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geonet

段义孚 百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6 17: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空间与生存
出版时间:2012-8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者:宋秀葵页数:226字数:235000
file:///C:\Users\dell\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423C.tmp.jpg
源自博士论文 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生态文化思想研究
file:///C:\Users\dell\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424C.tmp.jpg
附录
①主要选自段义孚网页htp://www.yifutuan.org/
段义孚简介
出生时间及地点:19305月出生于中国天津
国籍:美国
受教育情况:
1938年始:在中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就读小学、中学194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1951年:在牛津大学取得学士学位
1955年:在牛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University of 0xford195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学位(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985年: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学荣誉博士学位(Doctor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honoris causaUniversity of WaterlooCanada
2002年获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理学荣誉博士学位(Doctor of Science-honoris causaUniversity of GuelphCanada
从教经历:
1956-1958年:印第安纳的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1959-1965年: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1966-1968年: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
1968-1983年:地理学和东亚研究教授(Professor of Geography and East Asian Studies
1980-1983年:美国研究客座教授(Adjunct Professor of American Studies
1983-1998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学教授(Professor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85-1998年:维拉斯研究教授(Vilas Research Profess
1985-1998年:约翰柯特兰赖特教授(John Kirtland Wright Professor
1998年一: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荣誉教授
主要荣誉:
1968-1969年获美国古根海姆基金奖(John Simon Guggenheim Fellow
1973年获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授予的地理学贡献奖(Award for Meritorious Contribution to Geography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5年:获地理教育全国委员会授予的地理杂志奖(Journal of Geography AwardNational Council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
198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Elected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7年获美国地理学会授予的卡勒姆地理学勋章(Cullum Geographical Medal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1992年由威斯康星州学生会当选为“最佳教授”(“Best Professor,”elected by Wisconsin Student Association
1994/因著作Passing Strange and Wonderful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州图书馆协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Wisconsin Library Associationfor Passing Strange and Wonderful
1994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跨联谊会理事会授予的优秀教学奖(Professor Appreciation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Inter-Fraternity Council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5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州图书馆协会文学奖委员会授予的1995年度威斯康星州著名作家称号(Noted Wisconsin Author for 1995Literary Awards Committee of the Wisconsin Library Association.
2000年获罗文和利特尔作者桂冠奖(Rowan and Littlefield Author Laureate Award
2000年获国际地理联合会勋章(Laureat d'Honneur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2001年成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2002年成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02-2003年菲贝卡/厄普代克纪念学者(Phi Beta Kappa/Frank M.Updike Memorial Scholar
讲座:
1975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客“莫里森讲坛”(Morrison Lecture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1976年在瓦瑟学院做客“马修·瓦瑟讲坛“(Matthew Vassar LectureVassar College
1980年在伦敦大学做客“特殊大学讲坛”(Special University LectureUniversity of London
1982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做客“罗素纪念讲坛”(R.J.Russell Memorial Lectur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1983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阿尔坎做客“建筑讲坛”(Alcan Lecture on ArchitectureVancouverBritish Columbia
1985年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做客“麦克马丁纪念讲坛”(McMartin Memorial Lecture at Carleton UniversityCanada
1988年在国立台湾大学做研究报告(Research Lectures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92年在麦克马斯特大学做客“胡克讲坛”(Hooker LectureMcMaster University
1994年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做客“兰斯讲坛”(Landsdowne LectureUniversity of VictoriaCanada
199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客“卡尔·苏尔纪念讲坛”(Carl0.
Sauer Memorial Lectur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99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客“亚历山大·冯·洪堡讲坛”
Alexander von Humboldt Lectur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1998年在美国学术团理事会上做客“查尔斯·荷马·哈斯金斯讲坛”
Charles Homer Haskins Lecture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2002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客“拉尔夫·布朗讲坛”(Ralph Brown Lectur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客“爱德华·法纳姆讲坛”(J.Edward Farnum LecturePrinceton University
学术团体成员:
1.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代表(Delegate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to the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2.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全国委员(National Councilor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3.富布赖特奖学金委员会委员(华盛顿特区)(Fulbright Scholarship ComnitteeWashingtonDC
顾问:
1.皇后艺术会咨询委员会(纽约)顾问(Advisory Board of the Queens Council on the ArtsNew York
2.温纳·格伦人类学基金会(纽约)顾问(Wenner-Gren Foundation of AnthropologyNew York
3.鲍尔奇学院民族研究所(费城)顾问(Balch Institute of Ethnic StudiesPhiladelphia
4.地理标准项目(华盛顿特区)顾问(Geography Standards Pro jectWashingtonDC
专著
1.Pediments in Southeastern drizona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1959Vol.13.
2.Th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the Wisdom of God.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ublicationsNo.11968.
3.The Climate of New Mexico,(with Cyril Everard and J.G.Widdison.Santa FeState Planning Office1969.
4.China.Londonongman'sChicago:Aldine1970.
5.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ttitudesand ValuesLondonPrentice-Hall1974.
6.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s of Erperienc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7and London:Edward Armold's 1977.paperback editi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9.
7.Landscapes of FearNew Yorkantheon1970 and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80.
8. Segmented Worlds and Self Group Lif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mesota Press,1982.
9. Dominance and Affection: The Making of Pet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0. The Good Life,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6.
11. Morality and Imagination: Paradoxes of Progres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9.
12. Passing Srange and Wonderful: Aesthetics, Nature, Culure,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1993.
13. Passing Strange and Wonderful, New York: Kodansha Press,1995.
14. Cosmos and Hearth:A Cosmopolite's Viewpoin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of Wisconsin Press1999.
17.Dear Colleague:Common and Uncommon Observation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2.
18.PlaceArtand SelfCenter for American Places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4.
19.Coming Home to China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7.
20.Human Goodness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2008.
21.Religion:From Place to PlacelessnessChicago:the Center for American Places
2009.
书之章节
1.Aitudes toward Environment:Themes and Approaches,”in David Lowenthaled.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nd BehaviorUniversity of Chicago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Serics No.10919674-17.
2."A Preface to Chinese Cities,”in R.P.Beckinsale and J.M.Houstoneds.Urbanization and Its Problems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68chapter
9218-253.
3.Perceiving and Structuring the World:Three Standpoints,”in D.A.Lanegran and Risa PalmedsInmvitation to GeographyMcGraw-Hill1973.
4."Visual Blight: Exercises in Interpretation,"in Pierce Lewis, ed., Visual Blight, Resource Paper No.23,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73,23-27.
5."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in C. Board,R.J. Chorley,P. Haggett, and D.R. Stoddart, eds., Progress in Geography,1974, Vol.6,211-252.
6."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in G. Macinko,K. Hammond, and W.
Fairchild, eds., Sourcebook on the Environment,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5, Vol.1,25-61(mimeographed).
7."Geopiety:A Theme in Man's Attachment to Nature and to Place,"in D.
Lowenthal and Martyn Bowden, eds., Geographies ofthe Mi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11-39.
8."Experience and Appreciation: The Child's Attitude to Environment,"in David Linton, ed., Children, Nature,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Washington, DC: U.S.D.A. Proceedings,1977.
9."Nature Imitates Art:A Theme in Experiential Geography,"in Donald R. Deskins, Jr., et al., eds., Geographic Humanism, Analysis and Social Action, Michigan Geographical Publication No.17,1977,27-46.
10."Sacred Space: Exploration of an Idea,"in Karl W. Butzer, ed., Dimensions of Human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aper 186,1978,84-99.
11."American Cities: Symbolism, Imagery, and Perception,"in L.S. Bourne and J.W.Simmons, eds., Systems of Cit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Reprinted from Topophilia, Chapter 13.
12."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in Kenneth A. Hammond, GeorgeMacinko, and Wilma B. Fairchild, Sourcebook on the Environmen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21-40.
13."Literature and Geography: Implications for Geographical Research,"in David Ley and Marwyn Samuels, eds., Humanistic Geography: Prospecks and Problems, Chicago: Maaroufa Press,1978,194-206.
14."Children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in Irwin Altman and Joachim F.
Wohwill, eds., Children and the Emvironment, New York: Plenum Press,1978, Vol.3,5-32.
15. "Space, Time, Place:A Humanistic Perspective,"in Tommy Carlstein, DonParkes, and Nigel Thirft, eds., Timing Space and Spacing Time,1978, Vol.1(Making Sense of Time),7-16.
16."Thought and Landscape: The Eye and the Mind's Eye,"in D.W. Meinig,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89-102.
17. Reprint of "American Space, Chinese Place,"(Harper's July 1974) in Morton A.Miller, ed, Reading and Writing Short Essays, New York: Random House,1980,
309-312; and in Gregory Cowan and Elizabeth Cowan, Writing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1980),293-294.
18."In Place, Out of Place,"in Mils Richardson, ed., Geoscience and Man,1984, Vol.24,3-10.
19."Immigrant Atrtists:A Conceptual Framework,"in Contemporary Immigrant Artists: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Balch Institute of Ethnic Studies, Philadelphia,1985,23-25.
20."Social Science as Moral Inquiry,"in Kenneth Westhues, ed., Basic Principles for Social Science in Our Time, Waterloo: University of St. Jerome's College Press,1987,92-103.
21."On the Rewarding Human Life,"in J. Norwine and A. Gonzales, eds., The Third World: States of Mind and Being, Boston: Unwin Hyman,1988,9-14.
22."Traditional: What Does It Mean?"in Jean-Paul Bourdier and Nezar Alsayyad, eds., Dwellings Settlements and Tradition,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9,27-34.
23."Environment, Behaviour, and Thought,"in Frederick W. Boal and David N.
Livingstone, The Behavioural Environment: Essays in Reflection, Application, and Re-evalu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89,77-81.
24."Space and Context,"in Richard Schechner and Willa Appel, eds., By Means of Performance: Intercultural Studies of Theatre and Riu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236-244.
25."aradoxical Images of the American West,"in Ellen M. Murphy and Jeane M.Knapp, Kaleidoscope of History,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Collection Special Publication, No.1,1990,104-106.
26. New Preface to 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alu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27.(Foreword) to Derham Groves, Feng-shui and Western Building Ceremonies 1991,
1-2.
28."Community and Place:A Skeptical View,"in S.T. Wong, ed., Person, Place and Thing, in Geoscience and Man,1992, Vol.31,47-59.
29."lace and Culture: Analeptic for Individuality and the World's Indifference,"in Wayne Franklin and Michael Steiner, eds., Mapping American Culure, lowa City: University of lowa Press,1992,27-49.
30.(Foreword) to Anne Buttimer's Geography and the Human Spirit,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 ix-xi.
31."Desert and Ice: Ambivalent Aesthetics,"in Salim Kemal and Ivan Gaskell, eds., Landscape, Naural Beauty and the Ar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139-157.
32."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reprint) in John Agnew, David Livingstone, and Alisdair Rogers, Human Geography: An Essential Anthology, Oxford: Blackwell,1996,445-457.
33."Home and World, Cosmopolitanism and Ethnicity: Key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Human Geography,"in lan Douglas, Richard Huggett, and MikeRobinson, eds.,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tin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6,939-951.
34."Wisconsin: Place, Time, Model,"in Robert Ostergren and Thomas Vale, eds., Wisconsin Land and Life,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7,531-544.
35."Disneyland: It's Place in World Culture,"with Steven Hoelscher in Karal Ann Marling ed., Designing Disney's Theme Parks: The Architecture of Reassurance, Paris: Flammarion,1997,191-198.
36."Geography and Evil:A Sketch,"in James D. Proctor and David M. Smith, eds.,Geography and Ethics: Journeys in Moral Terrain, Routledge,1999,106-119.
37."Maps and Art: Identity and Utopia,"in Robert Silberman, World Views and Ar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0,11-24.
38."ALife of Learning,"(reprint of Haskins lecture) in Peter Gould and Forrest R.
Pits, eds., Geagraphical Voices, Syracuse: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2002,
323-340.
39."rogress and Anxiety,"in Robert D. Sack, ed., Progress: Geographical Essay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2.
40."Cosmos versus Hearth,"in Paul Adams, Steven Hoelscher, and Karen Till, Texures of Place: Exploring Humanistic Geographi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1,319-325.
41.(Foreword) in Kenneth R. Olwig, Landscape, Nature, and the Body Politic: From Britain's Renaissance to America's New World,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2002, xi-xx.
42."Reflections,”in Zane WilliamsDouble Take:A Rephotographic Survey of MadisonWisconsin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2002223-237.
43."Home,”in Stephen HarrisonSteve Pileand Nigel Thrifteds.Patterned GroundEntanglemenks of Nature and CulureLondon:Reaktion Books2004164-165.
期刊论文
1.TopophiliarSudden Encounter with the Landscape,”LandscapeFall1961Vol.1129-32.Reprinted in Paul English and Robert MayfieldEds.ManSpaceand Environ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534-538.
2."Use of Simile and Metaphor in Geographical Description,”Professional Geagrapher1957Vol.98-11.
3.Types of Pediment in Arizona,”Yearbook of Pacific Coast Geographers1954Vol.1617-24.
4."StructureClimateand Basin Land Forms in Arizona and New Mexico,”Annals ofthe Al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March1962Vol.5251-68.
5."A Coastal Reconnaissance of Central Panama,"The Caljfornia Geographer, Kesseli Festschrift,1962, Vol.3,77-96.
6."Denudation Chronology:A Comment,"rofessional Geographer, July,1963, Vol.15,41-42.
7."Latitude and Alfred Russel Wallace,"Journal of Geography, September,1963, Vol.62,258-261.
8."Architecture and Human Nature,"Landscape, Fall,1963, Vol.13,16-19.
9."The Desert and the Sea:A Humanistic Interpretation,"New Mexico Quarterly, Autumn,1963,329-331.
10."Mountains, Ruins, and the Sentiment of Melancholy,"Landscape, Fall,1964, Vol.14,27-30.
11.(with Cyril Everard)"New Mexico's Climate: The Appreciation of a Resource,"
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 October,1964, Vol.4,268-308.
12. "Climate of New Mexico,"in Summary of Reports on New Mexico's Natural Resources, State Planning Office, Santa Fe,1965.
13."Architecture and the Computer,"Landscape, Winter,1965, Vol.14,12-14.
14."Environment' and"World',"rofessional Geographer, September,1965, Vol.
17,6-8.
15."Man and Nature: An Eclectic Reading,"Landscape,1966, Vol.15,30-36.
16."New Mexico's Gullies: Critical Re-examination and New Observation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December,1966, Vol.56,573-597.
17."Discrepanci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Atitude and Behavior: Examples from Europe and China,"The Canadian Geographer, December,1968, Vol.12,
