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保持定力越来越难

已有 409 次阅读2020-7-14 11:25 |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高考过去即将一周,在这一周时间了对于高考的评论五花八门可谓群情鼎沸,但是这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吗?有些所谓专家说这冠冕堂皇或者言不由衷的话,一些无畏的人们发展自己宏论,能保持理性已经很难,在人云亦云的环境下从众是多数人的正态。而正确的言论被忽视,哗众取宠的言论成为热搜,我们不是非要维护一个道德制高点,但百家争鸣中总会有被误导者。
说与做有着距离,说的未必就是做的,想的未必能落实到行动。
一直对于高考试题的采样问题不太感冒,但是事实是命题者阅历经历能力决定了他的局限性这为猜题者提供了空间。今年全国1卷自然地理地理的回归可能属于几率的正常,也可能是方向性调整(个人的认识是大多数人的认知地理就是自然地理)。亦或是像新高考过度的一个阶段性,毕竟新课标添加的一些主要是人文地理甚至不属于地理范畴的准地理内容也会进入考试范围(必选三)。强调自然地理的基础性不会错,但是押宝高考侧重自然地理只能是赌博心态。
对于1卷的37题玄武岩的试题,重新审视一下,是否可能从文字上做一个这样的解读: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6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分)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分)
尽管考生不可能像教师看了答案之后再去寻找依据和理由,但是我们可以尽量从考生的考场情境去“想象”中模拟一下解题情境。
语文和英语的阅读理解,一般要求首先泛读然后再带着问题去精读。(这种模式对于衡中这样的超级学校所鄙视吧,人家追求的是效率-高效,但是超级学校的超级学生的超级方法也是不能够复制到普通模式中的)。
泛读可以使我们熟悉一下材料,调动起头脑中的相关知识。
一般涉及岩石岩层的试题多数是含沉积岩的岩层,这样岩层的分层会比较明显,也就容易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2020年高考全国3卷仍然有这样的图:

读图可知图中③是玄武岩,其形态和本题叙述是一致的: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
我是不希望过度来解读高考试题的,无论是知识来源(将教材中涉及很少或者没有涉及的知识进行加宽和加深,比如最早出现在试卷中逆温这个概念,以至于现在被收入了某些中学教材)还是考查内容。考试中的材料仅仅是考查的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的载体。一些老师搬出大学教材中有关玄武岩和火山来(题外:无论是地理实践力还是研学旅行,涉及课外知识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是这里面的度不太好把握,太深就是将课堂搬到了野外,太少就流于形式,不能深入探究谈何实践力和研学?)来论盾形火山和玄武岩特性。
通过试题材料应该给我们这些信息:
1.平坦的台地 、平顶山这些因该是玄武岩的较原始状态(而非侵蚀搬运沉积的结果)
2.通过海拔数据,说明平顶山与台地、尖顶山与平台山的相对高度还是比较大的(都大约相差200m)而海拔500米被我们经常作为丘陵与山地的分界
3.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石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都是玄武岩但是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先后三次形成的),既然是不同时期就有早晚的问题。
4.问题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之后受到了流水侵蚀,不然何谈变化。(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其图示依据应该是右侧的河谷(台地形成时并没河流,后来流水侵蚀出来了河谷)。而台地却不是平顶山(假如原来平顶山层面也是平坦的整体)侵蚀出来了图示的山之间的沟谷--因为台地和平顶山是不同时期的玄武岩构成的。
5.问题2,根据侵蚀程度来判断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强调侵蚀程度,但是图有些粗燥了点---平顶山的盾形(中部高)仍在,而右侧的台地已经中间显凹了,即将出现新的河谷而分成两块台地?这不与答案相左?理想状态是否应该平顶山顶部凹凸?另外就是尖顶山与平顶山之间的关系?
尝试改造一下图示

答案:37.(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题外;查了一下教材,岩石的分类有关玄武岩的性质在教材中并无太多涉及,其中旧课标人教版必修一没有玄武岩,新湘教必修一也没有,经典人教32k应该是有的,旧课标湘教版似乎也是沿用的这个版本,有岩浆岩的分类。
并不是说教材中没有就不可以考,我只是问:课标和考纲以及新课标的考试建议和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依据是什么。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8 03:41 , Processed in 0.0607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