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庆龙梦幻之地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84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新课程高中地理学习答疑解惑:日照图解析和方法推荐

已有 1146 次阅读2006-12-10 18:27 |个人分类:课程改革

问题3 (要检索前面问题1和问题2 请看前面2006-11-28日第一帖。)
问题3 :老师,为什么关于日照图的题目,书看懂了为何题目做不好?如照图中的日出日落、昼夜长短,经纬度等如何计算?能否给出总结性的思路和方法?
答:

新课程地理必修1光照图中的考点分析及学习方法推荐

2006-12-10

    在新课程必修模块1“行星地球”一章的学习和复习练习中,我们常遇到的太阳光照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球面日照图,包括教材中出现的侧视日照图图和地理图册中的极地俯视日照图两种基本类型以及由他们延伸出来的兼有侧视和俯视特点的斜方位图和各类局部图、组合图等。高一阶段只要求掌握最基础最普通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判断的一般规律,这些最基础的日照图,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丰富而复杂的地理知识,有的甚至涉及多学科领域(如涉及较多的是数学、物理学科等),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空间思维、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因而这类最普通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往往成为平时练习和教学检测的常考、必考的题目。第二大类是平面日照图,包括圆柱投影图基本图以及由之延伸出来的各类局部图和组合图。弄懂这类日照图关键是在掌握日照图相关规律的基础上作好图形相互转换,具体来说,比如能够把侧视图与圆柱投影图相互转化,这样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并学会迁移运用。这一大类日照图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更高,总的来说难度更大,所以高一阶段不做过高要求,了解即可。总之,鉴于日照图相关问题牵扯知识内容的抽象性、综合性、新颖性、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复杂性,高一学生常常感觉困难较多,听课解题时云山雾罩、稀里糊涂。因此,基于以上的现状事实的客观分析,很有必要对光照图中涉及的考点进行梳理、分类、归纳、总结,寻求能力提升的突破点,训练答题应对技巧,提高答题正确率,呵护高一学生学习自信心。教海游泳的这几年,历经多次尝试与实践,谨提出以下几点认识供参考:

一、日照图中常考的核心知识点和波及的相关知识点

 1、判断半球的位置和地球运动的方向。2.画晨昏线和太阳入射平行光线以及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3晨线和昏线的判断。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5考查日出、日落时间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6太阳高度角(含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7判断日期、节气(季节)以及相关的典型代表性地理现象。8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的判断。9、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和相关气候类型、洋流的成因与特征。10、判断相对方向。---波及的知识甚多,不一一列举了。

二、核心考点、知识点详解

1判断半球的位置和地球运动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从20°W经过0°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范围;从160°E经过180°到20°W 为西半球范围。(2)南北半球:俯视图中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侧视图中赤道(0°纬线)为南北半球划分的界限,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画晨昏线和太阳入射平行光线以及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

 要点:(1)晨昏线与太阳入射平行光线永远保持相互垂直。(2)入射平行光线中,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太阳直射光线和直射点的位置。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根据现在的教学要求,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状况;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等分昼半球,在正侧视图中往往是分布在最左侧和最右侧的经线。

 3晨线和昏线的判断。

首先读清图中太阳光线入射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的一面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面为夜半球。晨昏线的判断规则:顺着自转方向,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可形象记忆:黑暗走向光明的是晨线);反之,顺着自转方向,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光明走向黑暗的是昏线)。

 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新教材模块1的基本要求,主要考查三种情况: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区别、辨明昼夜状况或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需要关注以下延伸规律:(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2)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某地(除赤道地区)昼夜时长相差越大。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1)已知日出或日落时刻求昼长:昼长时间=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时刻为地方时或其他任意法定计时方法均可,例如某地北京时间658日出,1800日落,则其昼长为1800-658=11小时2分钟。)

补充: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日出日落采用地方时计时);所以知道日出或日落两者之一时间即可求出第二个日出或日落时间。

2)已知昼弧与夜弧求昼夜长短。

应有此法计算昼夜长短,首先应掌握昼弧与夜弧的涵义,即晨昏线把任意纬线圈分割成两部分,其中位于昼半球中的那部分纬线圈成为昼弧,位于夜半球中的那一部分纬线圈为夜弧。昼弧越长,地球自转所需时间越长,因此白天越长;夜弧越长,地球自转所需时间越长,因此夜晚越长。

计算公式:昼长=昼弧度数/15     夜长=夜弧度数/15

运用公式注意:要明确过该点的纬线圈昼弧和夜弧各跨了多少经度,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昼夜长短。解题时要分清侧视图还是俯视图,侧视图所跨经度数应乘2

5考查日出、日落时间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但日出日落的地方时未必相同(两分日例外)。(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公式: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公式适用:日出日落时刻均为地方时)。(3)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区时。要注意透彻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基本计算公式。

