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xhxjh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7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

已有 423 次阅读2010-2-23 20:22 |个人分类:备课资料|

一、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影响气候,气候也影响人类。短时间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的异常气候现象,如干旱、洪涝、冻害、冰雹、沙暴等,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足以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比如,19431954年孟加拉地区的暴雨灾害,引起了20世纪最大的饥荒,饿死人口达300万—400万;19681973年非洲干旱是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灾难,使得乍得、尼日尔、埃塞俄比亚的牲口损失70%90%,仅在埃塞俄比亚的沃洛省就饿死20万人。当然,这种打击往往是短暂的、局部的,虽然不至于影响生态系统,但是对人类造成的灾害却十分大。

    长期的气候变化,即使变化比较缓慢,也会使生态系统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使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完全改观,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例如,在公元前30001000年的温暖时期,竹类在黄河流域直到东部沿海都有广泛分布;安阳殷墟发现有水牛和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甲骨文记载打猎时获得一象,表明殷墟的化石象是土产的,河南原称豫州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标志。商周时代,梅子是北方人民重要的日常食品。《诗经》说:“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可见当时梅子是和盐一样重要的食品,是做菜不可缺少的佐料。《诗经》说:“终南何月,有条有梅。”终南山在西安之南,宋代以来就无梅了。陕西、山西等地人民只好用醋代替梅。

    秦汉时期气候也比较温暖,《史记》记载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是“桔之在江陵,桑之在齐鲁,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陈夏”。可知当时亚热带植物的地界比现在更加偏北。

    由于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会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布局。例如,在先秦到西汉以前,我国丝织业布局是北丝南麻,丝织业绝大部分在黄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当时最大的丝纺业中心在河北定县,其他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则主要生产麻织物;西汉时期,蜀中仅以产麻布著名。虽然在东汉到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经济下降剧烈,南方各地社会生活则相对安定,丝织业有所发展,可是北丝南麻的布局一直维持到隋唐时代。从气候变迁情况看,至隋唐时代,虽然气候也有变化,但是平均气温仍暖于现代,可见丝绸之路出现在北方是有原因的。

    北丝南麻布局的改变发生在宋代。由于气候变冷,气温已低于现代,北方不利于桑蚕生产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时北方战乱,南方经济上升,丝织业规模逐渐超过北方。北宋时镇江、三台已形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南宋时,南京、常州、镇江、苏州都拥有巨大的丝织业生产能力。丝织业重心南移,正好相当于我国气候由温暖到寒冷的时期,这个历史经验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气候变迁对农业耕作也有影响,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都说,他们那个时候,齐、鲁(河北、山东一带)农业种植可以一年两熟。在这些地方直到解放初期,还只习惯于两年三熟。唐朝的生长季也比现在长,《蛮书》(约成书于862年)说,曲靖以南,滇池以西,一年收获两季作物,9月收稻,4月小麦或大麦。而现代由于生长季缩短,不得不种豌豆和蚕豆,以代替小麦和大麦。这种历史经验仍有现实意义。例如,如果气候变暖,就可以考虑双季稻向高纬度、向高海拔扩展;若气候变冷,就得采取措施,缩短水稻的生长时间。

二、全球正在一天天变冷

    1981年8月21,科学家们首次就全球变暖对地球所构成的威胁进行了讨论。但是,根据另一种说法,地球不是在变暖,而是另一个新的冰期即将到来。仅在俄罗斯,就地球是变冷还是变暖,便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

    联合国政府间研究气候变化的专家小组的结论也是:20世纪地球上的温度平均提高了1 ℃,到21世纪末还会变得更热,起码会提高2.5 ℃,弄得不好还会提高10 ℃左右。飓风、台风、陆龙卷和风暴将会袭击过去从未光顾过的城市。

    但另有一些科学家对此不敢苟同,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弗拉基米尔·科特里亚科夫院士。他去年和同事们对南极地带的冰层进行过钻探,钻到了几十万年前形成的冰层,对10万年来的最近4个气候周期进行了研究,发现每个周期都始于短暂的温暖期,而后是漫长的“严冬”。他们认为现在就正处在温暖期,只是不知为什么这段时间特别长,已达1.1万年,而过去都不超过9000年。不过,1000年以后,最多2000年,冰川时代就会到来,芝加哥、巴黎、基辅、莫斯科将到处是一片冰川和冻土带。

    持这一观点的人还认为,全球变冷的最初征兆应该是海里的冰会变得更多。比如说,以后船只将很难靠近阿尔汉格尔斯克。冰川将从山上移到山谷,使中亚和其他干旱地区不再缺水。

三、什么是冰期与间冰期

    冰期是地质历史上出现大规模冰川的时期;间冰期是两次冰期之间气候变暖的时期。冰期时,冰川大规模扩张或前进;间冰期时,冰川消融后退。一个冰期与相邻的问冰期两个对立而又互相转化的气候期,组合一个冰川周期。

