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xychengjs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165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热力环流“一节教学反思

热度 8已有 522 次阅读2012-12-2 21:09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教学反思

热力环流,是指由于地面冷热不均所导致的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但是又是最重要的一种运动形式。这一节内容能否掌握好将直接影响到后面全球大气运动和区域性大气运动知识的理解。所以,我在这节课的开始就向学生说明了这节的重要性,以激起学生的重视。
具体来说,这节课我总体上处理的比较完整,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主要强调的重点无外乎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大气运动的形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包括上升和下沉。
2、空气的上升和下沉是由于地面的受热不均所导致。这个地方可以适当的进行复习一下太阳高度角和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相关知识。即,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差异,导致太阳辐射所经过大气层的路程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所经过大气的路程相对较短,则被大气所削弱的量就少,那么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就多,即地面受热较多。相反,太阳高度角越小的地区,地面受热较少。
3、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进而影响了大气的水平运动。这里我将气压知识单独进行了处理,并且指出:气压与”三度“的关系,即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温度越高,气压越低;密度越大,气压越大。
4、大气的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一起构成了大气的热力环流。重点是通过画图来对知识点 进行联系。在画图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先画垂直方向后画水平方向的原则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是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了水平运动,没有垂直运动就没有水平运动,而垂直运动的产生又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所导致的。所以,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所导致的。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包括大气垂直运动的箭头会标错。
5、等压线由于水平气压差异的存在而发生弯曲,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等压线弯曲的原则是:高高低低。即气压越高等压线越高,气压越低等压线越低;反过来说就是等压线越高气压越高,等压线越低气压越低。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容易去死记硬背而不能真正的理解,尤其在在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还是会判断错误。但是由于时间所限,课堂上没有进行足够的训练。
6、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所谓的风,是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所造成的。虽然关于风的形成即受力分析后面框题所学内容,但是我在处理过程中将有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讲解,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个人感觉效果还可以。但是有些普通班 的学生拒绝学习,更拒绝看教科书(他们的兴趣在网络小说那种厚厚的大书,我在这节课上非常麻利的在一个学生的地理书本的下面搜出了一本这种类型的书籍,很失望),所以,一节课下来,他们仍然茫然一片。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班级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理解。
7、举例,通过海陆风和山谷风来说明热力环流对风的影响。这里面需要跟学生说明的是我们一般所说的风是指近地面的大气水平运动。因为有学生说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那么在热力环流图上就出现了两个风,即高处和低处的大气水平运动。城市的热力环流我主要是要求学生自己画图练习,同时强调两点:第一,城市风与海陆风不同,无昼夜之别;第二,城市风与污染企业的布局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说,这一节内容不是很多,但是很重要,尤其是作图,能否正确的画出热力环流图是衡量本课是否真正掌握的标尺。我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在语言上存在不足。很多时候为了强调准确性,而语言上失去生动性。而有时候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语言就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而平时上课如果过分追求生动有趣,虽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另一方面可能又会给学生产生误导,认为地理答题时语言可以不专业不准确。这肯定是不对的。我的担忧就在你于此,如何把握课堂语言的科学性和生动性?同时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术语的准确性?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回复 gdwhsh 2012-12-3 09:34
好啊,赞一个。
回复 雨童 2012-12-3 14:06
我的学生肯定接受不了这么多东西,我只让他们学《热力环流》就够了。
回复 邓玉珊 2012-12-3 15:34
“等压线弯曲的原则是:高高低低。即气压越高等压线越高,气压越低等压线越低;反过来说就是等压线越高气压越高,等压线越低气压越低。”这个建议不讲,越讲越乱
回复 chinasun 2012-12-5 11:19
建议少用口诀,多画图。
回复 椰风海韵 2012-12-5 17:59
很好,chinasun的建议我记住了
回复 李景文 2012-12-14 20:37
很用心的老师,前途无量。
建议热力环流示意图和思维导图结合使用,讲清因果关系,等压线的弯曲规律建议不要讲。
回复 一风 2012-12-19 23:06
说清楚高度与气压值关系很重要。
回复 一风 2012-12-19 23:06
说清楚高度与气压值关系很重要。
回复 开心地理先生 2012-12-20 15:59
应该是等压面吧,“高高低低”?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9 16:16 , Processed in 0.0638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