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谢青青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36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已有 433 次阅读2009-1-24 18:44 |个人分类:教育随笔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李开春   谢青青   贺丹君

      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人教版必修1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1)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

      试卷中很难找到死记硬背知识的影子。(2)增加开放性和探索性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各题得分率统计情况(得分率:%

      分析学生的试卷可以我们看出,得分率高的试题绝大多数是设问较简单,牵涉知识点少的问题,属于常规性的试题(如第6891724题等)。而得分率很低的试题大都属于理解、运用性的知识,或是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或是属于阅读分析的试题(如第141641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地理思维分析过程和知识面才能正确解答。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基础知识欠缺,如第23121316213041第三问和44最后一问。

      2.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如42题,大多数学生知道背斜、向斜、短断层的判断以及地形倒置的原因,但是落实到具体的题目的时候,特别是结合图形分析就开始混淆不清。

      3.基本概念混淆不清。地质构造与地貌类型,气旋与反气旋判断,冷暖锋判断,物质循环过程等。

      4.审题不清,如判断题,要求正确用“A”,错误用“B”表示,很多同学没有审题,仍然用多错符号表示。

      5.语言不准确,考虑不全面。如41题和43题,在描述人类较易利用水资源以及描述冷风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语言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书本以及课堂标准。

      6.心浮气躁,答题没有耐性,表现在半小时多小时完成答题,然后无所事事。

      7.

      学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其实平时学的不错,但是到考场上就紧张,过度紧张导致的结果就是发挥不正常,一门考的不好,受挫后自己不能及时的调节,陷在里面出不来,结果恶性循环。

      8.  考试技巧仍然欠缺,非智力因素错误很多。错别字,语言不规范,答非所问……

      在各项得分的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6891724253342得分率很高,但2714162029364143得分率较低,

      2题错误原因分析: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考查的是太阳黑子知识点。大部分学生选的是D选项,没有抓住选项“加强电信有线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中的“有线”二字,导致的原因是学生死记课本知识,不懂得灵活运用。

      7题错误原因分析:学生没有掌握好花岗岩岩石的形成原因和花岗岩岩石风化的原因。

      14题错误原因分析:本题有些难度,学生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洪积扇。

      16题错误原因分析:学生在错14题的基础上本题也错了。学生没有抓住本题设问的方向在哪。

      20题错误原因分析:从20题可以看出,上课是否专心听讲直接关系到效率的高低。学生并没有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29题错误原因分析:本题有些难度。高一学生虽然知道家乡溧阳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学生还不能从气温和降水柱状图中认出亚热带季风气候。

      36题错误原因分析:本题是个简单的题目,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正确,反映出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部分内容。

      41题错误原因分析:针对高一学生来说,本题是整张试卷中是最难的题目。第一问考查的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学生选择题做对的题目,但是改成填空题学生又不会做了。第二问,书本上没有涉及到这部分内容,所以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也就没有提及到这个知识点,但头脑灵活点的学生也能做对。

      43题原因分析:虽然是我们平时经常训练的题目,但学生眼高手低,平时以为自己听懂了,做题时却一知半解,且答题语言不规范,再加上改卷的时候比较严格,所以学生得分并不高。

      三、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正反映了教学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重视:

      1

      把握新考纲,明确方向。新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指挥棒作用,要依据标准及考纲要求对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作认真分析研究,对比新旧教材异同,把握变化趋势,这样在上课和复习时才能做到准确把握命题指导思想,高屋建瓴,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立足课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鉴于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高一学生受初中地理是“副科”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对地理并不是很重视,再加上感觉地理比较简单、容易学,导致思想上不重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同时,要立足课堂向课堂要效益,一方面多与学生交流,上课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强课堂的管理。

      3、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4、加强阅读、析图和判读图表能力的培养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正确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既是培养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需要,也是促成学生具有地理品德和地理行为素质的知识源泉。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地图和地理图表能力的培养,既能把具体地理事物的分布落实到地图上,又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当然这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的渗透。

      5、注重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   

        

      本次考试暴露出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许多题目都是平时经常训练的题目,但得分率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因此,平时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技巧、答题规范的指导,使学生慢慢地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关爱学生,以情促学。把握学生心理,保护学生积极性。多鼓励、不打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落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享受学习的快乐。

溧阳教育地理网站http://www.lyjy.net/zxdl/kcgg/200901/13555.html

作者:zxdl    中学地理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09-1-21

文华

南中

2009.1.24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wzx 2009-2-17 19:12
分析很仔细。恩,不错。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20:49 , Processed in 0.0748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