    一个地区的冰期与间冰期是在地质遗迹的鉴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来确定的。为便于研究对比。科学家用地名命名冰期与间冰期,最先命名的就成为后来对比的依据。例如在研究第四纪大冰期时,欧洲阿尔卑斯地区的群智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武木冰期和群智—民德间冰期、民德—里斯间冰期、里斯—武木间冰期。我国东部地区的邢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大理冰期和翻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大理间冰期。这些名词以及把武木期和大理期称为末次冰期、末次冰朔后的时期称为冰后期,已在地学上广泛使用。

    一般认为,冰期的气候要比现在低37 ℃,降水量也比现在大。在地球史上的最后一个大冰期的第四纪冰期中,冰川最强盛时,全球32%的陆地面积为冰川覆盖,大量水分以固态停滞于大陆,海平面要比现在低130米。

四、气侯形成因子

    气候是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平均状态是用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现的。不同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状况不同,气候的特点也就不同,而对此起决定作用的是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如海洋和陆地、平原和山地、裸地和植被覆盖地,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促进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著地影响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气候产生影响,包括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释放热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等。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

五、影响气候和环境的几种人类活动因素

    造成全球性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人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工农业生产排入大气的一些污染气体。这些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臭氧(O3)、氟氯烃化合物(CFCn,主要为氟利昂11和氟利昂12,即CFC11CFC12)、四氯化碳(CCl4)以及一氧化碳(CO)等。后两种在大气中生命期短,但对环境污染有重大影响。温室气体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发现大气中O3量逐年下降。研究结果表明,这主要是由于氟氯烃类化合物、一氧化二氮和沼气排入大气造成的。根据粗略估计,这些温室气体对全球增暖所起的作用,CO250%,其他温室气体占50%

    此外,还有一些污染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但对气温变化影响不大,这主要是硫化物造成酸雨,沉降后使土地酸化,破坏生态。

2.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这是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它和温室气体作用是相互影响的。

3.大型水体的人为改变。例如,大型水库的建设、南水北调和河道改道工程,以及人为填湖造陆和干旱地区人造绿洲等工程,都能引起大范围或局地气候的变化。

六、周期性的气候变迁

    据资料考证,在距今约3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暖和得多。那里生存着许多热带和亚热带的动植物,热带标准动物——大象几乎随处可见。因此,当时的河南省称豫州,“豫”字形象地比喻为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直到现在,河南省仍简称“豫”。

    气候变迁的原因十分复杂,特别是极长期中的气候变迁原因,目前尚未获得一致公认的准确结论。近几年来,许多地理学家发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如大面积的毁林开荒,改变了地面的反射率,减少了水汽蒸发,造成局部地区干旱。而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空气中CO2含量增加,引起气温升高。这些影响到气候变迁。

七、地方性的“小气候”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白居易游庐山看到的情景。这种同一大范围内的不同气候状况,平原和山区的显著差异,就是地方性气候,也叫“小气候”。

    形成小气候的原因,有地表性质不同造成的,也有人类、生物活动的因素。谚语“一山有四季”,说明小气候在山区表现特别明显。有人曾在6月份从四川北部阿坝出发下山,当他经过海拔3600米的地方时,那里山沟里还有冰雪;再下山走到海拔2700米的米亚诺地方,那里小麦已经返青;再往下到海拔1500米处时,地里的小麦将近黄熟了;而在海拔1360米的茂汶县,小麦已开镰收割;当晚间到达海拔780米的川西平面上的灌县时,小麦已收割完毕了。这个人在一天之中,竟经过了从播种到收割的四季。

    地方性气候虽然主要由局部自然条件或人为条件所决定,但也受大范围天气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掌握小气候的特点,改善小气候环境,做到因地制宜,这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气候异常对人类的影响

    气候带移动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有利有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带将北移,这在远离赤道的地方变化最显著。据推算,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 ℃,农业气候带将北移100千米。温度带移动会使大气运动发生相应变化,全球降水也将改变。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有可能对我国和夏季风边缘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雨水增加,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有的地区将面临洪涝威胁;高纬度地区冬季雪量也会增加,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将减少,使部分地区干旱加剧。

    海平面上升 随着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海水温度也随之升高,海水膨胀,促进海水平面升高;另一方面气温升高使南北极和高山冰雪融化,也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当全球增暖1.53.5 ℃时,海平面可能上升3090厘米。海平面上升主要使沿海地区受到威胁,另外还会引起海水倒灌、洪水排泄不畅、土地盐渍化等后果。