176-191. Reprinted in Paul English and Robert Mayfield, eds., Man, Space, and Environment, Maaroufa Press,1974,41-61; David and Eileen Spring, eds., Ecology and Religion in History, Harper Torchbook,1974,91-113.
18."Lewis Mumford and the Quality of Life,"Geographical Review, October,1968, Vol.58,570-573.
19."Our Treatment of Environment in Ideal and Actuality,"American Scientist, May-June,1970, Vol.58,244-249. Reprinted in Robert M. Chute, Environmental Insight, Harper and Row,1971,27-34; John N. Day,F.F. Fost and P. Rose, Dimensions of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John Wiley,1971,36-46.
20."Environmental Attitudes,"Science Studies,1971, Vol.1, No.2,215-224.
21."Geograph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The Canadian Geographer, Fall,1971, Vol.15,181-192.
22."Environmental Psychology:A Review,"Geographical Review,1972, Vol.62, No.2,245-256.
23."Structuralism, Existentialism, and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September,1972, Vol.4,319-331.
24."Ambiguity in Attitudes Toward Environment,"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3, Vol.63, No.4,411-423.
25."lace: An Experimental Perspective,"Geographical Review,1975, Vol.65, No.2,151-165.
26."Images and Mental Maps,"Annals of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75, Vol.65, No.2,205-213.
27."Humanistic Geograph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76, Vol.66, No.2,266-276.
28."Reflections of Humanistic Geography,"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1976, Vol.30, No.1,3-5.
29."The City: Its Distance from Nature,"Geographical Review,1978, Vol.68, No.
1,1-12.
30."The City: Its Distance from Nature,"Reprint,(Geographical Review,1978) in Ekistics,1979, Vol.46, No.278,313-319.
31."Landscape's Affective Domain: Raw Emotion to Intellectual Delight,"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rch,1978,132-134.
32."Sign and Metaphor,"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8,Vol.68, No.3,363-372.
33."Sight and Pictures,"The Geographical Review,1979, Vol.69, No.4,413-422.
34."Rootedness versus Sense of Place,"Landscape,1980, Vol.24, No.1,3-8.
35."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rtifact,"Geographical Review,1980, Vol.70, No.4,
462-472.
36."Materials and People,"New Jersey Foltlore, Spring,1981, Vol.2, No.3,
17-21.
37."Landscape as Text,"The Paradigm Exchange, CL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82,1-9.
38."Geographical Theory: Queries from a Cultural Geographer,"Geagraphical Analysis,1983, Vol.15, No.1,69-72.
39."Orientation: An Approach to Human Geography,"Journal of Geography, January-February,1983, Vol.82, No.1,11-14.
40."Literature and Geographies,"Millhweed Chronicle:A Journal of Poetry and Graphics,1983,7.
41."Literature and Geographies,"Federation Reports: The Journal of the State Humanities Councils,1983, Vol.6, No.3,26-27.
42."Architecture and Morality,"San Francisco Bay Architect's Review, Spring,1983,18-19.
43."Dance, Waters, Dance,"The Sciences,1983, Vol.23, No.5,69-70.
44."Moral Ambiguity in Architecture,"Landscape,1983, Vol.27, No.3,11-17.
45."Literature and Geographical ldeas,"Bulletin, Wisconsin Council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 Spring,1984,7-12.
46."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Geographical Review,1984, Vol.74, No.3,245-256.
47."The Landscapes of Sherlock Holmes,"Journal of Geography,1985, Vol.84, No.2,56-60.(Received the Jourmal of Geography Award for best paper in1984-1985.)
48."hotography, Life, and States of Being,"New Order/No Order, Society for Photographic Education,1986,13-16.
49."Strangers and Strangeness,"Geographical Review,1986, Vol.78, No.1,10-19.
50."The Landscapes of Sherlock Holmes,"Reprint, Baker Sreet Miscellanea, Spring,1986, No.45,1-10.
51."The View from Wisconsin,"Updat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86, Vol.13, No.8,2-3.
52."Attention: Moral-Cognitive Geography,"Journal of Geography,1987, Vol.86, No.1,11-13.
53."Cultural Forms and Norms: Informal Reformulations,"The Paradigm Ecchange I, Center for Humanistic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87,48-51.
54."Secret Glimpses,"TDR: The Drama Review,1988, Vol.32, No.1,8-9.
55."The City as a Moral Universe,"Geographical Review,1988, Vol.78, No.3,316-324.
56."Surface Phenomena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i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9, Vol.79, No.2,233-241.
57."Strangers and Strangeness,"Whole Earth Review, Spring,1988, No.58,18-23.
(Reprint of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in Geographical Review,1986.)
58."Cultural Pluralism and Technology,"Geographical Review,1989, Vol.79, No.
3,269-279.
59."A Sense of Place,"Wisconsin Humanities Committee,1989,1-13.
60."Good Life and Old Age,"LandS Magazin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89, Vol.7, No.1,3-4.
61."Realism and Fantasy in Art, History, and Geograph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0, Vol.80, No.3,435-446.
62."Reply to Yi-fu Tuan, Politics, and Art,"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0, Vol.80, No.3,457.
63."AView of Geography,"Geographical Review,1991, Vol.81, No.1,99-107.
64."The Price of Fame Is the Loss of Shame,"Newsdagy, August11,1991,30-3l.
65."Thoughts on Linking the Physical and Human Sciences,"Research and Exploralion,1991, Vol.7, No.2,370.
66."Language and the Making of Place:A Narative-Descriptive Approach,"Annals ofthe Association of dmerican Geographers,1991, Vol.81, No.3,684-696.
67."The City and Human Speech,"Geagrgphical Review,1994, Vol.84,144-151.
68."Eavironmentalism and the City:A Historical-Cultural Note,"Ecumene,1994, Vol.l, No.2,121-126.
69."Noodles [ Recipe of Centurions],"Globehead: Journal of Extreme Geography,
1994, Vol.1, No.2,34.
70."Response,"[ Classics in Hluman Geography Revisited], Progress in Hiuman Geograpby,1994, Vol.18, No.3,358-359.
71."The Science of Landscape: Between Myth and Culture,"Sistema Terra, Year2, lsue2, July,1993,7.
72."Why are you a Geographer"The Geographical Buletin,1995, Vol.37, No.1,5-6.
73."Aging in Reverse,"comment on Justin O"Brien,"Washington Street Since1900,"Voyageur,1995, Vol.12, No.1,12.
74."Island Selves: Human Disconnectedness in a World of Indifference,"Geographical Review,1995, Vol.85, No.l,229-239.
75."Sense of Place: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Human?"American. Journal of Theology and Philosophy,1997, Vol.l8, No.l,47-58.
76."Yi-fu Tuan: An Interview,"Terra Nova: Natuere and Culure,1997, Vol.2, No.l,85-95.
77."Escapism: Another Key to Cultural-Historical Geography,"Historical Geography,1997, Vol.25,10-24.
78."The Lure of Good: Scale and Commitment,"Wisconsin Academy Review, Winter,1999-2000, Vol.46, No.l,25-27.
79."The Desert and I:A Study in Affinity"Michigan Quarterly ReviewWinter
2001Vol.xdNo.17-16.
80."Life as a Ficld Trip"Geographical Review2001Vol.9lNos.l-241-45.
81."The Pull of the Good Life:MathematiciansMormons and Mickey Mouse,”Topic
2FantasgyFall200211-15.
82."On Human Geography,”DaedausSpring2003134-137.
83."Cultural Geography:Glances Backward and Forward,”Annals of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4Vol.94No.4.
84."Reflections on Humanistic Geography"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2005Vol.xxxNo.l3-5.
85."owerModernit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s"New Global Sudies2007Vol.lNo.1.
书评
1.Book reviewJohn C.H.WuTao the Chingand Sister Mary MakraHsiao Chingin Neow Mfexico Quarterly1962Vol.31No.3269-27l.
2.Book reviewWalter Jackson BateClasic to Romantic in Landscape
1961-1962Vol.11No.240.
3.Book reviewT.w.FreemenA Hundred Years of Geograpby in Landscape
1962-1963Vol.12No.233-34.
4.Book reviewKonrad Gatz and Wilam WallenfangColor in drchilecture in Landscape1962Vol.11No.332.
5.Book reviewLast Lecures of Roger Fry in New Mexico Quarlerly1962Vol.
32Nos.1-280-81.
6.Book reviewCold Mouwntainoems of Han Shan in New Mexico QuarterlyAutumn1963Vol.33No.3347-348.
7.Book reviewJohn K.WrightHuman Nature in Geography in Landscape1967Vol.16No.331-32.
8.Book reviewFrank E.Manueled.Uhopias and Uhopian Thought in Landscape1967, Vol.17, No.l,34.
9. Book review) Japanese Geography in The Canadian Geagragpher,1967, Vol.1l, No.3,190-191.
10.(Book review) Clarence J. Glacken, Traces on the Rhodian Shore in Geographical Review,1968, Vol.58, No.2,308-309.
11.(Book review) David Sopher, Geography of Religion in Landscape,1967-1968, Vol.17, No.2,38.
12.(Book review) Amos Rapoport, House Form and Culture, in Canadian GeographicalJouwnal,1969, Vol.79, No.4, xxi.
13.(Book review)K. Buchan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Earth in The Australian Geographer,1971, Vol.11,636-637.
14.(Book review) Robert Murphy, The Dialectics of Social Life: Alarms and Excursions i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in Anm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yaphers,1972, Vol.62, No.3,507-509.
15.(Book review)P.L. Wagner, Environments and Peoples i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agraphers, March,1973,138-139.
16.(Book review) Anme Buttimer, Society and bfilieu in the French Geographic Tradition in Geographical Review, July,1973,431-433.
17.(Book review)D.J. Dwyer, Asian Urbanizatiorr A Hong Kong Casebook in Urban History Neuwsletler,1973.
18.(Book review)W.H. Iltleson, Environment and Cognition in Geographical Review,
1974, Vol.64, No.1,162-163.
19.(Book review)A. Harmy Walters, Eeology, Food and Civilization in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May,1974,5458.
20.(Book review) Peter Gould and Rodney White, Mental Maps i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4, Vol.64,589-59l.
21. Book review)G. Manners and M. Mikesell, eds., Perspective on Environment in Geagrgphical Review, July,1975, Vol.65,408-410.
22.(Book review) Edward Lurie, Nature and the American findLouis Acasiz andthe Culare of Science i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1976, Vol.2, No.I,
88-89.
23.(Book review) Jay Appleton, Experience of Landscape in Profesional Geographer,1976, Vol.25, No.1,104-105.
24.(Book review) Ervin Zube ct. al, Landscape Assesment: Value, perceptions, and Resourcer in Geographical Review,1976, Vol.66, No.3,368-370.
25.(Book review) Vincent Scully, Pueblo: Mouwntain, Village, Dance in Progrestve Architecture, October,1976,100-102.
26.(Book review) Richard Sennett, The Fall of Paublie Man i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77, Vol.9, No.6,720-721.
27.(Book review) Karl Butzer, Early Hydraulic Civilization in Eopt in Geographical Review,1977, Vol.67, No.3,369-37l.
28.(Book review) Raymond Willams,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in Landcapes,1978, Vol.22, No.3,19-20.
29.(Book review) Graham Rowles, Prisoners of Space? Exploring the Geographical Erperience of Older People in Geographical Surwey,1979, Vol.8, No.2,31-33.
30.(Book review)R.P. Werbner, ed., Regional Culis in Ervironment and Planning,
1979, Vol.11. No.1,107-108.
31.(Book review) Jacqueline A. Burgess, lmage and ldentigy i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June,1979, Vol.69, No.2,323-325.
32.(Book review)M.P. Smith, The Ciy and Social Theory i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81, Vol.13, No.7,922-923.
33.(Book review)D.N. Parkes and NJ. Thrit, Times, Spaces and Places:A Chronogeographic Perspective in Annals of the A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gphers,1981, Vol.71, No.2,292-295.
34.(Book review) Lary W. Price, Mountains and Man in The Sctences, April,1982,
25-27.
35.(Book review) Lawrence Ma and Allen G. Noble, The Environment: Chinese and American Views in Tidjidschrif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ofie,1983, Vol.74, No.1,59-60.
36.(Book review) Bruce Mitchell and Dianne Draper, Relewance and Ethics in Geograpby in Econmomic Geograply,1983, Vol.59, No.4,445-448.
37.(Book review) Peter Gould and Gunnar Olsson, eds.,A Search for Common Ground i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4, Vol.74, No.1,174-178.
38.(Book review) lacques le Goff, The Birth of Purgatory i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by,1985, Vol.11, No.4,447-448.
39.(Book review)D.E. Cosgrove,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in Sociely and Space,1986, Vol.4, No.2,237-238.
40.(Book review) Vicki Heame, Adam's Task: Calling Animals by Name in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September 7,1986,10-ll.
41.(Book review) Edmund C. Penning-Rowsell and David Lowenthal, eds.,
"Landscape Meanings and Values,"in Jourmal of Geogrephy,1987, Vol.86, No.4,181-182.
42.(Book review)N, Evemden,"The National Alien: Humankind and Environment, in Emvironment and Plannming,1987, Vol.19, No.9,1279.
43.(Book review) Steven A. Yates, ed,"The Essential Landscape: The New Mexico Photographic Survey,"i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1987, Vol.13, No.4,450.
44.(Book review) Howard F. Stcin,"Development Time, Cultural Space,"in Journal of lHistorical Geograpby,1988, Vol.14, No.2,228.
45.(Book review) Donald Kunze,"Thought and Place; The Architecture of Etcrmal Places in the Philosophy of Giambattista Vico,"Amals of the Asociation of American Geagraphers,1988, Vol.78, No.2,228.
46.(Book revicw) Donald Brown,"Hierarchy, History, and Human Nature,"in Journal of Hislorical Geograpty,1989, Vol.15, No.3,378-379.
47.(Book review) Reginald Golledge, et. al,"A Ground for Common Search,"in Profssional Geographer,1989, Vol.41, No.3,378-379.
48.(Book review) Peter J. Wilson,"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Human Species,"in Ervironment and Behavior,1989, Vol.21, No.5,638-640.
49.(Review) of Peter Bishop,"The Myth of Shangri-La (l989)"in Comparative S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33, No.1,635.
50.(Review) of Don Gifford."The Farther Shore:A Natural lHistory of Perception,
1798-1984,"(1990), Geographical Revienw,1991, Vol.81, No.2,236-238.
51.(Review) of Jeffrey F. Meyer,"The Dragons of Tiananmen: Beijing as Sacred City,"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92, Vol.51, No.1,149-150.
52.(Revicw) of J.N. Eatrikin,"The Betweeness of Place,"in Geographical Review,
1992, Vol.82, No.1,85-86.
53.(Review) of Jay Appleton,"The Symbolism of Habitat,"in Progress in Homan Geography,1993, Vol.17.123-124.
54.(Review) of Ronald G. Knapp,"Chinese Landscapes: The Village as Place,"in Traditional Dwelings and Setlements Review,1993, Vol.3,72.
55.(Review) of Peter Bermhardt,"Natural Affairs:A Botanist Looks at the Attachments between Plants and Pcople,"in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May2,1993,9.
56."Charting the Actual and the lImagined,"[ Review of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2, Book 2], Natural History, July,1994,26-30.
57.(Review) of Qiquang Zhao,"A Study of Dragons: East and West,"in Journal of Asian SYudies,1994. Vol.53, No.1,154-155.
58.(Review) of J.B. Jackson,"A Sense of Place,A Sense of Time,"in Geographical Review,1995, Vol.85, No.l,103-104.
59.(Review) of Steven Field and Keith H. Basso,"Senses of Place,"in Western Folltlore,1997, Vol.56,92-94.
60.Reviewof John Updike,“In the Beauty of the Lilies"in Historical Geography
1998Vol.26203-205.
61.Reviewof Roger A.Dodgshon,“Society in Time and Space: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n Change,”in Geographical Review1999Vol.88No.3444-445.
会议记录与文摘:
1."The Problem of Geographical Description,”A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September1964Vol.54abstract),439.
2."Soil Evolution and Land Form Development,”Anm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September1958abstract),Vol.48No.3293-294.
3.The Misleading Antithesis of Penckian and Davisian Concepts of Slope Retreat in Waning Development"rocedingsIndiana Academy of Scicnce1958Vol.
67212-214.Reprinted in S.A.Schumm and M.P.Mosleyeds.Benchmark Papers in Geolog:Slope GeomorphologyStroudsburg DowdenHutchinson and Ross
1973.
专题论文
1."Man and Nature"Resource Paper No.10Commission on College GeographyA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WashingtonDC197149 pp.
2."Alexander von Humboldt and His Brotherortrait of an ldcal Gcographer in Our Time”,University of CalifomiaLos AngelesDepartment of Geography197712pp.
3.Fondly yours:Selected Corespondence 1995-2003"MadisonWisconsin2003.
评论性文章
1. CommentaryAnme ButimerValues in GeographyCommission on College GeographyResource Paper No.24A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454-58.
2."Comment in Reply"to Ted Relph,"Humanism, Phenomenology, and Geography,"Annals ofthe A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7, Vol.67,No.1,177-178.
3.(Comment) on Georges Mounin,"The Semiology of Orientation in Urban Space,"
in Churrent dnthropology,1980, Vol.21. No.4,500.
4."erceptu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A Commentar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American Geographers,2003, Vol.93, No.4,878-881.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19: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段义孚作品从地理看人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6e52580100y8rl.html