6太阳高度角(含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点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说明:纬度差是指所求地点与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间的差值,差值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7判断日期、节气(季节)以及相关的典型代表性地理现象。

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233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与日期、节气(季节)相关的代表性地理现象和事实比如南极、北极科考时间选择,世界著名大江大河的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出现月份,主要大洲、地区国家的时差,世界重大活动、体育赛事日程安排关联的季节,诸如此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焦点、热点新闻、关于国情的常识知识,我们应该了解并熟悉。有了这些背景知识的储备,我们就可以轻松推导出某些活动、地理现象波及的时间,从而也能帮助自己找到感觉、重拾自信。

8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的判断。

(1)自转: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公转:夏至日速度较慢且还在变慢,冬至日速度较快且还在加快,因为地球公转,7月初经过远日点时速度最慢,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速度最快。结合日照图的时间即可容易的判断出速度快慢问题。

9、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和相关气候类型、洋流的成因与特征。

  气压带和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时,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北移;直射点向南移时,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南移。总结规律:夏季移向偏高纬度,冬季移向偏低纬度。以地中海气候为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夏至日日照图可表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至日日照图可表明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温暖湿润。

 夏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低压,北太平洋气压是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冬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高压,北太平洋气压是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10、判断相对方向。

知识点:(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方向。地球上最北点是北极点,离北极点越近,方向越偏北。地球上最南点是南极点,离南极点越近,方向越偏南。站在北极点看方向,四面八方均是南方,站在南极点看方向,四面八方都是北方。(2)纬线(准确的说,应是纬线的切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方向。日照图中,东经度数大的地点偏东,小的偏西。西经度数大的偏西,小的偏东。东经和西经地点东西向的判断要看两地的经度差,一般要沿经度差小于180°的劣弧,顺着自西向东方向判读。

以上十个方面概括了主要考点,当然还有一些没有列入,比如日影朝向及影子长短与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出没的方位判断等,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的基础上主动发现一些规律。

三、一些必备的几何知识和初中地理基础

1、必备几何知识

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大小;       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

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90°-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线和6001800经线夹角=直射点的纬度

2、必备的初中知识

  本届安徽淮南一中的高一新生分为来自初中课改区和非课改区两种来源。课改区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新教材,非课改区使用人教老版教材,但无一例外的都强调了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上经纬线的划分,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地图三要素等。显然熟悉掌握这些知识是学好必修模块1第一章的必要知识铺垫。如果同学们在这些知识方面还很薄弱的话,务必抽时间,通过自学、请教老师、与同学交流等方式尽快补上。

四、高一学生光照专题学习方法推荐

1、对照前文所述,如果存在初中相关基础薄弱的情况,应尽早尽快弥补。没有一定的知识铺垫、能力基石,学科整体知识体系的万丈高楼很难构建,能力提升的金字塔阶梯也无法跨越。

2、学习这部分内容前务必提前预习,找出课本中的难点。上课听讲抓住老师讲课的关键,如老师怎样引导、怎样启发,提出怎样问题,怎样分析解释,又运用了什么方法等。白天学完功课后,晚上及时整理笔记,归纳总结思路,练习反馈巩固配套,查找薄弱环节,做好问题标记。真正通过阅读后还百思不得其解的,次日要尽快老师请教(也算是老师一起讨论交流吧)。

3、平时要注重空间感觉的培养。比如多看地图、多摆弄地球仪,多进行二维平面的物体与三维立体物体的空间想象模拟转换,多观察阅读各类示意图(未必一定是地图册上的),另外空间思维的训练也可以在其它学科功课的学习中同步开展,比如学好数学,尤其是立体几何部分内容,对弄懂、弄透日照图特别重要。

4、制定阶段性学习复习目标和步骤。前文提及的薄弱基础知识的弥补,新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不断提高显然并非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厚积薄发。因此,高一阶段要制定一个可行的、基础的、现实的目标。首先掌握基础的内容,做会基本的习题,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和能力的进步,再去钻研有难度的深层次问题。实施计划过程中,既要时时督促自己刻苦努力,又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保持相对平和的进取心态也许更能促进学习的稳步进步。

 

亲爱的同学,以上分析如能帮助你解决一些困惑和问题,这将给我带来莫大的安慰。谢谢你的阅读!!!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xiaxinqing 2006-12-11 13:11
看到你最后的一句话,才明白你的初衷是为学生。这样非常好,如果配有图或者例题更漂亮!

QUOTE: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本来打算配图的,但考虑到百度一中地理吧(我建的专门给安徽淮南一中学生解答地理问题的贴吧)上,只能发表文字,不支持图片上传,所以就省略了,我以后会考虑借用别的地方的论坛把图片给传上。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8 15:28 , Processed in 0.0649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