    人类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首先,由于异常高温,死亡率将显著上升,尤其是老人和婴幼儿特别难以适应高温。其次,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疾病,在变暖后的快速传播机制大大增强,许多热带流行瘟疫将北上。

    臭氧层减少的影响 由于臭氧层的破坏,世界上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的数量将剧增,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重要粮食作物产量将大幅下降,海洋表面浮游生物将被紫外线杀死,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

    其他影响 随着温度变化,动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典型反映,需要有逐渐适应的时间,加上森林减少,动植物生存受到威胁。气候增暖将使森林所占土地面积减少,森林火灾频繁、严重,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使全球进一步变暖,随着气温的升高,更长的炎热时间使人们用水量增加,全球缺水、荒漠化进一步发展。气候变暖,人们会更长时间地使用空调、电扇、冰箱等电器设备,因而电能消耗量增加,不但排放更多的废热,还需增加发电量,多烧燃料,进而使二氧化碳排放又增加,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还往往伴随着水灾、飓风等自然灾害。

九、历史时代的气候变化

    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1万年前后开始,地球从第四纪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亚冰期,进入到现代的亚间冰期,人们也称之为冰后期。这一段时间大体上相当于人类进入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关于这时期的气候,挪威的冰川学家曾做出近1万年来的雪线升降图,说明雪线升降幅度并不小,表明冰后期以来,气候有明显的变化。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记载,竺可桢将这些记载加以整理分析,发现我国5000多年来的气候有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现。

    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1000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是第一个温暖期,这个时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 ℃左右,最冷月温度约比现在高35 ℃。

    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在0 ℃以下。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汉时代,又进入到一个新的温暖时期。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

    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时代,是第三个温暖期。

    从公元10001200年,即南宋时代,是第三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 ℃左右。

    从公元1200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是这次不如隋唐时那样温暖,表现在大象生存的北限,逐渐由淮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广东、云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后,即明清时代以来,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2 ℃。

    5000年来,虽然是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但是总的趋势是由温暖向寒冷变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长,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个寒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冻。而在第四个寒冷期的1670年,长江几乎都封冻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学家用雪线高度表示气温升降,竺可桢用的是历史文献记载资料,结果却十分一致,说明冰后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绝对不是一种巧合。

    问题研究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什么是热岛效应,培养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将热力环流原理应用到城市热岛环流的分析之中,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发生的原因,并能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的建议。

过程与方法

1.在所学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发生的原因。

2.以探究学习方式进行问题研究。从等温线分布图中发现问题,从景观图片中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讨论问题会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引导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的建议。

教学难点

1.学生资料分析能力的培养。

2.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05219日,成都迎来了9年一遇的降雪。雪花飞舞、愉悦人心的时候,市民也发现,在离市中心不到20千米的三圣乡,雪花飘落在绿色的树叶和盛开的花瓣上,白茫茫的银装顿时让色彩斑斓的地方变成了北国风光。遗憾油然而生,成都城区虽然飘落着同样的雪花,但城市像一个“火炉”,雪不着地就没影了。为什么雪花不给城里人玩耍的机会呢?

    生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师正确。四川省专业气象台预报员吴德仁说,降雪当天,郊区最低气温降到了0 ℃,但城区温度却保持在2 ℃左右。所以,市民在城外可以欣赏到银装素裹的动人雪景,而雪花飘落到城区时,城里2 ℃的温度使雪花瞬间化成了水。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就是: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板书)问题研究 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推进新课

    (投影)课题研究思路:

    师请大家按照投影上的课题研究思路来展开研究。

    (投影——资料1)图2.29“城市热岛效应示意”,资料分析: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特点。

2.总结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

    师上个星期日我们请家住市中心的几个同学和家住郊区的几个同学分别在早上800、下午1400、晚上2000同时测量居住地附近的气温。请大家上台展示。

    生(分别上台展示测量结果)

    (投影表格)教师同时录入学生测得的气温数据并演示出来。

   

    师(按市中心到远郊的顺序及时间的顺序,把学生测得的气温数据列表比较)请大家看投影图示,读图分析。同时,再对照我们同学测得的不同地点不同时刻的气温数据,看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分组合作讨论)1.图中气温曲线的特点是:城市中心的气温高于郊区,城郊居民区的气温高于农田。

    生(分组合作讨论)2.城市热岛效应:就是一种城市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

    (过渡)

    师大家分析得很准确。每当炎炎烈日之下,我们忍受着城市里的高温酷暑,切身的体会使我们不由得要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请看投影,分析资料。

