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xhxjh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7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探究

已有 470 次阅读2011-12-16 18:01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江苏省, 水平测试, 江苏省, 水平测试

考点变化:

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中:由原来的“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改成了“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删去了原因,其实我们知道“条件”是建立在各种因素(即原因)的基础之上的。“理解条件”不是 “了解(或知道)条件”,实际上我们更要联系前后知识点,形成关联图去进行掌握。如下图所示:

安全的宇宙环境

液态水

合适的大气

外部

条件

内部

条件

适宜的温度

稳定的太阳光照

(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天体运行有序

太阳处于壮年期

天体运行有序

地球早期活动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日地距离适中

原始海洋形成

减轻了天外 来客的危害

大气的削弱 与保温作用

地表的平均 温度为15

(厚度、成份等)

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中:由“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改为“了解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及其主要特点”。要求由“知道”改成“了解”,并增加了对岩石圈三类岩石特点的考查。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对岩石特点的补充,如下表所示:

岩石类型

代表岩石

主要特点

岩浆岩

喷出型

玄武岩

有气孔,颗粒排列无序

侵入型

花岗岩

无气孔,颗粒排列有序

沉积岩

石灰岩

含有化石,具有成层性

变质岩

大理岩

在地下深处由高温高压条件下导致岩石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3.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中:由“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改为“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增加“自然”两字,要求更明确。这里要注意五大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球圈层结构、及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物质运动

五大组成要素

四大圈层

四大循环

能量交换

地貌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大气圈

 

生物圈

岩石圈

水循环

大气环流

生物循环

地壳内部

物质循环

4. 可持续发展中:删除了“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这个测试要求。所以在复习时虽然这部分可以省去,但最好在平时能够对学生进行环境观、价值观的教育,因为这是我们地理学科的本质之一。

5. 全球定位系统(GPS中:由“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改为“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由“知道”改成“了解”,删除了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的要求。所以这个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变为:

1)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系统

2)特点: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实时性

3)应用领域:军事、交通、旅游探险等

A

B

例题:(2010年台湾高考题):某人在自行车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并用每10秒自动记录一点的方式,将骑自行车所到之处记录下来,当他在公路上全力冲刺,GPS的点位记录公路上黑点所示。下列哪幅图最可能是他所骑道路的地形剖面图:

D

C

答案:B

(注:2011年江苏卷第12题改编于此题)

6.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删除了“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这个考查要求。所以这部分内容知识简化为:

1)优点:图形化、可视化、及时更新信息。

2)应用领域:测绘、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市场分析等。

7.另外有三个地方做了小的修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改为“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地方由“说明”改成了“分析”,“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改为“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由“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改为“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变化不大,要求基本上与去年相当,对复习没有多大影响。没有必要太在意。

8.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删除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不表示不考查学生的相关能力,该要求在“测试内容和要求”中有“能够尝试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更简洁明了,避免了重复。因此在复习时不要做过多的纠缠。

复习建议:

1.依据测试说明复习,细化考点,逐条梳理,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复习以测试说明为本,充分注意测试说明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课本或教材。要依据测试说明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补充、整合。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不同,其试题数目多,覆盖范围广,几乎覆盖了必修的全部章节内容,试题都可以在测试说明上找到依据。而且从不回避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多角度地对知识进行考查。因而对考点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是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复习时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内化,可以用列表比较或建立知识框架等方法进行复习梳理。如下表是关于工业地域的对比:

比较项目

传统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

世界典型地区

德国鲁尔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美国“硅谷”

我国借鉴地区

东北老工业区

苏南、温州、珠三角地区的乡镇企业

北京中关村、武汉光谷、深圳科技工业园

相同点

工业企业集中,生产规模大,工业惯性强,对交通压力大,污染严重

都有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紧临高校和科技院所、政府支持、交通便利

我国同类

工业区

不足之处

工业企业规模过大,水源紧缺,职工人数多,社会负担大,经营理念落后,计划经济传统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产经销的网络体系,不能有效的开发市场,只在狭小范围内相互竞争

科研经费不足,科技创新不够,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专业化配套不够,市场制度和法规不完善

借鉴内容

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完善交通网,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

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手工业和加工工业,找准市场

合理的布局模式,先进的管理方式,发展科技,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2.关于必修三的复习建议。

在复习(或讲授)必修三时,我们都感觉无从下手,而根据历年考试可知,必修三考查比例虽小(通常只占15%左右),但能力要求高。所以对必修三的系统复习不容忽视。必修三的测试说明中,更多的是“结合实例,……”。这里要引入案例分析法。所谓案例分析法就是使学生通过分析一个典型的实例,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学习并掌握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即从个别到一般,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但不同的教材所选案例(区域)不同,而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再典型的例子也很难涵盖研究这类问题的所有内容和方法。因此在复习中还需要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其它实例,但要有详略之分。要引导学生归纳区域分析说明的方法与思路。如下图所示的为区域认知的一般思路:

[imgid=2]

3. 高度重视地理图表的判读的能力。

近几年学业水平测试越来越重视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地理图表信息的判读在学业水平试卷中所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判断题外,几乎是无图不成题。所以,在复习时不仅要熟悉各种图表类型,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还要建立图表之间的联系,图表之间的变式,图文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根据图表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解答问题的能力。平时要加强学生的填图、绘图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参与今年高考命题的一位老师他就是一个绘图专家,并出了专著。他对地图教学有很深的研究。我想他可能会参加明年的会考命题工作的。

我校做法:

1.       思想上高度重视:和班主任相互配合,反复强调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找学生逐个谈话,特别要关注个别不过关可能性极大的学生,要经常性的对其加以督导,确保一次性过关率。

2.       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虽然这仅仅是个口号,去年我也提到了这一点。各校校情不同,学生组成不同,考虑到我们学校生源较差,不抓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还是把考试或默写不及格的学生叫到跟前背书、做题的。

3.       执行学校的“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课前精心编制填空式的预习案,课上留给学生十分钟左右的练习时间。找寻各地会考及模拟试题,进行整理归类。对试题进行精讲、拓展、变通。

4.       进行滚动训练:不论是平时上课的默写还是每周的周练,都做到了滚动,以降低学生的遗忘率,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对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二次甚至三次训练。

5.       深入进行集体备课活动:精心研读测试说明,分解知识点到人。制定共同的复习计划,商定阶段性测试的范围。发挥团队优势,走合作之路。

6.       联系生活、生产,关注热点、焦点:现在学业水平测试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关注生活化、情境化、图像化,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所以复习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着手,更需吸引学困生的注意,激发其复习热情。

7.       规范答题,减少失分:对简答题的答题模式进行专项训练,对一些易错字进行专门的训练,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进行比较练习。

以上仅为一孔之见,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同仁进行斧正。谢谢!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6 03:10 , Processed in 0.0838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