昭阳桥、五里大桥至陵亭阁(今临城镇老阁村)的水路则为南上官河,即南官河,古时称之为南津。千百年来,半村半郭的南津流域,水上舟楫穿梭,堤上绿树如烟;秀美的田园与繁华的市井融为一体,星罗棋布的名胜景观点缀其间,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和讴歌。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后,兴化籍进士、曾任河南按察司副使的解宋,在南津附近的隔垛上(今昭阳镇花园村)建成一座私家园林建筑解家花园”(又称南花园”)。后来,其孙刑部尚书解学龙对解家花园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扩建,使之成为南津河畔最大最美的人文景观。 明万历九年(1581),兴化知县凌登瀛又将南津烟树景区列入昭阳十二景中。

八、龙舌春云(明·高谷)

龙舌津头龙雾生,飐风垂碧挂春城。

漫从巫峡朝为雨,忽傍吴山晚弄晴。

天际远随鸿雁度,海溪常结白鸥盟。

人生总为浮名系,谁似飘飘一穗轻。

注:古兴化城的地形,极象一条巨龙横卧在莽莽苍苍的水乡泽国之中,北城外如龙尾,东城外似龙头。在龙头上,上颚与下颚之间长达500多米喇叭状的龙津河(今龙津河市场及以东区域),则似巨龙张开的嘴巴。龙津河中有一南北窄、东西长的垛子,酷似巨龙口中的舌头,故龙津河又名龙舌津。千百年来,由于龙津河口东门泊水域宽阔,特别是每逢春夏季节,雨过天晴,时常发生被周围百姓称为现城现象的海市蜃楼。因此,在宋、元、明、清时代,这里便逐渐成为商贾云集、市井繁荣的风水宝地。明洪熙元年(1425),翰林侍讲高谷首次将龙津河沿岸、东门泊及其以东千垛之乡所构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命名为龙舌春云,列入昭阳十景。由于龙舌春云景区风光与古代楚国云梦泽”(洞庭湖附近水域)景色极其相似,故人们将龙舌春云景区称为兴化云梦泽

九、胜湖秋月(明·高谷)

小湖摇碧接孤城,月色澄秋分外明。

光澈玉壶栖鸟远,影沉金镜蛰龙惊。

渔舟未许张灯卧,吟客惟宜载酒行。

何处一声吹短笛,误疑身世在蓬瀛。

注:得胜湖,古名率头湖,又名缩头湖,宋建炎间武功大夫张荣等大败金兵于此,因改名得胜。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得胜湖,犹如一颗硕大无比的璀璨明珠,镶嵌在兴化城东约6公里处。由于该湖集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古代水战场于一体,历史上为兴化及其周边地区市民百姓、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游览、凭吊、讴歌之地,因而被列入昭阳十二景之中。每逢金秋季节,人们便成群结队乘船而来,以观赏湖水、秋月为名,凭吊、祭扫抗金、反元英雄将士,激励后来者继承英雄们的伟大业绩。久而久之,兴化地区便形成了一个秋天去得胜湖赏月观景和游览湖畔名胜古迹的习俗。

十、东皋雨霁(明·高谷)

积雨如膏土脉滋,春来民事颇相宜。

一犁已足三农望,十室何忧八口饥。

宿麦渐看青遍野,新秧初见绿盈池。

天恩穆穆民何有?鸿雁凫翳总不知。

注:兴化城东一带,郊畴百里,平衍葱翠,时雨初霁,禾麻若茵。明朝翰林侍讲高谷看到此处麦苗青青的隔岸、菜花黄黄的高阜、秧苗绿绿的水田、农夫忙碌的身影和漠漠水田白鹭飞的戏闹场景,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墨画。即兴赋诗,并将其列为最初的昭阳十景之中。其实,东皋霁雨并不仅仅限于城郊郭外的田园自然风光,而且也囊括了纪念农民义军建筑物及官吏的宅第和地方文人雅士民居建筑。如今,东皋雨霁景区中的田园风光早已变成极富人文气息的金东门商业区和古街巷民居区,其数百年来的深厚文化积淀,已成为兴化一个不可磨灭的亮点而得到保护和利用。

十一、两厢瓜圃(明·杨果)

东陵五色旧相传,九彩今看亚两川。

雨后婆娑新蔓立,风前娜袅乱花翩。

味甘朱火怀王母,色烂金缃忆博玄。

为爱纤烯承白玉,挂冠须筑邵平田。

注: 由东门泊沿车路河两侧(两厢)向东5公里至林湖戴家村,向北沿上官河折弯东流至白涂河畔王横村,向南沿兴姜河达南腰舍,这方圆30多平方公里地带,便是称为千岛之乡的垛田。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垛田人民为战胜旱涝灾害,用汗水和心血造出了一块块既便于排涝,又利于浇灌和运输的隔岸。这里,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特别适宜瓜果蔬菜的生长,是兴化及周边地区百姓的果盘子菜篮子。如今,两厢虽在,但瓜圃已不存。垛田人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在大量种植传统蔬菜的同时,种植绿色无公害名、特、优、新品种的蔬菜,并使之走进国内各大超市,并跨出国门,登上洋人的餐桌。

十二、十里莲塘(明·凌登瀛)

我爱周夫子,结庐濂溪下。

坐对君子花,晓来露盈把。

冥心游太和,玄言手自写。

尘世慕繁华,焉知此潇洒?

悠悠昭阳滨,余亦同心者。

注:兴化城东南有莲花六十四荡,如癞子荡、旗杆荡、高家荡、南荡等。十里莲塘景区就是位于兴化城东车路河以南、姜兴河以东、渭水河以西,即今垛田镇沙甸村以东、林湖乡戴家村以西及垛田镇南腰村以北一带区域。景区内河流纵横交错,垛岸星罗棋布,大小湖荡及一处处名胜景观如珍珠、翡翠般点缀其间,景色十分秀丽十里莲塘不仅拥有自然景观,而且富有人文景观,其中白马将军庙最负盛名。此外,新发现的南荡遗址,更增加了十里莲塘的历史文化厚度。20021022日,该遗址被批准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垛田人民的采莲()活动造就了一批禀承水乡灵气的垛田船娘。如今,兴化垛田的美名也通过垛田船娘传向了全国乃至世界。

由于种种原因,兴化历史上的昭阳十二景中的人文胜景大部分堙没了,而自然景观也有了一些变化,现在在富康花园及长安大桥西引桥栏杆上等处有关于昭阳十二景的诗词与图像,以凭后人记忆。据考证昭阳十二景主要分布如下图所示:

活动

4   兴化古代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      通过各种媒介调查兴化古代旅游资源的来龙去脉,请老兴化人讲述古代兴化的胜景并尝试整理形成文稿。

2.      如果让你选择当代兴化的昭阳十景,或昭阳十二景,你会选择哪些,并说出理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2 08:41 , Processed in 0.0751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