美国华裔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名著引进出版
  段义孚的公众知名度并不高,这本《逃避主义》更是他的作品首次在内地出版,不过这位打通了“两种文化”的大师将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左图为段义孚近照。

  本报讯(记者涂志刚)对中国读者来说,段义孚是个陌生的名字,他的作品此前在内地还没有出版过,而提到人文主义地理学,知道的人可能也不会太多。但在国际学术界,正是段义孚和他的人文主义地理学,为当代地理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方向。日前,段义孚名著《逃避主义》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引进出版,这位华裔地理学大师开始进入内地学界的视野。

  打通“两种文化”的大师

  段义孚1930年出生于天津,11岁时离开中国赴澳大利亚读书,后进入牛津大学,并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6年6月,段义孚在权威的《美国地理联合会会刊》发表论文《人文主义地理学》,在地理学界产生震撼性的影响,并成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标志性学术作品,被后续的地理学读本广泛引用,段义孚本人也由此确立地理学大师的地位。

  和传统的自然地理不同,人文主义地理学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解释和影响,特别是个人情感造成的对自然理解的多样性。人文主义地理学本身带有强烈的“感悟”色彩,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的产物。因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这个特点,段义孚的作品同样表现出强烈的人文色彩。在《逃避主义》中,段义孚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自然地理,还有人因为地理而产生的生命选择,这本书因此打通了“两种文化”(科学与人文)的界限。

  出生在中国的段义孚怀有强烈的中国情结,为此他专门著有《中国》一书。不过在中国学术界,段义孚的作品译介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学界早已了解这位大师,但直到1988年,他的名著《经验透视中的空间与地方》在台湾翻译出版,才使得他第一次真正进入中文世界。

  而《逃避主义》则是内地第一次引进出版段义孚的作品。

  从地理看人生

  据《逃避主义》一书译者、北京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周尚意介绍,《逃避主义》一书是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最好的学术读本之一,该书的写作来自段义孚的一个灵感:一次他应邀到加利福尼亚州参加一个有关主题公园的讨论会,当时他所居住的威斯康星州正值严冬时节,这个会议使他得以“逃避”居住地的风雪与严寒。在参观迪斯尼乐园时,他看到人们沉醉在自己所创造的魔幻世界和童话仙境中,以“逃避”现实中的种种烦恼。“逃避”一词遂成为试图打开“我—它”和“我—你”关系的一把钥匙。

  《逃避主义》一书研究了人们逃避自然的原因和途径,从地理出发,最终研究的是人的感受、文化和精神活动。在这本书中,段义孚提出,“逃避”这个看似含有贬义的词汇实际上是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力量。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20: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文主义与西方现代地理学
胡天新
中国地理学会,北京100101
hutx@igsnrr.ac.cn
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 , 2003