    (投影——资料2)图2.30、图2.31,资料分析:

1.对比以上两幅图片,讨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2.除了照片上提示的原因外,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生(合作讨论)1.地表覆被的不同是城市热岛产生的一个原因。

    生(合作讨论,参考课前收集资料)2.盛夏季节,城市里热浪滚滚,到了郊区,人们明显感到凉爽了许多。在城市里,人们大量地燃烧石油、煤气、煤炭等燃料,燃料中的化学能大部分转换成机械能、电能,其余的则转化为热能,直接释放到空气中。大城市有几十万辆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尾气,这些汽车尾气的温度都在100 ℃以上,这就大大影响了城市的气温。

    城市中的建筑物鳞次栉比,水泥或柏油地面的街道纵横交错,因而造成城市下垫面的性质与郊区不同。城市的建筑物和深色路面,在白天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并且很快地升温。因此城市成了一个巨大的“热岛”。

    此外,由于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烟尘和各种气体污染物,因而在城市上空形成了云和雾。这些云雾在夜间减少地面的有效辐射,使得地面降温减缓。这些特殊的条件使城市具有“热岛效应”,即城市比郊区、田野气温高。

    城市有许多高楼大厦。重重叠叠的高楼大厦组成了庞大的人造屏障,当较冷的空气从郊区流向城市里,这些人造屏障就会阻挡空气的流动,这样大部分冷空气就被阻挡在城市外面。这也是造成城市比郊区气温高的原因。

     “热岛”的强度通常和城市大小有关。几万到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市市区和郊区气温相差23 ℃;数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市区和郊区相差35 ℃;而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市区和郊区气温可相差5 ℃以上。

    “热岛效应”反过来又使城市耗电及用水量大增,夏天要想降低1 ℃比冬天升高1 ℃用电量要大得多。这样,又要耗掉大量能源,造成更多废热,进一步加强“热岛效应”及其他气候效应。

    师据估算,城市白天吸收储存的太阳能比乡村多80%。到了晚上,城市降温缓慢,因此夏季前半夜便仍感闷热。还有,晴天的夜间城市上空常有逆温层存在,它阻碍了热量向高空扩散。

(投影——资料3)图2.32,资料分析:

1.热岛环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这种环流会对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哪些影响?

3.还会产生哪些影响?

4.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

    生(分组合作讨论)1.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的气温,冷热不均造成市区的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向郊区扩散,近地面形成较低气压;郊区气温较低的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较高气压,大气向气压较低的市中心扩散。这样就在市中心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大气的热力环流。

    师请大家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绘制出城市和近郊大气流动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绘图)

    师(对学生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水平进行评价)

    这种环流对城市大气污染有什么样的影响?

    生(分组合作讨论)2.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的扩散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城市好像一个“热岛”,热气不断上升,形成一个低压区,郊区的冷空气向市区侵入,将郊区工厂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市区,加上城区污染源又多,城郊和城区的污染物都向市中心集中,而原由市区扩散到郊区的污染物也随之重新聚集在城市上空,持久不散。由于城市热岛效应所影响的高度一般只能达到地面以上100300米的低空,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市中心往往成了城市中大气污染物浓度最高区,形成远比郊区严重的大气污染。

    生(分组合作讨论)3.热岛效应在某些地区也有好处。比如在高纬都市区可采深色建筑以增强热岛效应。如北欧等高纬度地区,都市热岛效应对都市较为有利:因温度较高,冬季积雪较少,可节省清雪费用,可减少暖气消耗。

    生(分组合作讨论)3.由于工业、生活排放的各种污染物集中于市区,容易形成酸雾、油雾、烟雾、光化学雾等,所以城市雾气多。

    生(分组合作讨论)3.城市的热岛效应威胁着市民的生活和健康,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 ℃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 ℃,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高温还可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

    生(分组合作讨论)3.在“热岛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中每个地方的温度并不一样,而是呈现出一个个闭合的高温中心。在这些高温区内,空气密度小,气压低,容易产生气旋式上升气流,使得周围各种废气和化学有害气体不断对高温区进行补充。在这些有害作用下,高温区的居民极易患上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此外,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窦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人数也有所增多。夏季因中暑而叫急救车上医院的人数增加。

    生(分组合作讨论)3.美国宇航局的一项新卫星观测结果证实,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地区降雨量显著增加,这一结果再次提醒人们要重视城市化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谢泼德及其同事对美国宇航局“热带降雨测量”卫星观测数据的分析显示,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顺风地带的月平均降雨次数要比顶风区域多28%,在某些城市甚至高出51%。他们还发现,城市顺风地带的最高降雨强度,平均比顶风区域高出48%116%

