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笑看人生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49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1考纲解读

已有 543 次阅读2011-5-14 09:28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考纲解读

                                          2011年山东高考

文综考试说明·地理部分和全国高考地理大纲(新课标)变化解读

耿顺传    山东省临沂一中    邮编:276003    邮箱:gengsc@126.com

高考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备考的依据,是高考命题的风向标。2011322,省招考院发布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刚下发,笔者就对2011年的文综考试说明和全国高考地理大纲(新课标)与去年的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寻找变化,并进行解读,以摸清高考命题的方向,指导下一步的地理教学和高考备考。现对比分析和解读如下,权作抛砖引玉,对大家的教学和学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山东高考地理考试说明的变化与解读

2011年山东文综考试说明·地理部分在2010年的基础上必考内容无变化,序言部分有调整,必考内容第四部分对初中地理内容要求作了调整。选考内容作了较大的删减和修改,选修部分删掉了16处,增加了1处,修改了7处内容。题型示例中部分题目进行了更新。所有变化体现了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的特点。

变化和解读如下:

(一)序言的变化和解读

【变化】

1.表述的顺序的变化。

将“另外,由于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中将会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单列一段。而将原来的第二段内容与第一段整合在一起。

2.参考的全国考试大纲名称和选修内容要求的变化。

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版)》中关于‘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的指导精神,”换成“根据教育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

【解读】表述的调整使前后表达的内容更具有对应性,能更好地突出高中地理内容是高考的重心,初中地理知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而且更能突出说明高考地理范围包括初中地理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全国考试大纲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二)必考内容的变化与解读

【变化】将第四部分标题“地球地图和区域地理”换成“地球与地图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删除具体内容的要求条目,换成一段文字,即“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相关部分。地球与地图部分是高中地理必要的基础知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

【解读】这样调整不是降低对初中地理的要求,而是强调了初中地理的基础地位。要求我们在复习中淡化对初中地理具体内容的回扣,强化区域地理作为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的地位。在近四年的山东省高考自主命题中往往以中国或世界某区域作背景,考查高中地理的原理、规律、方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对区域进行正确的定位则显得非常重要。其实这样调整是对初中地理内容复习更高的要求,不是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具体的知识点,而是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区域定位和对中国或世界区域宏观和微观的认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高考复习备考中为学生减负。

(三)选考内容的变化。

【变化】

选考一     旅游地理

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中三点整合为两点,即保留第(1)点,将“(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两条合并并改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2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中的三点内容整合为两点,即将“(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改为“(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的三点内容整合为两点内容。即将“(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整合为“(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 .旅游与区域发展的三点整合为两点,将原来的(2)(3)点合并叙述。即“(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考二     自然灾害与防治

1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由原来的四点整合为两点,去掉了“(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将原来的第(1)(2)点合并。即“(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中整合为两点,即去掉了原来的“(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4)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保留了“(2)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3)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 .自然灾害与环境没变,仍然是“(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 .防灾与减灾中去掉了“(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4)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保留了“(3)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调整了“(2)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的叙述,即为“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选考三     环境保护

1 .环境与环境问题中删除了“(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保留了“(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去掉了“(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调整为两条,即“(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将原来的五条整合成两条,使描述更简洁,即“(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 .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删除了“(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保留了“(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将“(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改为“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中将原来的三点整合成两点,即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整合为“(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解读】完全参照全国高考地理大纲的选考部分内容,只是每一条目后去掉了标点符号,个别标点有所不同,即个别地方用了分号与去年相比,要求更简练具体,重点突出,删除了部分基础知识的内容要求,更突出了对能力的要求。删减了部分内容,也算是为学生高考备考减负。

(四)题型示例的变化与解读

【变化】

1.选择题中3~4题换成了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的第68题。考查了等值线的判读,考查了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地理——城市热岛,考查了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附题: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多云)9时到99()18时。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18

  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15时左右    B.822时左右  C.915时左右     D.918时左右

2.选择题中增加了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的第35题作为样题的第5~6题。考查了对关联图中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分析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附题: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受到货。图1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第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

  5.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3. 选择题中的第10~12题为2010年上海地理卷第23~25题。考查了对曲线图的判读能力。

附题:

右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23. 根据右图,气温在10℃时,1 m3空气所能容纳

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

气温应达到

A15                    B25        

C30                    D35

24.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

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

50%,如果要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

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A35     B25     C15      D5

25.通过上文,我们可知,相对适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大              ③午后相对湿度大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4.综合题增加了第3题,为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的第36题的(1~3)问。利用区域图和景观图,以地中海气候条件下葡萄种植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在新情境下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避免了死记硬背。

附题:

36(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⑴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

⑵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堆积的原因。(8)

⑶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

【解读】命题继续体现能力立意,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力避死记硬背。

二、全国高考地理大纲(新课标)的变化与解读

新大纲坚持新课标下高考改革的方向,体现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稳中求新的原则,加强了对学生思想素质、社会意识及科学素养的导向,更加注意转变以知识为本的理念,强化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2011年地理考试大纲与2010年的大纲相比有如下变化:

【变化】在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序言中,去掉了“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的内容。具体内容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增加了选考部分的详细要求条目,增加的内容如下:

选考内容

选考一 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考二 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

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选考三 环境保护

1.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

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解读】

1.必考内容无变化。

无变化,意味着考纲提出的考核目标要求,三个梯度的能力要求仍是我们在当前新课程下高考复习和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无变化,意味着2010年高考试题以其比较成功与成熟而成为我们测定2011年高考的风向标。2010年高考题基本围绕主干知识和国内重大事件进行考查,给人感觉题目并不难,和基础知识联系密切,比较符合高中地理新课程下的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以运用大量的情境材料,在新情境下,经过分析、知识迁移、理解、对应基础知识内容,让考生做出准确的判断。

无变化,意味着2011年高试卷呈现方式将会比较平稳,但不意味着命题者命题不会创新变化。我们通过这几年的高考发现,命题者将会保持能力立意的大方向,每年都在去陈求新。命制试题的质量逐年提高,命题趋向成熟。

    2.增加选考内容的具体要求,是对新课标地区选修模块选择及命题的统一和规范。对选修模块的确定,充分考虑了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如师资、选修的人数等,特别是给学生减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充分考虑了高考命题的难度、高考试卷的长度与答题时间的矛盾等问题,为命题者、教学者和学习者指明了方向。而且圈定的选修模块突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属于学生身边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对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大有裨益。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笑看人生 2011-5-14 09:28
借来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6 20:49 , Processed in 0.0980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