“人文主义”一词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广泛使用,以反对当时神学对人的压制和对超自然的幻想。随时代不同,人文主义虽有不同的哲学思想背景和表现形式,但都表现出重个人、轻社会、重精神、轻物质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
新人文主义出现在科学主义甚燃尘上的年代,在全社会崇尚科学的氛围影响下,人的行为方式、精神产品(如语言和文学)都被认为只具有客观事物的法则,被加以科学的判断标准。在学术研究中,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等更是完全受制于人们对自然的研究。特别在上世纪50-60年代,应用统计的发展、信息爆炸、计算机的发明和实证主义哲学的兴起,导致“计量革命”出现,科学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发展到了顶峰。在当时,地理学被认定为研究空间关系的科学,地理学者试图通过定量分析对普遍规律(自然科学规律、经济地理学的形态规律和过程规律)进行探求。
新人文主义的出现是为反抗被戴上科学光环的理性标准对人的自由和精神上的压制。在学术研究中,人文主义的出现是为了捍卫人文学科不受自然科学侵犯。人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远比自然界复杂,从而批判科学主义在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中把“人”假设为均质的理性机器。它主张应该把人本身放在核心研究内容之中,真正地理解人的情感、经验、价值观等及其对行为方式的塑造。人文主义同时摒弃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人文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在地理学研究中,人文主义反对把行为从行为发生的环境中抽象出来,重视主观性、意向、价值标准以及人与环境间的情感联系。反对实证主义范式下的新古典主义区位论和社会生态学理论把人假设为“按最大利益原则进行决策的‘经济人’”,强调“个人是主动的、有思想和经验的决策者,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条件反射者”。它主张只有重视复杂的人,才能理解空间行为何以发生,而不是使地理学研究只停留对空间行为的生成模式进行描述。
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方的滥觞导致地理学出现了新的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人文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地理学是在科学实证主义吸收了人文主义思想后,演变而来的新学派,它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有人文主义倾向,但在方法论上与科学实证主义并无二致。行为主义学派主要研究不同阶段、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在不同环境下所做出的行为和决策,它在环境感应、意象图、时间地理学、传播学、心理距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地理学划时代意义。人文主义学派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汲取理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而宣告与科学实证主义彻底决裂。该学派不把空间形态放在首位,而更倾向于通过对过程进行研究以获取对空间行为的解释。它直接关注个人经验中的空间感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获取、传递、改动、以及融进空间概念体系。
人文主义学派倾向于对人们经验世界中的空间进行分析,条分缕析地揭示“空间”(space)和“处所”(place)等概念的深刻隐喻和内涵,并提出“恋地情”等重要概念,但该学派在理论建树上更多地表现在其富有思辩性的学术批判上。
人文主义的粉墨登场,扩大了地理学视野,纠正了实证主义地理学只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客观性、精确性)的现象,使地理学研究更多地关注社会物质属性。地理学重新采用人文学的描述和解释方法,依赖对经验与现象的分析,追求丰富、生动、和感性的学科知识,以亲切和鲜活的面目引人瞩目。在人文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冲击中,西方地理学也开始论争纷纭,后实在论和后现代主义等学派相继而起使地理学思想空前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地理学科在多元、交叉和综合的同时,也出现了学科分化危机。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2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5-16 06:49 编辑

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地理学人本传统的复兴人文地理2015年第1期总第141
文章编号:1003-2398201501-0001-08DOl10.13959/j.issn.1003-2398.2015.01.001
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地理学人本传统的复兴
孙俊1,潘玉君2,赫维人1,骆华松1,武友德3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部民族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5003.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昆明6505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3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BHA100058);云南省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4033)作者简介:孙俊(1985一),男,云南泸西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等。E-mail:TSWwiththinkwithep@126.com。通讯作者:潘玉君(1965一),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二级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教育地理学等。
mail13888346995@139.com。收稿日期:2014-02-19;修订日期:201407-23
提要:实证主义地理学是通过“认识论翻转”确定均质化空间而保证其有效性的,这在根本上规定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中人文世界的隐没。人类科学理性的缔造经过“认识论翻转”,确保了其割裂人文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并随着实证主义在近现代的成功和学科建制化而得到制度保障。这一历程在显示实证主义对地理学神圣指导作用的同时,暗含了其对地理学分工的不适。在“认识论翻转”层面上,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地理学研究传统进行了“否思”:①重新评估了地理学的本体论问题,使人文世界定位于地理学研究领域之内;②发展了针对人文世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但并非对实证主义的反判;③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立足点伦理和价值是内在的而非实证主义外在的;④人文主义地理学讨论的知识论要求“本体论一认识论与方法论一价值论”的联通以获得具有人性的世界图景。
关键词:人文主义地理学;实证主义地理学;知识论;人本传统
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A
全文参见段义孚与人文主义地理学8楼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44088-1-1.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5-8 21: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
汤茂林       
[作者简介] 汤茂林中国科学院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纵览当今欧美地理学界,人文地理学可谓主流,人文地理学者参与到各种公共政策的讨论和对话之中,并做出了相当的贡献。有关人文地理研究成果受到其他学科的关注,一改过去人文地理学一直从其他学科借用观点的不足,确立了人文地理学在社会科学总体中的地位。这无疑是值得地理学人高兴的事。
从欧美代表性的人文地理杂志(《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会刊》《英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专业地理学家》《区域》《环境与规划A》《环境与规划D》《经济地理》《人文地理进展》《对极①》Antipode正好相反的事物,恰恰相对事物)政治地理》《历史地理杂志》《经济地理杂志②》《地理学报》《地学论坛》)发表的论文来看,可谓研究主题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既有实证主义的地理学研究,也有经验主义的研究,还有结构主义指导的激进地理研究以及人文主义指导下的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研究方法也是各显神通,既有只使用定性方法的研究,也有以定量方法为主的研究,数学模型和RSGIS方法也广为采用,各种方法相安无事。从最综合性的代表期刊《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会刊》和《英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来看,人文地理学是欧美地理学的主流。从当代欧美人文地理学发展史最权威的《地理学与地理学家》(R.J.约翰斯顿,商务印书馆        1999年中文版)中可以看出,实证主义地理学影响日落西山但仍然是主流,人文主义地理学和结构主义地理学的影响日益上升。因为后两者正是抓住了实证主义地理学的弱点,或者说是抓住了被实证主义地理学所忽视但却对理解人类活动及其空间结构极为重要的东西。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标志性学术作品,是段义孚(Yi-FuTuan)先生发表在《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会刊》(AnnalsAAG)19766月号上的论文《人文主义地理学》。这篇文章被后续的地理学读本广泛收录,也正是这篇代表性的论文及其后续作品(《恋地情结:对环境感知、态度和价值的研究》《经验透视中的空间与地方》《撕裂的世界与自我:群体生活和个体》《逃避主义》)使得段义孚先生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之一,2001年更成为美国艺术和人文科学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到20世纪80年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已成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地理学与地理学家》)
90年代初,当笔者还是研究生的时候,偶然读到段先生的大作空间与地方的人文主义透视”一文,该文发表于《地理学进展》(ProgressinGeography,EdwardArnold,1974),这是笔者最早读到的段先生的作品,后来又在《人文主义地理学:展望与问题(CroomHelm,1978)一书读到“文学与地理:对地理研究的意义”一文。
实际上,早在1983李旭旦教授就将“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译为中文,由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今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铅印。2000年为准备“纪念李旭旦先生倡导复兴人文地理学20周年和人文地理学新发展”研讨会④的主旨报告之一(由笔者执笔),笔者从恩师金其铭先生(金其铭(1935-2000),江苏江阴人,我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7年起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地理学会、人口学会、农业区划学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出版高校人文地理学教材四部,其中《人文地理学导论》、《中国人文地理概论》、《人文地理学丛书》、《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学》、《乡村地理学》等著作)那里借来李先生的译文,复印了一份,以便写作过程中参考。后来在学习之中,感觉文中标题排列有问题。到南京大学地理系复印到英文原文,两相对照,发觉中文铅印稿中“漏译”了好几段。笔者估计,大约是文稿打印时出了问题——比如漏打一页稿纸。笔者也不好意思麻烦陆漱芬教授(陆漱芬,女。教授。江苏无锡人。1943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理学士学位。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京师范学院副教授。1956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回国后,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专于地图学。主持设计并编制《江苏省地图集》,参加编绘《国家大地图集》。被誉为中国现代地图教育的泰斗。),就将漏掉的几段文字补译出来,并改正了铅印稿中明显的对印错误和一些与现代表达差异较大之处,当时主要是想让它变成一篇完整的译文,并没想要把它投到学术期刊上去发表。
其实,笔者与李旭旦先生(李旭旦(19111985),江苏江阴人。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3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人文地理学,提出用综合方法划分地理区域的观点,晚年大力提倡复兴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撰有论文《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素不相识。笔者于1985年自县中保送来宁求学,李先生暑期即去世。未能见过李先生一面,一直引以为憾。后来在读研究生时间,认真阅读他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说》《人文地理学论丛》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分册、《国外地理文献选译》(1-12),有些内容至今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世界各国人文地理学流派”和“人文地理学引论”两文的大气至今国内无出其右,而“人地关系的回顾和展望——兼论人文地理学的创新”一文是改革开放后复兴人文地理学的标志性作品。有幸参与校对恩师金其铭先生负责的《李旭旦地理文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恩师曾在李先生病床前答应替他出个25万字左右的文集),读到了李先生的许多作品,当时对之顶礼膜拜。
1989年起跟随恩师问学三年,了解到李先生与恩师的更多交往和往事,了解到了李先生的为人,以及李先生对恩师的提携和鼓励,从中看到了学术的薪火相传。三年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笔者曾参与恩师主持的多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有的还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收获多多。90年代中期以后,与恩师一起到武进、江宁等地探讨小城镇规划和乡村景观变迁之道。同时,笔者还协助恩师申请并完成他主持的有关苏南乡村文化景观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7~1999)。笔者后来在文化景观、城市化和城镇规划方面取得的一点研究成果亦与此有关。想不到恩师在66大顺之际,成为一个抗癌勇士之后竟离我们而去,未能成为“明星”,留下诸多遗憾。如他在医院里告诉笔者出院后要一同编写《文化景观论》《中国人文地理学史》《人文地理学理论详解》。笔者当时并未答应,因为知道恩师的病不轻,只是回答等他出院后再谈著书之事。笔者多么希望恩师能康复出院,与他一同编写有关著作。每次去医院看望恩师,他总是不顾病体,给笔者传授他一生的治学之道和体会。笔者平时不忍心麻烦恩师,而此时有人为发表论文仍然找恩师写推荐信,于心何忍。每每想到这些,常常潸然泪下。
考虑到国内人文地理学界日益被科学主义所主导,2006年上半年笔者把扫描校对后的该文发给人文地理学界的好几位教授和朋友,北京师范大学的周尚意教授回信说,这么精彩的论文应该找个正式的刊物发表出来。听了这样的响应,以及我国当前学术刊物特别是地理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的不足之处,就把“人文主义地理学”投给一个人文地理学刊物,希望能够发表,企望能拓宽人文地理学界的学术视野。想不到先后试了三家地理学杂志均不愿意发表。第一个刊物没有任何响应,于是改投第二个地理刊物,反应很快,先回E-mail说要送给同行审想不到几分钟后又发来一个E-mail,声称人文主义地理学其他刊物最近已有介绍,国内人文地理学者们的外语水平高了,没有必要再发表一篇旧作。第三个刊物在收到投稿信的第三天,信才被阅读。两三个星期后,笔者给段义孚先生发电子邮件,告知我的想法,他立即回信授权我们可        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表,并告诉笔者还应征得原发刊物的许可。后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很快回信,让笔者填写一个授权表格反馈过去。因为授权表中要求填写发表该文期刊的详细内容,笔者填好表格后就等第三个杂志社的回音。几个星期后笔者去电询问,因为接电话的编辑可能不是学地理出身的人,对段先生和李先生一无所知,还对笔者的普通话颇有微词⑥。接着笔者就收到该编辑部的回信,称刊物不发表译文,只发表原创性的论文。笔者给周尚意教授去信称“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无缘发表,只有等我们自己办刊物的时候才能发出来。想不到几天后她又来电子邮件称上海的一家杂志有意发表,笔者以前买过并读过这家杂志,觉得品位不错,为这样一篇美文有望发表而感到高兴。就把论文原稿和翻译稿一并寄给责任编辑,编辑反馈说,论文很好,也很喜欢段先生的这篇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开山之作,向主编做了推荐并约笔者写一篇我与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的稿子。笔者照办,以为至少我的文字可以发表,因为学术性不强,适合大众阅读。想不到最终都因学术味太重而拒绝刊登。责编还给笔者写了封致歉信。其实,也没有什么歉好致的,笔者已经做好了不被发表的准备。特别是在看到责编寄给笔者的一册刊物后,笔者就知道段先生这样论文和笔者的文章可能暂时发不了了。
目前,那些所谓的原创论文有多少是真正的原创呢?甚至有不少作者不明白基本的论文写作之道,笔者曾审读过的许多有关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的稿件都有这样的问题,很少提到同行的研究成果,甚至有的名家之作也如此。究其原因,中国学术机构也许从来没有真正以学术为中心过。伴随着世纪之交的高校大扩招和高校财源的扩大,学术研究的行政化趋向更加明显,学人都急于弄个一官半职,因为这样申请项目要容易些,而且还有额外的资源可资利用。反观台湾人文地理界发表的论文,要严谨得多,与欧美学者的论文有较多的相似之处。有人戏说台湾学人是二道贩子,大陆学人是三道贩子。看台湾学人的研究成果,至少觉得那是在做研究。目前大陆院校普遍推行的量化考核(笔者每年要发表35篇所谓的核心期刊论文才能满足所在的单位对科研工作量的要求。而据笔者所知,知名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地理系,近几年教师不过每两年发表1篇论文⑦)更使我们的学术刊物面临前所未有的发文压力,无奈只有缩短每篇论文的长度,以致不少文章越来越不像论文。学界有些期刊这样做当然也有想多收版面费之嫌,社会科学界有的期刊甚至发展到认钱不认文。当下最重要的是“让学术回归学术”⑧,要去行政化,学术评价中要更多地采用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
过去的这几年,在教学和从事科研的过程中,笔者广泛查阅了地理学术杂志和有关的地理网站,在有关论说特别是网上简短的评论中可以发现明显的对数学和模型的偏好,甚至已经到了不适当的地步。有的网络上一些网友(有些人是地理学者)尤其明显地表现出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不屑,认为那不是地理学。由此看来,段先生在美国工作算是万幸否则他的大作在大陆未必能出版。若如此,则国际人文地理学界便少了一个大师级人物。
与国外的一流大刊相比,我们的刊物差距不小,地理刊物也不例外。在我国学术刊物中,论文集模式盛行⑨,从头到尾都是所谓的论文,几乎没有评论、人物、对话与反馈等。在地理论文中,为模型而模型的现象突出,许多作者很少与同行对话,有人甚至故意不引用一些代表性的论著。学生们看了这样的论文发表模式后,为了发表也如法炮制,还误以为真正的学术论文就是这样的。甚至有人认为,没有模型的文章不能算是论文。实际上现实世界很复杂,有许多东西很难纳入到模型中。如果再考虑到当前各学术单位强调SCISSCIEIA&HCI论文并与国际接轨的条件下我们的地理研究可能与我们的现实越来越不相干(irrelevant)学术研究本来应当从问题出发导向理论和思想,模型和RSGIS等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不应成为目的。如果一篇论文解决一个小问题,那么积少成多,我国一定能成为地理学强国。李伯重先生在“论学术与学术标准”一文⑩提到的我国历史学界经济史方面热衷于大问题的传统和流弊,使我国的相关研究不被国际同行重视,日本人的相关研究却受到重视。这一现象很值得我们中国地理学界重视。所以,笔者觉得,应当把包括“人文主义地理学”等精彩纷呈的欧美人文地理学全面地展现出来,以避免一些人的“自闭症和自恋狂”。有了宽阔的理论和学术视野,才有可能做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来。
当然,笔者的译笔可能很难与学贯中西的李先生相比。但笔者正在为商务印书馆翻译《经济地理学指南》,所补译的那部分应该可以达到出版的要求。如果谁还需要原文,我愿意代劳。段先生和李先生的这篇大作中文版在发表前可谓一波三折,不知何时能见诸纸质媒体?实在不行,只好借助网络了。
注释:
        ①Antipode.(正好相反的事物,恰恰相对事物)
        ②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这是2001         新创刊的一个刊物, 由一个地理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当主编其影响因子在地理学和经济学刊物已经居于前5名。
③笔者猜想, 1977年创刊的《人文地理学进展》和《自然地理学进展》两本刊物就是基于《地理学进展》。
④有关会议的情况, 参见笔者和张小林在《地理 (2000 年 第 4 ) 上 的 报 道 ( http : / / www. 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dlxb/)
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准备前述的纪念李先生的会议时曾经重印100本合订本将它与《李旭旦文集》及恩师金其铭教授的著作赠给与会代表。笔者也是从恩师那里才收集齐全《选译》12然后付印的。而且笔者最初读到有关译文觉得这个内容刊物应该办下去。1982年《地理译报》创刊,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因为后者公开发行,作用更大。不过1997年《地理译报》改为《地理科学进展》有关译文就难以读到了。笔者猜想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我国加入世界版权组织,未经出版者和作者许可不得翻译有关论著(此时,要出版翻译作品,联系版权甚费时间,尽管多数都会获得翻译许可);其二,越来越重视所谓的原创论文。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地理译报》上发表的不少译文水平还不理想,意译、漏译的地方不少。
⑥笔者虽然普通话不太好, 但第一次普通话测评时就通过了而且自20年前离家来宁求学后特别是几位同学毕业后几乎没有讲家乡话的机会在大学讲台上也站了15年了。
⑦笔者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地理系魏也华2006年竞升正教授的材料中得知的详见: http://www.uwm.edu/weiy/.
⑧杨玉圣: “让学术回归学术”载《光明日报》 2004729转引自: 学术批评网“学术批评”栏目2004- 07- 29/2004- 07- 29。毕克茜: “也谈‘让学术回归学术’”,  载《光明日报》2004 11 18 转引自: 学术批评网“学术批评”栏目, 2004- 11- 18/ 2004- 11- 20
⑨杨玉圣: “学术刊物‘论文集化’的时弊”载《中华读书报》1996821转引自杨玉圣: 《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⑩李伯重: “论学术与学术标准”载《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3( A)
11蔡运龙: “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序言《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20: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docin.com/p-2044322355.html 中山大学大四地理学思想史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17: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21 16:11 编辑

