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长江口口 http://xingyun.org.cn/?148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菩提本非树,我本非菩提。忙忙不碌碌,无为无不为。

日志

对于“胡焕庸线”的认识

热度 1已有 1014 次阅读2012-2-28 13:23 |个人分类:例行教学|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对于“胡焕庸线”,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感觉就是很平常的随手一划,好像我们课堂上,叫学生在地图册上划写的笔记一样,很轻而易举。

很长时间里,我也是这么一种很陌生的淡然,虽然胡焕庸就是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的教授,我读大学时已经退休,是人口研究所的名誉所长。大学时代,对人口研究方面的内容一般也不会有很高的阅读兴趣,感觉里面都是些很枯燥琐碎的人口数字和表格。

直到2009年,阅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内容的详细介绍,才意识到,这么简单的一条直线,高度揭示了人口分布现象背后的规律,像一只无形的手,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其实无所不在。

 

1935年,胡焕庸在《地理学报》上发表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提出黑河(瑷珲)—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该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当时中国总人口估计有4.75亿,他(胡焕庸)以1点表示1万人,根据掌握实际情况将2万多个点子落实到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

整理来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269078.htm

 

只是当时的东南半壁,外蒙古尚在,外蒙古的独立,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陌生的历史。在今天,我们不必“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去妄加评判。这里贴一个链接,人民日报1950.02.24 的文章《我们应不应该承认外蒙古独立》,可以熟悉当时的国际环境和语境。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9431042

 

 

2009年,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向全国所有地理研究单位发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 “胡焕庸线”作为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排在第7位。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IS进行的精确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5人;西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2%、总人口的5.9%,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总人口之比仍为946

整理来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45614.htm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fahai 2012-3-13 22:47
   这篇博文的确不好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19:19 , Processed in 0.0768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