    由于城市热岛有利于空气对流,在城市,出现雷暴、冰雹等强对流性天气也比郊区多。

    生(分组合作讨论)3.由于城市化对气候的这些影响,城市气候资源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说,在寒冷地区,城市的热量资源有所改善。在炎热地区,则更加剧了高温危害。

    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

    生(分组合作讨论)4.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

    (过渡)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是城市的热岛效应,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讨论了城市热岛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下面,请你根据你搜集的资料,对应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从吸热和放热两个方面去考虑,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的建议。

    生(分组合作探究)高纬都市区可采深色建筑以增强热岛效应。(如北欧等高纬度地区,都市热岛效应对都市较为有利:因温度较高,冬季积雪较少,可节省清雪费用,可减少暖气消耗)

    低纬度地区应避免建造玻璃帷幕式建筑,以减少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以免耗费冷气空调资源。

    生(分组合作探究)现在热岛的防治和城市的整个规划是非常有关系的。要逐步改善城市的布局,统筹安排工厂区和居民区,高层建筑不宜太密集,使风易于穿过市区。

    生(分组合作探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使人口特别密集。

    生(分组合作探究)防治热岛效应应注意到房屋形状的设计、通风的问题。在整个居民生活用的设施在散热方面统一规划,也会降低热岛效应的问题。

    生(分组合作探究)热岛的效应之所以这么突出,原因就之一是污染。污染就好像一个暖盖一样,这样一个暖盖使得下面的空气无法散发出去,就相当于一个温室的问题,更可以加重暖盖的效应。减少污染,使大气更透明一些,热岛效应可能会有一些缓解。

    生(分组合作探究)重新确立交通体系,抑制车辆的废热排放量、改进铺路材料,增强路面的透水性等。环境省的测算表明,如果建筑物的废热排放量减少一半、铺设保水性材料道路的普及率达到50%、有50%的建筑物实现楼顶绿化,城市市区的气温将下降0.7 ℃,气温超过30 ℃的天数也将减少21.3%

    生(分组合作探究)严禁填湖行为,扩大水域面积,有助于降低炎夏热度。

    生(分组合作探究)对传统工业结构进行改造;

    生(分组合作探究)建设高层楼房时有义务确保相应的绿化面积。

    生(分组合作探究)国内外专家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减少“热岛效应”的方法。现在,许多城市都认识到“造绿”是改善城市“气候岛效应”的好办法。削弱热岛效应,专家认为要从大力优化生态环境做起:增加绿地面积,在路边、花园和屋顶植树种草,通过植物吸收热量。

    生(分组合作探究)广东省政协委员梁国昭认为,尽管广州近年对绿化越来越重视,但有不少环节仍忽略了“热岛效应”因素。比如,为了城市美观,一度营造出许多城市绿地,其实这些草坪的生态功能并不强,它们的蓄水能力较弱,缺少蒸腾作用,并不会给城市降温。我们觉得他的意见很有道理。

    生(分组合作探究)立体绿化有别于简单的草坪绿化,经过合理布局,立体绿化有开发占地小、绿化面积大、见效快的功效。“楼顶绿化”即是其一,既能给楼宇降温,又净化空气、美化景观。

    生(分组合作探究)城市热岛强度和平面结构与绿化程度及其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当绿化覆盖率达30%时,气温可下降8%;覆盖率达40%时,气温可下降10%;覆盖率达50%时,气温可下降13%。因此,当夏季白天气温为38 ℃时,50%的绿化覆盖率可使气温降低4.9 ℃,基本上消除了城市热岛的威胁。另外,城市中绿化覆盖率高的地段,都不是高温中心的所在地。北京市根据1981年的资料分析,该市夏季热岛分布呈许多中心型,在市区范围内常形成810个高温中心,而这些高温中心都与市区公园交错,或分布在绿化覆盖率较低的地方。

    生(分组合作探究)绿地增强城市的竖向通风。一般情况下,植物叶面的温度不超过35 ℃,而水泥路面、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则可达到40 ℃左右。城市中建筑物多的地区是暖点,加上工厂、锅炉等人工热源,形成了一个个高温中心,而公园和多树木的绿地则是“冷区”,这样,绿地附近的较凉空气就会不断地向高温中心输送,产生了微小的竖向通风,这种通风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穿行,也会给人们带来凉爽。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是城市的热岛效应,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讨论了城市热岛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并对应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的建议。希望大家能继续以这种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我们平时的各科学习搞得更有成效。

    布置作业:以“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把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得到的体会和结论写在论文里。

    板书设计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2 19:11 , Processed in 0.0781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