http://www.doc88.com/p-6147457063538.html
作者简介段义字(YifuTuan),美国当代华奇地理学家,美国人文主义地理学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
[译者简介宋秀葵,齐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山东济南250200);
陈金风,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1011。

地方感:人的意义何在?

鄱阳湖学刊2017年4期

段义孚文    宋秀葵陈金凤译


[摘 要]本文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探讨“地方”与身体、思想和精神的关系,以及“地方”的馈赠和义务。地方大小不一,包括室内的壁炉、房舍、四邻、社区、街道、城市,乃至地球、太阳系、宇宙,等等。微观意义上的地方不仅是人的避难与呵护场所,还是血缘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的纽带宏观意义上的地方是人心灵的栖息地。“地方感”的标准模式强调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取直接而复杂的体验,诉诸常识,而在标准模式之外还存在未经漫长的体验而产生的精神层面的强烈情感,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神圣的空间和神圣的地方的敬畏感我们是与大地紧密相联的生物,同时具有快乐自在的灵魂。就肉体性的存在而言,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地方感到心满意足,这个地方要具有自身的独特个性和氛围,同时我们也要给予这个地方以关爱和尊重。就思想和灵魂而言,我们经常居于别处——而那也该适得其所。我们自然而然地居于别处,这是通识教育所提供的最好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空间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地方独特性的认识逐步减弱。心灵的栖息地是宇宙而不是什么当地,这个想法固然令人愉悦,但是它也会导致我们自高自大,对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不负责任,并最终导致地方感的丧失。我们需要对大地万物有更强烈的情感,这是支撑现代环境生态运动的理念、热情和规划的基本认识之一。

[关键词]地方;地方感;地方感丧失;生态责任

     你还记得孩子们有时候是怎样说出他们的住址的吗?他们会像大人那样先断断续续地说出自家的房号,依次是所在的街道、城市、州;然后他们会顽皮地继续说,在北美洲、西半球、地球、太阳系、宇宙。孩子们这种自我定位的方式,尽管是开玩笑的说法,却非同一般,这可以激发成年人的想象力,让我们认真思考人类到底是谁、属于哪里以及所属地方的规模大小。在一个极端,孩子们说他们居住在一所房子里,在另一个极端,他们说自己栖身在宇宙之中,这智慧地提醒了我们大人:人不仅具有身体,还拥有思想和灵魂

    作为具体存在的社会性的人,我们需要一些赖以养育和支撑并感到亲切的地方,如家和四邻,社区和亲属。作为政治性的人,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归属感,它不仅存在于家或四邻,还存在于更大的实体——城市或州之中,其中的大多数人是熟人和因客观的市场运作、政府机构以及共同的公民身份联系在一起的陌生人。人具有思考能力,因此属于更大的世界。顽皮的孩子把地球当作其完整住址的一部分,大人迟迟才意识到这种观念的真谛。但是地球之外的天体呢?一个人有可能喜欢太阳系本身吗?我曾经一度以为这个问题遥不可及,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近期发生的事拓宽了我的思维。1990年2月13日,宇宙飞船“旅行者1号”离开太阳系,并同时在它的上面拍摄了太阳、地球及其他六个行星的照片。一张关于太阳系的快照被刊登在《科学》杂志上,如今我可以剪裁下这张照片,把它贴在家庭相册上。而至于宇宙,我相信弗朗西斯·培根首先提到的,宇宙正如它本身足够大,大到恰好可以作为人类心灵的栖息地①。是的,我们同时拥有灵魂与肉体。对于脆弱的身体来说,一个舒适的家和社区大小恰好;而对于灵魂来说,如古印度哲学家和现代天文学家所想象的那样,任何小于这个世界甚至宇宙的东西,都似乎能令人感到幽闭恐惧。

     现在有大量关于“地方感”的文学作品,并且其数量还在继续增多,这些作品压倒性地致力于再现那些小的明确的地区。这些微小地区的至关重要性是十分明显的。然而,我想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些线索:我想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探索“地方”——它与身体、思想和精神的关系以及它的馈赠和义务。我先从壁炉这一微观角度入手,因为它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避难与呵护。

一、避难与呵护

    从狭义上讲,壁炉就是炉边。随着对火的使用,我们的祖先大概在五十万年前第一次明白庇护所和家真正意味着什么。在使用火之前,早期原始人在黑夜里因捕食动物的存在而无法感到安全;在使用火之后,他们可以在洞口生起火,驱走捕食动物,由此感到安全。洞里的火同时也带来了温暖和光明,还有木头燃烧的噼啪声和肉烧烤飘出的香气。火在墙上投下摇曳的阴影,赋予其一丝神秘的气息。跳动的火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围聚在火旁。作为封闭的空间,洞穴也有类似的功能:不仅使人类与自然隔开,同时也凝聚了居住者的精神能量,加强了他们彼此间的认识。因此,世世代代,人类每建立一个封闭空间,也就建造了一个亲密的人类保护圈。尽管各地和每个时代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经历大致是一样的,“温暖”和“壁炉”这两个词分别体现了其字面及比喻意义。

     家意味着“呵护”。我们对“呵护”记忆最深刻的时间段,一是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依赖的童年,二是任何生病期间。所有的动物都会照顾自己的后代,物种的生存正是依赖于这样的照顾。但照顾病者则是另外一回事,愿意把其他工作放在一边来专门守护照顾病人,直至病人康复,这是人类独有的。狒狒以及其他猴子、猿类群体里都不存在这种护理的家庭基础。人类学家告诉我们,当“群体每日例行出发的时候,所有成员必须跟随一起行动,否则就会被遗弃。对于狒狒来说,唯一获得保护的方式就是与群体呆在一起,不论受伤或病得多么严重,它都不能掉队……对于野生灵长类动物来说,与群体分离便是致命的疾病;而对于人类来讲,致命的疾病是即使在家庭人员的守护和照顾之下仍无法痊愈的病”②。我们会很自然地从那些在背后照料我们恢复健康的人身上感受到温暖,也很自然地对我们赖以痊愈的地方本身产生深深的情结。随着病者身体慢慢恢复,鸟儿在身旁歌唱,树荫下的凉爽带来如母亲般的关怀。奇怪而相当悲哀的是,狒狒却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二、亲密关系的纽带

    众所周知,血缘使人类关系密切,特别体现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这一部分要归因于人类本能,在母亲和孩子间体现得最为明显;另一部分则归因于亲密关系的早期体验:从婴儿时期的吃奶,到由哥哥姐姐看护,再到与其他年幼的亲属一起玩耍。身体的亲近在加强关系方面,至少跟血缘起到了同样的作用。跟我们住得最近的人,不管是否与我们有血缘关系,我们都管他们叫“叔叔”“阿姨”或“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这些礼貌的称呼可能在整个近代社会都普遍使用。

        维持大众生计的共同工作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诗经》是一部中国文学名著,其中的诗歌可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里面有干农活时温馨感人的场面。“千对”劳工在其头领、雇主及其儿子的监管之下,清除杂草和树木,犁地耕田。午休期间,妻子们送来的篮子里盛满饭,丈夫们都在那吃,“离他们的妻子很近”。在与《诗经》几乎是同时期的史诗《伊利亚特》中,荷马描绘了这样的情形:农夫牵着他们的牛走在松软肥沃的土地上,在田地边,主人双手持一杯浓酒迎接他们。传统农业可以使人们体会到深深的情谊。农民的劳作节奏不仅与自然周期相关,还跟其劳作伙伴的行动及日程安排有关,这些劳作伙伴可能是他的亲戚。田纳西州一位妇女指出,她的四个兄弟间关系密切,因为他们四个拥有相邻的农场。她说:“他们终日一起劳作,一起吃饭,并且在回家之前总是闲坐聊天。”①

三、自然与神灵

     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是人类满足感的最深来源之一。人们极其渴望生活在农场或小的社区,这里有那些记忆模糊的触感、香气、景象和声音,那些在户外工作时围绕着他们的东西。自然的爱抚能使人得到安慰并获得生机,甚至她的“斥责”(如莎士比亚所说)也能提升人的幸福感和生命力。同时,自然也哺育着我们,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我们的母亲和最亲近的家人。从广泛意义上来讲,这仍是对的。虽然如此,这种比喻在现代人听来却很奇怪,因为餐桌上的食物可能来自于世界各地——那些地图册上的抽象地名,而非像过去那样,来自于自己村庄周围的田地,那些自己每天可以看到、嗅到、照料到的不变的田地。

      对于每一种生物而言,地球既是其孕育的摇篮,也是其死亡的坟墓。据此,对地球的虔诚也就自然产生,这也引发了宗教信仰及宗教活动,尽管这其中存在文化之间的细微差别,但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世界各地的人们找出诸如高山、河流和丛林等具有这种自然特征的神灵,以便他们祈祷和供奉。同一家族的人可能会强调家族的重要性,家族即一个家庭或宗族随着时间流逝的延续性,对血统的重视势必使得人们尊敬祖先。延伸至依稀记得的过去,祖先首先成为文化英雄,不论创造出什么奇迹,他们始终承载着人类的印记,然后就成为与自然的神灵不可区分的灵与神。

四、标准模式与其他模式

    我曾提出“地方感”的一个标准模式,把它作为评判其他模式的标准,不论是否意识到自己这么做。当“地方感”用于表述大于所有感官能察觉到的单位时,这意味着我们打了个比方,从直接而具体的经验中推测出间接且抽象的认识。如此说来,一个完整的民族国家可被称作祖国,配有主神或图腾;又或者,整个地球可被称作人类的家园,并被赋予盖亚这一神圣的名字。是思想包含了更广大的实体,但情感也绝不示弱。实际上,情感参与的力度更大。在国外待一段时间返回美国时,我们会对它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同样地,当我们坐宇宙飞船在太空待一段时间再重返地球的时候,会对地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地方感”的标准模式,强调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取直接而复杂的体验,诉诸常识,但是它无法解释这样一种奇异的现象,即:尽管没有复杂的体验,我们也可能会对一个地方产生强烈的感觉,对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欣赏或者抽象的理解。这种现象令人感到奇怪,不是因为地方的范围太大,而是因为人没有一段时间的体验。设想一下沙漠。居住在沙漠里的游牧民以标准模式的复杂方式了解沙漠,但对游客来讲,可能因为第一次见到沙漠,体验会更神秘而深刻,这种体验的成分包括认可、精神上的亲切感、兴奋感甚至是安全感。认可无关熟悉,因为沙漠并非如家一般,也几乎没有居所和养育的明显标志。亲切感基于精神层面而非感官层面——更多的是周围景观的和谐感,而不是对其特殊的标志建筑和神灵的尊崇。至于安全感,这种“家”的标志,并非来自任何可能的物质养育(因为沙漠对陌生人来说是有敌意的),而是来自于精神上的肯定——来自于沙漠带来的几何线条的清晰感。

五、神圣的空间与神圣的地方

       “地方感”的标准模式代表了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随着物质文化的进步而逐渐消失,由此增强了人们应对自然力量的信心。拥有了更强大的自信,人们倾向赋予空间和地方越来越多的正面价值。人们对抽象与客观的事物产生了兴趣,比如天文学上确定的空间坐标系,辉煌壮丽,赋予它独具特色的神秘色彩。我以一个中国的例子来阐释这种观念。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等级社会,权力与教育集中在上层人士手中。这些上层人士跟普通百姓一样,都拥有住宅和宗祠,普通百姓指拥有一些土地的工匠、小商贩和农民。尽管他们二者的地产大小和职位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别,但是这两个社会阶层的住宅都能唤起人们与标准模式相一致的复杂情感

     在“家”的范围之外,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上层人士把注意力放在神圣的空间上,而普通百姓则关注神圣的地方。上层人士的神圣空间依据天体的周期性变化和运动来界定,尤其与太阳相关,这与宇宙密切相连。首都北京本身就是一张宇宙图,是个神圣空间,其设计体现了宇宙秩序。在宇宙空间的活动是庄严的、可预测的:二分日和二至日是农历的开端与结束,人们会举行仪式来纪念这些极重要的时刻,皇帝和上层人士会来参加。然而对于神圣的空间和在此举行的仪式,地位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很少感兴趣。他们的关注点集中于城市神圣空间的某些特殊地方——一棵树、一口井、墙的一角、一座建筑——那些确实发生过异常事件的地方,或者在那些反复讲述和润色的故事里,人们认为发生过异常事件的地方。事件本身可能是关于自然或人类的,但不论怎样,都被罩上超自然的光环神圣的空间和神圣的地方都能使人产生敬畏感:对神圣空间的敬畏感来自于其规模和时空秩序,对神圣地方的敬畏感来自于其不可预测性和奇异性。上层人士认为,他们能够强加于现实一种秩序,当然这种秩序以前还不存在。相比之下,普通人拥有更少的权力去调整自己的生活,他们认为现实主要是由变幻莫测的力量和偶发事件组成的,这些力量和事件需要被确定,需凭借故事使人熟悉,并通过神奇的方式加以抚平或控制①。

     宇宙空间,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共振基本点和中心的概念性坐标,为世界上很多地方所认可,一个人可以在其中轻松地找到共同点。不过,它们也存在不同之处,其中较为显著的是在建筑上体现的程度不同。在一些社会中,宇宙空间基本上依然是理念和姿态;在另外一些社会中,它也是建筑和人造空间,可能是整座城市。建造名胜和城市需要知识、技术和组织结构,简而言之即力量。中华文明已拥有这种力量。在运用这种力量去建造几何形的城市——一项人们认为拥有天堂之令的事业时,地球上不规则的自然特征及其主要神力,以及农场、村庄这些人类卑微的作品都会被迁移或彻底改变。从这种程度上说,随着人们对天堂的尊敬加深,对于地球及其神灵的敬重却减少了;或者换而言之,随着空间感意识的增强,对于地方感即地区独特性的认识却减弱了

六、抽象和地方感的丧失

     现代文明越来越偏好抽象笼统,否则,先进的物质文化几乎无法存在。在中国,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朝君主渴望把国家分成精确的方格状,并把国都定于国家中心。当然他无法实施如此宏伟的计划,但是跟后来的许多继承者一样,他的确认识到,高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需要清晰化和规范化①。正规的城市建有长方形模式的街道,这受天堂秩序的启发,这种城市在任何地方都可建立,却很少考虑该地的地理特征。因此,帝国城市便呈现出某种单调统一的面貌,但是高效弥补了这一缺陷。一位钦差大臣为了把工作做好,应该在被派遣工作的任何地方都感到轻松自如——如果他的新居建筑和所管辖城市的设计保持相似,他就能更快地进入这种状态。

      在中国的封建体制之下,没有人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做地方长官,因为人们认为这会牵涉太多当地责任和私人情感而使其无法公平执政。因此,官员会被送至另外一个城市,即便在另一个城市,他也不能呆很久,避免其发展当地势力,影响他保持公平正义。一位官员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会在多个城市任命,如果幸运的话,在其职业巅峰时期会在京城任职。这种无根的到处移动,其影响之一就是空间感——对空间范围及其宏伟的感受。官员成为了一个世界公民,在帝国的很多地方都能感觉自如。但也并非完全如此。成为世界公民所带来的体面,可能会使其精神振奋,但同时也会使其身体感到疲惫,人会渴望家的稳定。因此,一直四处奔波的官员饱受着乡愁的折磨。毫无疑问,驻扎在边疆的士兵和为了寻求更高利润市场不断移动的商人,也同样饱受思乡之苦。官员也是文人诗人,与其他人相比,他们通常更多地把思乡之情记录在哀伤的诗文之中②。

     封建中国对于矩形网格的渴望,可能会使我们联想到美国类似的网格设计。城镇及其范围内的土地测量体系,将国家的三分之二划分成方格,使得美国的大部分地貌呈现严格的传统特征。此外,一些聚居区有垂直的街道和大路。当然,这些网格的目的与中国的完全不同。在美国,宇宙的特殊意义其实是微弱的,然而经济目的——土地的有效利用及开发——很重要。但细细想来,二者依然存有相似点,即使仅仅因为任何大规模的几何设计都将天堂而非地球作为参考标准。中国的天文学更接近于美国现代天文学,而非注重那份抚慰幽灵出没之地的心境。还有另一个相似之处。不论在帝国管理还是土地规模方面,几何网格设计都能提高效率,这一点在中国和美国都被认可。然后就是流动性的问题,即无论身在何方人的心灵归属问题。美国为移动中的人提供方向的便利。简单的几何图样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可能略显乏味,但对于陌生人和过客却十分有利。

    在西方文明中,天空是陌生人的指挥神灵,在古希腊(至少从荷马时期)就已经如此了。城隍照料他们的子民,那么谁来照顾进入该管辖范围的旅客呢?答案是:众神中至高无上的主神——宙斯③。基督教的神就承担着宙斯的职责,因为它对陌生人和无家可归之人也很友好。繁华城市中的移民群体乐于接受新的宗教,然而传统的罗马家庭,植根于他们的宗祠,乡下人依旧深受自然神灵的束缚影响,它们二者都抵制新的宗教。基督教的神是极为公正的,他的脸如太阳一般,同样照耀正义之人和不义之人;他可以被依赖,对那些无家可归之人,即那些没有享受当地神灵庇护的人们,显现恻隐之心。这样一位神,在美国深受欢迎是合乎情理的,但很奇怪的是,美国不像边界以南的那些地方,即使在其罗马天主教群体中也没有宗教圣地和朝拜中心。在历史上,美国人拥有空间感而非地方感。只有在20世纪下半叶数十年里,人们对于地方及根脉、血统和守护神的渴望才真正凸显出来,而且这存在于那些其祖先在开放的场景——边疆及天城中寻求灵感的民族中。

七、超脱:地方感丧失

     民间社会的宗教具有特定的地方特点,每一片树林、每一个洞穴、每一条河流以及每一户家庭都有其内在的精神。民间社会制定的宗教仪式增强了责任感和依恋感。而宗教和哲学则恰恰相反,它们宣扬超然尘世。比如佛教,它将其存在归因于大胆的分离行为。乔达摩·悉达多决定离开家,什么样的家呢?是一个完美的家庭,家里有一位慈爱的父亲,父亲是一个小王国的统治者。这个家拥有感官和情感渴望的所有东西,但缺乏满足精神渴求的东西。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佛教是极其严苛的。与其他主要信仰相比,佛教更不允许人性的弱点和需求,包括从具体和有限的事物上寻求安慰和保护。佛陀在哪里?这样一个合理的问题却会引发令人困惑的答案。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禅僧因把唾沫吐在佛陀的雕像上而受到训斥。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说,佛陀无处不在,这一点禅师们教导过,所以他很难把唾沫吐或不吐在佛陀身上①。他的回答显示出对于神圣地方的彻底否定,更概括地说,是对某个地方有著特殊依恋和尊重的人类需求的否定。

     耶稣缺少一个可以退避的地方。“狐狸有它们的洞穴,鸟有自己的巢穴,但圣子耶稣却无处安放他的头颅”。在作出该抱怨后不久,耶稣提出的一个观点挑战了基本的孝道,即他提出要埋葬逝去的父亲。“离开死者并埋葬他;你必须要将之告知天国”(《路加福音》第9章:57—60节)。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埋葬的地方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且这种埋葬行为是有关尊重、急切的渴望及抚慰的原始行为。耶稣似乎对这二者都不以为然,他认为不存在神圣的地方,即没有能敬拜上帝的地方。一位撒玛利亚妇人说:“先生,我看得出来你是一位先知。我们的祖先在这座山上进行敬拜,但你却说敬奉上帝的庙宇应在耶路撒冷。”耶稣回答说:“相信我,敬拜上帝既不在这座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这个时刻就要来临了……这个时刻接近了,实际上当那些真正的信徒以心灵和忠诚朝拜圣父的时候,这个时刻已经到来了。”(《约翰福音》第4章:19—23节)。

     亚里士多德曾说,无家可归是哲学家的自然条件。真理即哲学家的家。因此,他们的家不可能是山上的居所或者庙宇里的一个地方。阿那克萨哥拉被问道:“你不爱你的国家吗?”他指着天空回答道:“我深爱着我的国家。”古典学者卢斯认为,该“轶事使其成为首个明确的‘世界主义者,即忠诚于科学真理而非属于雅典或克拉佐美纳伊的‘宇宙公民”②。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强调自由是人的纯粹的内在品性,从而否定了地方的重要性。马可·奥勒留在其著名的《沉思录》中写道:“就我是安东尼来说,我的城市与国家是罗马;但就我是一个人来说,我的国家就是这个世界。”(卷4,第44节)并且,“你要始终清楚,这片土地与其他地方无异;这里的一切跟山上、海边或者你愿去的地方的一切一模一样。因为你会发觉,正像柏拉图所说的,居于一个城墙之内就跟居于山上一个牧人的草棚中一样”(卷10,第23节)。

     我们的家在哪呢?如果不是城市或山脉的话,那它是整个地球吗?然而,对于马可·奥勒留来说,整个地球也只是一个点而已。在他的脑海里,他有足够的想象力将地球视为一点,而我们在大约一千八百年之后,在从宇宙飞船上拍摄的太阳系照片中,才真正地将地球视为一个点。提倡心灵的栖息地为宇宙,而非一些特定的地方,这令人振奋,但这种想法也会导致对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视而不见和不负责任,并最终导致不真实感,因为我们毕竟是人类。斯多葛的世界因其一切都以朴素为美,是苍白无色的,最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甚至因此可能是悲哀的,因为它缺乏生命的热烈绚丽,而这只能由特定的人、文化及地方才能彰显出来。

八、生物与灵魂

     我们是与大地紧密相联的生物,同时具有渴求自由的灵魂。我们需要对大地万物有更强烈的情感,这是支撑现代环境生态运动的理念、热情和规划的基本认识之一。环境保护主义者已重新发现了这种由来已久、为全世界人所共享的智慧。就肉体性的存在而言,我们需要在我们自己的地方感到心满意足,这个地方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氛围,具有自身的文化印记,以及由动植物组成的它自己的生物群落,我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而我们要给予其关爱和尊重。然而,就思想和灵魂而言,我们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向往其他地方,这也是很自然的。向往别处是我们的天性使然。小孩一边依偎在母亲臂弯里听故事,另一边却想象着另一个世界。既在“这里”又在“那里”,这种人特有的能力从小就会显现出来,幸运的年轻人在富足的社会可以持续接受这种能力的培养,这是通识教育所提供的最好的东西。不幸的是,即使在富足的社会,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受益;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以一种玩笑却严肃的方式,告诉你她的地址,这个地址不仅包括她自己的社区,还包括地球甚至宇宙,或者不仅把她的文化家园定位于一种特定的遗产,同时还是人类的遗产。

九、瓦茨拉夫·哈维尔的家

    瓦茨拉夫·哈维尔是一位剧作家,同时也是捷克共和国的总统及捷克斯洛伐克的前任总统,讓我以他的“地方感”结束全文。他写道:

    我的家就是我居住的房间……我已经习惯居住、而且从某种程度上布满我自己无形踪迹的地方……我的家就是我的居所,我出生或者度过大部分时光的村庄或小镇。我的家就是我的家庭,我的世界,我朋友的世界,我的职业,我的公司,我的工作场所。很显然,我的家也是我居住的国家,是那里的语言所表达的智慧及精神氛围……因此我的家就是我的捷克,我的国籍,我认为我根本没有理由不去接纳它,因为它如我的男子气概一般是组成我的基本成分,我的男子气概是我另一个层次上的家。当然,我的家不仅是我的捷克,也是我的捷克斯洛伐克,这是我的公民身份。此外,我的家也是欧洲和我的欧洲身份。归根结底,家即整个世界和它现在的文明,就此而言,家即宇宙。①

责任编辑:胡颖峰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21 2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感 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朱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9292\wps1.jpg
朱或2”,刘博230.
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2.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3.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收稿日期:2010-l1-01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25106310100000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889*通讯作者,zhuh@scnu.edu.cn*通讯作者,zhuh@scnu.edu.cn
摘要:论文在明确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包容性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2个维度;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2个相关但各具独特内涵的概念,研究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地方依恋会影响地方认同,二者都有助于地方感的构建;未来研究中应该从概念构建上突出地方本身的独特性和典型性,研究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空间上应区分地方感的不同空间尺度,时间上则应强调地方感研究的动态观点.
关键词:地方感;地方依恋;地方认同;概念辨析
1970年代,以段义孚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地理学者重新将“地方”引入人文地理学研究以来1,地方感(sense of place)即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主要且重要概念2.与地方感相关的概念还有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3、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4,以及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5.迄今为止,从概念的明晰、理论的构建,到实证研究中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人文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学术界基于地方感概念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研究体系.然而,已有的研究对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仍存在分歧,尚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阻碍了相关研究的进展6.特别在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日益增强的流动性、环境问题等不断威胁地方的存在以及人地之间的联系,地方的独特内质被不断消解,地方感及其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地方感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晰与地方感有关的概念内涵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7-8.
在国内,部分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地方感作为学术研究课题的价值.地方感及相关概念得到较系统的文献介绍与概念整理9-10.在实证研究方面,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研究及相关领域,课题涉及到游客对旅游地的地方感与依恋感11-13];地方感与地方依恋对旅游竞争力及旅游支持度的影响14-15;游客对旅游地的认知16;地方认同、地方依赖与资源保护观点之间的关系17.除旅游研究外,城市化过程对于乡村社区地方感的影响也得到初步关注18].总体看来,目前国内关于地方感的研究成果虽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也注重了定性、定量方法的结合,但尚缺乏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对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何,尚未形成定论[19].本文将着重梳理与地方感有关的地方依恋、地方认同等概念,明确概念本身的含义,并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地方感研究的新方向.
1地方感及其相关概念
地方感以人类地方体验的主观性为基础,其内涵包括了地方本身的特征与个性,以及人对于地方依附的情感与认同20].地方感的整体概念引出2个子概念,即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
1.1地方感
1.1.1地方感的概念及内涵
地方感是现代人文地理学地方研究的中心话题之一.简言之,地方感是一种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普遍的情感联系1.从段义孚的“恋地情结”到WRIGHT的“大地虔诚(geopiety)”,地方感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连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从产生的过程看,地方感是人与地方不断互动的产物,是人以地方为媒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经由这种体验,地方成为了自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不能脱离人而存在[21].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地方暗示的是一种“家”的存在,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与重大的成就积累与沉淀,且能够给予人稳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14].段义孚将广义的地方感分为根植性(rooted-ness)与地方感(sense of place2个维度,其中根植性体现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情感依附与满足;而地方感表现的则是社会层面上身份的建构与认同的形成[22].对于能够使人产生强烈的感情体验的地方,人们往往有强烈的依恋感,而这种情感上的依恋又逐渐成为了“家”这一概念形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元素[22].这样的地方在空间上有着多样化的尺度,某个房间、家、社区、城市,乃至区域与国家都可以成为地方感所依附的空间单元[23].与此同时,人的生命周期、对于地方的感官认知、日常体验和居住时间、社会关系、对地方知识的学习,以及社区的变迁等都会影响地方感强度[24].地方感往往能重塑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并且借助不同的方面体现出来,如城市郊区的乡村景观被称为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的情感依恋的寄托[25].文学作品也能够在字里行间表达作者内心的地方情感[26].同时,作为一种社会与文化的建构,地方感从来都不是稳定或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被创造、被操纵的[27],归属的本质在于改变,而基于地方的认同也从来不是单一与固定的.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不断转型,以及社会关系的相应改变,地方感被不断重构,被赋予新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感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的过程[28].
1.1.2地方感的维度
不同研究者都曾探讨过地方感的维度.有研究[1]认为地方感是一个可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普遍的情感联系,即一维概念.也有研究[7]认为地方感是一个要比地方依恋和其他术语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包容性更强的术语,但是其本身的含义却相对模糊[29.另有研究[8]虽也认为地方感是个多维概念,但认为地方感是由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3个维度构成的,其中地方依恋又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3个维度[30].由于地方依赖被认为是地方依恋的1个维度[9],因此,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更有利于理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已有研究对地方感维度的划分及测量指标不尽相同,研究结果也存在差异.JORGENSENSTED-MAN认为较之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与地方感之间的关系不甚密切[8].BILLI;采用民族志方法研究城市更新过程中新住房居民与老住房居民地方感的差异,关注居民对地方的满意感或者厌恶感、对物理环境的归属感、对社区的归属感、公共空间的安全感等几个方面[31].ROSE[32]则观察到地方感的强度可以如同个体身份的认同,即地方感包含地方认同.
总之,地方感是一个包容性概念,是指人们对于特定地方的情感依附和认同,主要包括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2个维度,其核心内涵体现出社会文化建构的过程,并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这要求研究者们必须以动态的观点展开有关地方感的相关研究.
1.2地方依恋
1.2.1地方依恋的概念及内涵
地方依恋最初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描述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连结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地方依恋与人文地理学中的地方感在核心内涵上基本等同.区别在于:地方依恋是人与环境之间交换的一般性概念,强调人在心理上对于地方积极的情感依附,而不强调客观环境本身。换言之,地方感强调地方,而地方依恋则偏重心理过程[30].目前学术界对于地方依恋的定义较为繁杂[33].事实上,很多研究[34]仅将地方作为一个环境背景,并没有对地方本身做明确的解释,这导致界定地方依恋的概念比地方本身更为困难.常用的定义认为,地方依恋指人与特定地方之间建立起的情感联系,以表达人们倾向于留在这个地方,并感到舒适和安全的心理状态[35].总之,地方依恋的特征基本包括个人对于其居住的环境或其他地方的一种认知或感情上的联系,或是一种在情感上融入到地方的感觉;而在空间上,则希望与情感依恋的地方保持临近的距离[30,35].通常说来,人最容易与自身居住的环境,如居所或社区产生依恋的情感,但对于特殊的地方,例如旅游景点、游憩的目的地、宗教的神圣空间等,也会产生依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对地方依恋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发现,不同个人的地方依恋强度不同,例如哈米特将地方依恋感从浅到深依次命名为熟悉感(familiarity)、归属感(belonging)、认同感(Gdentity)、依赖感(dependence)与根深蒂固感(rootedness[36].与此同时,地方依恋也被认为是持续的,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与MASSEY提出的“进步的地方感”呼应[37],这对早期地方依恋研究的静态观点做了很好的补充。
1.2.2地方依恋的维度
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地方依恋是多维概念这一观点[33],但就所包含的维度仍存在几种不同观点.WILLIAMS等人认为,地方依恋由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2个维度构成[9.38].地方依赖表现的是个人对于地方在功能上的依赖;而地方认同强调的则是一种情感上的依恋,即个人或社群以地方为媒介实现对自身的定义,并在情感上认为自己是属于地方的一份子[38].BRICKER等人将地方依恋划分为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与生活方式3个维度,而不是传统的2个维度[39];而KYLE等人则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认同、社会联系与地方依赖3个维度[40]SCANNELL等则构建了一个由过程process)、地方place)、人物(person3个维度构成的地方依恋的结构框架[33].MORGAN通过发展模型的构建,探索儿童地方经历发展地方依恋的过程.研究识别出爱love)、悲伤(grief)、快乐(pleasure)、安全security)、认同(identity5个主题,并认为情感依恋有助于地方身份的构建.特别的,童年时期积极的地方经历会加强地方依恋,并有助于巩固其身份认同.相反,消极的童年地方经历,致使地方依恋会比较弱,且不安全感会在短期内导致焦虑,若持续下去则会形成依恋不适,即地方依恋不适与强烈的悲伤和焦虑不安有关[34].
但是,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研究对地方依恋的维度有不同结果.例如RIGERLAVRAKAS在社区尺度上识别出2个邻居依恋的维度:心理上的根植感或对物理环境的依恋与联结(rootedness or physi-cal attachment and bonding)与社交依恋(social at-tachment[41].地方依恋的尺度是在假设人们对其居住社区的依恋最强的情况下,局限在邻居(neigh-bourhood)或社区(community)范围内.然而,实证研究的结论却与上述结论相悖。如CUBAHUMMON究的结论却与上述结论相悖。如CUBAHUMMON 1993)进行地方认同调查时,就调查了家(house)、社区community)和区域(region3个尺度,结果发现人们对社区的依恋程度是最低的[42].又如BROWN等在家和社区/邻里2个层面所做的研究也发现,居民对家的依恋程度要大于对社区或邻居的依恋[43].这要求地方依恋概念维度划分要考虑具体的空间尺度.
综上所述,地方依恋研究必须以客观存在的地方为出发点,需要考虑地方本身的独特性,同时也要体现其心理方面的需要.地方依恋可以认为是由对特定地方产生的情感、认知与行为3个方面的集合[30].
1.3地方认同
1.3.1地方认同的概念及内涵
1983PROS-HANSKY等将认同概念引入环境心理学,认为与社会认同的概念相对,地方认同可延伸至客体和事物与空间和地方,它所指的是个人或群体与地方互动从而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种特殊的社会化包含了情感、感知与认知等多种复杂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人与群体将自身定义为某个特定地方的一份子,从而通过地方来构建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角色5].这样的语境下,地方不再仅仅是人类活动发生的物理背景,而成为了自我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换言之,地方认同是个人认同的组成部分,是根据特定地方的独特要素、人地互动的本质而发展出来的[47].
在性质上,地方认同主要涵盖4个特征:表现了个人或群体对于环境的熟悉感以及作为“局内人”的感知[48];地方带给人情感满足以及促使产生情感偏好[4];地方成为自我的一种符号和一种象征[49];地方认同影响个人与群体的行动或行为[50].然而,地方认同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方式,其内容是主观且多变的,多种文化意向都可能成为地方感所依托的要素[51].不同个人对于地方形象与身份的建构可能是多样的.在不同社会情境或历史背景下,地方认同的内涵也会不断地演变与重构[52]:在某些情况下,主流的价值或权力集团刻意构建地方认同的具体内涵,并强加于草根社群的认同之上[53].某种情况下,草根社群会屈服于主流的认同话语之下[54]到,但在另一种情况下,草根社群又能通过抵抗主流价值而获得新的认同内涵[55].总结而言,地方认同的内涵具有多元化、不断变化的特点,要求人文地理研究者从“地方”本身入手来理解人地互动过程,以解读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与经济情境下“地方”建构的不同方式及其背后的社会与文化关系.
1.3.2地方认同的维度
关于地方认同维度的划分,LOWALTMAN认为地方认同是一维概念,具有整体性,不能划分成独立的部分、组成要素或维度6l.PROSHANSKY则认为地方认同是个复杂的多维概念,它包括将个人身份与物理环境联系起来,并由此对自我进行界定的那些维度,如意识和无意识的观点(ideas)、信念(beliefs)、偏好(prefer-ences)、感觉(feelings)、价值观(values)和目标(goals),以及行为倾向和技能behavioral tendenciesgoals),以及行为倾向和技能behavioral tendencies and skills[].他还特别强调物理环境在塑造人的地方认同中非常重要].由于地方认同具有多元化且不断变化的特点,多维概念更有助于理解地方认同的产生和发展过程.BREAKWELL系统剖析了地方认同的概念,提出认同过程理论.将地方认同的形成归纳为4个方面:自我尊重(self-esteem)、自我功效(self-efficacy)、独特性(listinctiveness)及一致性(continuity1571.该模型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认同,并在后续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8].
此外,也有研究者将地方认同分解为依恋或自我延伸(attachment/self-extension)、环境适宜(en-vironmental fit)、地方-自我一致性(place-selfcon-gruity3个维度,将地方依恋作为地方认同的一个主要维度.然而,地方认同不同于功能性的地方依恋[9-391.HERNANDEZ认为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之所以相互交叠、难以区分的原因可能在于样本选择问题,于是他们选择本地人和外地人作为样本,并考虑不同的居住时间,对其地方认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本地人在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上没有差异,但是外地人则是先产生地方依恋,再进一步形成地方认同的[].总之,地方认同的维度不同于地方依恋,在研究其关系时应注意有效区分.
2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的内在逻辑关系
国内外围绕地方感,特别是地方依恋展开的研究成果颇多,但由于概念本身的界定及维度的划分、研究的空间尺度差异、研究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差异、研究方法的不同、样本选择的差异等原因,概念之间的关系尚未有一致结论,亟待明确9].
事实上,学术界关于3个概念之间关系存在以下几种看法.部分研究者指出地方依恋等同于地方认同,在研究中也常常交替使用;也有研究者认为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平行概念,都属于地方感这一概念的子概念[519.51;还有研究将地方依恋仅仅作为地方认同的一个维度),以及将地方认同看作是地方依恋中的一个维度6].必须承认的是,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2个概念之间的确存在很多方面的交叉和重叠,但通过研究对象的合理选择,依然有可能将2个概念在哲学内涵与测量变量上进行合理的区分19].合理区分概念内涵与测量变量的基础上才可能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HERNANDEZ对本地人和外地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地方依恋先于地方认同发生.综上所述,从概念的维度来看,地方感划分为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2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其中地方依恋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3个维度.地方认同可划分为自我尊重、自我功效、独特性以及一致性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希望能理清他们的逻辑关系.
首先,地方依恋不同于地方认同,二者对地方感的构建共同发挥作用.不管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这2个概念有相关性,但却具有不同的内涵,且二者都对积极的地方情感产生正面影响].其次,不少研究支持地方依恋会影响地方认同这一关系.甚至认为地方依恋是影响认同的主要原因.例如,SHAMSUDDIN以吉隆坡的传统商业街为例,借助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研究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地方依恋会影响地方认同。又如,HERNANDEZ现,地方依恋会影响地方认同。又如,HERNANDEZ 以出生地和居住时间来区分本地人与外地人,经比较研究发现,本地人在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上没有差异,而外地人则是先有地方依恋,再进一步发展为地方认同.
3地方感未来研究启示
3.1概念构建上突出地方本身的独特性
虽然,段义孚等强调地方是“感知的价值中心”,突出地方作为地方感的中心方面.不但强调其精神层面,而且强调其物质基础.但关于地方依恋的研究却经常把地方仅仅作为一个环境背景,并不对地方本身做明确的解释34].正如STEDMAN的研究识别出地方特质和特点在地方感和地方依恋构建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9.地方特质使得一个地方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具有特定优势和独特性.不管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应该从地方本身的特质出发,考虑特定的物理环境对人之感知的影响.只有这样才会全面理解地方感的发生与作用机理[16].KNEZ认为天气,如阳光、风、温度、湿度都会影响人们感受到的舒适程度,从而影响人们赋予地方的意义,由此指出天气这一经常被作为环境背景的因素成为人们对特定地方产生依恋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58.
3.2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虽然,目前国内地方感研究仍较多采用模型建构方法,具体采用调查统计分析方法[10.B.16-18],但大量有关地方感研究的方法已呈现异常的多样化了.例如,BILLIG采用民族志方法对城市更新过程中新住房居民与老住房居民地方感的差异做了比较分析,认为民族志之类的定性方法在衡量规模较小社区地方感时特别有效[].STEDMAN等则利用参与者拍照方法请居民进行拍照用以理解居民对风景宜人景区的地方依恋.由于照片必定是在特定地方拍摄的,可以断定在地方研究中,通过照片方法了解人们到底依恋的是哪个特定地方很有意义[2].
3.3空间上区分地方感的不同空间尺度
尽管,多种尺度的地方在与人的心理互动过程中,都能催生地方依恋的情感,但已有研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例如,HIDALG05引在家、邻里和城市3个尺度上对地方依恋和物理和社交维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人对于居所周围的环境的依恋程度最强,对于居住的城市次之,而对于社区或邻里的依恋则相对较弱.另外,在研究不同尺度的地方感时,还需要考虑其影响因素,如人口学与社会学特征、地方的物理特征、地方所包含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等要素,因为他们构成地方感不同尺度上的影响因素335].
3.4时间上强调地方感研究的动态观点
如前所述,因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地方的独特内质被不断消解,地方感及其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早期研究中将地方感视为静态的观点提出质疑,并逐渐开始强调以动态的观点来进行地方感研究[4.758].例如,城市化、郊区化和城市更新过程中人们居住环境发生改变,人们对原居住地的地方感是否发生变化、地方依恋是否减弱或中断、社区认同是否会丧失等问题,都需要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并以历史性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又如,方认同[3].
总之,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作为文化地理学研究中重要的关注热点,未来研究的空间仍然非常广阔.作者认为,在明确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未来研究需要考虑特定地方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兼顾空间尺度对研究的可能影响,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与合适的样本,结合具有中国不同地域文化特质的各类对象,体现地方感及相关概念的时代性,历史地、动态地进行地方感相关研究,既可以不断加深人类对地方的认识,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现有文化地理的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TUAN Y F.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Englewood CliffsNJrentice-Hall1974.[2]HEIDEGGER M.Being and time[M].Translated by[2]HEIDEGGER M.Being and time[M].Translated by MACQUARRIEJand ROBINSON E.New YorkNYHarper and Row1962.
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 [M]. Translated by MACQUARRIE J and ROBINSON E. New York, NY:Harper and Row,1962.
[3] WILLIAMS D R, ROGGENBUCKJW. Measuring place[3] WILLIAMS D R, ROGGENBUCKJW. 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C]//Proceeding ofattachment: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C]//Proceeding of NRPA Symposium on Leisure Research. San Antonio,
TX,1989.
[4] PROSHANSKY H. The city and self identity[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78,10:147-169.
[5] STOKOLS D, SHUMAKER S A. People in places:A[5] STOKOLS D, SHUMAKER S A. People in places:A transactional view of settings[C]/Cogni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 Hillsdale, NJ: JErlbaum, 1981:441-488.[6] DROSELTIS O, VIGNOLES V L. Towads an integrative
[6] DROSELTIS O, VIGNOLES V L. Towad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place identification: Dimensionality and predic-tors of intrapersonal-level place preferences[J]. Joumaltors of intrapersonal-level place preferences[J]. Joum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0,30:23-34.
[7]KYLE GCHICK G.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 sense of[7]KYLE GCHICK G.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 sense of place[J].Leisure Science200729209-225.
[8]JORGENSEN BSSTEDMAN R C.Sense of place as an[8]JORGENSEN BSSTEDMAN R C.Sense of place as an attitudeakeshore owners attitudes toward their proper-ties[J].Joum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121233-248.
[9]黄向,保继刚,GEOFFREY W.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219):19-24.
HUANG xiangBAO jigangGEOFFREY W.Place at-tachment: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rec-reational behavior[J].Tourism Tribune200621 9):19-24.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22: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推一把,呵呵。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10: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3-8-7 10:48 编辑

这个帖子不好搜到?
百科.png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2:31 , Processed in 0.0886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